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下沉市場蛋糕界的「海底撈,靠直營模式收割500萬用戶,月入3000萬

2020-12-14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小飯桌(ID:xfzmedia),作者:柴容,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只賣生日蛋糕,不開一家線下門店,用近兩年時間他做到了月營收 3000 萬。「預計明年底,單月營收超 2 億。」

讓楊振華作出大膽判斷的是熊貓不走的增長勢頭。創辦於 2017 年底的熊貓不走是一個「線上下單+創意配送」的蛋糕品牌,用戶在熊貓不走微信公眾號、美團等外送平臺上提前一天下單,次日聚餐時準時收到熊貓不走的蛋糕外,還能收穫一份暖場表演,上門配送的「大熊貓」配送員現場載歌載舞、朗誦、變魔術為大家助興。目前熊貓不走 5 個主力城市的營收保持著25%的月增速,「熊貓不走每進駐一座城市,半年內能做到行業第一。」

在創立之初,熊貓不走就是蛋糕界的新物種。雖然早在 2014 年,就有幸福西餅等一批蛋糕品牌開啟線上下單+倉儲配送的電商新模式,但楊振華發現具體到生日聚會等消費場景上,所有蛋糕品牌只是單純賣產品,卻沒有思考過用服務為顧客增添儀式感。於是楊振華創辦熊貓不走時,便決定自建配送體系,用創意配送服務打出差異化。 

附加的創意配送讓熊貓不走迅速走紅,用戶自發傳播提高了復購率。「目前熊貓不走的復購率達到70%,人均購買頻次為4. 1 次,用戶一年可多吃 3 次生日蛋糕。」為避開一線城市的競爭,熊貓不走從二三線城市發力,目前入駐廣州、惠州、佛山、珠海、中山等 10 座城市,用戶近 500 萬。

融資方面,熊貓不走近日獲得了頭頭是道基金領投的數千萬Pre-A輪融資。

做蛋糕界的「海底撈」

楊振華是近 20 年的連續創業者,幹過餐飲配送,開過美甲店, 6 年前還創辦了線上線下同步經營的叮噹便利店。

通過加盟模式,叮噹便利店迅速開到了 700 多家店。多數便利店總部的主要利潤靠供應鏈批發,規模越大就越有優勢,小公司沒有規模優勢只有打差異化。所以創立之初叮噹便利店就決定放棄供應鏈利潤,不靠賺加盟商差價,而是圍繞用戶通過高頻打低頻,選擇了受年輕人喜歡,客單、毛利高,適合送貨上門,且市場競爭多而不強的品類:蛋糕。

當時經營便利店的毛利很低,業內員工薪資不高,為了提高人效,楊振華在員工關懷上下足了功夫。比如中秋、國慶等節假日和員工生日,楊振華會買蛋糕來慶祝。

多次買生日蛋糕的經歷突然讓楊振華意識到配送服務的「冰冷」,「為什麼配送員丟下生日蛋糕立馬就走,不順便在歡愉現場中活躍一下氣氛呢?」在楊振華看來,中國人大多數性格相對內斂,需要藉助外界來表達情感。

買生日蛋糕的經歷讓楊振華看到了市場的空白,此外整個烘焙市場有足夠的空間供他發揮。根據 2017 年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麵包糕餅專業委員會的數據,烘焙市場規模達 4500 億,生日蛋糕的體量也有 1600 億,並且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長。但整個烘焙市場很分散,地域性明顯,「即使是行業的龍頭品牌,市佔率也不超過1%。」

2017 年 12 月楊振華正式成立熊貓不走,先在惠州試水。楊振華算了一筆帳,惠州有 2800 多家蛋糕店,假設要做到市佔率在10%,他就要開 280 家店。「傳統門店形式的資金投入產出比非常低」。

還原到具體的消費場景中,線下的門店也並不佔優勢。顧客第一次到店並不能買到蛋糕,只能選款式,預訂,付費。到店顧客往往浪費時間、體驗感也差,為何不把這些程序都轉移到線上,讓用戶用手機完成?楊振華決定只走線上渠道,並自建配送體系。

熊貓不走在每個城市通過 1 個中央工廠和5- 8 個前置倉完成生產和區域覆蓋。通常中央工廠在一千平方左右,有 30 多人參與生產,每個前置倉可以覆蓋 5 公裡,工廠到前置倉用冷鏈車中轉,物流時間在 30 分鐘到 90 分鐘。

根據城市規模,熊貓不走配備數量不等的配送員。客戶一般都提前一天下單,留給了熊貓不走充足的時間提前做好蛋糕並轉送到前置倉,配送員的配送時間在3- 5 個小時。

配送蛋糕時,配送員穿成大熊貓的人偶服,為客戶免費提供 2 分鐘的舞蹈、魔術、互動遊戲等創意表演,和海底撈的變臉如出一轍,能讓現場氣氛瞬間熱起來。在收禮的人感到驚喜,送禮的人也有面子的情況下,「現場的二次傳播率幾乎是100%。」

在蛋糕的包裝等細節上,熊貓不走提供定製文案的蛋糕盒子、發光生日帽、溼紙巾、打火機、煙花等具有統一標識的小工具,在儘量滿足顧客實際消費場景中的需求外,還完成了品牌傳播。

在楊振華看來,簡單的 2 分鐘表演形式的確很容易被模仿,但要把整套服務做到極致並不容易。「海底撈火鍋服務好大家有目共睹,但下一個海底撈火鍋至今沒有出現」,服務背後的整套人力資源體系才是壁壘。」

熊貓不走的核心成員都是楊振華創業路上的元老,管理基層人員都是共事十年以上的老戰友,線上線下結合運營的經驗上也有六七年,「我們過去踩過的 6000 個坑,和每天反省優化迭代出來的團隊,是熊貓不走的競爭壁壘。」

在配送員收入上,在快餐店配送員平均月薪 3000 左右的情況下,熊貓不走的配送員月薪為 1 萬,是前者的 3 倍。

除了收入外,楊振華會注重提升員工自我價值感。比如外送平臺上數以十萬的用戶五星好評會給員工瀏覽,讓他們及時感受到工作被認可。

相關焦點

  • 小鹿茶加盟:一場下沉市場的收割遊戲?
    作者:步搖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瑞幸咖啡「收割」資本市場,而小鹿茶就是向下沉市場的另一場「收割」。2019年7月瑞幸咖啡(LK.US)推出小鹿茶,兩個月之後,9月3日,瑞幸宣布將旗下小鹿茶作為獨立品牌運營,並推出新零售合伙人模式。
  • 母嬰界的「蜜雪冰城」,貝貝拉姆新零售下沉市場萬店擴張!
    近日,有一家靠擺攤兒起家的茶飲品牌在網際網路媒體火速串紅,它就是來自河南的蜜雪冰城。 在紛爭不斷的茶飲江湖中,該品牌創立至今已有23年,看似默默無聞,實則一直努力擴大著自己的商業版圖,並悄悄坐上了茶飲界「規模NO.1」的寶座。
  • 他一年賣出3000萬件內衣獲投近億元,開店1700家要做「下沉市場...
    看中這個痛點,曾是都市麗人市場部負責人的袁奇宇於2014年創立了香蜜閨秀,針對下沉市場人群,以新零售門店切入,採取聯營合作模式,專注於舒適高性價比的貼身衣物研發、設計與銷售,品類已經從女性內衣內褲拓展至家居服、輕運動以及日常生活著裝,定價基本都在百元內。在香蜜閨秀的會員體系中有550萬人,年復購率超60%。目前香蜜閨秀已經拓展1700多家店,2019年銷貨超3000萬件。
  • 全國超過兩萬家的連鎖炸雞店,真正的下沉市場開拓者
    在增長逐漸走向天花板的時候,下沉市場逐漸成為新的市場開拓方向,而在社會輿論上的風口企業將目光轉移至三四線城鎮之後,早已經有企業在那裡生長為龐然大物。連鎖炸雞品牌—正新雞排就是於隱秘之中發展成為連鎖店超萬家的巨量品牌,那么正新雞排是何以成為中國最大連鎖炸雞品牌之一呢?
  • 海底撈前員工開出500家串串火鍋,為何一夜間停止加盟?
    疫情後,為了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直營餐飲連鎖品牌開放加盟,像周黑鴨、嘉和一品等。但有這樣一個餐飲老闆,如今卻要逆勢而行,放棄加盟全面做直營!相信職業餐飲網老粉絲對他都不陌生,他就是大斌家串串火鍋創始人大斌,他曾從海底撈離職,靠網友眾籌眾捐開出第一家串串火鍋店,通過一款泡椒牛肉作為爆款串串,一年賣出五千萬串!
  • 他把企業打造成植髮界的海底撈,五年營收從3000萬增長到10個億
    不撈偏門也能把植髮生意做到100%年增長,他的故事告訴人們,做生意,把用戶當成什麼的初心,將決定企業走多遠。文 / 華商韜略 方樂迪#中國有2.5億人脫髮#,#每6人中有1人脫髮#。無論在過去還在今天,植髮都是一個不菲的個人投資——客單價很少有低於2萬的,十幾萬也是稀鬆平常。所以,植髮市場好不好要看客群的經濟實力。中國的脫髮人群恰恰也是這個社會最有消費力和最敢消費的一群人。
  • 直營VS加盟 海底撈和麥當勞為啥要走上截然相反的路?
    表面上看,做直營的品牌通常會標榜自己「堅持品質」。而做加盟的品牌會說自己出於「共享價值」,開放擁抱合作者云云。 其實,直營或加盟的選擇,並不是「品質」與「共享"這麼簡單,同樣,如果你也只是為了表面上這些宣傳用語來決定自己的品牌走直營或加盟路線,那可就很危險了。
  • 海底撈都翻車了,下沉市場還是餐飲的下個掘金點嗎?
    但是,分析師唐川不看好海底撈的下沉策略,認為海底撈的商業模式難以在低線城市產生競爭力。海底撈所面臨的下沉挑戰絕不是孤例,在「消費升級」概念登場以來,很多餐企都在謀劃如何下沉。但是,真實的下沉市場是怎麼樣的呢?
  • 海底撈的另類生意經:靠「自黑」賺年輕人的錢
    他一人分飾顧客和服務生,極其真實的演繹,看的社恐症都犯了。   這就使得如果你問大學生蹦迪後去哪裡,答案大多是「海底撈」,不僅因為營業到凌晨,更多是被朋友種草。年輕人的社交生活更豐富,朋友的口碑甚至超過廣告。想要複製這一套營銷打法,首先就需要擁有特定的用戶群體。
  • 海底撈、巴奴、盒馬等各展所長,萬億火鍋市場打響「突圍戰」
    01 向下:市場更大但競爭者更多 下沉的火鍋店,海底撈是典型代表。 數據顯示,海底撈在二三線城市新開門店,2016年23家,2017年77家,2018年110家。2019年,進一步下沉,二線城市門店數量同比增加60%,三線及以下城市同比增長65%。
  • 2019年十大騙局:私域流量、剛需副業、區塊鏈、下沉市場...
    所以,藉此機會,幫助大家做個項目復盤,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壹教你賺錢,月入過萬對於賺錢這件事情,應該是沒有人會願意拒絕的。如果有你說,能教你賺錢,包教包會那種?你願意學嗎?目前市面上,就有兩種常見的,教你賺錢的模式。
  • 靠兼職月入過萬的方法
    如何靠兼職月入一萬,雖然知道大學生搞到一萬有點難,但是對於上班族來說,靠兼職月入一萬,相對大學生簡單一些((要是假設能成功,可以直接假設你是富翁)如果想賺一些小錢,可以加入一些廣告聯盟,廣告聯盟是站長網賺目前最正規的網賺模式,也是以前網賺的主流模式,網站主為廣告主在自己的網站投放廣告從而將網站訪問量轉化為廣告收益!廣告的5種模式:cpc、cpa、cps、cpl、cpt!
  • 2019年十大騙局:私域流量、剛需副業、區塊鏈、下沉市場……
    所以,藉此機會,幫助大家做個項目復盤,看看你有沒有中招!01 教你賺錢,月入過萬對於賺錢這件事情,應該是沒有人會願意拒絕的。如果有你說,能教你賺錢,包教包會那種?你願意學嗎?目前市面上,就有兩種常見的,教你賺錢的模式。
  • 越來越貴的海底撈,還怎麼下沉二三線城市?
    近日,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曬出菜單,原本海底撈線下重新開灶令他激動不已,但一看價格頓時傻了眼。「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過分了啊。」在微博上,吐槽海底撈漲價的用戶比比皆是。
  • 郭泰來老師:餐飲業下沉的火鍋店
    但一場疫情強行按下的暫停鍵讓紛紛做加法的火鍋企業倍感壓力,龍頭之爭變為生存之戰,但從商業來看,前景或仍美好,但戰場著實慘烈。1、向下:市場更大但競爭者更多下沉的火鍋店,海底撈是典型代表。數據顯示,海底撈在二三線城市新開門店,2016年23家,2017年77家,2018年110家。
  • 茶飲首個「萬店品牌」誕生:6元/杯的蜜雪冰城,在下沉市場成就...
    王新,是蜜雪冰城山西的一個加盟商,他告訴我,自己在疫情後期新開了2家店。 不僅是蜜雪冰城。疫情的催化,讓很多本就不能打的小玩家,提前離場,原本很難拿到的位置,或者很貴的鋪位空了出來,大型連鎖品牌,都開啟了擴張模式。 2、中小門店,和蜜雪冰城們做鄰居不可避免 10塊以下無對手的蜜雪冰城,令不少低線城市小店「瑟瑟發抖」。
  • 淘寶特價版MAU破7000萬,下沉市場「黑馬」寶座或將易主
    編輯導語:11月5日,阿里公布2021財年Q2財報,上線於今年3月的淘寶特價版表現搶眼。數據顯示,上線半年,淘寶特價版的月活躍用戶數(MAU)已破7000 萬,相當於每 20 天翻一番。而達到同等用戶規模,拼多多用了超過兩年。下沉市場「黑馬」寶座,或將易主。
  • 首家肯德基「小鎮」模式店開業,下沉市場成為餐飲品牌的掘金之地?
    下沉市場蘊藏的龐大消費潛力,讓品牌紛紛開始向下滲透,開發這一藍海市場。「小鎮青年」正在成為品牌未來增長的機會人群。餐飲界的「扛把子」肯德基,也在加快自己的下沉步伐。近日,肯德基就在河南新鄉市封丘縣開出了首家「小鎮模式」店,成功進入了下沉市場!
  • 用扭蛋機替代娃娃機後,他要激活下沉市場的「盲盒」,年入6500萬
    思考背後的原因胡篤晟發現,大多商家照抄日本模式,在日本很強勢的動漫文化下,扭蛋的IP幾乎錨定的是成年人,但國內動漫圈層依然小眾,能為單價偏高的扭蛋買帳的人並不多。同時扭蛋機的生產商以代工廠為主,較少有運營思維。胡篤晟索性換了一套思路,把扭蛋先做一個普通玩具生意,瞄準4-12歲少兒人群,做單價10-20元的扭蛋。
  • 連續5年門店翻倍,下沉市場又出現一個3000+店品牌!
    繼蜜雪冰城、古茗、益禾堂之後,下沉市場又出現了新秀。發源於安徽的甜啦啦,5年時間開店3000+,7元/杯,能做到單店日營收過萬。這個品牌用了什麼打法?最近,我專程去了一趟蚌埠,看看下沉城市的真實情況。01門店超3000家,下沉市場新樣本蚌埠,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是典型的中部三線城市。在蚌埠的市中心——萬達金街,不到1公裡的商圈,有30多家奶茶店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