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替代催生醫藥投資「大時代」

2020-12-24 證券之星

醫藥生物板塊昨日成為漲停股大本營,益佰製藥、新光藥業、貴州百靈、千山藥機等共計15隻成分股集體漲停。截至昨日收盤,醫藥生物指數近20個交易日累計漲幅已經達到14.40%,僅次於計算機指數位居行業第二。市場追捧醫藥股熱情加速升溫。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創新和一致性評價(進口替代等)帶來的業績增長已經進入兌現期,醫藥行業業績大概率上調。2018年醫藥行業一定是超配的行業。

成長確定性強

近期,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1-12月醫藥製造業經濟數據,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2.50%和17.80%,增速較2016年同期分別上升2.8個百分點和3.9個百分點。

醫藥生物板塊上市公司中,超七成業績淨利潤同比增長。截至上周,申萬醫藥生物板塊有1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7年年度報告,有15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7年度業績快報。超七成上市公司業績淨利潤同比增長,大部分公司的業績符合預期,一些細分子行業的龍頭企業保持了較快的業績增速。

過去幾年,受「醫保控費」和「研發-生產-流通-醫療終端-醫保」全產業鏈的正本清源、去蕪存菁式改革的影響,行業一直處於調整狀態,但如今改革效果凸顯,產業長期發展邏輯逐漸清晰,進入了持續健康發展的新周期。

業內人士表示,2016年以來,A股持續上演「二八行情」,白馬股獲得長期超額收益。醫藥板塊中部分具有成長性的個股經過長期下跌,當前估值已調整到合理水平,顯示出較好的投資價值。未來市場風格會逐步往業績與估值匹配的中小市值醫藥成長股擴散。

創新落地加速

觀察這輪「醫藥熱」不難發現,創新藥行情進入新階段是其顯著特徵,有業績支持和數據兌現的品種持續表現,如恆瑞醫藥、長春高新、海華藥業、麗珠集團、科倫藥業等明星股均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用廣發證券的話說,未來10年創新和高質量是國內製藥工業投資的兩條最重要的主線。當前,創新藥行情進入新階段,加配業績兌現醫保受益品種恰逢其時。

分析人士表示,在深化藥品審評審批改革思路的指導下,2017年是國內創新藥審批和申報的井噴之年。隨著藥品審評審批加速,2018年將成為國產創新藥和首仿藥獲批的爆發之年。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進口藥獲批數量達到39個,國產1類新藥申報數174個,均創下近10年之最。消費者所熟知的重磅品種奧希替尼、瑞格菲尼、索非布韋等均以前所未有的審評速度登陸中國市場,國內醫藥市場正開始迎來一個創新藥時代。業內普遍預計,在優先審評制度的推動下,國內一批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品種已經進入了審評的中後期,有望於2018年獲批。

事實上,我國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正快速推進。繼2017年12月29日CFDA公布第一批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藥品目錄後,今年2月14日,CFDA又公布了第二批名單,目前總共有22個品規獲批。今後,CFDA 將與國家衛生計生委等相關部門共同對這些品種涉及的醫保支付、優先採購、優先選用等問題進行協調落實。

針對後市,銀河證券認為,醫藥板塊仍將以結構性和個股性機會為特徵。一方面,創新藥投資是醫藥投資的戰略方向,建議關注代表中國醫藥產業未來的創新藥企。另一方面,醫藥商業調整時間和調整幅度都較大,建議關注龍頭藥企。同時,經過前期充分調整估值在15倍左右的公司中也存在潛在投資機會。

相關焦點

  • 醫藥行業中期投資策略:創新的新時代,高光的新常態
    隨著我國醫藥、機械、電子等學科的快速發展,國產醫療設備已逐步突破多項技術壁壘,心電圖機、超聲診斷儀、心臟支架等診療設備及耗材已經開啟或實現了進口替代。進口替代在未來十年仍然是中國醫療器械發展的主旋律,但這個過程需要伴隨著國產自有技術的創新與升級。
  • Re時代系列之重估醫療:醫藥生態下的投資變局
    時間窗口正在打開,資本配置的行業結構勢必會因為這場疫情發生重大調整,真正有價值的公司仍將不斷湧現,發現社會價值、推動社會成長的投資才能長青。無論是企業戰略的長期主義、重估槓桿、重估多元化、非市場戰略,都是重估的應有之義。基於這樣的背景和判斷,經濟觀察報推出「Re時代」系列,以求在這個時代節點正本清源、釐清現實、穿透價值。
  • 匯添富基金鄭磊:洞察力+大格局,把握醫藥投資的「黃金時代」
    「比如,創新藥的估值體系類似於科技股,創新藥外包服務行業的商業模式和電子產業鏈很像,而品牌中藥為代表的OTC類似於消費品,藥店的經營模式又和超市比較類似。」「學習大量非醫藥行業的發展歷程,大公司的歷史,就像讀一本本歷史書。
  • 興業醫藥首席徐佳熹:投資創新藥如同賭玉,單純的賭徒毫無勝算
    聰投2020醫藥論壇盛大舉行!11月20日,聰明投資者聯合招商基金和復旦管院,邀請醫藥投資產業大咖齊聚浦東,舉辦了2020年最有價值的一場醫藥論壇,點此查看論壇回顧。談及醫療器械,徐佳熹認為目前醫療器械的集中度還沒有很高,行業仍處於膠著的上半場,器械和藥品的集採都會瞄準量大、標準化、競爭激烈的品種,他認為避開這些品種還是能夠獲得較好的漲幅。徐佳熹指出,未來的醫藥投資會更加專業化,因為投資創新就像「賭玉」,只有掌握專業研究方法和理解專業數據的投資者才有勝算,其他人買基金就好。
  • 2020中國醫藥健康創新資本論壇今日在深圳舉行 疫情後醫藥創新路在...
    對於醫藥大健康行業和創新藥領域而言,疫情助推作用顯現、醫改深化推進、貿易摩擦波及,國產創新藥的未來路在何方?如何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審視國內創新藥瞬息萬變的危與機;如何在國產源頭創新的大背景下,從「me too」轉型到「first in class」;如何在健康產業的數位化中轉型,接軌網際網路醫療的大勢,醫藥人正尋找答案。
  • 興業證券醫藥首席徐佳熹:醫療器械還處在上半場 投資創新藥如同賭...
    大家可以算一下手上的持倉,哪些公司符合這三個條件,大家就把它換成不符合這三個條件的」   「投資醫藥創新如同賭玉,但是賭徒當中有兩類,一種是對於數據有深刻了解的專業人士,還有一種是盲目的賭徒,如果你是後者,那你的勝算可想而知。」
  • 醫藥板塊迎來最好的投資時機——專訪德傳投資董事長姜廣策
    在德傳投資董事長姜廣策看來,在過去兩年牛熊轉換行情中整體表現欠佳的醫藥板塊,將迎來最好的投資時機。隨著高規格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的召開,行業利好政策頻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藥企業以及中醫藥、精準醫療等細分行業,均將迎來布局機會。近日,在德傳投資位於浦東新區盛大研發中心的新辦公室裡,姜廣策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詳細講述了他對市場以及對醫藥板塊的思考。
  • 中金醫療健康2021年展望:加大醫藥行業配置,關注三大方向投資機會
    產業鏈的轉移在培育出大量研發人才的同時,也使得本土醫藥創新企業蓬勃發展,創新驅動成長。創新產業鏈的核心投資方向主要在CXO賽道、創新藥賽道、創新器械賽道與疫苗賽道。品質驅動消費:非醫保賽道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消費升級驅動高品質的消費性醫療賽道高成長,並且整體受政策擾動較小。優秀的服務和品牌力是核心競爭力,網際網路對渠道的滲透加速了品牌集中度提升。
  • 2021年醫藥行業年度投資策略
    ,已經進入創新藥 2.0 的時代。總體來說,自 16 年「一致性評價+創新藥優 先審評」政策後,創新藥經歷近 4 年發展,目前創新藥進入下半場,已經從 1.0 時代向 2.0 時代跨越。 在新的臨床需求、技術及產業鏈進步、鼓勵創新的國家政策以及資本助力下,我 國創新醫療器械上市數量近年來有攀升趨勢,PCI、監護儀、生化診斷、DR 等細 分賽道已經基本實現了國產替代,在國產化率較低的細分賽道如化學發光、MRI、 脊柱植入物,隨著創新醫療器械的時代的腳步加快,國產創新器械替代進口的故 事正在加速上演。
  • 2020,矽谷開啟「疫情後大創新時代」元年
    2020年,對於矽谷來說,必將是個疫情後創新時代的元年。一度停滯的矽谷上一次矽谷「改變世界」的創新似乎還要追溯到Uber、Airbnb、Lyft那一撥共享經濟元老的出現。 仔細回想,距離這批共享經濟鼻祖們創立已經有超過10年的光陰。之後,矽谷陷入了一種怪圈——閉門造車,卻再難有爆發和顛覆世界的能力。
  • 從仿製到創新,中國醫藥行業經歷了什麼?
    工業革命之後,以阿司匹林為起點,強生、輝瑞等一批跨國公司誕生,經過一站、二戰、青黴素的洗禮,一路催生了化學製藥以及更多細分領域。後來,德國通過買辦在中國(主要以上海地區為主)設立了製藥企業。直到1949年,共產黨接管了幾個買辦企業,算是開啟了中國的製藥之路。
  • 醫藥行業中期投資策略:科技引領未來
    我們認為,本土企業的創新升級,以及醫藥先進位造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崛起,有望成為下一個五至十年國內製藥產業兩大核心的升級方向。兩大方向均具備廣闊的成長空間,也都有望培育出一批大市值的龍頭企業。醫藥創新:產業爆發期漸行漸近,資本熱度不斷升溫 創新,是醫藥產業鏈金字塔的頂端,也是醫藥企業永恆的發展方向。2019 年至今,創新藥及其配套產業鏈的發展正在不斷加速,資本市場熱度亦在不斷升溫。展望下半年乃至未來幾年的醫藥板塊投資,我們預計醫藥創新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怎樣持有醫藥基金跨年?指數投資大V為你指點迷津
    羅國慶還是一位知名的投資大V,著有《指數基金投資從入門到精通》、《基金定投讓財富滾雪球》,並長期擔任滬深交易所「指數基金及ETF特約講師」。   散戶如何參與創新藥投資?投資創新藥需要注意哪些?目前市面上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創新藥醫藥指數?活動中羅總就投資者關心的這些問題,都一一給出精彩解答。
  • 醫藥生物行業下半年投資策略:投資主線,長受益+快復甦
    2.2.2 、生產端:整體提速,利潤彈性大總體而言,歷史上的重大疫情時期,醫藥行業增速整體提速,工業端利潤彈性大於收入,我們認為原因在於疫情時期,診療相關藥械需求大增,對應工業企業在享受需求量大增的同時,壓縮渠道費用,使得利潤彈性大於收入。
  • 廣州獲評「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 成為全球生物醫藥...
    南方網訊(記者/湯文詩 蘇夢茹 通訊員/穗商務宣)9月27日至29日,第五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簡稱「創投大會」)召開,廣州市榮獲「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獎」。論壇現場(通訊員供圖)「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綜合排名發布據悉,「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生物醫藥創新城市評價」項目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簡稱:RDPAC)、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簡稱:中國藥促會)聯合發起,項目選取我國當前布局生物醫藥
  • 盈峰資本周冬:持續的產品創新能力是醫藥企業核心競爭力
    盈峰資本醫藥投資經理周冬擁有10年的醫藥股投研經歷,近日他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醫藥投資更像科技投資,醫藥企業是否具備持續的產品創新能力尤為關鍵。做好醫藥投資需要緊跟產業趨勢,而對於產業趨勢的把握,需要長時間的深入研究建立起認知的壁壘。
  • 醫藥行業研究與投資策略:長期的力量,醫藥正青春
    ◆ 我國醫藥行業正處於全面轉型的關鍵時期,創新導向和專利突破是大 方向,品牌溢價、結構調整是大動作,提質增效、降低成本實現規模 效應,提升綜合實力實現進口替代,培育品牌消費新增長點,都將成 為未來醫藥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1.解決醫療保障發展問題1.1.我國醫保控費方向不變我國醫藥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增速回升。
  • 【芯觀點】後摩爾時代的AI革命:算力需求激增,催生晶片創新
    【芯觀點】後摩爾時代的AI革命:算力需求激增,催生晶片創新2.OPPO Reno5 Pro硬體參數曝光,搭載聯發科天璣1000+3.美方通過法案威脅禁止中國公司在美上市?圖片來源:網絡機器學習已然無處不在。
  • 高瓴張磊: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正進入創新2.0階段 堅定看好醫藥產業
    來源:聰明投資者原標題:高瓴張磊今天發聲:中國生物醫藥行業正在進入創新2.0的階段,我們會堅定看好醫藥產業 「高瓴的長期價值投資就是不看一時得失,有能力去克服恐懼和貪婪,相信簡單的常識,堅持長期價值投資就是投入未來。一旦看好,長期支持,並參與到企業的創新和發展中,和企業共同成長。」
  • 徐佳熹:醫藥行業分化加劇 投資聚焦龍頭
    研發驅動與臨床應用價值成為衡量企業價值與成長性的主要標準,在此背景下,整個醫藥板塊的加劇分化成為行業的新常態。   在市場和政策的結合下,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平息,社會經濟生產生活正常化,2021年醫藥板塊上漲空間幾何?後疫情時代,階段性行情是否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