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皮克斯催淚短片《包寶寶》,首位華裔女導演講中國式親子關係

2020-12-25 小雪老師讀書

親愛的們,周末快樂!這周末要給大家推薦一部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短片。說起皮克斯,大家一定對於不少動畫電影開演前跳出來的這個搶戲的小燈泡印象深刻。這正是皮克斯電影公司的經典LOGO。

跟這盞小檯燈一起伴隨我們的還有皮克斯出品的眾多經典動畫片,比如《玩具總動員》,牛仔胡迪和酷炫的巴斯光年一定都伴隨了你和孩子的童年吧。可是你知道嗎?這部動畫片居然是1995年出品的,在我們對動畫的印象還停留在紙片人的時代,世界另一頭皮克斯電影公司的匠人們已經擁有了如此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先進超前的技術。

包括後來的《怪獸電力公司》《海底總動員》《超人總動員》等都成為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之後,兩大造夢巨頭強強聯合,又給我們奉獻了《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以及去年大火的《尋夢環遊記》等超級棒的動畫電影。

這簡直就可以說是填滿了我們和我們孩子的整個童年的一個傳奇電影公司啊。

而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部動畫短片,也是皮克斯出品,作為《超人總動員2》的貼片短片上映,名字叫做《包寶寶》。

看這張海報就知道,這次皮克斯講了一個中國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執導本片的華裔女導演石之予(Domee Shi)是皮克斯史上首位女性導演。

一位華裔導演,一個來自中國的故事,創造了皮克斯的一項歷史。這部短片也生動的再現了「中國式親子關係」的樣子,以一位中國媽媽的視角,說出了眾多母親的心態。全片沒有一句臺詞,卻看哭了無數家長。

短片長8分鐘,如果你沒有時間或者流量,小雪老師特意為你圖解了這部電影,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這部感動又引人深思的《包寶寶》吧。

短片一開始,是一組馬上就能把人看餓的美食製作過程。

像不像小時候媽媽過年包餃子的樣子?

做到這裡應該看得出來是什麼好吃的了吧。

原來就是美味的中國美食,肉包子!

包子出鍋!一對中年夫妻共進熱乎乎的早餐。丈夫看了一眼表,大概是上班來不及了,快速把幾個包子塞到嘴裡急匆匆的出門了。

妻子已經習以為常,揮手告別丈夫之後,沒精打採的一個人吃著包子。

忽然,夾到嘴裡的包子像被咬疼了一樣,哭叫了起來!

這可把我們的女主人嚇了一跳,趕緊把包子扔了回去。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包子居然長出了手腳,還發出了嬰兒的哭聲,變成了一個包寶寶。包寶寶衝著女主人露出了可愛的笑容。

女主人捧起這個小可愛,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從此以後她就成了包寶寶的媽媽。

調皮的包寶寶亂跑時不小心摔了跤,媽媽可心疼壞了,趕快把他抱起來。

拿出肉餡幫包寶寶填充好摔扁的頭。

帶他一起上街買菜。

給寶寶挑選喜愛的點心。

回家的公交車上媽媽和包寶寶一起吃著點心。

開心的包寶寶一天天長大了。

他每天陪著媽媽逛市場、打太極、一起在回家的車上吃最愛的點心。

小包包就這樣變成大包包啦。

他依然陪著媽媽一起去菜市場,可是他的注意力卻早已經轉移到了踢球的孩子們身上,他想跟小朋友們一起玩。

媽媽卻擔心他會受傷,把他拉了回來。

趁著媽媽打太極的功夫,包寶寶偷偷溜到一邊,終於跟小朋友一起踢了球,雖然用頭頂球把自己的小包子頭頂歪了,但是他很開心。可是媽媽發現之後馬上心疼的把它帶走了。

回家的車上包寶寶因為媽媽阻止自己跟別人玩生氣了,即便媽媽拿出最喜歡的點心哄他,他也不願意和解。

他開始變得叛逆,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也渴望擁有自己的生活和朋友,與媽媽之間的交流變的越來越少。

媽媽做了一大桌子菜想要逗孩子開心。

可是包寶寶約了朋友一聲不響的出去玩了,只剩下媽媽自己鬱悶的吃了一桌子菜。

當他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了一個漂亮的女朋友。是的,包寶寶到了戀愛的年紀。

媽媽顯然還沒準備好接受這一切。

但包寶寶已經準備開始自己的新生活了,他收拾了行李,擁抱了母親,準備和女朋友一起搬出去。

媽媽擔心的質問起包寶寶,但是他去意已決。

媽媽堵住了門口,她不願意失去自己心愛的孩子。

包寶寶跟媽媽發生了強烈的爭執。

這時候媽媽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情急之下,她一口吞掉了包寶寶!她無法接受孩子離開自己。

悲傷的媽媽在哭泣中醒來,原來是一場夢。

這時候她真正的孩子回來了,原來夢裡的故事都是她與孩子曾經的寫照。

賭氣的媽媽轉過身去,不想理兒子。

父親把兒子推進房間,讓他好好安慰媽媽,孩子拿出了自己和媽媽最喜歡吃的點心。

媽媽終於心軟了。

母子倆重歸於好,促膝長談。

他們想曾經在每天回家的公交車上一樣,一起吃著最喜歡的點心,相擁而泣。

最後一家人終於互相理解、包容,其樂融融的一起包起了包子。

在接收採訪時,石之予表示,該片的靈感正源於她作為獨生女在父母無微不至關懷下的成長經歷。

她說:「當我們對某人充滿了強烈感情時,是不願分離的。我媽媽就常稱我是『親愛的小寶』,有時候媽媽會說『恨不得把你放回我肚子裡去』,這正是媽媽對孩子最真摯的愛。」

描寫母親對孩子愛的作品不在少數,其中描寫母親對孩子分離之痛的作品總會格外令人產生共鳴。

網友看過之後都非常感動,「淚流滿面」「以淚洗面」「非常精準地說出了中國家庭的親子關係」等評價可以說是對影片最好的肯定。

那麼作為家長的你,看了這部短片之後,又有什麼樣的感受呢?當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也將要離開你,你又會作何感想呢?跟我們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皮克斯首位華裔女導演執導《包寶寶》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今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是皮克斯首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這部溫情的影片觸動了全球無數華人的內心,也贏得了電影屆的一致好評。另外,《綠皮書》等奪獎大熱也收穫頗豐。在多倫多長大的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獲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這也是她首次獲得奧斯卡獎。《包寶寶》海報。
  • 《包寶寶》:中國式家庭關係的另類展現,反思背後的親子關係問題
    《包寶寶》是《超人總動員2》的貼片短片,榮獲第91屆奧斯卡電影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由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包寶寶》也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第一部由女性執導的動畫短片。這部動畫短片在短短8分鐘之內,就道出了中國式父母對子女的溺愛、依戀及霸道管控,凸顯了中國式的親子關係矛盾,引人反思。
  • 自私又綿長的母愛:《包寶寶》,中國元素講述中國式母子關係
    榮獲2019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是皮克斯歷史上第一部由女導演創作的短片,而這位女導演是一位在加拿大長大的華裔女孩。在這部8分鐘的作品裡,我們看到了大量熟悉的中國元素,而短片的主題,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中國式親子關係。
  • 《包寶寶》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中國式教育的溫情與殘忍
    由Pixar首位華人女性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Bao》)奪得了最佳動畫短片獎。動畫在7分鐘的時間內,傳達了一個極具奇幻色彩的故事。整個故事沒有一句對白,全靠細膩軟萌的人物表演和濃鬱的畫面色彩,通過鏡頭語言,描述了一個中國式家庭生活的縮影,以及中國式母親熾烈和高控制欲的母愛。
  • 30歲華裔女導演,憑8分鐘短片《包寶寶》拿下奧斯卡
    正在進行的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30歲的華裔女導演、生於重慶的石之予,憑藉8分鐘動畫短片《包寶寶》,拿下了「最佳動畫短片」獎。她不僅是皮克斯動畫的第一位亞裔女導演,同時也是第一個女性的短片導演,而《包寶寶》是她的第一部動畫短片作品。△右為石之予在奧斯卡頒獎典禮發表得獎感言。
  • 從《包寶寶》看中國式家庭關係
    ■ 侯曉然2月24日,由皮克斯動畫首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動畫短片《包寶寶》(Bao)獲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片中鮮明的中國元素、細膩的描述、大膽的想像,打動了無數人,而劇情中表現出的中國式家庭關係,更值得我們深思。《包寶寶》以多倫多華裔移民子女的經歷為創作靈感,講述了一位華裔「空巢」媽媽的故事。有一天,她做的包子活了過來。
  • 《包寶寶》,讓人窒息的愛,一場親子關係的警醒之旅
    2019年,年僅29歲的華裔加拿大籍女導演石之予導演的《包寶寶》一舉奪魁,獲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這部短片將夢境插入現實生活,在濃鬱的中國文化氣息背後,又隱喻了中國式的親子關係,引起觀眾的探討。影片只有短短的7分鐘,講述的女主人公是個典型的空巢母親,終日鬱鬱寡歡。有一天,她突然發現籠子裡的包子幻化成了包寶寶,孤獨的她將其視若珍寶,細心呵護。
  • 這兩部中華元素的動畫短片感動了網友:你選包寶寶還是衝出天際
    今年奧斯卡上兩部帶有中華元素的暖心動畫感動了無數人……剛剛結束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由加拿大華裔女導演石之予(Domee Shi)編劇和執導的迪士尼皮克斯動畫短片《包寶寶》奪得了最佳動畫短片獎。石之予(右)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 (圖 via Getty Images)這部短片去年12月18日在YouTube上播放後,在48小時內便達到了200萬的播放量。儘管這部有著濃濃中華元素的動畫短片講述的是典型的中國式母子間的親子關係故事,卻意外地收穫了國內外網友的一致稱讚。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帶來的啟示
    日前,由華裔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動畫短片《包寶寶》,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包寶寶》英語原名為《Bao》,一語雙關。一部滿滿中國風的短片!不到8分鐘,沒有一句臺詞,卻惹人淚目。戳中無數媽媽的淚點,也點醒了無數父母,我們到底該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
  • 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熱乎出籠講述中國式母愛
    由Pixar首位華人女性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Bao》)奪得了最佳動畫短片獎。沒錯,這部就是《超人總動員2》的貼片動畫。該片以傳統三段式敘事結構搭建了中國式親子關係,用細膩的人物表演和濃鬱的色塊傳達感人的鏡頭語言,表現出「包子」作為孩子與傳統中國式母愛的強烈、分裂、以及修復的過程關係。
  • 《包寶寶》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導演是四川人
    封面新聞曾採訪了該片導演Domee shi(石之予)的家人,石之予是皮克斯動畫短片製作行業的首位華人導演,也是首位女導演。她祖籍四川綿陽,在多倫多長大,在Sheridon college畢業,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迪士尼皮克斯電影公司,並根據自己作為華人移民的經歷,設計製作了《包寶寶》。
  • 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 戳中了怎樣的痛點?
    原標題: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戳中了怎樣的痛點? | 睡前聊一會兒 前兩天,一部七八分鐘的中國風短片《包寶寶》,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細膩的描述、大膽的想像、感人的劇情,打動了無數觀眾,也戳中了不少中國家庭的痛點。受黨報評論君的邀請,今晚我們來聊一聊這部短片。   這部由華裔女導演執導的短片,用華人家庭的形象和場景,講述了一個中國人熟悉的話題:媽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控制」,以及如何面對長大以後的孩子。
  • 皮克斯首位華裔女導演,「中國包子」登陸好萊塢!
    這位由皮克斯歷史上第一位短片女導演執導的中國故事——《BAO》太萌啦,連迪士尼都為她打Call,她怎樣用魅力徵服皮克斯?今年皮克斯的重頭戲是沉澱已久的動畫長片續集《超人總動員2》。但即將和它貼片上映,時長僅七分半的短片動畫——《BAO》卻提前刷爆了國內外的主流媒體。
  • 人民日報載文評奧斯卡獲獎動畫片《包寶寶》:一場關於親子關係...
    25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一部7分鐘的中國風短片《包寶寶》獲得最佳動畫短片獎親子關係是不少中國家庭的重心恰逢開學季這部影片戳中了很多媽媽的心也引發了關注和討論一個「包子」引發的思考 故事發生在一個典型的華人家庭一個女人正熟練的擀著麵皮做著包子
  • 奧斯卡最佳短片《包寶寶》:東方短故事如何俘獲西方觀眾的心
    人生的道理那麼多,家庭關係和親子關係那麼複雜,東西方文化差異又那麼大,一部講述東方式家庭故事的短片,如何在東西方觀眾以及奧斯卡評委中得到廣泛的認可與讚賞?本文將從故事表達載體的選擇、東方故事如何跨文化打動西方評委,以及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個人經歷與作品的關係等幾個方面加以探討,嘗試尋找不同文化背景下,以人類共通情感為依託的、通用的創作譜系。
  • 動畫短片《包寶寶》諷喻中國式母愛
    7分鐘動畫短片《包寶寶》講述中國母親對孩子長大離開她獨立生活的事實難以接受之痛。一位喜歡包包子的中國媽媽,難以接受孩子長大要獨立的現實。在包包子的過程中,虛幻出包寶寶,將其撫養成人,結果再次上演包寶寶要獨立離家結婚的難忍之痛。媽媽拒絕孩子離開家裡,一口將包寶寶吃下,然後夢醒了。全片以母子最終團聚,一起包包子結束。除了西方人眼中典型的中國母子(女)關係外,全片還充滿中國元素,如包子和掛曆,連音樂亦極具中國風,不過沒有臺詞。
  • 奧斯卡佳短片《包寶寶》:可愛的小包子背後是中國式教育的反映
    導演石之予出生於中國,當他2歲的時候,他和他的父母加拿大多倫多一起移民,雖然他移民了,但他在中國人一家長大,因此他能在8分鐘內說出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依戀。在短片中,以可愛的饅頭寶寶為核心,講述了寶寶包子化身,成長過程中愛與束縛的衝突,最後是母子和解的過程。
  • 《包寶寶》:我不是一個乖寶寶
    動畫短片,從來就很考驗導演及編劇的塑造能力,要在極短的敘事時間裡涵蓋巨大的深意。所以,有時候一部好的動畫短片比劇情長片更具有直入心靈的震撼。毫無疑問,《包寶寶》就是這樣的一部短片。《包寶寶》的故事圍繞一位空巢中國母親展開,當她做的一個包子像匹諾曹一樣擁有了生命時,她又體驗了做母親的機會。她對包寶寶細心呵護,把孩子放在心坎上,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牽掛著她敏感的神經。從衣食住行到交友讀書,全都在母親的關懷之中。但是,孩子漸漸大了。他有了自己的世界,不在跟在母親屁股後頭轉,有了自己的生活圈。
  • 「中國包子」留名奧斯卡!在杭州,這份「包寶寶」圖你一定要知道!
    昨天上午,皮克斯史上首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獲得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導演:石之予時長:7分41秒製片地區:美國媽媽某天做的一屜小籠包裡出現一個活的包寶寶,於是她小心呵護,直到有一天,包寶寶長大離開了家...
  • 從《包寶寶》看中國式親子關係:我們需要有邊界感的愛
    《包寶寶》上映於2018年4月,是一部時長不足8分鐘的短片。影片由華裔女性石之予導演,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迪士尼電影公司發行。影片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石之予是皮克斯史上首位女性導演,這部短片的故事根據她的親身經歷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