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跟著名家學寫作

2021-01-07 靜伊洛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信息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表達和被看見的欲望,而表達自我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就是寫作。那麼,怎樣才能寫出我們心中的所想所悅呢,寫作真的能實現我們被看見的欲望嗎,日本著名的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的暢銷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分別從寫作的內容、受體、方法、原因等四個方面來讓我們了解寫作的真實意義和基本功。

從寫作的內容上來說,大多數自己想寫、別人又愛看的文章都是隨筆體裁。隨筆不是隨心所欲地描述,而是產生於事象和意象的交匯。簡單來說,當心靈因某些耳聞目睹的事情發生了觸動,我們隨後將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隨筆就這樣誕生了。在記錄過程中,我們需要明確每個所用詞語的真實含義,這樣才能做到準確的表達和傳遞。

一般情況下,寫作者都希望能通過文章表達自己的思想,並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共鳴。這就談到了寫作的受體,也就是文章應該寫給誰看。現在市面上到處充斥的熱點都是類似「如何寫出爆款文章」的專欄,寫作培訓都在強調「讀者思維」,但你若仔細想想就會明白,如果自己都不愛看自己寫的文章,誰還會喜歡看呢。所以說,寫作最根本的意義還是先悅己再悅人。當我們在不斷拔高寫作要求的基礎上,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訴諸筆端展示給他人時,我們的心靈得到了抒解和拯救,或許也同時拯救了他人的心靈。

不過,雖然我們常常描寫的是自己的真實感受,卻不一定能得到很多讀者的關注,這可能和我們僅僅描寫自己的內心世界有關。因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所以大多數人都只關心和自己有關、有趣的事物。基於這一點,我們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寫作方法。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去圖書館查閱或諮詢的方式進行寫作調查,搜集第一手的資料,挖掘自己內心的熱愛,給寫出有意思的文章打下基礎;平時多讀好書、多觀察生活,積累有趣的事象,培養自己敏銳的感知。

所謂萬事有源頭,豐富的事象更容易帶來感動。當我們按事象發展的過程進行有效地調查和闡述,寫出自己想讀的文章,讀者就能和我們產生共鳴。如果我們在整理意象的過程中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效果就會立竿見影。試想,當一部電影涉及到特殊的拍攝技術,而你在寫影評時談到,「60年前,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發明了這種拍攝手法,現在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就相當於站在電影大師的肩膀上,對拍攝技術本身作了更高級的評論,讀者自然倍加信服。

葉聖陶曾說過,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作者在寫作的原因中也表達了同樣的見解。寫作並不容易,也不有趣。它艱難而孤寂。但生而為人,有些東西只有在孤獨中才能有所體會。寫作不僅是一個人的戰役,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通過寫作和閱讀,我們不斷地思考現實和未來。當我們的文字成為和他人交流的工具,我們關聯的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寬廣。當我們寫下自己想讀的文字,同時對他人有所助益,平淡無奇的生活自然會變得精彩紛呈。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極度濃縮凝練,作者用他二十多年的成功寫作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一篇好文章來說,獨一無二的精神內核比鬼斧神工的技法更難得。只要我們堅持讀書和寫作,用知識豐盈精神世界,寫出自己想讀的文章,給他人傳遞強大的意志和能量,就能達成我們想要的快樂人生。

我是靜伊洛,愛好閱讀和寫作,很高興在這裡遇見你,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助你寫作路上的成功
    路遙在《人生》裡寫道:「外面的雨不知什麼時候停了,只聽見大地上淙淙的流水聲和河道裡山洪的怒哄聲混交在一起,使得這個夜晚久久地平靜不下來了……」文字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用簡短而精美的文字,可以表達莫大的想法。在路遙的《人生》裡,他用最簡潔的文字,傳達了他的悲傷、哀愁和萬千思緒,以致這個夜晚久久的不能平靜下來。
  • 書評《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
    看完這些還想繼續深耕寫作的,先讚嘆你勇氣可嘉,然後再送上一本寫作寶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介寫作法》(下面簡稱《寫你想讀的文章》)的作者田中泰延是個有著24年廣告策劃和文案經驗的書蟲,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接觸了長文領域。
  •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寫你所愛,愛你所寫
    自己的文章的第一個讀者當然是自己,如果自己讀起來都覺得沒意思,那麼這篇文章本身就是白費力氣。這段話來源于田中泰延的《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以下簡稱《寫你想讀的文章》)。在作者看來,我們自己才是文章的第一讀者,所以只有我們自己讀起來有意思,能讓自己開心,才是真正站在了讀者的角度。所以作者全書都在強調:寫自己想讀的文章即可。
  • 佛系作家告訴你:寫你想讀的文章才是寫作的真正意義
    那麼當有一個人告訴你:「你只需要寫你想讀的文章就好」「寫文章,千篇一律也無妨」「寫作關乎一種生活方式」你會相信他並聽他的嗎?是的,就是有這樣的一個「佛系」寫作指導者,他就是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以上哪些觀點都是他在新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這本書中的內容。
  • 跟著名家學寫作系列
    《跟著名家學寫作》系列一跟著朱自清先生的《春》學寫寫景散文———寧靜致遠GHK寫景散文是初中生寫作的一個重點,可是有很多學生不知道寫什麼,該怎樣寫?這節課,我們就跟著朱自清先生的《春》來學習如何寫作寫景散文。
  • 《寫你想讀的文章》:佛系寫作,取悅自己的文字才能吸引讀者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是他的第一本著作,這本字數很少、空白很多、從形式到內容都很佛系的寫作書一問世就爆紅,榮登日本亞馬遜排行榜第一名,上市兩個半月銷量破15萬冊!田中泰延的寫作秘訣是什麼?《寫你想讀的文章》一書的標題便概括了全書的主旨:寫作的關鍵是「自己想讀」。
  • 寫出爆款文章的前提:先寫自己想讀的文章
    但有一個人卻很反對這樣的技巧性寫作,他認為寫出爆款文章的前提就是寫出自己想讀的文章,如果你連自己寫的文章都不想讀,那麼如何吸引更多的讀者來閱讀你的文章呢。這個人就是從事廣告策劃和文案工作長達24年的田中泰延,在長達20多年的工作中,他慢慢領悟到,想要寫出好的文章,靠的並不是技巧,而是我手寫我心,寫出取悅自己的文字。如何才能做到呢?
  • 共情寫作法,教你寫深入人心的文章
    中野巧曾經從事過建築設計,銷售等工作,他認為提高共情能力很重要,於是他開始研究「共情寫作法」,並把這種方法推廣到各行各業。那麼什麼是共情寫作法呢?所謂的共情有兩方面。一方面讓他人產生共情,使他人對你產生感覺「這個人不錯,我喜歡」的情感。另一方面就是讓自己產生共情,抱著「如果我是他的話……」的心態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考慮。
  • 跟著名家學寫作系列二
    跟著《孔乙己》學寫人 寫人敘事是初中生作文必須掌握的基本寫作技能 明確了主要人物後,還要明確為什麼寫這個人?寫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麼?是頌揚這個人的偉大精神?還是批判這個人的齷齪行為、卑劣情操?還是想藉助這個人以點帶面想向讀者傳遞什麼? 《孔乙己》裡的孔乙己是一個讀了大半輩子書,卻連半個秀才的功名都沒有獲得的沒落讀書人,生活窮困潦倒,孤苦無依,卻偏偏染上了好喝懶做的壞習慣,做事不認真,連個能維持生計的替人抄書工作也因為自己的原因丟掉了。
  • 《寫你想讀的文章》暢銷的秘訣,教你寫傳情達意的文章
    《寫你想讀的文章》,作者田中秦延,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二文學部,從事策劃和方案工作24年,迄今為止閱讀了6000多本書,2016年辭職,自稱「青年失業家者」他憑藉涉獵電影、文學、音樂、美術、攝影、就業等題材的文章獲得了廣大讀者的強烈支持。也是「明天的寫作」學習研討會講師。
  • 從打工仔到月入十萬,改變他人生的,不過是寫自己想讀的文章罷了
    針對很多人想學習寫作,但苦於不得其法的狀況,田中泰延一針見血地指出:你的文章,第一個要取悅的人應該是你自己。想通這件事,你的寫作水平就能迎來質的飛躍!具體該怎麼做呢?怎樣才能寫出讓自己想讀的文章,進而寫出改變自己命運的文章呢?
  • 《寫你想讀的文章》用無欲則剛的精神來寫作
    正如《寫你想讀的文章》這本書通過揭示寫作的兩個核心思想,用幽默但嚴謹的觀點直接點破了標題黨背後的漏洞,告訴我們與其想著走捷徑,不如用無欲則剛的精神來寫作。《寫你想讀的文章》是由日本作家田中泰延著作,馬奈翻譯。田中泰延從事廣告策劃和文案工作長達24年,迄今為止閱讀了六千多本書。
  • 跟著古詩學寫作|照應
    隨時照應:指在文章中,為了幫助讀者了解文章的脈絡和層次之間的內在聯繫,在行文中多次呼應。它藉助文中的反覆照應,強調主題思想,突出中心線索。我們在作文中也可以學著使用照應的技法,在文章開篇時點題,行文當中巧妙地照應,結尾時再次呼應下,使自己的作文主題更加鮮明。
  • 領略名家風採 學習寫作妙招
    本報記者 張君成寫作,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也是學會觀察這個世界、學會思考的一種方式。因為自古以來,「讀」與「寫」就是息息相關的一體兩面,正所謂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想筆下言之有物,就要大量讀書,吸收文學的養分。
  • 跟著名家學寫作系列三
    跟著莫泊桑學敘事 ——《我的叔叔于勒》敘事特色 「 現實教學中,大多數的學生在敘事文寫作中往往是按照故事發展的先後順序,平鋪直敘寫下來,毫無波瀾可言。這樣寫出的作文讓讀者如同飲用白開水,毫無味道。如果作為考場作文自然也不會得到高分,很難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 今天我們就來跟著著名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來學習如何敘事,如何讓文章波瀾起伏,吸引讀者?
  • 寫作技巧:如何寫好一篇好文章
    文/藍子辰跟著無戒老師學了兩期寫作課,我做了一些寫作筆記,來做個反思與總結。那時,是小學三年級開始學寫信。在這之前,我就在伯伯的口述下給我父母寫過信。叔叔伯伯一大群人圍在八仙桌四周,他們把想說的話,說出來,然後,商量好怎麼說,我就代筆寫下來。這有了我人生寫得第一封信。以後,我就經常給父母寫信。那時,只能寫信,沒有電話,最快只有電報。
  • 名家談寫作|葉聖陶:好文章要具備「誠實」與「精密」
    如何讀書、寫作,以及評判一篇文章的優缺,大家見地各異,主張不一。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
  • 如果你想讓你的寫作逆襲人生,請看這3點《學會寫作》
    作家劉墉曾經在他的文章《哈佛夢想》中講過,哈佛大學銳意革新課程,要求每個畢業生,都要精通寫作、數學和電腦,他們認為這是大學生的基本訓練,不能靈活地使用這三者,就難以在未來世界成為上等人。由此可見,對於每一個人對人生想變好的人來說,寫作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 名家作品賞讀與寫作 | 讀懂文章思維結構,寫出作文高分
    《名家作品賞讀與寫作》課程,9月12日(周六晚)開啟。本課程選取名家名作,教你讀懂文章思維結構,寫出高分作文。  4.課程收穫:從作者的角度,讀懂文章思維結構,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主題式學習,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以讀促寫,學習寫作核心方法。  5.課程時間:2020年9月12日,每周六晚上7:30—9:00(遇考試、節假日或其他特殊情況順延,會提前通知)。
  • 跟著名家學寫作系列四
    跟著吳敬梓學寫人 ——《範進中舉》中鮮活的胡屠戶 我們平時教學生作文時會發現,寫人的敘事的作文總不能只寫一個主要人物,總要再選擇一個或幾個次要人物作陪襯人,或對比或烘託或渲染,為主要人物服務。否則整個一篇文章就成了單口相聲,一個人的話劇。 作文中如何寫好次要人物也是需要好好斟酌拿捏的,不能寫得太多,太詳;也不能寫得太少,太簡單。甚至把某個人詳細寫,某個人簡單寫,都要事先有所考慮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