《我們的腦子夠用嗎?》:如何優化孩子的大腦,你需要知道這幾點

2020-09-03 鈺鏡說

文/鈺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今社會,如何更好地培養孩子是每位家長都關心的問題。與此同時,各種各樣的問題也困擾著廣大家長朋友。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 為什麼孩子對學習沒興趣?

· 為什麼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不去?

· 為什麼孩子學東西速度慢?

· 為什麼孩子接受能力不如別人?

……

諸如此類的困惑,你有嗎?

不可否認的是,相同的學習方法和同等的努力程度下,能否高人一等取決於智力因素。因而,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如何優化大腦讓孩子聰明過人,便成為家長們該關注的問題,因為知道這些可以讓你在培養孩子的路上事半功倍。

《我們的腦子夠用嗎?》封面

《我們的腦子夠用嗎?》這本書由劍橋大學生物醫學博士亞歷克西斯·威裡特和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劍橋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名譽研究員珍妮佛·巴內特共同創作。《我們的腦子夠用嗎?》全書共有4個部分9個章節,深入淺出地向讀者展現了關於腦的知識,從人腦如此巨大的原因到腦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從人腦中的正常變異有何影響到我們能失去多少腦子的探討,從人腦能發展到什麼地步到能否通過技術手段保護甚至增強腦力的探討。

本文將主要從家長的角度淺析我們該如何優化孩子的大腦。

一、宮內環境和家庭環境

《我們的腦子夠用嗎?》這本書中指出,腦「硬體」的特徵主要來自遺傳,其中有75%-90%的特徵(如腦的總容量)是由基因決定的,而腦「軟體」的特徵(如智力和個性)也有大約一半的差異歸因於遺傳因素。而且,遺傳因素對智商的影響幾乎貫穿人的一生,可見遺傳因素的重要性。

看到這裡的時候,不得不否認,在選擇配偶時,站在下一代的角度考慮是否合適確實是個明智的選擇,畢竟,誰都希望自己能擁有高智商又有好個性的孩子。

當然,更多的時候,我相信大家選擇結婚是因為愛情而不是其他因素。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從而讓孩子更聰明?

1、儘可能給胎兒提供優良的宮內環境

書中提到,低出生體重預示著未來醫生智商較低,包括兒童時期認知發展較慢,晚年認知衰退較快,以及其他腦健康方面的問題(如晚年抑鬱症風險增加)。

所以說,很多時候,如果孩子智商不及別人,只要盡力了,我們該給予孩子鼓勵才是。也正因為宮內環境的重要性,還沒有孩子的家長就該提前為胎兒提供好的宮內環境,比如不吸菸不喝酒,不吃垃圾食品,堅持健康飲食,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適當運動等等。

2、純母乳餵養的優勢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養到6個月,並持續餵養到兩歲。這不僅是因為初乳含有防止腹瀉和流感等危險疾病的抗體,可以有效保護寶寶的健康,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母乳餵養能略微提高孩子的智商。

除此之外,我們常說,影響個體發展涉及到3種環境,分別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其中,家庭環境是每個人最早接觸也是接觸時間最長又影響最久遠的。

通常,遺傳和環境也很難割裂開,它們往往共同發揮作用。《我們的腦子夠用嗎?》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很可能有一對熱愛音樂的父母。孩子遺傳了接受音樂的基因,也會因為父母愛音樂而在從嬰兒時期就比別的孩子接觸更多的音樂。

因此,從孩子嬰幼兒期甚至是胎兒期開始,父母便應為孩子的腦發育做好充分而又有利的準備。

二、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你是否會感到納悶,為什麼人的腦優化會和自制力扯上關係?

在《我們的腦子夠用嗎?》這本書中,作者提到,自制力高的孩子,腦功能更加成熟,且具有終身穩定性,對一生都有影響。而自制力較差的兒童比其他兒童出現負面結果的風險更大,比如較差的經濟狀況、健康狀況,較高具有成為單身父母的可能性,也更可能犯罪。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呢?孟晚舟曾在清華大學的演講《未來將會選擇什麼樣的年輕人》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孟晚舟兒子小時候有一項每天遊4000米的任務。一天,孟晚舟的老公準備開車送兒子去遊泳時,兒子幾乎跪著求他——天氣太冷,今天真的不想去遊了。

即使兒子說我明天補給你,孟晚舟老公毅然堅持讓兒子去。他說:「貴在堅持,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底線。」

6年後,孟晚舟去學校找兒子。當時,孟晚舟兒子已成為學校遊泳隊成員,經常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比賽,感到非常榮耀。

兒子跟孟晚舟說,自己一直不懂得什麼叫「堅持」,但是當他一想到6年前的那一幕,他就明白了堅持有多重要。孟晚舟也從老師那裡得知,兒子上課都能做到認真聽講,作業都能及時完成,完全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了。

面對困難和挫折,想要逃避,想要退縮,幾乎是人之常情,但是,成功就在於動搖那一刻的咬牙堅持,而堅持考驗的就是人的自制力。

網上曾有句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你當初為什麼不逼我?在孩子苦苦哀求自己的時候,作為父母,內心一定是心疼而又矛盾的。如果你允許孩子遇難而退,那麼,他今後一定都會知難而退。

泰戈爾曾說:「上天完全是為了堅強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

只要不是孩子身體狀態不好,關乎孩子意志力的,逼孩子堅持是家長最明智的選擇,因為這個經歷對他自制力的形成尤為重要。

三、鼓勵孩子多運動

認為學業壓力大而取消體育運動,這個做法是否可取?認為體育運動對學生來說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這樣的想法是否正確?關於運動的作用,是否真的只是強身健體,還被套上「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名號?

《我們的腦子夠用嗎?》這本書上寫道,運動能增加心理喚醒和警覺性,從而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更偏向生物學的解釋是,運動會釋放一系列的化學物質(如多巴胺和腎上腺素),其中一些物質是細胞過程的關鍵驅動力,而要形成新的記憶,就必須有這些過程。

也就是說,運動能喚醒腦,進而更好地處理記憶等信息,並且,當日的運動會幫助腦為建立此刻的新記憶做出最好的準備。

依然記得小時候上學,每到期中期末考試,語文數學等主課老師都會以體育老師請假了等理由,理所當然地搶課。但這樣的做法是否可取?且不說運動對腦的好處,光是從學生心心念念地想戶外運動一下的角度上看,體育課被迫換成語文數學課,學生心理上是不接受甚至是反感的,那麼,這樣的學習效果肯定也不太理想,甚至是適得其反。

素質教育提倡已久,德智體美勞的教育宗旨由來已久,但在一些規模較小的學校裡,尤其是農村的學校和民工子弟學校,因為學生本身見識不多,基礎不好,他們的校園生活幾乎只有語文數學這樣的文化課。而實際上,即使老師上課下課都霸佔著這些孩子的時間,收效甚微。

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適當運動,身體強健了,精力充沛了,思維活躍了,學習才會更輕鬆,從而喜歡上學習,何愁學不好?

​寫在最後

某種程度上說,孩子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靠拼爹媽。想讓孩子成才是每位家長的心願,而想讓自己在培養孩子這條路上事半功倍,你需要在各個階段做好工作,為孩子出生前創造好宮內環境,出生後創造好家庭環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培養其自制力,鼓勵其多運動。孩子的腦得到了優化,孩子離「別人家的孩子」也就不遠了。

相關焦點

  • 懂得如何優化大腦,讓你在培養孩子的路上事半功倍
    因而,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如何優化大腦讓孩子聰明過人,便成為家長們該關注的問題,因為知道這些可以讓你在培養孩子的路上事半功倍。這本書由劍橋大學生物醫學博士亞歷克西斯·威裡特和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劍橋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名譽研究員珍妮佛·巴內特共同創作。《我們的腦子夠用嗎?》
  • 《我們的腦子夠用嗎》大腦的動態發展,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影響?
    大腦,是宇宙當中最複雜的物質。它是全身的統率部,身體內部的一切變化,以及外部的各種變化對本體的刺激,全部都由腦部來統率。大腦的發展會不會隨著時間和年齡的增長而停止?它的衰退期又會有著怎樣的變化?《我們的腦子夠用嗎?》
  • 《我們的腦子夠用嗎》:90後的大腦已經開始萎縮,拿什麼拯救它?
    亞歷克西斯·威利特(Alexis Willett)和珍妮佛·巴內特(Jennifer Barnett)是劍橋大學裡專門研究大腦的學者,亞歷克西斯是生物醫學博士,而珍妮佛是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她們共同合著了一本書《我們的腦子夠用嗎?——劍橋的9堂趣味腦科學課》(How Much Brain Do We Really Need?)
  • 《無限可能》:年紀越長,記性越差,真的是「腦子不夠用」了嗎?
    吉姆·奎克是記憶力提升、腦力優化、快速學習方面公認的世界級專家和大腦教練,但出人意料的是,因為上幼兒園時腦部意外受傷,他一直被人稱作是「腦子壞掉的孩子」。換言之,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無限學習和記憶的能力。前提是,我們要堅信自己可以做到。如果從一開始,你就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那你肯定做不到。回到我們的標題:年紀越大,記性越差,真的是我們「腦子不夠用」了嗎?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討論的對象主要是成年人。
  • 《我們的腦子夠用嗎》:尋腦之動態發展歷程,探腦力巔峰永無止境
    接下來,我將從《我們的腦子夠用嗎》一書腦神經科學為基,結合教育學與認知心理學等相關領域知識,對人腦前世今生發展歷程展開思考,並對大多數普通人何時何以達到人生巔峰加以探討,相信我這將是一段動態發展且頗為有趣的旅途。
  • 中國台州網丨「一孕傻三年」是真的嗎——評《我們的腦子夠用嗎?》
    關於「一孕傻三年」這個梗,估計但凡生過孩子的女性,一定都多多少少聽過,就連女明星也不例外。這是一本專門研究「腦子」的科普類書籍,作者亞歷克西斯·威利特是劍橋大學生物醫學博士,主要致力於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將前沿研究和行業術語展現給大眾讀者。
  • 學生黨感覺「腦子不夠用」?學會這3妙招,大腦反應「越來越快」
    話說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只不過有的人的潛力還沒有激發出來,很多學生黨在學習的時候覺得非常吃力,覺得自己不夠聰明,其實並不這樣的,學生黨感覺「腦子不夠用」?學會這3妙招,大腦反應「越來越快」!
  • 為何總感覺"腦子不夠用"?七種飲食習慣讓大腦老得慢
    原標題:為何總感覺"腦子不夠用"?七種飲食習慣讓大腦老得慢   編者按:記憶力下降、大腦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你是不是經常感覺「腦子不夠用了」。本期,《金臺養生園》欄目,小編和大家一起聊聊是什麼原因加速大腦的衰老?如何保養讓你的大腦變得「年輕」?
  • 總感覺「腦子不夠用」?這樣安排飲食,讓大腦更有活力!
    有過提筆忘字嗎?有過話到嘴邊就是說不上來嗎?有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了嗎?有許多人感覺自己好像反應遲鈍了,感覺「自己腦子不夠用了」。英國和法國一個聯合研究發現,休息不規律,經常上夜班會損害大腦認知能力。大腦年輕有方法注重兒童營養。多國研究發現,母乳餵養能促進孩子的智能發育。
  • 學習真的全靠腦子嗎?
    有個孩子邀請我回答:「學理科真的全靠腦子嗎?」我的第一反應是,學習當然要靠腦子,不靠腦子還靠什麼呢?這豈不是一個無效的提問?但是進一步想,關於「腦子」,孩子是不是另有所指呢?仔細一推敲,孩子所說的「腦子」不是指大腦這個器官,而是指大腦的功能和特點,就是腦子好使,聰明的意思。
  • 總感覺"腦子不夠用",咋辦?這樣安排飲食,讓大腦更有活力!
    有過提筆忘字嗎?有過話到嘴邊就是說不上來嗎?有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了嗎?有許多人感覺自己好像反應遲鈍了,感覺「自己腦子不夠用了」。英國和法國一個聯合研究發現,休息不規律,經常上夜班會損害大腦認知能力。大腦年輕有方法注重兒童營養。多國研究發現,母乳餵養能促進孩子的智能發育。
  • 總感覺"腦子不夠用",咋整?這樣安排飲食,讓大腦更有活力!
    有過提筆忘字嗎?有過話到嘴邊就是說不上來嗎?有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了嗎?有許多人感覺自己好像反應遲鈍了,感覺「自己腦子不夠用了」。英國和法國一個聯合研究發現,休息不規律,經常上夜班會損害大腦認知能力。大腦年輕有方法注重兒童營養。多國研究發現,母乳餵養能促進孩子的智能發育。
  • 音樂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如何啟蒙?這幾點至關重要
    無論孩子是不是音樂天才,資質如何,他都能夠從音樂裡獲得很好的成長價值。」——遊妍麗資深兒童音樂教育專家你知道嗎?而我們國內很多家長給孩子學音樂,都是從怕輸在起跑線的角度出發,很少有孩子認真感受過音樂,甚至來不及知道什麼是藝術。但其實,從小給孩子做音樂啟蒙,對大腦發育和能力培養都是有好處的。
  • 總感覺「腦子不夠用」?這樣安排飲食,讓大腦更有活力
    有過提筆忘字嗎?有過話到嘴邊就是說不上來嗎?有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了嗎?有許多人感覺自己好像反應遲鈍了,感覺「自己腦子不夠用了」。《美國醫學會雜誌》曾刊文指出,一般來說,人們的大腦在30歲便開始衰老;40歲後,人體新陳代謝逐漸變緩,大腦細胞功能隨之減退,體力、記憶力、反應力下降,定位能力、身體協調性不及從前;60歲後,大腦以每年15%的速度萎縮。
  • 初中成績很好,高中考試一塌糊塗,是腦子不夠用嗎?其實早有預兆
    但有經驗的家長會發現一種奇怪的「高中現象」,孩子小學、初中的成績都比較突出,但上了高中之後,考試成績卻「一塌糊塗」,這時,很多父母就慌了神,認為孩子的腦子是不是不夠用了? 但經驗豐富的老師卻不這樣認為,孩子小學、初中成績好,不代表上了高中成績就會優異,這並不是孩子腦子跟不上,而是另有「隱情」。而奮鬥在一線的老師認為,有兩類孩子在上了高中之後,成績會大不如從前。
  • 為何總感覺「腦子不夠用」?七種飲食習慣大腦老得慢
    編者按:有過提筆忘字嗎?有過話到嘴邊就是說不上來嗎?有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了嗎?有許多人感覺自己好像反應遲鈍了,感覺「自己腦子不夠用了」。《美國醫學會雜誌》曾刊文指出,一般來說,人們的大腦在30歲便開始衰老;40歲後,人體新陳代謝逐漸變緩,大腦細胞功能隨之減退,體力、記憶力、反應力下降,定位能力、身體協調性不及從前;60歲後,大腦以每年15%的速度萎縮。如何保護腦動力,延緩大腦衰老,讓自己的大腦更有活力,看這裡。
  • 為何總感覺」腦子不夠用」?七種飲食習慣大腦老得慢
    有過提筆忘字嗎?有過話到嘴邊就是說不上來嗎?有感覺自己記憶力下降了嗎?有許多人感覺自己好像反應遲鈍了,感覺「自己腦子不夠用了」。《美國醫學會雜誌》曾刊文指出,一般來說,人們的大腦在30歲便開始衰老;40歲後,人體新陳代謝逐漸變緩,大腦細胞功能隨之減退,體力、記憶力、反應力下降,定位能力、身體協調性不及從前;60歲後,大腦以每年15%的速度萎縮。如何保護腦動力,延緩大腦衰老,讓自己的大腦更有活力,看這裡。四個因素加速大腦衰老糖尿病。
  • 防止生鏽 用這幾種方法解鎖你的大腦
    你有沒有每天頭昏腦脹、什麼東西都記不住,甚至上一秒說下一秒就忘記了的情況發生?甚至反應遲鈍、思路不清晰、注意力無法集中、腦子不夠用,有一種腦子「鏽住」了的感覺?大腦是我們最有價值,最珍貴的資源,是我們進行交流,做出決定和計劃的要素。
  • 育兒經|你需要知道的孩子的大腦發展時間表
    我們總想讓自己的孩子快人一步,我們總想自己的孩子變成世界上最聰明伶俐的人,我們總想……但是你真的知道孩子的聰明伶俐,快人一步該怎樣培養嗎?你知道掌管人類思維的大腦有什麼故事嗎?你想要了解孩子的腦發展並為他們的成長變成合格的腳手架嗎?那麼進來這篇文章,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 孩子磨蹭拖沓的原因原來是「腦子笨」,你家孩子是嗎?
    對於家長來說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孩子過於磨蹭拖沓,經常會有這樣的畫面在很多家庭出現:「快先去把作業寫完…」可能一小時過去了,當我們準備去檢查孩子的功課時,才發現他們還沒有打開書包,也不知道在幹些什麼…磨蹭的原因磨蹭似乎是所有孩子的通病,無論幹什麼都準會磨磨蹭蹭,半天也沒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