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名家學寫作系列二

2020-09-05 寧靜致遠GHk

跟著《孔乙己》學寫人

寫人敘事是初中生作文必須掌握的基本寫作技能。貫穿整個初中階段,每個年級,每個班級都要進行這種寫作訓練。初中階段幾乎所有的考試,都要對這種寫作技能進行考察,其必要性自不必言說。

可現實是,初中階段的孩子在寫作時很少有人能把人物寫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更多同學的筆下的人物要麼是「啞巴」一言不發,要麼是「智障」從不會思考,要麼是「隱者」不見其形貌……

學生的作文多是千人一面,人物出場行動表情呆板單調;要麼一言不發,那麼語言毫無個性特色;外貌描寫既寫得簡單粗略,又抓不住人物主要特徵。

今天我們就跟隨文學大家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孔乙己》來學習如何寫人,如何把人物形象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文章寫人首先得明確誰是主要人物,誰是陪襯人物。主要人物一定要詳細寫,既要寫得生動,又要寫得人性個性鮮明。陪襯人物不能過分渲染,否則便會喧賓奪主,淡化主要人物形象。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寫了很多人物,有小夥計,掌柜,喝酒的短衣幫,要茴香豆的孩子,還有打折孔乙己的丁舉人,孔乙己。但主要人物是孔乙己,前面的人物都是陪襯人。所以文章中不論是外貌描寫還是語言、動作、神態描寫都是以孔乙己為主,給我們生動地刻畫出了一個飽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下層讀書人的悲慘形象。其他人物的出現看似獨立,其實都是為了表現和突出孔乙己的行為和結局作鋪墊的。

明確了主要人物後,還要明確為什麼寫這個人?寫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麼?是頌揚這個人的偉大精神?還是批判這個人的齷齪行為、卑劣情操?還是想藉助這個人以點帶面想向讀者傳遞什麼?

《孔乙己》裡的孔乙己是一個讀了大半輩子書,卻連半個秀才的功名都沒有獲得的沒落讀書人,生活窮困潦倒,孤苦無依,卻偏偏染上了好喝懶做的壞習慣,做事不認真,連個能維持生計的替人抄書工作也因為自己的原因丟掉了。更可悲的是這個人被「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封建舊思想所統治的根深蒂固,穿著長衫,哪怕十多年沒有洗,沒有補?說著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的話,哪怕被人一次次嘲笑,管你聽不聽得懂?

這樣一個可憐的人,為了維持自己的生計,他不去勞作,哪怕他身材高大?哪怕他寫得一手好字?他偏去做偷竊的事情,甚至連偷東西,他都很在意,或許是對書情有獨鍾?或許是偷書不叫偷,叫竊?甚至,甚至,他連偷誰家的東西都有專門的對象?大概是因為他認為丁舉人會「君子動口不動手」?大概是因為只有舉人家的東西才配他這樣的「讀書人」偷?

就是這樣的一個可悲的人,最後卻被同是讀書人的丁舉人打折了腿,怎麼不讓人慨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個貧困潦倒,為了生計不得不放下尊嚴去偷去竊;一個生活富裕,為了一點東西,放下「君子動口不動手」的聖人訓誡,殘忍地打折了另一個讀書人的腿。

悲哉!哀哉!這讓我想起了當今喜劇明星範偉說過的一句很流行的話「同樣是人,做人的差別咋這麼大呢?」這也不得不引發讀者對孔乙己這悲劇形象的思考和深層社會原因的追問?

魯迅先生刻畫這個人物形象的目的就在於透過孔乙己的悲慘形象來揭露封建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至深!和科舉制度的腐朽性及它滅亡的必然性。

先生為了刻畫好這個人物形象,首先在人物出場時,就先把他安排在了魯鎮鹹亨酒店裡。酒店的格局是這樣的——魯鎮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別處不同的:都是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櫃檯,櫃裡面預備著熱水,可以隨時溫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銅錢,買一碗酒,——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現在每碗要漲到十文,——靠櫃外站著,熱熱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鹽煮筍,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幾文,那就能買一樣葷菜,但這些顧客,多是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這是一個表面上看來的酒店的環境描寫,實質上這也是一段社會環境描寫。酒店布局體現了明顯的階級差別,有錢的可以進到裡間坐著喝酒,沒錢的只能站在櫃檯外面喝。同時也給我們交代了當時社會有錢人和窮人的服裝差別,有錢人穿長衫,沒錢人穿短衣。換句話說,穿長衫的都是有錢人,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看似不經意間的一點,讓我們對後文孔乙己的出現時的另類穿著有了深入的認識。這大概就是高手名家的才華流露吧?

孔乙己出場,先生給了他一個全景式的細緻的外貌刻畫——「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可謂語短意深,巾短情長。寥寥幾句,給了我們豐富的信息。他是一個另類的人,說他富有,因為他穿長衫;說他貧窮,因為他站著喝酒,他介於二者之間,不倫不類。他身材高大,讓人想起他自然會有一把子力量,蠻可以自食其力。他清白臉色,說明他吃的不好,營養不良。皺紋間的傷痕給人遐想,為後文寫他偷東西被打埋下伏筆。一個「常」字暗示了他偷東西成性,被打多次。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也不得不佩服先生的如金之墨,字字皆金啊!後面的花白鬍子,髒衣服都在告訴讀者孔乙己是一個老而懶的人!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偏偏出現在了酒店裡,並且還蠻有豪氣的要了兩碗酒,一碟茴香豆,「排」出了九文大錢,在短衣幫們面前是何等的氣派,何等的豪邁?文章到此,不著一言,卻告訴了讀者許許多多。這大概就是名家的寫作高明之處吧?

先生寫人除了刻畫人物外貌有過人之處,語言描寫更是可圈可點。開篇總寫一句「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當別人調侃他時,他額頭青筋暴露,惱羞成怒的爭辯,先生這樣寫到「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極具個性化的語言描寫,既交代了他讀書人的身份,又點明了他的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偷別人東西的性格和習慣。讀到這裡我們是又氣又可笑,而先生在文中刻畫孔乙己時,就是這樣定位他的「笑料」形象的。如果說此時的孔乙己還是可笑的,那麼第二次出場時,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穿著破衣爛衫,爬著走來的形象該贏得人們的些許同情吧,可是事實並非如此,人們依然嘲笑如故,先是掌柜說:

「孔乙己麼?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小商人金錢至上的觀念暴露無遺,接著掌柜的揭傷疤式的調侃讓孔乙己顏面盡失,滿面羞愧,此時落魄潦倒到如此地步的他再也無力辯駁——「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柜,不要再提。」前後兩次截然不同的落差,讓我們對他心生同情,然而讀者的同情救不了他。至於他的死活誰也不知道,只知道他走時有一片旁人的說笑聲。與其說孔乙己死在了科舉制度上,不如說他死在了社會的冷漠裡,麻木中。

先生寫人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字字如針,針針見血!

在表現孔乙己的前後兩次變化時,有兩個典型動作可圈可點,也就是他兩次到酒店喝酒時的掏錢動作,一排一摸,截然不同,窮困至極,潦倒之至。有兩句話不顯山不露水,一句是「要兩碗酒,一碟茴香豆」,一句是「溫一碗酒」,一碗之差,一碟之別,將孔的潦倒又巧妙的交代出來。

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有一個細節變化最為突出,最為經典!那就是孔乙己的衣服,長衫變成破夾襖。之所以說他經典,就因為孔乙己最看重面子,而在孔乙己身上代表面子的,在他看來也只有這叫又髒又破的長衫了,所以他不能去洗,每天穿著,哪怕十多年來,又髒有破。可就是這可憐的一點面子,最後也沒有保住,一個可憐的人連自己的一件破爛不堪的長衫都沒能保住,只能穿一件破夾襖,在瑟瑟的秋風中(文中有一句自然環境描寫交代,意味深長),在眾人的嘲笑聲中默然離去,留下長長的感傷!不得不說,先生的高明我等不及!

先生的這篇文章更為可學習之處,還在於先生的處處對比,比如孔乙己兩次到酒店時的外貌不同,一白一黑,一站一爬,一高一低,一長衫一夾襖;喝酒的數量不同,掏錢的動作不同,言辭分辯時的神態不同等等。對比手法對於刻畫人物形象表現力極強,幾乎在所有的文章裡,我們都能看到這種表現手法的身影,學生們應注重學習,重點掌握。

先生寫人還有一個高明之處,在於他讓一個人成為一個正常人,有喜怒哀樂,有缺點還有優點。而不同於有些作品或者過分醜化一個人,一無是處;或者極力讚美一個人,白玉無暇。文章中孔乙己給小孩子分茴香豆,叫小夥計識字兩件小事都體現了他善良可愛的一面。讓作品中的人物成為一個正常的人,成為一個真實的人才是好作品標誌。我們應朝這方面積極引導,因為初中生作文有字數限制,能寫好主要的一面就已經難能可貴了!

總之,名家高手寫人自有其過人之處,我們一時半會很難企及。但依此為樣本效仿學習,也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願每一個孩子筆下都能寫出活靈活現的人物來,願每一個愛好寫作的孩子都能成就自己的作家夢!

相關焦點

  • 跟著名家學寫作系列
    《跟著名家學寫作》系列一跟著朱自清先生的《春》學寫寫景散文———寧靜致遠GHK寫景散文是初中生寫作的一個重點,可是有很多學生不知道寫什麼,該怎樣寫?這節課,我們就跟著朱自清先生的《春》來學習如何寫作寫景散文。
  • 跟著名家學寫作系列三
    跟著莫泊桑學敘事 ——《我的叔叔于勒》敘事特色 「 現實教學中,大多數的學生在敘事文寫作中往往是按照故事發展的先後順序,平鋪直敘寫下來,毫無波瀾可言。這樣寫出的作文讓讀者如同飲用白開水,毫無味道。如果作為考場作文自然也不會得到高分,很難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 今天我們就來跟著著名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來學習如何敘事,如何讓文章波瀾起伏,吸引讀者?
  • 跟著名家學寫作系列四
    跟著吳敬梓學寫人 ——《範進中舉》中鮮活的胡屠戶 今天我們就跟著清代小說家吳敬梓來學學如何寫好次要人物?將人物寫得鮮明,生動,真實而具體可感? 這篇小說通過對範進沒中舉之前的窮困潦倒,貧困不堪,無人周濟,甚至連自己的殺豬的老丈人都瞧不起他的描寫到中舉後眾鄉鄰爭相報信,紛紛慷慨相助,連一向充大的老丈人也變得唯唯諾諾的刻畫來揭露社會矛盾,反映社會現實。
  • 跟著古詩學寫作|照應
    本期「莫愁家長智慧課堂」——《跟著古詩學寫作》,我們將通過賞析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一詩,學習照應描寫手法。我們在作文中也可以學著使用照應的技法,在文章開篇時點題,行文當中巧妙地照應,結尾時再次呼應下,使自己的作文主題更加鮮明。技巧應用要點 運用題文照應,在擬定題目時要注意突出主題。
  • 領略名家風採 學習寫作妙招
    當前中考、高考的作文熱,也讓越來越多的家長與學生希望有一類圖書,能夠梳理作文寫作技巧,給予他們實質幫助。於是就有不少名家本著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為孩子們寫作。他們或是將自己多年的寫作經驗濃縮成讓孩子理解的創作技巧,傾囊相授;抑或用短小精悍的文章,以娓娓道來的方式給孩子們以寫作啟示。
  • 讀名家童話,積累寫作素材丨《約會名家 小少年勵志成長》系列
    上面這些有趣的故事,都出自《約會名家 小少年勵志成長》系列。願讀到這套書的孩子,能汲取到其中的文學精華,更多地運用到寫作中。《約會名家 小少年勵志成長》系列由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匯集了二十餘位名家,精選其經典代表作,其中更有多篇被列入小學閱讀推薦書目。
  • 名家談寫作|謝有順:作家是有原產地的
    如何讀書、寫作,以及評判一篇文章的優缺,大家見地各異,主張不一。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
  • 名家談寫作|林斤瀾:世界上的小說,都從短篇開始
    如何讀書、寫作,以及評判一篇文章的優缺,大家見地各異,主張不一。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編者林斤瀾世界上的小說,都從短篇開始年紀也漸漸地老大了,會忽然思鄉起來。
  • 名家談寫作|王鼎鈞:記敘的技巧——直敘
    如何讀書、寫作,以及評判一篇文章的優缺,大家見地各異,主張不一。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
  • 《名家名篇裡的寫作密碼》:一部教會孩子寫作的童話
    這套書一共上中下三冊,書名叫做:《名家名篇裡的寫作密碼》,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作者之一張祖慶是浙江省特級教師,一直致力於兒童閱讀與寫作的研究,著有大量關於學生作文的作品,如《張祖慶講語文》、《童年不可錯過的文學課》等作品。
  • 名家談寫作|鬱達夫:五六年來創作生活的回顧
    如何讀書、寫作,以及評判一篇文章的優缺,大家見地各異,主張不一。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
  • 名家談寫作 | 梁實秋:作文的三個階段
    如何讀書、寫作,以及評判一篇文章的優缺,大家見地各異,主張不一。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
  • 跟著名家學語文 | ​跟著鮑雷伊寫日記
    這書也正因為通過對鮑雷伊書信和日記的記錄,在反映鮑雷伊身心成長的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普通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過程。通過書信、日記為線索來敘述故事,這正是作家貝芙莉·克萊瑞的高明之處,《親愛的漢修先生》一書也因此獲得了紐伯瑞兒童文學獎金獎。難怪封面中說:「一本《親愛的漢修先生》,勝過所有的作文書。」原來這本書在講述鮑雷伊成長故事的同時,還在教我們怎樣寫好文章呢!
  • 2020福建事業單位申論寫作技巧:跟著疫情的文件學公文
    2020福建事業單位申論寫作技巧:跟著疫情的文件學公文 事業單位考試中,寫作部分的答題技巧十分重要。福建中公整理了2020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申論熱點話題以及申論寫作技巧相關文章、資料,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更多相關信息可以關注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中公事業單位為大家帶來申論技巧跟著疫情的文件學公文。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近期,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國內防控工作有了很大的成功,但是隨著全世界疫情的快速蔓延,境外輸入病例逐漸增多。
  • 跟著名家學寫作 | 作文中的「白描」手法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名家的作品,去感悟他們白描手法的妙處吧!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房間內的光線不夠,所以在房間正中頂上,開了一個八角形的光鬥。因此大家就把這個樓叫做「八角樓」。
  • 【語文老師說】跟著名家學寫作:借物抒情
    因此,「借物抒情」就是一種極好的寫作手法。古語云:「觀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情溢於海。」說的就是要把個人內心的情感轉移到外在客觀的事物上,借外在客觀形象委婉含蓄地把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借物抒情」。這種方法的要點是描寫事物要緊扣與此事物有關的人事的變遷、榮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磚一石,處處都浸染著人物的喜怒哀樂。
  •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跟著名家學寫作
    那麼,怎樣才能寫出我們心中的所想所悅呢,寫作真的能實現我們被看見的欲望嗎,日本著名的人氣專欄作家田中泰延的暢銷書《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分別從寫作的內容、受體、方法、原因等四個方面來讓我們了解寫作的真實意義和基本功。從寫作的內容上來說,大多數自己想寫、別人又愛看的文章都是隨筆體裁。隨筆不是隨心所欲地描述,而是產生於事象和意象的交匯。
  • 英語啟蒙:從一個名家講座學到的英語寫作秘訣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又搜索了一下這位傳奇人物施一公,在無意之中,看到了一個施校長做的有關提高英語寫作閱讀的視頻講座,深受啟發,特此分享。01閱讀英文報紙在美國求學期間,施一公每天堅持讀一個小時的英文報紙。
  • 跟著課本去旅行!南媒研學發布近300個新產品
    南都訊 記者許琨跟著課本去旅行,名師陪你遊世界!9月12日,由廣東廣播電視臺文旅中心、廣東省出版傳媒教材經營有限公司等機構攜手打造的「南媒研學」籤約儀式暨產品發布會,在旅博會進行。據主辦方介紹,南媒研學為了真正實現研學課程的教育價值和學習意義,針對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從學校和市場需求出發,自主研發近300個具有特色、有趣味、專業性和互動性強的研學產品,創新性的提出了「跟著課本去旅行「和」名師陪你遊世界」等系列產品。
  • 名家談寫作|葉聖陶:好文章要具備「誠實」與「精密」
    如何讀書、寫作,以及評判一篇文章的優缺,大家見地各異,主張不一。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