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GDR以及英國GDR市場概況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導讀

  為便於投資者了解GDR、CDR,及時把握「滬倫通」發行與交易機遇, 我們擬通過系列報告,對「滬倫通」機制、理論基礎以及市場狀況作以探討。本文是第一篇,重點討論海外存託憑證(GDR)以及英國GDR市場現狀。

  摘要

  存託憑證,DR(Depositary Receipts)是在某一國家或地區證券市場上發行與交易的代表境外公司有價證券權益的可轉讓憑證,每份DR代表一定數量的境外公司發行的基礎證券(通常為股票)。

  美國存託憑證,ADR(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是最常見的DR,僅面向美國投資者。20世紀90年代以後,DR逐漸向全球資本市場擴展,這種面向全球資本市場的存託憑證被稱為全球存託憑證,即GDR。

  借鑑國際經驗,我們將GDR的特點,總結為以下五點:

  (1)理論上,GDR的發行可以面向多國市場,並可以任何自由兌換的貨幣計價。

  (2)GDR由存託機構而並非由上市公司發行。因此,在形式上存託機構是上市公司的股東。GDR投資者可以按比例享有派息等基礎證券權益,並根據約定享有或不享有上市公司投票權。

  (3)GDR的運作涉及發行、交易和註銷環節。

  (4) GDR依賴母國基礎證券價格以及當前匯率,因此存在匯率風險。

  (5)在一價定律之下,由於存在跨境套利,GDR與基礎證券的價格應基本一致。但如果GDR和基礎股票市場分割、轉換受限,或者受信息不對稱、流動性等因素影響,GDR與基礎證券價格有時會出現背離。

  為便於國內投資者全面了解「滬倫通」相關情況, 我們對英國GDR市場進行了初步考察。

  (1)目前,倫交所上市的GDR企業約有116家,涉及26個國家和地區,絕大多數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其中,俄羅斯、印度、中國臺灣、埃及企業較多

  (2)從行業構成看,倫交所的GDR企業主要集中在金融業、工業、IT等行業。

  (3)2005-2008年是倫交所GDR發行的高峰期,共發行GDR41隻。

  (4)GDR所在行業、所在國別和地區與基礎證券的估值基本一致。僅從分散風險的角度看,投資GDR與投資母國的基礎證券差別並不大。

  (5)與倫交所股票相比,GDR波動更低、夏普比率更高。這反映了GDR是不同於英國市場股票特徵的品種,或能夠為組合分散風險。另一方面,低波動也可能隱含了流動性的問題。

  (6)在英國市場發行GDR的上市公司,大多數是母國的藍籌企業。發行GDR有利於這些公司樹立品牌形象、拓展海外業務,同時更充分利用了海外融資,避免了對國內流動性的抽離。

  正文

  2018年10月12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託憑證業務的監管規定(試行)》(以下簡稱《滬倫通監管規定》),上交所和中證登根據該規定製定了配套業務規則並公開徵求意見,滬倫通擬於今年年內正式啟動交易,屆時將出現上海和倫敦兩地市場企業互掛首單。

  為便於投資者了解海外存託憑證(GDR)、境內存託憑證(CDR),及時把握「滬倫通」發行與交易機遇,我們擬通過系列報告,對「滬倫通」機制、理論基礎以及市場狀況作以探討。本文是第一篇,重點討論海外存託憑證(GDR)以及英國GDR市場現狀。

  一、什麼是GDR?

  存託憑證,DR(Depositary Receipts)是在某一國家或地區證券市場上發行與交易的代表境外公司有價證券權益的可轉讓憑證,每份DR代表一定數量的境外公司發行的基礎證券(通常為股票)。國內投資者通過購買DR,得以持有其他國家的股票。國內公司通過發行DR,得以融資並規避在海外直接發行股票所面臨的監管障礙。

  美國存託憑證,ADR(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是最常見的DR,ADR僅面向美國投資者。最早的ADR,1927年由摩根銀行創立,初衷是為了協助英國零售商Selfridges規避英國海外上市限制,並滿足美國投資者的海外投資需求。

  20世紀90年代以後,DR逐漸向全球資本市場擴展,這種面向全球資本市場的存託憑證被稱為全球存託憑證,GDR(Global Depository Receipt)。1990年12月花旗銀行率先創立了GDR,協助三星同時在美國、歐洲兩地融資。ADR主要在紐交所等美國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GDR主要在歐洲證券交易所例如倫敦證券交易所交易。GDR推出後,受到新興市場國家上市公司,以及國際專業投資機構的關注。

  「滬倫通」著眼於能夠讓中國上市公司到倫敦市場融資,倫交所上市公司到A股接受中國投資者的投資。DR就是上市公司走出去、引進來的工具。根據掛牌地差異,倫交所上市公司在A股掛牌的DR被稱為CDR。上交所上市公司在倫交所掛牌的DR屬於GDR,GDR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二、GDR的主要特點?

  借鑑國際經驗,我們將GDR的特點,總結為以下五點:

  1。 理論上,GDR的發行可以面向多國市場,並可以任何自由兌換的貨幣計價。在「滬倫通」業務中,主要面向倫敦市場,並以美元計價。

  2。 GDR由存託機構而並非由上市公司發行。因此,在形式上存託機構是上市公司的股東。GDR投資者可以按比例享有派息等基礎證券權益,並根據約定享有或不享有上市公司投票權。

  3.GDR的運作涉及發行、交易和註銷環節。(1)發行環節:跨境轉換機構將一定數量的基礎股票交付存託人,存託人籤發相應數量的GDR。(2)交易環節:GDR發行上市後,境外投資者可以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3)註銷環節:存託人根據跨境轉換機構的指令,註銷相應全球存託憑證,並由託管人根據存託人的通知,將相應基礎股票交付跨境轉換機構。

  4.GDR存在匯率風險。大多數的GDR以美元或歐元計價,倫交所的GDR主要以美元計價。但GDR對應的基礎證券,仍然由母國本幣計價。因此,GDR的價格,依賴於母國基礎證券價格以及當前匯率。

  5。理論上說,在一價定律之下,由於存在跨境套利,GDR與基礎證券的價格應基本一致。但如果GDR和基礎股票市場分割、轉換受限,或者受信息不對稱、流動性等因素影響,GDR與基礎證券價格有時會背離。

  三、英國GDR市場

  為便於國內投資者全面了解「滬倫通」相關情況,我們從彭博調取了相關數據,對英國GDR市場進行了考察。

  (一)英國GDR市場概況

  目前,倫交所上市的GDR企業共有116家,涉及26個國家和地區,絕大多數是新興市場經濟體。其中,俄羅斯、印度、中國臺灣、埃及以及韓國企業較多,分別有30家、18家、17家、11家和6家(圖2和表1)。

  從行業構成看,倫交所的GDR企業主要集中在金融業、工業、IT等行業,分別有24家、17家和11家(圖3)。在金融業中,有17家銀行。其中,印度和印尼分別有3家。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臺灣則是發行工業GDR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1991年,匈牙利銀行在倫交所發行了首隻GDR.2005-2008年是倫交所GDR發行的高峰期。在此期間,倫交所總共發行GDR41隻,約佔目前GDR總數的1/3,僅俄羅斯、印度分別發行了14隻和6隻。

  (二)「一價定律」基本有效

  我們從兩個維度對倫交所GDR的估值情況進行考察。1。比較倫交所不同行業GDR的平均估值,與對應行業基礎證券的平均估值。2。比較倫交所不同國別或地區GDR的平均估值,與不同母國基礎證券的平均估值。

  結果顯示:由於存在跨境套利,一價定律之下, GDR所在行業、所在國別或地區與基礎證券的估值基本一致。在行業層面:估值差異最大的僅為0.08倍PB,為醫療保健行業。在國別或地區層面:估值差異最大的僅為0.14倍PB,為巴基斯坦。因此,僅從分散風險的角度看,投資GDR與投資母國的基礎證券差別並不大。

  (三)與倫交所股票相比,GDR波動更低、夏普比率更高

  GDR通常是母國上市公司的藍籌股,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和盈利能力,從中長期來看,股價表現良好。交易所往往又藉助做市商增強GDR的流動性,導致了GDR的低波動(圖5)。與倫交所股票相比,「較高的回報+低波動」促成了GDR相對較高的夏普比率。這反映了GDR是不同於英國市場股票特徵的品種,或能夠為組合分散風險。另一方面,在投資時也要對低波動做進一步分析,確認是否存在流動性較差的問題。

  (四)藍籌股發行GDR的動力更強

  在英國市場發行GDR的上市公司,大多數是母國的藍籌企業。發行GDR有利於這些公司樹立品牌形象、拓展海外業務,同時更充分利用了海外融資,避免了對國內流動性的抽離。例如,俄羅斯赴倫交所發行GDR的企業中,Mail.Ru集團、X5零售、俄羅斯石油和俄羅斯聯邦商業儲蓄銀行分別在俄國內信息技術、日常消費、能源和金融領域中市值排名第一。又如,印度赴倫交所發行GDR的企業中,Larsen & Toubro和瑞來斯實業分別排名工業和能源市值第一,亨德拉有限公司和印度國家銀行分別排名可選消費和金融市值第二。

  此外,通過研究俄羅斯和印度的案例,我們發現:在兩國啟動GDR合作初期,率先發行的往往是市值排名前五的藍籌股。例如,2005年俄羅斯上市公司赴倫交所發行GDR,當年發行的企業分別為日常消費市值第一的X5零售,以及能源行業市值第四的諾瓦泰克。1992年印度上市公司赴倫交所發行GDR,首發企業是工業市值排名第一的瑞來斯實業。

(文章來源:國泰君安)

(責任編輯:DF010)

相關焦點

  • 國泰君安證券:指數投資的下一個十年
    是由於中美市場機制的差別嗎?未來國內的指數投資將去向何方?近期,國泰君安金工團隊發布報告《指數化投資的未來10年》,就以上關鍵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解答。▼全球各類投資產品資產管理規模及佔比變化數據來源:BCG,國泰君安證券研究中國被動投資難以施展拳腳的最主要原因在於,相比較美股市場,A股市場目前定價效率仍低。
  • 國泰君安怎麼網上開戶?簡述國泰君安網上開戶流程
    國泰君安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經營範圍最寬、機構分布最廣、最大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那國泰君安怎麼網上開戶呢?關於國泰君安怎麼網上開戶,下面就說一下國泰君安網上開戶的流程。國泰君安怎麼網上開戶1、進入國泰君安網上開戶頁面,先註冊註冊,填寫客戶真實手機號碼等信息。2、客戶信息驗證——安裝控制項。
  • 國泰君安:全力推進基金投顧業務落地
    日前,國泰君安相關業務負責人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正在全力推進基金投顧試點業務落地,根據監管要求以及業務落地實際,從系統設計及開發、業務模式設計、收費模式制定、策略研發、組合投資、配套法律文書、全流程合規風險管控等各方面全力推進基金投顧業務落地。國泰君安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把基金業績變為投資者的實際回報,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是我們提供基金投顧服務為客戶帶來的增量價值。
  • 國泰君安首家獲準「賣」保險
    經中國保監會批准,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獲得了兼業代理資格,成為首家獲準在下屬證券營業部銷售保險產品的券商。目前,該公司下屬上海地區營業部已正式向客戶推出此項業務。  據了解,開展保險產品代理是國泰君安上海分公司即將推出的財務顧問服務中的一項服務內容,目前的合作方是友邦保險。為了做好此次保險代理業務,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已於幾個月前在產品研究、員工培訓、流程設計等方面做了大量細緻工作。
  • 國泰君安:G20後的三種情景假設
    國泰君安總量團隊通過預判G20峰會成果,以及解讀近期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宏觀經濟政策,試圖找出G20會議後經濟與政策運行的脈絡。此後的G20元首會晤能否突破部長級別會議緩解貿易衝突,以及中美關係、美俄關係與美印關係的走向,均是市場關注的熱點。
  • 國泰君安國際:2017年港股將迎來券商上市潮
    國泰君安證券能否在第一季度成功登入香港聯交所?與在港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01788)又將如何分工?從1月初國泰君安遞交上市申請後一直備受猜測。  國泰君安國際於2月17日公布2016年度業績,國君國際主席閆峰明確表示,與母公司之間將維持現有分工不會變,國泰君安證券在港上市是尋求融資平臺以拓展國內業務。
  • 博時基金參股 國泰君安國際背後:劍指RQFII
    交易完成後,社保基金將持有國泰君安約4.88%股權,博時則持股0.05%。  對此擴股的折價,同是中資券商的海通國際對國泰君安國際調低評級至「持有」級別。但顯然,市場更願意將其理解為利好。  同時,相對利好的還有博時基金,距離折價買入的2.2港元,博時基金已經賺到了36.36%。
  • 國泰君安證券客戶操作手冊
    例:行情顯示「國泰君安」20元,即「國泰君安」股現價30元/股。交易委託價格最小變動單位:A股、基金、債券為人民幣0.01元;深B為港幣0.01元;滬B為美元0.001元;上海債券回購為人民幣0.005元。
  • 「答卷必須得優」 國泰君安復工點子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生命重於泰山」,國泰君安以此為要求,春節前就緊張有序、全面啟動疫情防控工作。賀青表示,在2月3日滬深交易所開市當日,國泰君安已經「全線復工」。  高質量復工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為了堅守證券人的職責,維護好金融市場正常運行和穩定,國泰君安在公司黨委領導下,公司主要管理部門從節前就開始著手落實各項復工安排。
  • 國泰君安:未來是科技的時代 科技公司市值增長的潛力巨大
    國泰君安總量團隊日前發布深度報告《2009-2018:中美的十年,也是科技的黃金十年》,對過去十年中國、美國科技企業的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度復盤,由此來推演中國未來十年科技行業的發展前景。  我們截取了中國的部分,與君共享。
  • 國泰君安東方證券IPO"頂牛" 提交上市申請拼速度
    另一方面,滬上另一家大型券商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上市,據悉,國泰君安與申銀萬國股權變更的相關文件已完成準備工作,上報證券監管部門審批。與此同時,國泰君安的上市工作和財務並表工作也在積極跟進。     兩家資質優良,上市之路頗為坎坷的滬上券商,現在又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最終誰將率先撞線,在今年夢圓A股市場,只能拭目以待。
  • 國泰君安曝管理漏洞:新三板紕漏頻現
    近日,國泰君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原總裁塗豔軍接受有關部門調查的消息曝光,有消息顯示原因與一級半債券市場有關。塗豔軍在國泰君安工作12年,曾長時間任職固定收益部門,此前已有多家券商的固定收益部負責人牽涉債市風暴中。  儘管原高管被查,不過國泰君安在業績上尚未受到影響。
  • 國泰君安組織架構大調整,設立投行事業部,更名財富管理委員會...
    國泰君安證券在繼本月初對部分高管分工進行了調整之後,又有新的改革動作。4月29日晚間,國泰君安公告公布了公司總部部分機構設置調整的情況,主要涉及原大零售、研究與機構以及投行等大類業務線下設部門及職責的調整。
  • 華泰、國泰君安等頭部券商拋出回購計劃
    與此同時,在港股與A股兩地上市的國泰君安(601211.SH)也在港股進行大舉回購。據券商中國報導,國泰君安在5月7日以0.98~0.99港元的價格回購了70萬股港股股份。自4月3日以來,國泰君安共進行了17筆回購,整個4月國泰君安共回購了623.3萬股股份,累計支付了629.51萬港元。
  • 國泰君安積極推動基金投顧業務落地
    2020-06-12 來源:中證報券商的基金投顧業務正起錨揚帆,作為首批獲得試點資格的券商之一,國泰君安積極推動相關業務落地。國泰君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負責人張謙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基金投顧業務吹響了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號角,是綜合金融解決方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張謙指出,買方投顧目前還處在孕育市場階段,如果想在業務上短期獲得很高的客戶量,現在可能還不到時候,這是一個需要時間沉澱的過程,可能兩三年時間後會有明顯增長。
  • 國泰君安證券捐贈上海交大設立獎助學金
    9月1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國泰君安獎助學金項目籤約儀式在國泰君安大廈舉行。國泰君安證券總裁、國泰君安社會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松,國泰君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創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分公司總經理江偉,國泰君安社會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黃曉雨等出席儀式。
  • 國泰君安證券:市內免稅店 「中免」和「日上」們的下一片藍海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2019年,中國個人奢侈品市場規模突破1500億美元,但這其中,有七成以上的購買是在海外。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一時期國內免稅行業(出入境+離島)總業績不到500億美元。
  • 新華三攜手國泰君安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引領證券行業極速交易...
    12月16日,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與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舉行了「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並聯合發布了國產超低延時交換機S1048,攜手打造證券行業數位化創新合作範例。
  • 國泰君安與銀河證券籌備上市 互為對方保薦機構
    據媒體報導,銀河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正在籌備上市事宜,且銀河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互為對方上市的保薦機構。    資料顯示,國泰君安證券於1999年由國泰證券有限公司和君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合併新設,其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已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 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開放證券是國泰君安引領行業變革的偉大探索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孫越)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表示,國泰君安提出了開放證券的理念,是希望通過實施開放證券的機制安排推動公司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他表示,為踐行「開放證券」理念,國泰君安已經通過建立機制等方式推動內外部開放與創新,未來將保持高強度IT投入,建立科技與業務融合的創新機制;打造業務開放載體——國泰君安開放金融雲平臺,在合規的前提下標準化公司業務、技術能力和服務,並與生態合作夥伴對接;探索共建行業雲鏈基礎設施,賦能證券行業數位化轉型,積極構建與金融同業的開放合作新模式,以科技為橋梁拓展跨界產業與生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