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幾千塊,卻買來女兒性早熟」:盲目迷信保健品,實屬無知

2020-09-05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我花了幾千塊,卻買來女兒性早熟。」

這是今天在某論壇上看見的帖子,發帖人是一位寶媽,她的目的不僅僅是懺悔,還想讓其他人警醒,不要和自己犯同樣的錯誤。

因為她和老公的身高都不是很理想,因此看見女兒落後於同齡人,心情十分焦慮。之後通過他人介紹和廣告的途徑,前後買了好幾千塊錢的保健品,讓女兒長期吃。

結果沒想到,女兒還不到10歲就月經初潮了,胸部也有發育跡象,帶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性早熟。

醫生表示她女兒已經沒有什麼長高潛力了,身高大概率只能維持在1米5左右。

孩子成長路上的這個「大坑」,家長們正在前僕後繼地跳

看到這條帖子,讓我想起一個事件。

2017年,田女士的3歲女兒被診斷出幽門螺桿菌感染。

大部分人應該都知道,這病倒不是多大,孩童感染也是常見的,只是需要日常調養。

然而,在保健品推銷人員誇大其詞的描述下,田女士購買了好幾款,誰知女兒服用後不久身體就出現異樣,眼珠發黃,頭髮變乾枯。

儘管提出了質疑,但在推銷人員一番天花亂墜的吹噓下,她還是讓女兒堅持服用。

2019年年初,帶女兒去醫院才發現患上了佝僂病,同時還有心肌和肝受損的症狀,前後花費將近18萬元,家中積蓄全無,還欠了親戚不少債。

當時這件事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然而沒過幾個月,健忘的人們又開始盲目迷信起了保健品,實屬無知。

儘管很多人對老年人的保健品持有懷疑態度,但那些宣傳有增高效用、補腦效用、補充維生素效用的兒童保健品,卻仍然讓他們抱有希望。

說起來,這還是關心則亂,對孩子成長太過焦慮導致的。

食補才是最佳來源

其實各種營養素最好的方式,還是從食物中獲取,正常情況下孩子只要飲食均衡,多半不會缺什麼,家長無需額外補充。

畢竟補充劑補充的營養素和食補不一樣,是會過量的,哪怕是蛋白質、鈣質這類營養素,補多了也會讓孩子生病,並非越多越好。

之前美國曾有3萬多名兒童,因服用維生素過量出現中毒現象,為此美國衛生局特地發表聲明,希望把所有維生素製品列為藥品,不再讓人們隨便購買。

還有各類補品,對發育中的孩子來說也有威脅健康的風險,他們的腸胃弱,真的負荷不起,過猶不及。

如果孩子飲食正常,沒必要接觸保健品;如果孩子缺營養素,就根據醫囑選擇食補或補充劑,記得在指導下服用。

說白了,孩子要想健康,還是要從日常生活的飲食、運動和作息方面做起,別寄希望於旁門左道。

寫在最後

飲食方面要注意食材豐富,多購買應季食品,可上網了解相關知識,應該如何保證每餐的營養齊全,或直接參考菜譜,配備飲食結構。

作息最主要的是規律,鑑於生長激素的兩個分泌高峰期,發育期的孩子最好能提高寫作業的效率,在11點前進入深度睡眠,早上7點左右再起床。

運動要循序漸進,運動量過大對孩子的身體同樣有害無益,發育期建議孩子多做跳繩、遊泳、打籃球之類的拉伸運動。

情緒也很重要,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家長要注意控制,適當幫孩子減負。比如每個月帶孩子去郊外旅遊一番,或者多傾聽他內心的想法,制定合理的目標。

做好以上幾點,孩子的身體肯定差不了,何必花了錢還讓孩子白受罪呢?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

相關焦點

  • 「我花200塊,買來女兒性早熟」:多少中國孩子正在被掏空
    「花一點小錢,就能買來健康,何樂而不為?」於是,這款保健品在當時的市場一戰成名。暴利誘惑下,3000多家保健品企業紛紛入場。彼時,魚目混雜的保健品登上各大媒體報紙,掀起了人們對健康的狂熱浪潮,中國保健品行業呈現出爆發式增長。40多年過去了,人們經歷了這個行業的種種魔幻。有人起高樓,有人樓塌了,有人日入鬥金,有人被騙光錢財,有人被捕入獄,有人重疾離世......
  • 我花了200塊買來女兒性早熟:別再讓這些東西危害孩子的健康了
    但由於沒有學習過如何健康管理只能盲目的去跟風買一些保健品,這也導致了現在的一種現象,不管是明星還是老百姓,大到80-90歲的爺爺奶奶,小到5-6歲的孩子,不論男女,基本手邊都會有那麼一兩瓶保健的產品。所以這個事情告訴保健品不要隨便買,更不要輕易地給孩子喂,應該要去正規醫院就醫而不是盲目的餵保健品,孩子健康還是好的,要是出點什麼事媽媽您找誰哭去?鈣片、綜合維生素、補鐵、長高營養素、增強抵抗力、提高智力發育…...相信爸爸媽媽們對這些字眼並不陌生,因為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優秀健康的成長。
  • 「我花3千,買來女兒性早熟」家長買的「補品」,正摧毀孩子身體
    在家長看來,孩子個子高挑,這當然是一件好事情了,所以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長高,便會購買一些「營養品」來補充孩子所需要的營養,達到滿足孩子長個的目的。現如今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購買專門長個子的營養補品,但是事實情況卻與之相反,有部分孩子長期吃了這些保健品之後,反而出現越來越胖的情況,不但不長個兒,有些還出現了「性早熟」的情況。
  • 「我花3千,買來女兒性早熟」家長買的「補品」,正摧毀孩子身體
    在家長看來,孩子個子高挑,這當然是一件好事情了,所以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長高,便會購買一些「營養品」來補充孩子所需要的營養,達到滿足孩子長個的目的。元買來女兒性早熟」小麗個子不高,老公個子也很一般,為了讓女兒以後比同齡人個子高挑一些,小麗不僅是把孩子送去了專門的體型訓練班,還特意給孩子買了各種補品保健品,就是為了能夠讓孩子快點長個。
  • 「我花200塊,買來女兒性早熟」:保健品已開枝散葉到兒童市場
    走到藥店,會發現保健品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各種各樣的人群都在不斷安利要日常服用保健品,而孩子自然更是重中之重。自從保健品從老年人慢慢過渡到兒童之後,就會發現原來家長的錢是最好掙的,或多或少,家長們都會給孩子買點保健品日常服用
  • 「我花200塊,買來孩子性早熟」:多少孩子正被掏空,家長卻不知情
    於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家長就會給孩子買很多有營養的東西,又或者是所謂的保健品。前幾天,我的閨蜜小玲到處和朋友訴苦:「我竟然花了兩百塊,讓我的孩子變得性早熟,大家千萬別再隨便買保健品了!」原來,小玲的女兒今年該上小學了,開學那天小玲看到同學們都比女兒高,她心裡很是不舒服。
  • 「我花3萬元買來孩子性早熟」:娃長不高的背後,保健品充當元兇
    熟人介紹有一種神奇的保健品,能讓孩子的身高得到較快生長,這讓她很心動就買了3萬元的產品,堅信女兒服用後一定能長高。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在吃了半年以後,女兒突然來了例假,同時,身體開始長寬長胖,比同齡人發育更快,這讓她非常著急。
  • 花錢卻換來女兒性早熟:不要再讓你的孩子被殘害了
    如今,我們對待老年保健品,都持有一顆警惕之心,不買微商產品、不買三無產品、不買誇大功效的產品......有熟人給倩然介紹了一種200元一盒的兒童保健品,稱能讓孩子的身高得到快速生長,倩然很心動,花了大幾千買了一個療程,並堅持給女兒吃。
  • 寶媽花高價給孩子補營養,不料導致孩子性早熟,醫生:無知
    寶媽花高價給孩子補營養 導致孩子性早熟沐沐今年8歲,性格、成績等各方面都挺好,唯一讓媽媽曉梅操心的就是她的身體。沐沐從小就容易生病,每年都要到兒童醫院報到,雖都是些小病,但由於頻繁吃藥打針,讓沐沐看起來很瘦弱,身高更是比同齡人矮上一大截。
  • 千億保健品市場,這次瞄準了兒童:「我花20000元,買來孩子性早熟」
    之後兒子確有長高,但也很快出現了這個年齡段不該有的「異樣」:聲帶變粗,喉結突出,前往醫院檢查後發現,這款保健品中含有大量激素,表面加速骨齡增長,實則導致性早熟,孩子的骨骺線已提前閉合。悔不當初的李女士此後加入了相關公益組織,以自身血淋淋的教訓,呼籲重視兒童保健品市場監管,才發現問題遠比想像中嚴峻。
  • 千億保健品市場,這次瞄準了兒童:「我花20000元,買來孩子性早熟」
    伴隨著「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宣傳語,上頭的家長們蜂擁而至,娃哈哈口服液供不應求,連提貨的批條都有人倒賣,總部門口來提貨的車輛排成長隊,一度需要警察來維持秩序,僅3年便銷售過億元。隨著90年代國內兒童保健品的徹底大爆發,中國保健品企業增至3000多家,品種多達2.8萬種。另據國家統計局對35個大中城市的調查中發現,30%以上的家庭會買此類保健食品,而北上廣的兒童服用各種營養口服液高達83%。喝各種補腦口服液、吃保健營養粉,成為獨生子女時代的標誌性集體記憶。「錢來的太容易了。」
  • 53萬孩子性早熟!你重金買的兒童保健品,可能有「毒」
    暴利的驅使下,保健品操盤手們將目標瞄準了兒童群體。你根本不知道,你給孩子餵下的是有益身體的補藥,還是催命的毒藥。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下兒童保健品背後的騙局。胡女士輕易就聽信了營銷推廣,買了增高保健品。一開始,女兒的確長高了幾公分,可胡女士還沒來得及高興,她就發現9歲女兒的胸部開始發育,而且還來了月經。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是那款增高產品導致了孩子性早熟。所謂的「增高保健品」,其實就是激素的效果在作怪,等同於拔苗助長。
  • 花了3000元,卻換來孩子性早熟!
    花了3000元,卻換來孩子性早熟!一些兒童保健品,往往會加入許多違規或未經臨床驗證的藥物成分,以達到「短期有效」,並以「安全」為由,讓家長們信以為真。但對孩子們的身體,卻是傷害極大。要知道,就算是正規的保健品,盲目及過量服用也會對身體產生影響。盲目補鈣可能會導致兒童食欲不振、噁心、便秘等症狀,影響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 教訓:「我花錢買來的卻是孩子性早熟」,多少家長入坑卻毫不自知
    然後開始瘋狂地給孩子進補有助於長個的食物,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孩子長不高並不是因為缺營養,反而是因為有營養過剩導致肥胖,誘發了性早熟,限制了孩子的身高。崩潰的教訓,「我花錢買來的卻是孩子的性早熟」生活在鄉下的小妮發了一條朋友圈,「花了三百元給女兒買的保健品,結果吃了一段時間孩子,孩子性早熟,希望大家謹記我這教訓,別再上當受騙,買什麼兒童保健品。」
  • 花巨資補營養卻買來孩子性早熟,大部分家長不自知,最終害了孩子
    於是,為了給孩子補身體,讓孩子的各種發育都能跑在最前面,很多家長就選擇了給孩子買保健品和營養品。這下可把媽媽嚇壞了,馬上帶西西去醫院檢查,被檢查出體內雌激素分泌旺盛,是性早熟,而罪魁禍首正是那款保健品。
  • 性早熟、不長個、腎結石!究竟有多少中國孩子正在被保健品掏空?
    如果你的孩子比同齡人長高得慢,眼前就有一種保健品,售價200塊左右,電視網絡廣告都保證能快速長高,你會用嗎?我相信有不少家長答案是會。但現實卻是,迄今為止,所有鼓吹能讓孩子增高的保健品要麼純粹騙你,要麼就是致孩子性早熟,沒有任何例外。
  • 中國53萬兒童面臨早熟威脅,父母的盲目消費,是掏空發育的元兇
    「我花費數萬元,換來了孩子早熟結局」,「我花費數萬元,換來了孩子早熟結局」,這是在某論壇看到的一則帖子,看得出來,她不僅是為了懺悔,更是要為別人敲響警鐘。田女士萬萬沒想到,在吃了幾個月以後,剛十歲的女兒就來例假了,身體發育也比同齡人快了很多,去醫院檢查被診斷女兒是「性早熟」了。
  • 這5種「保健品」危害太大,已致多名兒童性早熟、過敏
    面對宣傳我們還是要保持理智的來思考:保健品真的適合寶寶吃嗎?它是安全的嗎?真的會像推銷的那樣提高免疫力嗎?今天科大大就好好說一說兒童保健品的問題!1搞清楚,保健品到底是啥?大家對保健品並不陌生,即便你沒給娃買過,那你家老人也一定買過......
  • 吃參吃出腦中風補鈣補出性早熟 保健品不必總吃1個種類
    昨天是世界保健日,專家特別指出,人有個體差異,不是人人都要保健進補;市民切莫盲目相信一些保健食品的誇大宣傳。保健食品,吃一兩個月要換一下。  看到某「口服液」的宣傳中有「增加機體免疫力」的說法,家住本市的張老伯立即買來作為日常保健用品服用,希望能在保健的同時緩解自己的高血壓和高血脂。但服用過一段時間後,老病不但沒減,反增添了新病腦中風。
  • 現在覺得沒有必要花幾千塊買洗碗機,以後你就懂了
    加入軟水鹽(避免烘乾後出現水漬)、洗碗塊(主要成分為鹼)和亮碟劑。▲清洗前, 圖源:http://home.ifeng.com機器開動後,洗碗機利用高溫高壓水柱衝走油汙,洗碗塊中的鹼則在高溫環境下和餐具上的油脂發生水解反應。機器內的水循環使用,衝掉被溶解的油脂,隨後烘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