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陽戲傳習所開展「文化惠民·與你同行」巡演

2020-12-19 紅網

紅網時刻湘西12月3日訊(通訊員 段慧平)11月30日,鳳凰縣湘西陽戲傳習所「文化惠民·與你同行」巡演在鳳凰縣新場鎮茨巖村演出,村民們齊聚一堂觀看了這場精彩紛呈的演出。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為讓城鄉百姓共享決勝脫貧攻堅文化成果,推進文化惠民、文化樂民的創新實踐,把文化惠民的陽光灑進千家萬戶,讓貧困群眾真正享受到「文化民生」帶來的幸福生活,在實現物質脫貧的同時實現精神脫貧,從今年11月上旬起,鳳凰縣湘西陽戲傳習所在湘西州各縣市及鳳凰縣各大景區和貧困村開展「文化下鄉惠民工程」文藝巡演。

湘西陽戲傳習所在瀘溪縣武溪鎮演出。

湘西陽戲傳習所在古丈縣中寨村演出。

湘西陽戲傳習所在永順縣青坪鎮演出。

湘西陽戲傳習所在花垣縣排碧村演出。

文藝創作者們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為群眾送去精彩的文藝表演。演出節目均取材於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其中,經典的鳳凰傳統陽戲《撿田螺》 充溢著濃鬱的生活氣息和鄉土氣息,地方特色十分鮮明,深受百姓喜愛。女子群舞《點亮春天》通過演員精湛的表演和充沛的情感, 向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黨員、醫生、志願者們致以崇高敬意。圍繞脫貧攻堅創作的小品《扶貧軼事》更是將演出活動推向了高潮。

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一支支優美的舞蹈,衷心地祝願湘西人民生活美滿,幸福安康。活動的開展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營造了歡樂、文明、祥和的氛圍。

相關焦點

  • 文化惠民暖巴蜀
    原標題:文化惠民暖巴蜀  【新春走基層】  大年初三一大早,當記者到達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古鎮時,停車場車位已滿,街道兩側的店鋪早已掀開門板,喝彩聲此起彼伏。  喝彩聲是給洛帶客家藝術團的,今天演出的重頭戲之一是民俗大巡遊。洛帶鎮是客家人的聚居之地,客家人素有「鬧春」習俗。
  • HSF(胡蘇芬)皮雕皮藝傳習所揭牌儀式正式開幕傳承·傳播·傳遞
    傳承非遺文化,傳播禮樂生活,傳遞文化創新價值。在這金秋時節,我們聚集在優美的德國小鎮-安亭新鎮,一起見證一個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命力" 而踐行 "活態傳承" 的傳習所揭牌儀式。卻依然對民族文化充滿摯愛在而立之年選擇放棄金字塔尖的職位和收入的,全身心投入到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行列的神奇女性-胡蘇芬女士表示讚揚。
  • 「2020年江門市高雅藝術進景區文化惠民巡迴演出」走進臺山康橋...
    11月19日晚,由江門市文化廣電體育旅遊局主辦、江門市文化館承辦的「2020江門市高雅藝術進景區文化惠民巡演」第二站在臺山市康橋溫泉度假村商務會議中心如約上演,讓廣大市民遊客在遊樂賞景泡溫泉的同時
  • 楚雄州首個彝族火把節畢摩文化傳習所掛牌成立
    近日,楚雄州文化館、楚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彝族火把節」主要發源地楚雄市紫溪鎮板凳山,開展「火把節」畢摩文化傳習所掛牌暨傳承人骨幹培訓。自此,楚雄彝族自治州有了首個彝族畢摩文化傳習所,專門傳承彝族畢摩文化、培養畢摩文化傳承人。
  • 東營做好「加減乘除法」 奏響文化惠民曲
    近年來,東營市抓緊抓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數字文化廣場建設、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等許多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奏響了文化惠民新曲。「新圖書館的環境更美了,功能區更多了。」「讀書累了,喝杯咖啡,很愜意。」……在東營市圖書館,市民遨遊書海,體驗讀書樂趣,大呼過癮。
  • 《中國民族報》整版報導湘西文化扶貧
    在一批公益項目和非遺項目的引領和推動下,如今,湘西州擁有主要生產非遺產品的工坊、基地、傳習所等近百個。苗繡、竹編、蠟染等非遺產品熱起來了,非遺傳承人火起來了,媽媽和孩子們的笑聲也多起來了。
  • 鐵衝鄉紮實開展文化惠民工程宣傳志願服務活動
    鐵衝鄉紮實開展文化惠民工程宣傳志願服務活動 2020-12-15 17:19:50   來源:六安新聞網
  • 「智慧書包」助力脫貧攻堅文化惠民
    近日,由自治區圖書館、山南市文化局、山南市圖書館共同舉辦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文藝巡演」暨圖書館「智慧書包」助力脫貧攻堅文化惠民活動來到了山南市浪卡子縣多卻鄉。活動還開展了深受基層小朋友喜愛的自治區圖書館經典活動「阿佳講故事」,為小朋友講了漢語故事《聰明的烏龜》和藏語故事《小紅帽》,表演了藏語情景劇《兩隻笨狗熊》和漢語情景劇《狐狸和烏鴉》;講授了《兒童預防溺水安全知識》,活動互動性強,豐富活躍了基層小朋友精神文化生活,引導基層小朋友投身閱讀。
  • 「湘西3分鐘」:一個人和一座村的苗銀故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銀飾鍛制技藝項目傳承人麻茂庭。銀飾鳳冠。擁有近300歷史的祖屋。紅網湘西站6月9日訊(記者 周楚怡 石邦庭)對於苗家人而言,苗銀是不可缺少的飾品。今天,「湘西3分鐘」就為您帶來銀匠麻茂庭和「銀匠村」德榜村的故事。有苗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會有銀匠,湘西鳳凰山江鎮就是其中一個苗族聚居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銀飾鍛制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麻茂庭的家就在這裡。麻茂庭出生於銀匠世家,麻家的苗銀鍛制技藝傳到他這裡已是第五代了,小時看著長輩們敲敲打打,從小耳濡目染,20多歲時開始跟著父親正式學習這門家傳手藝,63歲的麻茂庭已與苗銀結緣43年。
  • 捨得酒《大國芬芳》驚鴻一舞,文化惠民落地全國!
    11月29日,由捨得酒業出品的大型詩樂舞劇《大國芬芳》在四川開演,正式開啟全國巡演徵程,而本次四川站一經開票,就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  此番正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並強調推動文化發展、建設文化強國,要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新時代企業文化建設、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明確了前進方向。
  • 幼兒園裡逛廟會,非遺文化融入學前教育
    舞獅、舞龍、跳擺手舞、猜燈謎、寫福字、吹糖畫、打餈粑……12月29日,「迎新年 逛廟會 弘揚傳統文化」親子活動在張家界第一幼兒園舉行,小朋友和家長們以獨特的方式迎接即將到來的2018年。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曹中平等學前教育專家聚集張家界第一幼兒園,就「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進行研討。幼兒民俗表演隊的孩子們表演或體驗了九子鞭、陽戲、高花燈、土家擺手舞等非遺文化。
  • 當康養靈臺遇見「豐收了·遊甘肅」冬春文化旅遊惠民活動,你心動了嗎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全力做好「十三五」收官工作決策部署,精心組織開展「豐收了·遊甘肅」冬春文化旅遊惠民活動,打出一套「10+8+N」文旅惠民行動組合拳,誠邀全國農民兄弟冬春季農閒時間暢遊甘肅、休養生息。
  • 發揮紐帶橋梁作用 譜寫湘西文藝華章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湘西十八洞,提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州文聯即開始連續組織文藝家深入生活,開展文藝扶貧工作,先後組織人員參加中國作家協會採風團、湖南作家採風團赴十八洞採訪;彭學明的報告文學《人間正是豔陽天》出版並在十八洞村舉辦座談會;龍寧英創作《逐夢——湘西扶貧紀事》報告文學獲駿馬獎後獲省文聯組織開展的「夢圓2020」主題文學徵文活動脫貧攻堅主題文藝創作特別獎,謝慧的
  • 堅定文化自信!惠民農商銀行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文彬 通訊員 孫萌茜 王冠男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和繼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幹部員工文化素養,堅定文化自信,11月28日,惠民農商銀行組織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通過學習強國平臺集中觀看
  • 【湖南省文旅廳】元旦春節就要來了,這道「文旅大餐」等你來嘗!
    12月30日上午,錦繡瀟湘·文旅湖南2020元旦春節全省文化旅遊惠民活動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逛博物館、看民俗展演、紅色自駕遊……元旦春節假期,全省數千場各式各樣的文化和旅遊惠民活動等著你參加。這道「文旅大餐」,你準備好嘗一嘗了麼!
  • 惠民·為民·樂民——文化和旅遊部開展文化進萬家活動掠影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題:惠民·為民·樂民——文化和旅遊部開展文化進萬家活動掠影新華社記者 周瑋當《我和我的祖國》旋律響起,觀眾席中的幾位演員陸續起身高唱,隨後臺上臺下所有演員邊唱邊往舞臺中心聚集,觀眾們情不自禁地跟著演員一起全場大合唱
  • 漢陰縣「公共文化與我同行」攝影展在縣文化廣場舉行
    12月9日,漢陰縣「公共文化與我同行」攝影展在縣文化廣場舉行。縣委常委、副縣長黃邦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海峰,縣文旅廣電局等部門相關領導參加活動。據悉,近年來漢陰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抓手,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文化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文化惠民工程務實高效,品牌文化活動精彩紛呈,老百姓的「文化獲得感」顯著提升,基本建立了覆蓋城鄉、網絡健全,社會參與、高效靈活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 蘭陵:文化連心接地氣 文化惠民聚人氣
    人民網臨沂12月21日電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12月18日,在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磨山鎮孫家屯村文化廣場,群眾與文化惠民演出人員共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上演。「廣播裡說今天有節目,我們老姊妹們做伴來看。
  • 中國「盧氏太極」拳師印尼巡演教學切磋武藝
    來自中國河北廣平的「盧氏太極」代表團一行5位拳師,23日至30日到訪印尼巡演教學,與同道切磋武藝,傳播太極拳文化。 鍾欣 攝中新網雅加達9月30日電 (記者 林永傳)來自中國河北廣平的「盧氏太極」代表團一行5位拳師,23日至30日到訪印尼巡演教學,與同道切磋武藝,傳播太極拳文化。
  • 李懷蓀以小說展現湘西文化
    北京晨報訊(記者 劉婷)李懷蓀創作的長篇小說《湘西秘史》上下冊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據介紹,該小說抒寫了清代末葉浦陽鎮近半個世紀的生活圖景,由此而衍生出的枝葉藤蔓,更是幾乎涵蓋了這一時期湘西社會生活的多個層面,希望把百年前一個神秘而真實的湘西展現在讀者的面前。據出版方介紹,李懷蓀是湖南省會同縣人,1940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