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為什麼總說:上帝不扔骰子?

2020-12-14 小彭來給您解惑

相信大家經常聽到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上帝不扔骰子。但是你真的了解這句話背後的內涵嗎?且讓我來給你分析分析。

首先愛因斯坦說這句話主要是針對量子力學而言,因為愛因斯坦憑藉出色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贏得了全科學界的掌聲和點讚,所以當時愛因斯坦的名氣已經是如日中天、召喚神龍了。但是新興發展起來的一個領域:微觀世界,相對論卻無法解釋,更要命的是以波爾一派為代表的哥本哈根學派來勢洶洶,通過三大理論支柱,對微觀世界的研究前進了很多步。

愛因斯坦作為當時頂尖的科學家,豈能放過這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所以也投入大量時間研究微觀世界的物理規律。但是一去研究比如電子的運動,完蛋了,無從下手啊!為啥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研究宏觀物體是不是先做受力分析,然後用牛頓力學或者相對論去推演將來發生的一切。但是微觀世界,你如何去研究電子的受力分析呢?比如你能測量出來一個電子的加速度嗎?不能,所以進入微觀世界,什麼受力分析、加速度大小等等我們經常接觸到的概念統統歇菜。

波爾作為哥本哈根學派的靈魂人物,自然要改變傳統的宏觀物體研究思路,波爾認為既然我們無法測量出一個電子的受力情況,無法測量出加速度,我完全就可以認為在微觀世界「加速度」是不存在的,因為波爾認為:只有能被測量的物理量才是真實存在的,這是一種實證主義思想,在當時非常流行。

所以再波爾的帶領下,我們研究微觀世界的物體運動,無需再做受力分析,也無需算加速度,同時微觀世界裡面甚至「速度」這個概念都要被拋棄,微觀世界裡面基本沒有瞬時速度的概念了,替換它的是「平均速度」,因為微觀粒子擁有都同時處於多個位置的疊加態和多個速度的疊加態,不了解疊加態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往期的文章,有詳細講解這個問題。當微觀粒子同時擁有多個速度且同時分布在多個位置,那麼你說微觀粒子具有一個瞬時速度,那這個速度到底是微觀粒子的哪個分身的速度呢?當你這樣一想你就會發現,瞬時速度對微觀世界的物體沒有意義,但是如果我們把微觀粒子所擁有的速度取一個平均值,那麼這個平均速度就有物理含義了,可以帶入公式進行計算。

但是隨著人們對微觀世界不斷探索,更多的奇怪現象浮出水面,比如一個電子同時通過兩個狹縫,自己和自己形成「位置概率波」的幹涉,再比如「光子延時實驗」居然似乎暗示現在的行為可以改變過去,再到後面的「量子擦除效應」說明微觀粒子的很多參數具有「互補特性」,所謂互補就是你同一個時間只能獲取一個,另一個會消失不見,這在數學上反應出來的就是:矩陣不滿足交換律。關於以上的三個實驗我前面寫的文章都有講解,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

但是愛因斯坦作為宏觀世界研究的終極大師人物,最開始連微觀粒子的疊加態都不認可,愛因斯坦認為我們研究微觀粒子出現了「疊加態」的概念,這肯定是因為我們的量子力學理論還不夠完善,無法真正揭示量子世界的規律,所以造成了看似疊加的現象,實際上有一個更為深層次的規律我們並未掌握。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可以預言宏觀物體所有運動情況,小到日常一列火車的運動,平拋小球的運動,大到宇宙天體的運動,接近光速的物體運動,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可以說宏觀世界「打遍天下無敵手」,因為我們通過相對論真的可以預言一個運動物體的「未來」,並且未來每一個時刻都是確定的,清晰可見的,100%可預測出確定結果的。

但是到了量子世界,我們會發現,用薛丁格的方程解出波函數來預言一個微觀粒子的「未來」,我們永遠只能得到每一個時刻粒子處於各個狀態的概率分布圖,換言之我們永遠只能拿到概率值,無法拿到確定值。這對我們人類而言肯定是不甘心的,我們認知的物理規律都是可以100%預言未來的一切,你只告訴我概率不告訴我確定值,說明你還不夠了解這個微觀世界而已。

所以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愛因斯坦的這種「決定論」「確定論」思想是非常符合我們的直覺的,因此愛因斯坦拋出一句「上帝不扔骰子」來表達自己的這個觀點,不扔骰子就表示這個世界本質是確定的,我們目前無法準確預測微觀粒子是因為我們認知不足造成。

而波爾一派的哥本哈根學派各位大咖則認為這個世界尤其是微觀世界本質就是不確定,這種不確定性不是我們認知不足造成,而是這個世界的內在屬性而已。當波爾把世界描述為本質不確定,肯定不少朋友會覺得:你這就是耍賴嘛!的確,我們人類幾千年研究科學史可以總結出一條規律,凡是測不準的問題都可以歸結於我們自己認識不夠,凡是不能確定的預測某物體的問題,也可以歸結於是我們人類認知不足,我們目前預測不準微觀世界,怎麼可能是因為微觀世界本來不確定呢?肯定是我們自己認知不足造成的,我們內心是極度相信這個世界本質是確定的,只要我們不斷研究探索,終有一天我們能把微觀世界也100%確定預言而不需要用概率來描述微觀世界。

可惜理想和豐滿,現實很骨感,「貝爾不等式」在微觀世界不成立,已經極度說明了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真的就是微觀世界的本質屬性,絕對不是我們認知不足造成,關于貝爾不等式我往期也寫了文章講解,如果不懂可以先去看看。

從目前的量子力學發展來看,還是以哥本哈根學派的理論為主流,雖然也有很多反對這個學派的物理學家,但是筆者還是比較相信哥本哈根學派的,因為這個學派的理論最大特點就是經得起實驗來檢驗,雖然這個學派的理論太不符合我們的直覺,但是正如當初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一樣,也是反直覺,不過最後依然被大家接受,可見直覺不等於真理,常規不等於真相。

讓我們相信上帝的確扔骰子吧,這樣的世界不確定,這樣的世界充滿變數,這樣的世界讓人驚訝,這樣的世界讓奮鬥更有價值,這樣的世界命中未註定,這樣的世界更激勵人上進,這樣的世界更為豐富。我是百家號《小彭來給您解惑》,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如果對文章有異議可以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上帝不會擲骰子」玻爾:「你別指揮上帝該怎麼做!」
    為什麼這屆索爾維會議這麼著名呢?由於參與的物理學大咖多、討論的問題重要,所以被稱為最著名的一次。這屆會議上出席了我們所熟知的愛因斯坦、波爾、普朗克、居裡夫人、康普頓等等17位著名的諾貝爾學獎得主,被稱為最強大腦的雲集,號稱當時全球三分之一的智慧匯集於此次會議。
  • 我確信上帝不會擲骰子:被誤解的愛因斯坦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微信號:nanfangzhoumo  「無論如何,我都確信,上帝不會擲骰子。」多年以來,愛因斯坦的話已經成了他反對量子力學及其隨機性的標誌,但人們其實誤解了他。  「上帝不擲骰子」——愛因斯坦的名言中很少有哪句話像這句被引用得如此之多。
  • 上帝到底玩不玩骰子
    對硬幣材質一概不計,硬幣由面1與面2構成。我們現在來玩這個硬幣骰子,每一次拋出硬幣,在硬幣靜止在我們眼前後,都會有一個結果。或1或2。而在硬幣沒有靜下來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認為它是1和2的組合態。我們在硬幣骰子玩遊戲的過程中發現,面1和面2隻能單獨出現在一次測量中,不可能在一次測量中同時出現面1或面2。
  • 量子測量:「上帝」開始玩骰子了
    說到量子測量,給大家的印象是:在量子世界,不論多少事情原則上只要有孫悟空的量子分身術,一下子變出千千萬萬個孫悟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同時把它們都搞定,事實上不是這麼簡單的!量子計算機可以提高計算效率是有條件的,要對應於某些問題進行巧妙設計才行。
  • 看此文,你會明白愛因斯坦關於上帝不擲骰子的思考,是多麼重要啊
    今天就不分享我的分析了。大家看看下面的文章吧。非常不錯。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無論如何,我都確信,上帝不會擲骰子。」多年以來,愛因斯坦的話已經成了他反對量子力學及其隨機性的標誌,但人們其實誤解了他。「上帝不擲骰子」——愛因斯坦的名言中很少有哪句話像這句被引用得如此之多。人們自然而然地把這句名言當做他斷然否定量子力學的證據,因為量子力學把隨機性看作是物理世界的內稟性質。在大眾心目中,故事是這樣的。愛因斯坦拒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一些事情是非決定論的——它們發生就是發生了,人們永遠找不出原因。
  • 龍之谷手遊扔骰子有什麼技巧 扔骰子選什麼好
    龍之谷手遊扔骰子有什麼技巧 扔骰子選什麼好時間:2017-03-03 09:3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龍之谷手遊扔骰子有什麼技巧?扔骰子選什麼好?相信大家還不清楚,下面小編來介紹一下。
  • 「上帝不擲骰子」是什麼意思?愛因斯坦的這句名言顛覆認知
    愛因斯坦說過一句名言:「上帝不擲骰子」,為什麼他會說這樣一句話呢?其實就和前文的小問題有關,在量子力學的世界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是確定的,所有的事情都要看「概率」,愛因斯坦不認同量子力學中的這個觀點,直到他去世也一直在否認量子力學,因為在量子力學中,世間萬物的選擇都要看概率,並且認為這是我們宇宙的「內秉屬性」。
  • 你還相信愛因斯坦反對量子力學?那你根本不懂「上帝不擲骰子」是什麼意思
    撰文 喬治·馬瑟(George Musser) 翻譯 韓冬上帝不擲骰子——愛因斯坦的名言中很少有哪句話像這句被引用得如此之多。人們自然而然地把這句名言當做是他斷然否定量子力學的證據,因為量子力學把隨機性看作是物理世界的內稟性質。
  • 為什麼說「薛丁格的貓」是對上帝在擲骰子的最好論證?
    「薛丁格的貓」是量子力學裡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這個實驗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論證量子力學的不可靠性,但是最後卻叛變,成為了證明量子力學正確性的重要實驗。但是「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在現實也就是宏觀世界中是永遠無法實現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第五人格:扔骰子大測試!400個「骰子」告訴你,怎麼扔最划算!
    到底什麼時間段扔這個骰子的效果是最棒的,我們為了弄清楚這個事情,也開啟了一個扔骰子大測試的活動,我們找來了4個帳號,都刷了100個骰子,從第十賽季的推理之徑第一步開始走起,分別測試早上6點、中午12點、下午6點和晚上12點的數據,用總共400個骰子告訴你,怎麼扔最划算。那麼究竟答案如何呢?下面就跟隨趣遊君一起看下去吧。
  • 上帝擲不擲骰子?
    「上帝不擲骰子」「量子力學是很酷炫。可內心的聲音告訴我,它並非真實之物。這理論說了一大堆,但並沒有真的帶領我們更加接近『老頭兒』(上帝)的秘密。無論如何,我都確信,上帝不擲骰子。」(Quantum mechanics is certainly imposing.
  • 新知 | 上帝不擲骰子:被誤解了的愛因斯坦!
    大部分科普愛好者,或許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上帝不擲骰子
  • 發現了黑洞的愛因斯坦,到底信不信上帝
    而在有神論者看來,只有信仰上帝,生活才有終極的意義。俗語曰「舉頭三尺有神靈。人可欺,天不可欺」,正是這個意思。心中有了神,善才有善報、惡才有惡報,不在今生,便在來世,一個強大的上帝自然會把一切事物以公正的方式安頓好。如此,我們才能獲得內心的平和與安詳。如果不信仰上帝,則沒有一種終極的力量來保障人類社會的公平、正義,生活也因之變得荒謬起來。
  • 愛因斯坦說的「上帝不會擲骰子」是什麼意思?
    上帝擲骰子其實是發生在一次索爾維會議上,這是科學家的峰會。在上世紀的20年代~30年代,科學家們有一個議題,那就是哥本哈根學派對於量子力學的詮釋「不確定性」到底靠不靠譜?光是粒子還是波?而波恩證明了矩陣力學和薛丁格方程是等價的,並且給出機率波的解釋模型,隨後海森堡進一步提出了不確定原理,說的就是:微觀粒子的動量和位置是沒辦法同時確定下來的,動量的不確定性越小,位置的不確定性就會越大,同樣的,如果位置的不確定性越小,動量的不確定性越大。那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 被誤解的愛因斯坦
    (環球科學供圖/圖)「無論如何,我都確信,上帝不會擲骰子。」多年以來,愛因斯坦的話已經成了他反對量子力學及其隨機性的標誌,但人們其實誤解了他。雖然愛因斯坦並不反對量子力學,但他肯定反對哥本哈根詮釋。他不喜歡測量會使得連續演化的物理系統出現跳躍這種想法,這就是他開始質疑「上帝擲骰子」的背景。「愛因斯坦在1926年所惋惜的是這一類具體的問題,而並沒有形而上地斷言量子力學必須以決定論為絕對的必要條件,」霍華德說,「他尤其沉浸在關于波函數的坍縮是否導致非連續性的思考中。」愛因斯坦認為,波函數坍縮不可能是一種真實的過程。
  • 愛因斯坦證明「上帝」存在的故事
    不知道有沒有誰知道本文的真實性,以及作者是誰?不管怎樣,文中愛因斯坦的邏輯和論證方式是非常有趣的,值得玩味。在現實中,愛因斯坦經常把「上帝」掛在嘴邊,他稱上帝為「老頭子」。在量子力學興起之時,他曾經犯了一個錯誤,他當時反對量子力學的一些重要發現,並且說了一句著名的話:「上帝不會擲骰子。」結果量子力學的發展,證明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反對是錯的。
  • 百聞牌:玩家開發運勢流,拖著靠扔骰子獲勝
    導讀:陰陽師百聞牌有好幾種獲勝方式,其中一種只需要扔骰子扔出10次6就可以直接獲勝。既然有這種獲勝渠道,那麼肯定有玩家開發這方面的玩法。的確,最近枝椏在逛社區的時候,就發現有玩家打算考「運勢流」來獲勝。下面來看看這位玩家的組合安排是什麼吧!
  • 量子力學與上帝的骰子
    愛因斯坦在論文中,重新提起光的粒子說。按照光粒子說和量子概念,光應當是由一份一份不連續的微小顆粒組成,他起名叫「光量子」,簡稱光子。愛因斯坦對於這樣的概率說嗤之以鼻。概率的存在,只是量子力學理論不完整的證明。量子力學並沒有找到完整描述微觀和宏觀世界的理論。「上帝不會擲骰子」,愛因斯坦這樣說。
  • 第五人格:玩家扔二十面骰子扔出了三?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每當新賽季開啟之時,總有那麼一兩個玩家是會把推理之徑的珍寶數從頭數到尾,然後仔細分析自己每天需要打多少局才能把推理之徑上的皮膚拿完。況且有點的時候很多玩家攢了很多的骰子,但扔出來的步數卻沒有那麼多的時候,玩家們內心也是很崩潰的。
  • 上帝投擲的骰子——愛因斯坦的幽靈超距作用
    光電效應理論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量子力學領域奠定了他的重要地位,然而該理論背後所蘊含的哲學深意卻深深地困擾著愛因斯坦。眾所周知,愛因斯坦以推導出質能方程E=mc^2聞名於世。《紐約時報》關於EPR 悖論的封面新聞報導(E、P、R這三個英文字母分別是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英文的第一個字母)從左到右: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直到上世紀80年代,EPR悖論仍被當作一個奇怪的哲學腳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