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一期育兒節目,田亮和葉一茜兩口子吐槽給孩子「睡扁頭」的經歷。
葉一茜表示:她女兒出生時,婆婆一直說要給孩子睡個扁頭,老人覺得扁頭好看。孩子睡覺會不時地側著,她試圖把頭掰正,就把好不容易睡著的孩子掰醒了……後來就乾脆買了防側睡的枕頭給孩子用。
可是,我想說,刀劈斧鑿一般平坦的後腦勺,看不起並不健康,而且是真的不好看!
娛樂圈裡公認的「骨相美人」劉亦菲,她那教科書般飽滿流暢的後腦勺實在給她加分不少。
我們現代的審美,並不認同扁平的後腦勺,反而偏好圓潤的後腦勺。為了顏值著想,嬰兒的「扁頭」還是不睡為妙。
那麼,到底哪些生活習慣會成為孩子們的「顏值殺手」呢?
初生嬰兒具有「神奇」的頭顱結構:他們頭顱的骨片之間存在縫隙,也就是說,頭顱的各個骨片是相互游離的。
出生以後,嬰兒們要花費數年的時間才能癒合自己的頭骨。
這就決定了,在嬰兒時期,人類顱、面的形狀很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發生改變。
我們知道,嬰兒們每天有超過50%的時間處於睡眠狀態。如嬰兒睡眠姿勢不當,習慣朝向某一邊睡覺,均會造成多睡的一邊產生頭部扁斜現象,若再加上嬰兒頭枕過硬,則可導致頭顱、耳郭變形,大小臉等。
而一旦超過1周歲,再想矯正孩子的頭型就比較難了。
因此,在嬰兒期,建議家長儘量避免嬰兒長時間保持同一個睡姿,最好能保證仰臥、側臥交替進行。
同時,在孩子清醒時,可以讓孩子多趴著玩兒,這樣可以減少外力對小腦袋局部的壓迫。
不得不說,新手爸媽帶娃的第一難題十有八九是哄睡,而對付難入睡的娃有一個核武器就是奶睡。
然而,奶睡雖然好用,卻暗藏隱患。
嬰兒含著奶瓶或乳頭入睡時,門牙(特別是上門牙)浸泡在奶液中,奶液中的碳水化合物會被細菌分解產酸,侵蝕牙齒,使牙齒脫礦溶解,形成齲齒,也就是「奶瓶齲」。
拇指寶寶作為一枚骨灰級戀奶娃,兩歲時還在夜奶,並且有奶睡的習慣。那時我發現他兩顆門牙中間的邊緣有深白色的部分。
牙醫告訴我,這是早期的奶瓶齲,說明牙齒已經脫礦了,後期隨著脫礦帶顏色變深、範圍變大,牙齒會變黃變黑,不及時治療還會影響以後恆牙的健康。
回家我乾脆利落地給娃戒了夜奶和奶睡,畢竟,這確實不利於孩子的牙齒健康,發展成奶瓶齲的話也實在是很不美觀。
在1歲以前,嬰兒們會通過吃手來探索世界和安撫自己,這對嬰兒們的早期智力發育是有幫助的。
但是,如果3歲以後,孩子吃手的習慣還長期且頻繁的存在著,那就可能影響到孩子們的顏值了。
當孩子經常地把手指放在門牙之間,頂著門牙,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牙齒外突的情況,導致上下牙無法咬合。
如果這個習慣持續到5-6歲,長期的吮吸姿勢會記憶在孩子的口腔和臉型上。
此時,不但顏值斷崖式下降,孩子發音和牙齒正常切割食物的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梨視頻報導了山西太原的一個6歲女孩,喜歡咬手指並伴隨吮吸動作,長時間後她的牙弓變得狹窄,導致齙牙。
牙醫表示,孩子的齙牙程度已經影響到了面型,能明顯地看到嘴唇突出。
另外,除了需要及時改掉吃手的習慣之外,同樣的理由,也要及時地戒除安撫奶嘴。
在幫助孩子戒除對手指或安撫奶嘴的迷戀時,應考慮是否安全感缺失導致的迷戀,從心理上疏導。
避免暴力戒除,也不要緊迫盯人、頻繁提點,這些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在必要時,可以向醫生求助。
研究表明,顏值高低與對稱性存在正相關,也就是五官越對稱,就會被認為越好看。
而單側咀嚼則會生生地破壞臉部的對稱性,進而影響顏值。
有一個成語叫做「用進廢退」,長期單側咀嚼,得到充分鍛鍊的那一側咬肌會越來越飽滿;另一側則會維持現狀或萎縮變小。
天長日久,面部兩側就會出現明顯的不對稱,最終喜提「大小臉」。
而由於正處於生長發育期間,孩子長期的單側咀嚼會形成骨性偏頜,這與單純咀嚼肌不平衡導致的大小臉剛好相反,不常咀嚼側反而由於軟組織堆積而偏大。
因此,我們日常應警惕孩子的單側咀嚼,把大小臉扼殺在搖籃中;如果已經出現了大小臉,並影響了下頜功能、牙齒咬合等,應找牙醫做必要的正畸幹預。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長得高、長得壯,贏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會熱衷於給孩子進補,各種湯湯水水、蜂王漿等補品,甚至一些號稱能增高的神藥,去餵孩子。
殊不知,這樣一通操作下來,往往會事與願違。
盲目進補,可能會把孩子補成一個胖子,而肥胖不但影響顏值,還會增加性早熟的風險。
梨視頻報導過哈爾濱的一個2歲女童,母親發現女童胸部鼓起「小包」,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兩歲女兒的卵巢、子宮發育到接近10歲的水平,骨骼發育到接近4歲水平,這就是典型的性早熟。
保健品、增高神藥中可能含有的性激素和生長激素,也會增加性早熟的風險。
性早熟的孩子,青春期骨骼骨垢線會提前閉合,早早地就不長個了,他們成人後,會比正常情況下矮5-10釐米。
身高作為顏值的重要組成部分,長不高對孩子來說不啻於滅頂之災。
因此,家長應合理安排飲食結構,規避掉孩子的肥胖風險;同時,不要給孩子吃各種保健品和增高神藥。
參考文獻:
[1] 程曉英;羅飛翔;陳朔暉.嬰兒體位性扁頭症候群的研究進展[J].護理與康復,2019(3):35-38.
[2] 陳維強.嬰兒睡眠姿勢與扁頭症候群的研究與預防[J].現代醫藥衛生,2015(6):1682-1684.
[3]小土大橙子.嬰幼兒睡眠全書 [M] .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4] 蔣愛娟.孩子吃手究竟該不該管?[N].科技日報,2015-04-10.
[5] 李曉箐;易新竹.單側咀嚼及其對口頜系統的影響[J].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2001(12):380-382.
[6] 楊章萍;鄭曉萍;張旭慧等.女童性早熟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4(1):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