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原則及考量因素

2020-12-20 中國法院網
 

  【案情】

  原告沈某系死者鬱某之妻。原告沈某與鬱某於2004年登記結婚,婚後未生育子女。被告鬱某甲、鬱某乙系死者鬱某與前妻李某生育的兩個女兒。鬱某與前妻李某於2001年離婚,鬱某甲由鬱某撫養,鬱某乙由李某撫養。沈某與鬱某系再婚,沈某與前夫育有一子,現已成年。沈某與鬱某結婚後,鬱某甲、鬱某乙並未長期與鬱某共同生活。被告鬱某丙、趙某系死者鬱某之父母。

  2017年4月25日,鬱某駕駛摩託車與吳某駕駛的車輛發生碰撞,鬱某當場死亡。4月26日,吳某賠償給鬱某近親屬喪葬費2萬元,由沈某支取,沈某主持操辦了一些喪葬事項,後鬱某甲將鬱某骨灰帶至外地安葬。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法院認定被害人鬱某近親屬的經濟損失為736005.22元,包括死亡賠償金680240元、喪葬費31781元、處理事故人員誤工費838.62元、被扶養人生活費22845.60元、交通費300元。該部分款項已經全部賠付到位。沈某、鬱某甲、鬱某乙、鬱某丙、趙某因死亡賠償金等分割未達成一致意見,沈某訴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賠償款。

  【分歧】

  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是死亡賠償金680240元的分配原則及裁判標準。對於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原則,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死亡賠償金雖然不屬於死者遺產,但應該按照死者遺產的分配原則進行,沒有其他特殊情形,在死者第一順序繼承人之間進行均等分配。

  第二種意見,死亡賠償金並不屬於死者遺產,應該按照與死者生前的生活緊密程度及對死者的經濟依賴程序進行考慮。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死亡賠償金不是死者的遺產,不應適用我國繼承法中規定的同一順序繼承人一般應當均等分配的原則。死亡賠償金是對死者近親屬未來收入損失的賠償,應按照死者近親屬與死者的生活緊密程度及對死者的經濟依賴程度兩個原則來進行分配。雖然原、被告之間不存在血親關係,但因死者與原告存在姻親關係,與被告存在血親關係,在失去共同的親人的情形下,雙方應該本著尊重死者的善良民俗,不能過分強調對自己有利的因素,換位思考,互諒互讓。

  關於對死者經濟依賴程度,應考量死者生前與配偶的相互扶助義務、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對父母的贍養義務等法律上的義務以及現實中家庭倫理道德方面義務等因素。沈某認為自己患病且沒有正式工作,應適當多分。沈某與其前夫育有一子,現已成年,在沈某年老或患有疾病時,其子有法定的贍養義務,該因素降低了沈某對鬱某的經濟依賴程度。但沈某沒有相對穩定的工作收入,同時夫妻之間具有法定的扶養義務,提高了沈某對鬱某的經濟依賴程度。

  鬱某甲、鬱某乙已經年滿十八周歲,從倫理道德及現實社會的角度來看,父母對於成年子女的經濟上的幫助還是常見的,但從法律角度來看,鬱某對鬱某甲、鬱某乙已經沒有撫養的義務,且鬱某甲、鬱某乙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特別是鬱某乙系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降低了對鬱某的經濟依賴程度,鬱某甲、鬱某乙是否登記結婚並建立家庭只是一個參考因素,並不是影響對鬱某經濟依賴程度的必然因素。鬱某丙、趙某雖然年事已高,但鬱某丙系退休工人,每月有固定的退休金收入,同時還有其他成年子女應當承擔對其贍養的法定義務,且在鬱某的賠償金中,已經相應包含了贍養費。因此,鬱某丙、趙某對於鬱某的經濟依賴程度更低於鬱某甲及鬱某乙。

  關於生活緊密程度。主要應考量法律上應有的狀態這一因素,參考現實狀態及倫理道德上可能出現的狀態這些因素。沈某認為鬱某生前與自己共同生活十四年,與鬱某甲、鬱某乙、鬱某丙、趙某沒有共同生活,自己與鬱某的生活緊密程度較高。鬱某與沈某系再婚,雖然鬱某甲應由鬱某實際撫養,但鬱某甲沒有長期與鬱某共同生活,這僅僅是現實狀態,而並不是依法應有的狀態,在鬱某與鬱某甲的母親離婚後,鬱某應依法對鬱某甲盡到自己從經濟上及精神上的撫養義務,鬱某甲與鬱某的生活緊密程度應該與沈某與鬱某的生活緊密程度基本相同。

  鬱某乙在鬱某與其母離婚後,主要由其母實際撫養,鬱某乙與鬱某的生活緊密程度要低於被告鬱某甲。同時,作為成年公民,與其父母不在一起居住也是當前的一般做法,但這不意味著與其父母的生活緊密程度降低。因此,從現實情況上看,可能在與鬱某生活緊密程度上存在較大的差距,但從法律及倫理道德角度看,沈某,鬱某丙、趙某、鬱某甲與鬱某的生活緊密程度基本相同,鬱某乙略低於上述四人。

  綜合沈某、鬱某甲、鬱某乙、鬱某丙及趙某對鬱某的經濟依賴程度與生活緊密程度,法院判決鬱某死亡補償金680240元,沈某獲得180000元,鬱某甲獲得160000元,鬱某乙獲得130000元,鬱某丙獲得105120元,趙某獲得105120元。喪葬費31781元,沈某已經支取的20000元,歸沈某所有,其他11781元,歸鬱某甲所有。處理事故的誤工費838.62元,交通費300元,鬱某甲、鬱某乙、鬱某丙、趙某不再要求分割,歸沈某所有。被撫養人生活費22845.60元,系專屬於鬱某丙、趙某的贍養費,應歸二人所有。

  (作者單位:山東省莒南縣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淺析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及分配
    由於我國相關法律對死亡賠償金的分配沒有做出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法官對於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及分配也存在分歧,導致判決結果的不統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法院判決的公信力。本文試圖通過對死亡賠償金性質的分析,闡述死亡賠償金分配的權利主體及分配原則。希同大家共勉。  一、死亡賠償金的性質   1993年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首次使用了「死亡賠償金」這一法律概念。
  • 死亡賠償金怎麼分配?
    死亡賠償金怎麼分配?【提出問題】在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因工死亡的案件中,因當事人死亡而形成的死亡賠償金,死亡人的近親屬因此發生糾紛時,死亡賠償金應當如何分配?分配的原則是什麼?事實和理由:一審判決中稱「對於工傷死亡賠償金分配問題,原則上應當按照與受害人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及生活現狀、生活來源和經濟依賴程度等因素適當分割,不應簡單參照《繼承法》分配原則處理。鄭健的親生母親即原告只有一個兒子,他的去世給原告造成難以彌補的精神損傷,原告的後半生失去了精神支柱和經濟來源。
  • 淺析民事案件中死亡賠償金的分配
    而且,該解釋第31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以及本解釋第二條的規定,確定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九條各項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金額」;第二款規定:「前款確定的物質損害賠償金與按照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確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則上應當一次性給付。」這一條文明確地將殘疾賠償金與死亡賠償金認定為對財產損失的實際賠償,並不屬於精神損害賠償金範疇。
  • 獲得的死亡賠償金應該如何分配?
    1、首先給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權利人進行分割。根據《國家賠償法》規定,「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扶養關係的親屬有權要求賠償」。立法的本意是:賠償權利人首先是指與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範圍內的近親屬即,即配偶、父母、子女,然後是其他近親屬,如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父母。
  • 丈夫遭遇車禍,應怎樣與公婆分配死亡賠償金?
    對於丈夫的數十萬元死亡賠償金,公婆認為因屬於遺產,應按照《繼承法》之規定,由他們和我平均分割,即他們分得2/3,我分得1/3。請問:我可以要求多分嗎?  姚麗芳  答:你有權要求多分。  首先,死亡賠償金不屬於遺產。一方面,死亡賠償金是死者因他人致害死亡後,由致害人給其近親屬的物質性收入損失的補償。遺產是指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 交通事故案件中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及分配
    由此可見,對於機動車與非機動、行人之間的交通事故,我們基本傾向對機動車一方實行過錯責任推定原則。因此在本案中,在車輛周邊有眾多渣土車駕駛員正在待業休息狀態下,周××啟動車輛時疏於觀察、亦未作出其他必要的提示。且公安機關對於周××過失致人死亡案立案偵查,並於2015年11月6日向合肥市廬陽區人民檢察院提交起訴意見書。因此,周××應對事故的發生承擔全部責任。
  • 死亡賠償金是不是遺產?
    2020年10月18日,張某在某建設工程公司安排的工作中發生了工傷死亡。該建設工程公司為此支付了張某意外死亡各項經濟補償金共計160W元整。張某父母收到160W元後,先是分給霍某4W,讓霍某用於償還張某生前債務,後來分給霍某及其女兒30W,剩餘126W拒絕跟霍某及其女兒分配。因為張某父母絲毫未考慮霍某及其兩個女兒以後的生活,霍某訴至法院,請求分配張某剩餘的死亡賠償金。
  • 秦皇島死亡賠償金
    死亡賠償金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筆數額可觀的財富,但是在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問題上,家屬往往容易產生爭議,那麼秦皇島死亡賠償金計算標準是什麼呢?又該如何分配呢?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答疑解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註: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之前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期限上,《國家賠償法》規定的是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二、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原則和方法:第一,分配主體為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權利人。由於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是財產損害賠償,其內容是對死者家庭整體預期收入的賠償。
  • 死亡賠償金的分配方案,法律是這樣規定的
    圖片來源網絡死者因事故死亡,會產生死亡賠償金,那麼該賠償金該如何在其親屬中進行分配呢?首先我們來看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它不是遺產,不能按遺產的規定進行繼承,它是對死者親屬因死者死亡導致總收益減少進行的賠償。因此,死亡賠償金是對與死者有著生活上密切聯繫的親屬的賠償。死亡賠償金的受償第一順位為配偶、父母、子女,只有第一順位均不存在的前提下才由第二順位受償,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父母能否分配子女死亡賠償金?
    今年4月份,女兒騎自行車外出時不慎被違章駕駛的小轎車撞倒後搶救無效死亡,經協商肇事司機賠付了五十多萬元了結,然而女婿領到賠償款後不僅沒有分給她一分錢。她多次找女婿理論,女婿以死亡賠償金與她沒有關係為由拒絕分配。宋老太在報紙上看到了山東新亮律師事務所「免費為濟南市100位貧困老年人維權打官司」報導,找到了陳正斌律師,請求律師提供幫助。
  • 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按與死者緊密關係程度分割,以案詳細解答!
    二、如何理解「與死者關係的遠近和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死亡賠償金是基於死者死亡對近親屬所支付的物質性賠償,與死者生前存在權利義務關係、經濟上依賴關係的近親屬才能成為賠償權利人,分割死亡賠償金應當充分考慮賠償權利人與死者共同生活和經濟依賴關係,一般不能適用遺產分配原則或者由全體賠償權利人平均分享。
  • 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是否按照法定繼承辦理?請看本期「法官析案」
    但分割時應考慮當事人與死者的親密程度以及生活狀況的因素,在被繼承人的親戚家屬之間分配,可參照遺產進行處理;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故死亡賠償金的請求權主體是死者近親屬。本案中雙方當事人均可參與張重某的死亡賠償款的分配。
  • 死亡賠償金是否屬於遺產?如何分割?終於講明白了!
    對於死亡賠償金分配問題,原則上應當按照與受害人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等因素確定權利人和相應份額,不應簡單參照《繼承法》分配原則處理。死亡賠償金的取得源於法律的直接規定,死亡賠償金請求權是死者近親屬的原始權利。死亡賠償金的分割應綜合考慮權利人與受害人關係的遠近和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對受害人經濟依賴程度及其生活狀況等因素,在死者近親屬之間進行分配。
  • 啟東一對婆媳對簿公堂,死亡賠償金如何分割?法院如何斷?
    丈夫因故死亡,妻兒獲賠一筆死亡賠償金,婆婆要求參與分配,妻子堅決反對,該筆款項將何去何從?近日,啟東法院對一起共有物分割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一審判決。原告顧某與被告黃某系婆媳關係。2019年7月,被告黃某的丈夫張某因病死亡,其工作單位一次性賠償80萬元,款項匯至被告黃某帳戶上。
  • 女兒得到父親意外死亡的賠償金,算是女兒和女婿的夫妻共同財產嗎
    但是,待處理完家事之後,丈夫卻要求分割婷婷父親的死亡賠償金,否則堅決不籤字離婚。而婷婷認為這個錢不應該給他,看所以來諮詢筆者怎麼辦?首先直接回答基本問題: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僅歸個人所有,屬個人財產,不涉及婚內共同財產。
  • 答友問第二百二十一期:「關於死亡賠償金的分割問題?」
    近日有網友諮詢:我父親因為意外死亡獲得40萬賠償金,目前我的哥哥說因為他是長子而且他還有兒子要扶養要分割其中25萬剩餘15萬給我;哥哥已成家,但是因為沒有房子還是和父親和我居住在一起,家裡所有支出都是由我的父親來出(已退休),請問這筆賠償金我哥哥的妻子還有兒子
  • 丈夫死亡賠償金150萬,兒媳不願分給婆婆,帶兒子挖出丈夫骨灰盒
    案件詳情:龐女士說,去年年底,她的丈夫在廣東工作時意外死亡,並獲得了150萬元的賠償。然後,這筆錢轉入了龐女士的帳戶。今年三月,婆婆劉老太將龐女士告上法庭。法院判決劉女士可以得到賠償三十五萬多元。2、我覺不公平,人家丈夫死了要拿死亡賠償金35萬元給婆婆養老,那麼大兒子給婆婆多少錢養老呢?再說了給婆婆35萬元她能用完嗎?這不就等於小兒子一個人在養婆婆嗎?我覺得大兒子也應該出35萬元給婆婆養老等到婆婆去世如還剩錢兩家再平分這才叫公平。
  • 替亡故女友盡孝14年,老人車禍去世,「準女婿」能否請求死亡賠償金?
    付冬琦 付成俊 四川在線記者 任鴻眾所周知,侵權案件中,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可作為賠償權利人,要求侵害方賠償死亡賠償金。那麼,遺贈扶養協議的扶養人能否獲得賠償權利人資格呢?12月21日,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了這樣一起案例。
  • 父親車禍去世,子女才發現他生前偷偷和保姆領了結婚證,死亡賠償金...
    悲痛之餘竟發現父親和照料他的阿姨領了證面對突如其來的「親屬」兒女們犯了難死亡賠償金該如何分割父親生前生病,穿衣吃飯均由兒女負責,阿姨從未盡心照顧,現死亡賠償金在法院,死亡賠償金不屬於遺產,應如何分割,法院有權強制分割嗎?答覆:死亡賠償金的分割可參照《繼承法》分割遺產的原則進行,且法院不能進行強制分割,阿姨是否能夠參與分割需要依據情況而定。
  • 親屬死亡獲賠的死亡賠償金,需要償還生前債務嗎?
    2020年6月,小周因車禍去世,大周作為小周的父親與車禍對方商定賠償事宜,由對方一次性賠償大周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醫療費、交通費共計30萬元。2020年7月,王某找到大周,要求大周償還小周的欠款。王某認為,大周作為小周的繼承人,因小周死亡而獲得的死亡賠償金,應在死亡賠償金的範圍內償還小周生前的合法債務,即對王某的欠款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