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國的局勢是,川普已經正式同意了拜登團隊的過渡交接,白宮總務管理局也已開始著手兩方官員的政務交接。有意思的是,川普剛剛開始放權,德國就立刻對華為"敞開大門",從其新擬定的"信息安全法2.0"草案來看,默克爾這次誠意十足。
此前為了阻止歐盟與華為公司進行5G技術的合作,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先後出訪歐洲各國,遊說這些國家放棄相關合作準備。在川普親自下場"勸說"後,英國最先表明了不合作的態度,但歐盟的領頭羊德國,卻遲遲沒有表明對華為的態度。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川普已經輸掉了2020年美國大選,從他失去國內各界支持開始,其對外相關政策的實施力度已經被削弱,德國也抓住機會開啟了新一輪的合作嘗試。
此前有媒體曝出,華為公司雖然可以參與德國5G領域的建設,但他們必須要同意德國提出的附加條件。但是,從目前最新的情況來看,德國當局並沒有特意為華為設置附加條件,而是對其敞開了大門。
"監聽門"事件曝光之後,美國政府涉嫌對35位它國政要進行電話監聽的行為被曝光,德法兩國領導人同樣在美國的監聽名單之中。美國的行為徹底激怒了這些歐盟成員國,如今採用中國的電信供應商,正是對此事的一種回應
德國日前公布了一份長達92頁的"信息安全法2.0"草案,這份草案是德國為5G網絡建設安全所設下的保障。據悉,華為公司並沒有被排除在這份草案之外,這意味著華為可以和其他電信設備供應商公平競爭。
該草案規定,華為、諾基亞、愛立信等5G設備供應商,必須發布保證書,確保自己不會給網絡黑客留下任何後門。對於德國這樣的要求,華為是不需要擔心的,因為他們早已經通過了德國信息安全供應商ERNW的相關技術審查。
華為公司在5G領域申請了3147項必要的標準專利,其申請5G專利數量位居全球第一,這意味著德國想要構建自己的5G網絡,根本無法繞開華為公司。更為重要的是,華為早已經通過了德國的技術風險審查,在安全性和技術性上面,華為公司的產品是值得信賴的。
德國國內媒體指出,"信息安全法2.0"草案設置的"保護程序"之所以如此繁瑣,這與默克爾當局擔憂信息安全問題有關。美國利用後門監控德法等國領導人信息的做法,令這些國家難以信任美國,強化信息安全監管措施避免使用美國設備,這是德國目前所能採取的最好的辦法。
專家認為,德國本土網絡早已經使用了華為公司的設備,如果其聽從美國的建議剔除現有的華為設備,那麼德國電信等公司將付出至少30億歐元的代價,而這筆錢美國顯然是不會為德國支付的。
面對這種情況,默克爾政府通過推進與華為公司的合作,顯然是一舉兩得的做法。川普與拜登目前正忙活著大權交接的事宜,德國選擇這個美國無暇顧及的時間點推進合作,恰恰也能證明華為的確遭受了美國的不公正待遇。
不過,隨著美國國際地位的削弱,其附加在它國身上霸權意識形態也必將削弱,中國及其所屬的科技公司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