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豆沫、酸豆汁及粉漿乃地方風味小吃,平民早餐,有的已經消失

2020-12-22 聲宏紫閣

在過去,老百姓的早餐裡不光有油條和豆腐腦,還有五香豆沫、酸豆汁及粉漿可供選擇。隨著時光的流逝,酸豆汁及粉漿已經難覓其宗了。

五香豆沫偶爾還能遇到,豆沫不是用豆面做的,而是用新小米麵做成的。之所以叫豆沫,與放入的花生豆有關。豆沫稍鹹,有五香味、小米味兒,細膩滑潤,做早餐甚佳。前不久,就在石家莊市的臨街小攤兒吃了一次。熬製豆沫,以小米為主料,把小米與茴香一起用冷水泡發,加水用石磨磨成糊狀米汁。鍋裡盛上水,下入花生仁、黃豆、海帶絲、粉條、精鹽等。開鍋後倒入米汁,邊倒邊攪動,等到鍋再開時,立即壓火,一鍋豆沫就做成了。

盛碗裡後,上面再撤些炒芝麻、鹽即可食用。上佳的豆沫若觀色,呈半透明的乳黃色,間雜紅綠色,精緻養眼;喝一口,醇厚的小米香,伴著豆香、芝麻香、花生香,和蔬菜的清香合為一體,濃鬱得撲鼻,喝一碗豆沫,仿佛飲一壺醉人的美酒,滿嘴留香。

除了豆沫,還有一種民間風味小吃,即粉漿和酸豆汁。它們的主要食材是做綠豆粉絲、粉條的下腳料。過去,農村都有粉坊,漏完粉條剩下的液汁還殘留著澱粉,這些灰綠色汁液留之無用,棄之可惜,放置時間一長因為發酵而變得酸。經加工煮沸,就變成了人人愛吃的粉漿和愛喝的酸豆汁了。

早年賣粉漿、豆汁是在街邊兒支一個布攤子,兩條矮腿兒長発,長発上放著辣椒醬和芥菜絲小醬菜兒,旁邊的土灶上小火熬著一砂鍋酸豆汁兒和粉漿。酸豆汁一般在夏天賣,夏天豆汁容易發酵。每天都是把前一天賣的酸豆汁留下一兩碗作為酵引子,放進第二天要賣的生豆汁裡,以加快豆汁的發酵速度,然後把豆汁在砂鍋裡用火燒開,再小火保溫,隨吃隨盛。

粉漿是在做酸豆汁的基礎上在豆汁裡加進小米麵、黃豆嘴兒、粉條頭、海帶絲兒、食鹽等在砂鍋裡小火制而成,四季都賣。早晨,要上一碗粉漿,喝兩碗酸豆汁,就兩個素包子一頓早餐就算齊了。粉漿聞著有點像泔水,喝起來酸中帶點苦,回味有點甜。如今開粉坊的少了,粉漿、酸豆汁已經消失。

不過,到北京還能喝到「豆汁」。豆汁聞起來有一點怪味,嘗起來帶一點酸頭。外地人很不習慣這種食品、但本地人卻嗜之極深,所以就有人放言,喝不了豆汁的人就不是老北京。

據說北京人熬煮豆汁,不能一次下鍋,必須少量一次一次地續,不能叫它開鍋,熬豆汁是陸續往裡添的。這也是一宗手藝。過去北京賣豆汁的每天早上,提著桶用小車拉著走街串巷賣的,可見吃豆汁人之眾多。

一般大攤都是在廟會或市場裡拉一長推,桌上擺好一大碗鹹菜,這是供給一般喝豆汁的客人,是不要錢的。另外還有一些小的碟子,裝的是各種醬菜絲,如醬瓜絲、醬筍、醬白菜、八寶菜,這是要花錢買的。早年北京最有名的豆汁當屬「豆汁張」。他們是父子經營,老實厚道,待客熱情,豆汁的味道也醇正。豆汁一般配焦圈賣。前幾年,到北京遊玩,在老北京炸醬麵吃了一頓飯,特地要了兩碗豆汁,酸溜溜喝不慣,足以證明咱不是老北京。

相關焦點

  • 河南早餐不只有胡辣湯,還忘不掉扁粉菜,豆沫,媽糊,糝湯和氣布袋
    提起河南的早餐,或許大家馬上能想起來的就是胡辣湯,或者是油膜頭。確實胡辣湯已經成為河南飲食文化的標誌性符號!不過對於每一個老家河南人來說,不同地區也總能喝到改良後的各種版本的胡辣湯。首先是豫北的早餐可是離不開扁粉菜,還有人氣非常高的豆沫,不知道這和老北京的豆汁兒有啥區別。扁粉菜是安陽人最愛吃的飯菜之一,以粉條做主料,配以青菜、豆腐、豬血等,在一口大鐵鍋中煮。
  • 窮遊逛開封鼓樓夜市吃美食,四份簡單當地特色小吃,吃到爽!
    隨著對食物的理解,人們通過不斷的嘗試來尋求轉化的靈感,所有這些富有想像力的轉化,創造出驚人的風味和營養的升華,形成一個叫文化的部分,可以傳承下去。接下來,感受開封鼓樓夜市的傳統美食.開封鼓樓夜市是中國著名的夜市。它位於鼓樓廣場周圍,南面是馬道街,北面是書店街。開封夜市那叫一個「火」,"開燈時,香味誘人。"
  • 沙茶鍋、薑母鴨、五香卷……廈門五星級酒店裡也有閩南風味小吃!
    大多數五星級酒店裡的中餐廳主打粵菜並搭配一些當地風格的菜系,而這家則是兼具了閩南風味,且套餐型的形式在價格上也相當實惠。廈門特色的海鮮沙茶鍋,鮮濃的沙茶湯最為可口,鴨血、豆乾的基礎上還加入了鮮蝦、花蛤、魷魚……滿滿的本港海味!薑母鴨是廈門同安地區的傳統美食,香嫩!另外廈門炒麵線、五香卷、閩南土豬湯等也盡顯本地風味!
  •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名食介紹,桃花面等地方風味小吃
    本文乃作者曉星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桃花面」是湖北孝感市傳統風味小吃。而這種地方風味名食是經過由餛飩食品演變而成。刀魚面鍋蓋面,乃鎮江著名風味麵食。被人們稱為鎮江三怪之一的面鍋裡煮鍋蓋,就是在煮麵條時壓一小蓋,故名。
  • 早餐吃啥別犯愁,用玉米面做「豆沫」,北方人最喜歡的早餐,好喝
    大家好,我是舒晨,今天分享一道北方常見早餐「豆沫」的做法。玉米面在我們北方是常見食材,像窩窩頭、玉米發糕、玉米粥等,都是由玉米面製作而成,今天介紹的這道「豆沫」同樣如此,粗糧細作,營養好喝,多喝一碗也不用擔心長胖。
  • 河南地方美食名小吃,走進河南品嘗美食,吃貨收藏
    上期文章我們聊了河北的十大地域名小吃,今天咱們再聊下河南的美食。眾所周知,河南是一座美食城市,各種地方特色美食數不勝數,是吃貨來了就不想走的美食天堂。無極子整理了十一大河南知名美食小吃,不知道各位吃貨吃過幾個呢?河南美食推薦燴麵說起河南美食,就不得不說會面,因為燴麵是河南特色美食,是河南省的地域名片,有著悠久的歷史。
  • 在臺灣街道上,早餐店隨處可見,臺北人喜歡吃帶有西式風味的早餐
    在臺灣街道上,早餐店隨處可見,臺北人喜歡吃帶有西式風味的早餐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臺灣的早餐傳統,以及在文章最後教給大家一道臺灣的有名小吃——蚵仔煎的做法哦,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下去吧!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合灣人向來深諳此道,認為吃飽一頓早餐,就會讓生活更加幸福給力。臺灣人的早餐有歷史、有文化,更日益展現出國際化的趨勢來。對於早餐的重視性也可從美食文化中一窺而知,歌手盧廣仲就曾以連鎖早餐店「美而美」作為創作靈感,寫下一首《早安晨之美》,朗朗上口地道出臺灣早餐店的迷人魅力。在臺灣街道上,早餐店隨處可見,密集度絕對堪稱世界之冠。
  • 分享特色傳統小吃蝦餅的做法,風味絕佳,可當早餐或小吃
    分享特色傳統小吃蝦餅的做法,風味絕佳,可當早餐或小吃在江南地區有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傳統特色小吃,它就是蝦餅,一般來說很多傳統的特色小吃都是很受中老年人士的喜歡的,這個蝦餅確實比較特殊,喜歡他的人,有的是小孩,有的是年輕人,其他的一部分才是中老年人士
  • 【運河故事】油坊百年老字號——吳家豆沫
    豆沫,曾是運河沿岸的一道特色小吃,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曾經無比繁榮的油坊運河碼頭,吳家豆沫最為出名。據現年75歲的吳鳳榮回憶,在他很小的時候,爺爺吳振清就以生產豆沫為生,後又讓這個技藝傳給父親吳金邦。吳金邦從事這個行業一輩子,又將製作豆沫的工藝傳給下一代。豆沫是以小米為原料的粥製作。其製作工藝為:將小米淘淨用清水浸泡,泡至兩指能捻碎為宜,然後用石磨磨成米漿,倒入燒開的鍋中,邊入鍋邊攪動。待再次開鍋後改用小火慢煮,煮成糊糊狀即可出鍋。成品豆沫中,裡面放進油炸的幹豆腐丁、煮好的粉條段,加上胡椒粉、香菜等佐料。粥色呈乳黃,紅綠分明,各種調料咀嚼生香,略透麻辣。
  • 江蘇南京夫子廟的小吃為何能成為中國四大小吃之首,都有什麼美食
    南京夫子廟地區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經過六個朝代的發展,傳統美食和特色小吃已經不少於二百種。尤其在明朝和清朝的兩個時期最為鼎盛,名菜佳餚特色小吃可謂是百家爭鳴獨具風味。這也是為什麼能成為我國四大小吃之首的原因。
  • 開封夜市和小吃的前世今生
    「瞅著鍋裡氣蛤蟆似的水煎包,聞著香噴噴的味兒,真得勁」    輝煌的北宋王朝難逃灰飛煙滅的命運,而草根的夜市和小吃生命力卻非常頑強,在開封一直跨越千年流傳至今。    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主政河南,將相國寺改為「中山市場」。飯鋪和小吃攤以及推車、挑擔兒、挎盒盤的小販也多集中於此,十分興盛。就連馮玉祥將軍也時不時到市場裡品嘗風味小吃。
  • 早餐各不同,你的早餐喜歡吃什麼呢?
    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對於吃來說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特色,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必須要吃好,現在很多年輕忽略了早餐,這是不好的。各地早餐大不同,看看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
  • 難忘的風味小吃:永安粿條
    我之所以想再寫下永安粿條,是因為最近新華社與百家號推出的「千城早餐」計劃裡,永安粿條又再次上榜。同時也想就此回答下評論裡外地朋友提問的永安粿條是什麼做成的,以及永安粿條的煮法。現在有的店鋪為了商業需要,也會採用電動磨子進行加工。磨好的米漿需要調勻後倒入金屬盤內蒸煮。此時的火候需要旺火來配合。當然,最能保持粿條細膩口感的是用柴火灶頭來蒸煮。待鍋內燒的水大開,再蒸上一分鐘左右即可迅速揭下金屬盤內成型的粿條,揭下的粿條捲成長方形狀。粿條的製作也就初步完成了。
  • 探訪廣東梅州風味小吃,這幾道風味小吃堪稱梅州最地道小吃
    梅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譽為「世界客都」,每一個地方都有它獨特又地道的美食,一色一香,一城一味,梅州孕育出了極具代表性的美食,在梅州常見的客家美食可分為客家菜餚和客家小吃兩大類,客家菜與潮菜、廣州菜並稱為廣東三大菜系,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梅州風味小吃
  • 天涼了,這樣煮一鍋,飯菜全都搞定,有菜有肉,早餐吃它能量爆棚
    南方的特色早餐還挺多的,除了之前分享的特色「早茶」之外,還有一種更接地氣的美味也是不可錯過的,那就是:鍋邊糊,也叫「鼎邊糊」,這道美味原本起源於一道福建省特色著名早點,風味小吃,後來流傳到海南、臺灣等地,也成了當地的一些特色小吃了,因為製作特別簡單味道很鮮美,從街邊的風味小吃,搬到了家常廚房和餐桌上,我們全家人都很喜歡這道美味。
  • 廈門十大特產小吃
    廈門是一個旅遊城市,很多人來廈門,最難忘的是廈門特色小吃,廈門的小吃多種多樣,既有來自本土的蚵仔煎、米線糊等等,又有東南亞舶來但是已成為廈門代表的沙茶麵等等,那麼,廈門名小吃有哪些?廈門特色小吃有哪些呢?1、廈門沙茶麵廈門沙茶麵是廈門的著名小吃,屬於閩菜小吃。
  • 水煮五香茶葉蛋,介紹一款早餐必備佳品
    記得讀書的時候,每天上學穿過大街小巷,總能在很遠的地方就聞到一股五香茶葉的味道,「賣茶葉蛋嘍」的叫賣聲也能穿透晨光,隱約傳來。這就是茶葉蛋,一款在我國源遠流長、名聞天下的小吃。尤其早上,人們總喜歡順手帶上一隻茶葉蛋,一口咬下去,五香和蛋香融入口中,鮮、鹹、香妙不可言。
  • 蠔仔烙 潮州風味小吃 零失敗的家庭配方 簡單易做
    蠔仔烙是潮州特色的傳統小吃之一,深受人們喜愛。和福建蠔煎、臺灣蚵仔烙一樣,主要材料都是新鮮的蠔仔和紅薯粉,只不過在配料和醬汁方面略有差別。蠔仔就是新鮮的海蠣子,又名蚵。先關火,把蠔仔粉漿倒進鍋了,用筷子把蠔仔均勻鋪在鍋上,如果不關火,粉漿一倒進去會馬 上凝固,蠔仔容易分布不均勻。等底部凝固了,鴨蛋打散,攪拌成蛋液。鴨蛋液倒在上面。開小火煎,注意不斷的轉動鍋,讓鍋受熱均勻。煎4-五分鐘,鴨蛋液凝固,翻倒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