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正如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強烈的歸屬需要。而對於不夠自信的人來說,當心情低落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知心的朋友,將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和挫敗感,覺得自己很差勁。需要有更多的朋友,使其感受到被一種親密關系所支持時,才會從內心表露出一份喜悅和自信。
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是非常複雜的,也許你很可愛、很能幹,但並不一定你不有足夠的吸引力,能夠吸引他人接近你。
今天我們主要來討論,如何增強自身的吸引力,來吸引別人喜歡自己、接近自己,使你得到這種真實的歸屬感和快樂感。
1、接近性吸引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友誼和親密的關係起始於周圍人的交往。因為接近性增加了我們與一些人熟悉的程度,只要相互熟悉了,了解了對方的性格、人品、素質、做事風格、誠信度等,才願意進一步與之成為朋友。但是「接近」是一個前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決定著兩個人能否成為朋友而保持良好友誼的關鍵。
生活的時空性決定了我們只能與空間距離接近的人有密切來往(網際網路例外),距離越接近,交往的效率可能就越高,就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2、外表吸引
良好的外在形象能夠給人深刻的第一印象,比如與一個長相一般的女孩相比,一個漂亮或有氣質的女孩,就能夠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讓人願意去接近。根據心理學的首因效應,你與人交往的第一次形成的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會很大,雖然這些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以後雙方交往的進程。
那這樣說,是不是那些長相平平、個子不高、皮膚不好、或胖或瘦的人就永遠無法吸引人了?當然不是,人在表現自己的時候,永遠不只一面。可以不夠漂亮,但可以很善良、很大度;可以個子不高,但可以很精神、很有氣質;可以皮膚不夠白皙,但可以整潔大方並服飾得體。
3、相似性吸引
有一個詞叫作「志同道合」,也就是說興趣、愛好相同的人,最容易產生吸引力。比如我的課餘時間比較喜歡看書和彈吉他,當遇到同樣喜歡看書的人時,就能夠聊到很多關係閱讀的事情,最近讀了誰的書,有哪些感悟等。當聊到我們都喜歡看心理學方面的書時,我講到武志紅的《感謝不完美的自己》,他講到李雪的《當我遇見一個人》,關係很快就會更近一步,而且有種尋覓到知音的感覺。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兩個人有著非常相似的愛好和興趣!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比如喜歡喝酒的人,晚上沒事的話就會約上幾個同樣愛喝酒的人小聚一下,他不會約一個愛看書或愛喝廣場舞的人小聚;一個愛打麻將的人,沒事就會約幾個牌友打麻將消遣。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與虎狼同行,你不會甘願自己是囚鳥;與江河同行,你不會滿足自己是溪流;同樣的,與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也不會甘願自己平凡。當你自己優秀了以後,你自然會吸引到像你一樣優秀的人!
4、互補性吸引
很多人之所以感覺自己不自信,感到內心很自卑,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追求完美。表面上看追求完美是一種上進心,可是你卻不知道追求完美的人有多累,而且不論你如何追求,永遠也不可能真正的完美。有人說:「我不自信的原因是自己不會說話,只要我改變的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可以侃侃而談,只要這樣我就覺得自己很自信!」你看,這就是追求完美的心理,而且不論是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程度,除非是一個精神病人。因為即便你的知識再淵博,也會有你不懂的方面,你懂的方面可以侃侃而談是一種智慧,而在不懂的方面還不知道「住口」,那就是一種愚蠢。
雖然我們不能達到完美,但是可以像齒輪一樣,進行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做到「互補」。比如,你是一個心思縝密、善於策劃的人,另一個朋友社交能力很強,善於與人溝通並獲得他人信任,還有一位朋友懂財務知識,第四個人善於研發,有自己的核心產品,那麼這幾個人組合到一起,就可以成立一家公司,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並不是說哪個人即懂得研發產品,又自己做銷售,還要管帳,那即便不把他累死,他也很難體驗到幸福和快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在不違背第三條原則的情況下,脾氣暴躁的人往往能和溫文爾雅、有耐心的人相處, 活潑健談的人有時候能和沉默寡言的人成為好友。
聲明:圖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如果你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到厭煩,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方向充滿了迷茫,如果你想給自己一個改變自我命運的機會,不妨來關注由中美集團董事長、成為自己六大秘密創始人陳永先生創辦的中美集團陳永工作室推出的《成為自己六大秘密》核心培訓課程及系列創新成果,目前正在推出的成為自己讀書匯,教你活出更好的自己,也正在線上線下開辦,成為卓越不凡的自己國際夏令營也正在火熱進行中,成為自己六大秘密它將讓你真正掌握解開成為自己六大秘密的鑰匙——積極自信的秘密、突破自我的秘密、成為自己的秘密、人生責任的秘密、愛的真諦的秘密、生命意義的秘密……衷心地希望你能打破現有不如意的生活,活出更好的自己!
——巔峰成就心理學:成為自己六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