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挽回你的心,靠家裝新業務?

2020-12-20 虎嗅APP

題圖來自圖蟲

MUJI無印良品(下簡稱「無印良品」)又有了新動作——

今天無印良品在青島開出了MUJI INFILL中國首店和首個示範空間,分別位於青島銀座商城的L2層和B1層,整個MUJI INFILL由無印良品提供設計,具體全屋定製的服務由合作方海爾全屋家居提供的。

根據無印良品前幾日在中國官網發出的公告,無印良品就此將在中國提供MUJI INFILL家裝服務。「從地面、牆壁、屋頂,到收納、廚房、沙發、床、淋浴、浴缸、衛生間的生活基本場景,MUJI INFILL提供從規劃調整到設計施工一條龍服務」。

在中國市場上坎坷了多年的無印良品,接下來的一腳就這樣踩在了家裝賽道上。

和宜家「搶飯」吃

家裝行業倒有著很大的增長空間。

首先,公開數據顯示國內整體裝修行業規模在4萬億,其中只家裝這一支就有2萬億市場,並且有一半的市場都是面向C端的家庭家裝需求。另有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家居裝修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2.23萬億元左右,根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家居裝修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59萬億元,這和2017年相比有著近5千億元的增長空間。

也因此,在無印良品之前,同樣是聚焦在生活方式這門生意的宜家也於今年年中新做起了全屋設計的業務,目前宜家已經從臥室和廚房開始試點,未來還會和不同的房地產公司進行合作進行對公服務,做精裝修房和長租公寓。

宜家上海北蔡商場全屋設計業務一角,虎嗅攝

無印良品和宜家都是以極簡風的設計在生活方式領域裡立足的,不過是在品類、價格上有著很大的差異。眾所周知宜家更加擅長於家具和生活日用品的設計和製作,尤其價格更為親民,基於自己的家具供應鏈資源,宜家順勢進入家裝行業。

如今無印良品又要在家裝行業直面宜家了,當然談局面還早,雙方都想要的無非是在現有的市場認知下擴充自己的業務,在另一個賽道中講新的故事,提振不算亮眼的業績。

不過,家裝行業沒那麼簡單。雖然規模龐大,但是這還是個技術專業性較強的行當,牽扯房屋整體設計、施工、水電路、門窗燈具、家電等等建材供應鏈和細節。宜家和無印良品的優勢在於可以對自己的家居供應鏈做進一步的整合,但其做家裝的專業性還要再論。不過最起碼,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正在邁出下一步。

挽回大局?

其實無印良品在日本早就做過家裝服務。早在2000年,無印良品就在大本營日本推出過「MUJI HOUSE」計劃,涉及房產生意,連帶提供家裝服務,包括為房屋配置家具和門窗和軟裝等。這回,通過做家裝,無印良品要在中國市場開始講新的故事了,畢竟無印良品近幾年在中國過的並不好。

一向高舉高打的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神話正在破滅。

從2016年起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可比銷售增幅在持續下降:2017年,無印良品的同店銷售增幅也開始放緩,2018年第二季度首次出現負增長,2019財年二季度其內地市場可比銷售跌幅已經到了2.2%。並且從2016年起無印良品的中國店單店營業利益增速也開始下降,2017年Q3的增速一度為負。

原因除了不斷被吐槽的價格不具性價比之外,最重要的還是,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用日系極簡風培養起來的大批擁躉,已經在市場上有了更多的選擇。

多個良品學徒正在搶無印良品的消費者,商場上,價格更為低廉、性價比更高的名創優品、NOME家居開在無印良品的左右;網絡渠道上更有淘寶、京東、小米、網易等平臺或巨頭,正在通過改造工廠、C2M等形式摸索更多的供應鏈優勢。藉助多渠道,它們正在給這群用戶提供了另一種同風格但價格更便宜的購買選擇。

對於嚴酷的競爭環境,無印良品也不是沒有做過調整,其中最重要的動作就是降價。從2014年開始至今,無印良品已經經歷過11次大的降價。今年3月22日,無印良品就宣布在中國市場進行最新一輪調價,比如床品價格降到560元,降幅為36%,部分T恤從78元降到58元;部分文具商品的降幅近50%。

但是顯然,降價不僅會帶來營收的直接縮水,同時會赤裸裸的提醒用戶吊牌價上存在的利潤之大。降價不是無印良品未來面對中國市場最有效的應對方法。

同時,不管是降價還是無印良品在房產酒店等領域的花樣跨界,都是其鞏固品牌化的做法,並不是在拓寬真正的產品線和渠道。

還有另外一些問題藏在無印良品的基因裡,在《無印良品敗走中國》一文中,作者房家毅就給出過一個結論:無印良品的基因是一家賣貨公司,而不是一家品牌公司。

「雖然無印良品始終在宣傳自己是一個品牌,但他好像還並不明白做品牌和賣貨的區別。或者說松井忠三有意為了把無印良品的股價做上去,而選擇把利潤增長放在第一位。因此我認為一家品牌公司真正的成功,是需要先佔領mind share(品牌認知)後佔領market share(市場份額)。但無印良品在中國很明顯把順序搞反了。」文中寫到。

也就是說,對如今的無印良品來說,獲取新的渠道和市場已經成了必要的選擇。

設計本就是無印良品的拿手活計,同時在無印良品的銷售額中,生活雜貨品類的全年銷售額佔比在50%以上,也因此全屋設計與家裝成為了無印良品接下來的著力點也是順理成章,但其能否順利擴張要還沒有定論。

而至於能不能進一步靠這一業務在中國市場殺個回馬槍,就看其能否利用好剩餘的品牌價值和供應鏈資源,更要看它的家裝效果和價格,有沒有足夠的誠意來能挽回消費者的心了。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降價10餘次應對競爭,嘗試家裝業務前路漫漫
    >作者:郜融蓮 根據無印良品官方網站最新公示,2019年12月21日起,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市場涉足家裝業務。 因此進軍家裝業務消息一出,外界一片迷惑,這是無印良品多元化布局新方向?還是近幾年在中國發展失速,急於開展新業務以擺脫困境?《每日財報》就此發函詢問無印良品,得到一些回復。 重新審視商品定價 無印良品是日本西友株式會社於1980年開發的品牌。
  • 頻繁開拓新業態,無印良品欲尋找突破口
    新京報訊(記者 張潔)近年來無印良品頻繁開拓新業態,在MUJIcom之前,無印良品已涉足書店、酒店、裝修等業態,分別開設了MUJI BOOKS、MUJI HOTEL、MUJI INFILL等。無印良品拓展家裝業務並非獨自作戰,而是採用合作方式。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其與少海匯合作,由無印良品提供設計,海爾全屋家居提供全屋定製,根據房型和顧客要求打造適合房屋的木作收納家具,並由有住提供裝修服務。網友對MUJI INFILL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太貴了,沒有性價比」,有人則對無印良品的極簡風格情有獨鍾。
  • 無印良品進軍家裝,直面宜家能否打破中年困局?
    圖源:截自無印良品官網一直與宜家作為競品進行比較的無印良品,再一次拉著宜家站在聚光燈的舞臺上。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無印良品進軍家裝對宜家以及家裝行業有何影響。「內憂外患」之下,涉足家裝,就成了無印良品試圖挽回中國市場的又一手段。
  • 7天後,無印良品推出家裝業務!請MUJI裝修房子要多少錢?
    前些天,日本無印良品在一場商標侵權官司中輸給北京無印良品上了熱搜,以至於在床單、毛巾等領域只能使用其英文名MUJI,而不能用中文名。但輸了官司的無印良品似乎並沒有影響其繼續開拓業務的決心。近期,無印良品在其中國官網上發布公告稱,2019年12月21日起(也就是7天後),將在中國提供MUJI INFILL家裝服務。
  • 無印良品淨利潤大跌超過三成!還要進軍家裝行業 你還看好它嗎?
    在2019年的最後幾天,MUJI無印良品(下簡稱「無印良品」)突然宣布了自己的新計劃:要在中國市場涉足家裝業務。   此消息一出,瞬間成為熱點話題。
  • 無印良品中國區利潤8年來首降多次被曝質量問題欲涉足家裝市場
    無印良品要通過進軍家裝在中國市場開始講新的故事了。無印良品官方網站公示:2019年12月21日起,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市場涉足家裝業務。根據其官微的介紹:無印良品即將在中國推出的家裝業務是與幾家企業一同合作推出的。其中包括少海匯、海爾全屋定製以及有住。
  • 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賣菜了
    無印良品的生鮮超市的內部設計仍然是MUJI簡約風,與國內的盒馬、永輝超級物種等新零售門店類似,無印良品菜場除了售賣鮮魚、生肉、蔬果等生鮮農副產品外,也現場提供加工和用餐服務,消費者還能夠親自參與食材的料理。
  • 最前線|無印良品上海開菜場,日式雜貨店也有生鮮超市夢
    據悉,MUJI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t是以食為主題的MUJI最新業態之一,又名MUJI marché(菜市場)生鮮計劃,並非無印良品在中國首創的新業態。此前,MUJI已在日本東京和大阪的繁華地段相繼開了兩家菜市場。 其中,2018年開業的大阪Aeon Mall堺北花田店,號稱全球面積最大的MUJI菜市場,佔地面積達到4300㎡。
  • 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
    無印良品要通過進軍家裝在中國市場開始講新的故事了。無印良品官方網站公示:2019年12月21日起,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市場涉足家裝業務。根據其官微的介紹:無印良品即將在中國推出的家裝業務是與幾家企業一同合作推出的。其中包括少海匯、海爾全屋定製以及有住。
  • MUJI INFILL無印良品家裝在京首發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楊賓):12月21日,MUJI無印良品的家裝服務品牌——MUJI INFILL無印良品家裝發布會在北京召開。MUJI INFILL無印良品家裝是無印良品在中國首次推出的家裝服務,旨在以「MUJI」品質背書,「INFILL」物理填充富有MUJI式的生活哲學,結合無印良品從中國文化中汲取靈感,共同營造簡潔而美麗的舒適生活空間。
  • 無印良品被查逃稅超70億日元
    【中國服裝圈·1912期】3月19日消息,日本東京稅務局在對無印良品所屬公司東京良品計劃和中國分公司之間的貿易來往進行稅務調查時發現,從2015.2月起至2017.2月的三年內,無印良品公司隱瞞收入超70億日元。
  • 無印良品青島旗艦店開業!竟是溜娃好去處
    盼望著,盼望著昨天上午無印良品終於在青島銀座商城開業!這是無印良品入駐中國的第6家大型旗艦店如此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周末還不約起來?!從家居日用品到菜市場,從餐廳咖啡廳到兒童廣場,從家裝到家電,全都裝備齊全!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是為何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無印良品羅森組隊,退潮的實體零售誰來救贖誰?
    而在日本,羅森牽手無印良品MUJI可能是希望通過跨業態合作,以品牌影響力挖掘潛在消費者。如果說羅森對於無印良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品牌依附。那麼,在國內準備擴張的羅森,或許應該研究一下入華15年的無印良品的轉型。2005年,無印良品以簡約風格、中高端路線收割了一批中等收入群體粉絲。
  • 無印良品的中國實驗
    業績上的貢獻讓無印良品更加重視中國市場,而對於它不熟悉的酒店業務,無印良品自然不會輕舉妄動。松崎曉就曾表示,MUJI HOTEL 的構想在十年前就已經提出,可挑戰在於,無印良品如何降低發展新業務的試錯成本。
  • 無印良品中國區利潤8年來首降,多次被曝質量問題
    來源:新浪財經無印良品要通過進軍家裝在中國市場開始講新的故事了。無印良品官方網站公示:2019年12月21日起,無印良品開始在中國市場涉足家裝業務。根據其官微的介紹:無印良品即將在中國推出的家裝業務是與幾家企業一同合作推出的。其中包括少海匯、海爾全屋定製以及有住。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不過,疫情只是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破產的加速器,畢竟其美國業務已經連續三年虧損,上財年虧損就約在1000萬美元。事實上,營收額貢獻率僅在2.5%左右的美國業務,對無印良品的衝擊並不大,如今,無印良品真正需要焦慮的,是它在中國市場的前路。在門店數量和銷售額佔比均超過全球業務一半比例的中國市場,無印良品中國同店銷售在2016年後便一路下滑,至今未止住頹勢。
  • 無印良品在中國重新定價,4年降價9次,依然挽回不了敗局?
    不管是中國區銷售,還是東南亞市場,無印良品似乎已經疲軟,甚至份額在逐漸萎縮。是什麼導致無印良品的退敗?自2014年10月,無印良品在中國重新定價,4年下降9次。甚至到2020年,無印良品致力將中國產品售價降至日本同樣水平。
  • 無印良品的失望與失意
    如今,提起無印良品,粉絲的心態是很尷尬的。作為將精緻美學、日式生活方式帶入中國的品牌,無印良品的「良品」形象正在坍塌。無印良品近日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6款家具材質「以次充好」的事件,與以往的質量「小毛病」相比明顯升級到「嫌欺騙消」。在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已經在營業收入增長的失意之下,品牌形象更讓人失望。
  • 磐石之心:小米能成無印良品?
    有人說,小米這是要做「無印良品」。的確,在小米如此多的商品上,我們能找到許多無印良品產品的影子,應該是在抄襲無印良品的設計。    無印良品誕生於1980年的日本,本意是「沒有標籤和優質」,崇尚的理念是自然、簡約、質樸的生活方式。雖然商品上沒有標籤和品牌LOGO,但是通過統一的風格設計,讓每個人一眼都能認出這就是無印良品,而不是優衣庫,或者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