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要如何安全管理?-清華大學實驗室爆炸事故-新聞專題-科學網

2020-12-10 科學網

        海恩法則:一次重大事故,背後有29次小事故,300次事故徵候,和1000次的事故隱患。

        從哪兒說起呢?清華出事兒了,出大事兒了。目前官方的調查結論還沒有出來,叔丁基裡的說法只是某記者採訪。

        海恩法則:一次重大事故,背後有29次小事故,300次事故徵候,和1000次的事故隱患。

        我認為,這次事故的深層次矛盾非常值得挖掘。論點是:快速發展的科研科研生產力與教條落後的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

        事故總能找到相關責任人。當然,只要嚴格遵守各項規定的話,確實可以保證不發生事故,但是問題是,各項制度都能嚴格遵守嗎?這是個問題,總有些客觀條件限制,達不到規定所要求的狀態。比如目前制約各個單位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面積」。以出事的何添樓為例,一個4層小樓,2004年落成投入使用,以當年的研究組的數量,就幾乎已經瓜分完畢;而2004-2015,又過了11年, 2004年的時候李亞棟院士還不是院士,上屆系主任張希教授還在吉大沒調入清華,現在的系主任王訓教授當時也還只是個剛畢業的博士。這11年清華的化學系迅猛發展,院士、學者等實驗面積理所當然應該水漲船高,而新引進的各色人才,當然也只有足夠的實驗面積才能開展工作,可是已然落成的何添樓卻不會長高了。就算是跟老化學館又壓榨出些面積來,可是老邁的化學館身上還能榨出幾兩油來?於是乎,研究室實驗面積不足基本上是所有研究組的問題。這種情況下,自然空間的限制肯定會造成一些設施的取捨問題,做實驗必備的設備當然不能舍掉,那百年不用一次的安全設施自然會精簡一些,而且空間如此緊張,一些安全距離的問題當然就無法考慮了。【閱讀全文】

 

 

        2012年回國後,我時常在想一個問題,美國和中國到底差距在哪裡?問一百個人有一百二十種答案,但是大家大都是羨慕美國如何如何,批評國內怎樣怎樣。我這點上非常不認同。2013年留校後,我更多地參與實驗室的管理和日常運行工作,經常就會想一想實驗室的管理問題。在我看來,目前我遇到的困惑就是前面說的中國與美國的比較,實驗室管理也應該是人治和法制的抉擇。

 

        我一提這個問題,大家可能各有見解,很多人覺著實驗室不是有管理條例麼?但是我就反問了,這些管理條例你都了解麼?這些條例都涵蓋了各個方面了麼?這些條例你都執行了麼?這些條例修訂過麼?【閱讀全文】

 

李健:美國如何從大學實驗室事故中吸取教訓

        2010年美國德州理工大學(TTU)實驗室曾發生一起爆炸事故,操作的研究生為此失去了左手的三根手指。事故後,為給全美化學實驗室引以為戒,由美國化學品安全調查委員會(CSB)對此事故進行了為期一年多的詳盡調查和深入分析。從爆炸品鎳肼高氯酸鹽的物理危險到操作程序,從未遂事故的追蹤記錄到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從遵守OSHA法規標準到大學的組織結構等。這樣做,旨在通過調查分析德州理工的該起事故,借鑑給所有美國化學實驗室的安全管理。

        僅從實驗室安全管理角度,CSB指出有三方面不足,分別是一、只管理了員工健康危害,對化學品的物理危險管理不足;二、沒有對之前發生的未遂事件進行很好的教訓總結;三、組織缺乏安全責任和有效監管。【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實驗室爆炸敲醒安全管理警鐘
    惋惜之餘,人們更反思如何避免類似事故發生。無論最終確定是什麼原因引起了爆炸,都為科研人員敲醒了實驗室安全警鐘。  寧夏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羅民撰文稱,2008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某化學實驗室就曾因危險化學品操作不當引發火災,釀成一人死亡的慘劇。
  • 清華大學化學實驗室爆炸起火 1博士後不幸身亡
    12月18日上午10時左右,清華大學化學系一實驗室發生爆炸,並起火,現場氣味刺鼻,校方證實不幸死亡者是一名博士後。 18日中午,清華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10左右,化學系(何添樓)二樓一實驗室發生火災事故,師生第一時間報警,消防車及救護車緊急趕到現場進行處置。現明火已撲滅。現場發現一博士後實驗人員死亡。
  • 由清華大學實驗室爆炸事件的安全注意事項反思
    12月20日上午10點10分左右,清華大學何添樓231室突然起火。據消防方便表示,應該是做實驗時發生爆炸,有三間屋起火,過火面積約80平米。央視微博配發的圖片顯示,事發當時,明火清晰可見,黑色濃煙不斷從室內冒出。
  • 清華大學一實驗室爆炸 32歲博士後身亡(圖)
    昨天上午10時10分左右,清華大學化學系何添樓二層的一間實驗室發生爆炸火災事故,一名正在做實驗的孟姓博士後當場死亡。事故發生後,樓內及周邊師生被疏散,明火被迅速撲滅,海澱區環保局在爆炸後兩小時對現場檢測未發現有害氣體。根據安監部門通報,爆炸是死者在使用氫氣做化學實驗時發生的。但截至昨晚8時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稿時,公安、安監的工作人員仍在現場工作。清華大學新聞發言人表示,事故的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據了解,遇難的博士後32歲,是家中長子,其家人昨晚已趕到清華。
  • 知識帖:美國如何從大學實驗室事故中吸取教訓
    文/李健科學網2010年美國德州理工大學(TTU)實驗室曾發生一起爆炸事故,操作的研究生為此失去了左手的三根手指。事故後,為給全美化學實驗室引以為戒,由美國化學品安全調查委員會(CSB)對此事故進行了為期一年多的詳盡調查和深入分析。
  • 清華實驗室爆炸事件:實驗室安全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火災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來源:清華大學官網微博,2015-12-18高校實驗室再一次發生安全事故,也再一次敲響高校實驗室的警鐘。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教中心主任張男星稱:每所高校都有數量不等的實驗室,僅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目前就擁有4029個實驗室,進行400多萬個小時近14萬個實驗。
  • ...大學實驗室爆炸事故重演,教育部要求加強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檢查
    2018年12月26日,北京交通大學發生實驗室爆炸事故,3名研究生不幸遇難。高校教學實驗安全工作直接關係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關係學校和社會的安全穩定。為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有效防範類似事故發生,教育部現就加強高校教學實驗室安全檢查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 北京交通大學實驗室為何會爆炸?應如何防範?
    北京交通大學通報火災情況:3名研究生遇難 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據央視新聞消息:2018年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市政環境工程系學生在學校東校區2號樓環境工程實驗室裡,進行垃圾滲濾液汙水處理科研實驗期間,現場發生爆炸,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
  • 實驗室建設及安全管理知識
    實驗室建設及其管理是國內外實驗室必須重點考慮的關鍵系統工程,其中涉及多種安全因素,諸如:氣路管理、廢液管理、實驗室搬遷、實驗室布局、信息管理、儀器共享、安全管理等。今天讓我們開始從實驗室的各個細節進行「安全」梳理。  一、實驗室區域行為規範  1.不得在實驗室飲食、儲存食品、飲料等個人生活物品;不得做與實驗、研究無關的事情。
  • 匯總事故信息 一起來關注實驗室安全注意事項!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據北京消防微博12月26日消息,2018年12月26日9時34分,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2號樓一實驗室發生爆炸,事故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這幾年,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是什麼原因導致?可以採取什麼手段預防?今天,我們就從數十起高校實驗室的安全事故的回顧入手,分析原因,找尋對策。
  • 復旦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炸,一名學生被炸傷!實驗室那些潛伏的危險,你可知道?
    3月27日晚,復旦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炸,消防部門接報後於21時35分趕赴現場救援處置,現場一名20歲男性傷及雙上肢。昨日(28日),復旦大學新聞中心向媒體證實此消息。實驗安全一直在強調,可事故依然時有發生,最後,小探整理了一些近年來的實驗室事故案例,以供敲敲警鐘!
  • 上海東華大學實驗室發生爆炸 2名學生受重傷—新聞—科學網
    校方向各大院系發出緊急通知,要求迅速對所有實驗室開展安全檢查,吸取教訓,防患未然。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記者獲悉,目前爆炸原因仍在進一步調查中,現無法判斷是物理性的高溫高壓因素,還是實驗品的化學反應因素,或者是實驗人員操作不當的人為因素造成爆炸。
  • 中學化學實驗室安全事故的現狀與防範
    2018年底,北京某大學發生實驗安全事故之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都更加注意實驗室安全管理,學校實驗室安全硬體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主要反映在安全櫃、監控器材、消防器材等方面得到完善。為了能夠涵蓋實驗室安全事故的各種情況,調查問卷對安全事故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劃分:問卷中的安全事故指在實驗室使用過程中發生了一定程度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的一類安全事故;問卷中的「小事故」指前文所說的「安全事件」。
  • 國內外高校實驗室安全規範與管理比較
    近年來,中國高校實驗教學得到了不斷的加強,但實驗室安全事故也隨之增加;而國外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高校對實驗室安全管理高度重視,其在制度建設方面的措施對中國高校相關工作具有啟示作用。實踐證明,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實踐和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所以實驗室成為從事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 一場實驗室爆炸事故 24歲碩士的人生徹底轉向
    大眾網·海報新聞上海5月9日報導記者 莊濱濱4年前,一場實驗室爆炸事故,讓東華大學2015級學生郭宏振的人生徹底轉向。郭宏振告訴記者,該實驗需要接觸濃硫酸、濃硝酸等化學危險品,為此,同實驗室的另一位師兄專門找來了一雙塑膠手套,至於護目鏡等防護裝備,不光自己沒見過,也沒聽導師說過要戴。實驗過程中,兩位師弟問他如何向錐形瓶裡添加高錳酸鉀時,由於是二人主導實驗,郭宏振並未看溫度計(實驗要求,溫度需要控制在5℃,當時溫度超過這個溫度),就向錐形瓶裡添加了高錳酸鉀。
  • 北京交通大學一實驗室爆炸,3名學生死亡,高校實驗室安全值得關注!
    昨天,一場發生在高校實驗室的爆炸事件,讓很多人心痛不已。高校實驗場所如何保障安全也引發網友熱議。
  • 東北大學召開實驗室技術安全及教學實驗室建設工作會議
    徐峰指出,當前正值疫情防控、復工復學的關鍵期,安全工作特殊繁複,要把實驗室安全作為前置條件,避免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師生生命和財產安全。各部門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安全紅線意識,健全安全責任體系,守住安全底線;要樹立正確的安全觀,持續開展安全宣教和培訓,不動搖、不疏忽、不懈怠;要堅守初心、認真研究、超前謀劃,著力推進實驗室安全各項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和復工復學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
  • 清華實驗室爆炸致一人亡,怎樣讓老師學生遠離校園傷害?
    點擊題目下方省錫中實驗學校,一鍵關注學校諮訊昨日上午,清華大學化學系一實驗室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事故造成一名博士後實驗人員不幸身亡,校園實驗室安全問題再一次進入了公眾視野。據清華大學官方微博報導,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10左右,清華大學化學系(何添樓)二樓一實驗室發生火災事故,師生第一時間報警,消防車及救護車緊急趕到現場進行處置。現明火已撲滅。現場發現一博士後實驗人員死亡。火災發生後,樓內師生已及時組織撤離,周圍人員也已疏散。火災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事故發生,讓人們感到萬分惋惜,一個關於學校實驗室安全的話題,也走進了大家的視野。
  • 清華大學實驗室爆炸博士後遇難,母親曾賣雞蛋供其上學
    12月18日上午10時許,清華大學化學系何添樓二樓一實驗室爆炸起火。
  • 【產品推介】實驗室安全-提高實驗室空氣品質
    2016年9月21日,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實驗室發生爆炸,兩名學生受重傷,一名學生受輕微擦傷2015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化學系實驗室發生氫氣爆炸事故,一名博士生身亡。2015年4月5日中午,中國礦業大學化工學院發生甲烷爆炸事故,致5人受傷,1人死亡。……………實驗室安全不容小覷,反觀近幾年見諸報端的實驗室安全事故,涉及危險試劑存放、易燃易爆氣體使用、實驗操作不規範等等,實驗室的安全保障,至關重要。我們在實驗室內,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安防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