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百花村花兒笑、鳥兒鳴,田間地頭農戶們的歡聲笑語,村內肉牛養殖、家庭農場、食用菌、農業產業種植等脫貧產業也有序推進,形成產業「百花」「齊放」的態勢,是真正的「百花村」。
今年春天,一夜春雨過後,駐村書記陳懷靜和村支書舒啟凡到中藥材種植基地內查看中藥材的長勢情況
我叫陳懷靜,是紫雲自治縣大營鎮百花村駐村第一書記。以前,百花村到處都是零散的土地,土地上種植的都是玉米、油菜等低經濟價值的農作物,有的老百姓辛辛苦苦一整年才掙得到幾千塊錢,要是遇上天災,連餬口的本都要搭進去。想要從自給自足參與向現代市場經濟轉變、從主要種植低效玉米向種植高效經濟作物轉變、從粗放量小向集約規模轉變,百花村必須趕上時代的步伐,縱深推進產業革命,改「提籃小賣」為現代商貿物流,變「戶自為戰」為緊密相連的共同發展產業。
數十位農戶正在種植中藥材
通過土地流轉,曾經大片的玉米開始改種高經濟價值的中藥材山豆根和黃精,由村合作社統一種植。山豆根和黃精屬於三年生的中藥材,種植起來也不難,只要對中藥材管護好,山豆根畝產值可達4.5萬元,黃精畝產值可達2.4萬元,而且還可以以短養長,在中藥材的間隙套種一年生的白芨,提高土地的經濟價值。種植中藥材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愁銷路,為了在傳統的模式上開闢出新的產銷對接路徑,我們積極與貴州百靈集團合作,最後達成共識,由貴州百靈提供種子、肥料、地膜、農藥,種植成熟後再購買回收,百花村村級合作社流轉土地,提供土地資源,引導社員參與、帶動貧困戶種植,貧困戶在其中可以有獲得工作的務工收入、土地流轉費用、以及產業收益後的分紅等收入。
中藥材種植基地
除了種植,以前不成規模的散戶養殖現象,也變成了規模化、標準化的養殖場,去年我們和「四川德康公司」合作搞了個家庭農場養殖生態雞,在我們的幫扶和鼓勵下,村裡很多貧困戶都參與了這個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創業』的代養殖經營。除此之外,與「關嶺牛頭公司」合作的肉牛養殖項目,也是成功地幫扶了100多戶人家。百花村發展產業,不僅僅只在本村,目前,我們還通過與其他村進行抱團,實施異地產業發展的形式建立起了46個食用菌大棚,利益聯結46戶貧困戶,希望通過整合大營鎮6個深度貧困村的土地資源、資金、人員,集中力量、形成合力,方便管理,實現產業發展效益最大化和脫貧效果最大化。
肉牛養殖場
在政府和老百姓的共同努力下,百花村產業呈現超級百花齊放、產業井噴的現象,通過產業的發展,百花村高達39.03%的貧困發生率也降低為2.94%,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是產業讓百花村的村民們真真實實地脫貧致富,過上了幸福好生活。人物小傳:陳懷靜,中共黨員,現任安順市史志辦秘書科副科長,紫雲自治縣大營鎮百花村駐村第一書記,帶領村民改「提籃小賣」為現代商貿物流,帶領村民實現產業發展效益最大化和脫貧效果最大化。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牟元媛 整理
編輯 向淳編審 胡麗華 袁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