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儲殷:宗主國和前殖民地的關係變遷

2021-02-13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sinozhuge

歡迎廣大學人加入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QQ群,群號:432343676,請考研考博的學生添加微信號:1264273178 ,另外歡迎關注「海外利益研究」(haiwailiyi)微信公眾平臺,期待您的加入。

來源:《世界知識》

作者:儲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研究員)



  長期以來,「殖民」一詞在國際政治語境中常常被意識形態化,人們傾向於用「革命性」的邏輯、語言來分析論述殖民主義。其實,「殖民」最初只是一個中性詞。從早期的殖民行為,也就是從腓尼基時代到雅典時代的殖民行為來看,殖民實際上是指城邦國家人口爆炸後,一些人在城邦外尋找和建設飛地的行為。換句話說,殖民是一個國家的制度、文化、權力、經濟外溢的現象。如果從更廣泛的視角來講,兩個國家或地區只要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存在較強的支配與依附關係,那麼不管有沒有進行領土佔領或者殖民統治,這二者之間在一定意義上都屬於殖民關係。

  如果從這個視角來看殖民關係,那麼就引發了幾個困惑。第一,像某些國家那樣以兼併周邊領土為目的的外溢現象,是一種殖民關係還是簡單的國家領土的增長?我們一般傾向於認為殖民關係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即本土與殖民地之間具有較大的文化差異,距離也相對遙遠,比如法國和英國所進行的海外殖民。但是對於一個幅員廣大的國家而言,中央與邊疆地區之間往往也是距離遙遠,差異也不小,那麼這與殖民關係之間的差異到底在哪裡?

  第二,毫無疑問,宗主國會對殖民地產生各種深刻的影響。但是,在那些實現了民族獨立的前殖民地國家中,為何有些國家比較平穩地接納了殖民遺產,而有些國家則採取極其激烈的手段推翻一切重頭再來?

  第三,在前殖民地國家,在被殖民之前並沒有民族主義,恰恰是西方殖民的過程激起了當地的民族主義。當西方殖民結束後,這些國家又都試圖尋求自己的獨立性和發展道路,這本身是不是一種虛妄?是不是一種被決定者的自我決定?

  大多數被殖民地區的解放運動,往往面臨兩個根本的任務:一個是重構現代意義上的民族本身,另一個則是現代化。這兩個任務存在著一定的緊張關係。前者似乎發掘本民族的特殊價值,以對於歷史、文化等各方面元素的加工來構建出一個想像的共同體;而後者則是一種反特殊化的,甚至在一定意義上是批判傳統的。這雙重任務往往在前殖民地地區造成了痛苦的分裂,並進而影響到其與前宗主國的關係。

  這是因為,一方面,強調本民族的獨立性是為了反抗宗主國的壓迫,因此去殖民化成為了殖民地獲取民族獨立最為緊迫的任務;而另一方面,現代化的任務又需要重視與宗主國的聯繫。因為與宗主國的聯繫,往往構成了殖民地通往現代化最主要的路徑。

  正因如此,前殖民地國家與前宗主國的關係就呈現出排斥與依附兩種趨勢,即便是對於同一個宗主國而言,由於其對不同殖民地的不同做法,這種關係也會出現很大的不同。比如在法屬西非,由於戴高樂組建的法國聯盟的作用,前法屬殖民地就與法國始終保持著密切的關係;而在越南,法國高壓的殖民統治,則強化了當地民族解放力量摧毀一切與法國聯繫的動機。

  另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對於同一塊殖民地而言,由於其不同群體在反抗與合作譜系中的不同位置,其與宗主國的聯繫也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一般來說,農村地區的反抗者傾向於斷絕與宗主國的一切聯繫,以一種面向本民族的或是原教旨的方式來獲得民族獨立;而城市裡的工商業者、資產階級則傾向於與宗主國繼續保持聯繫,並在此之上構建新的兩國關係。所以,第三世界民族解放的形式在某種意義上也決定了前殖民地與宗主國的關係。以農村地區為基礎的、發動更加傳統的農民進行的獨立戰爭,往往更傾向於徹底蕩滌前宗主國的一切痕跡;而以城市資產階級為主力的民族獨立,則帶有更大的妥協性。從本質上來說,這是由第三世界資產階級對全球資本主義市場尤其是宗主國經濟體系的依附性所決定的。

  在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過程中,往往並不是一股力量在起作用,而是多股力量共同起作用。因此,各種力量之間的博弈就極為重要,在很多時候,各力量之間的博弈甚至比反抗殖民者本身更加殘酷。在這方面,印度就是個悲劇性的例子,它的獨立日就是內部分裂、流血的開始。另一個例子則是愛爾蘭,激進派與妥協派同樣爆發了激烈的內戰。

  所以,對於許多謀求獨立的前殖民地國家而言,最困惑的乃是無法在多股力量尤其是城鄉之間取得平衡。激烈的去殖民化往往導致殖民地時期社會精英與社會財富的大逃亡,從而讓國家陷入愚昧時代;而尋求宗主國監護之下的獨立,一方面會繼續讓國家成為牽線的木偶,另一方面也難以改變殖民時期形成的不公正的、畸形的社會結構。在宗教氛圍濃厚的一些第三世界國家,這種困惑尤其明顯。基於原教旨主義的宗教狂熱分子往往是謀求民族獨立最強大的力量,但是這種獨立本身卻可能讓殖民地的發展陷入重大的倒退,而且還很可能導致殖民地陷入內戰與分裂。比如中東地區的伊斯蘭極端主義者,雖然始終是對西方殖民者反抗最為堅決的群體,但是這一群體所推動的民族解放運動,對其社會造成的傷害也很大。

  最後需要強調的是,前殖民地與前宗主國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與大國博弈密切相關。一方面,殖民地的獨立可能是宗主國殖民帝國體系瓦解的結果。當宗主國喪失了帝國雄心之後,往往也就沒有興趣為維持帝國而支出資源。事實上,大多數的第三世界國家,既可以說是自己爭取獨立的,也可以說是被不堪重負的宗主國所拋棄的。最典型的是英國,幾乎是匆忙地逃離各個殖民地。另一方面,殖民地的獨立可能是宗主國在面對其他大國壓力時的讓步。比較典型的是印尼的獨立。必須指出的是,殖民地的獨立同樣可能是大國競爭的產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巴,它因為美國的介入而從西班牙手中掙脫並實現獨立,又因為蘇聯的援助而最終擺脫了對美國的依附。在很多時候,這意味著站隊。也就是說,前殖民地與前宗主國的關係,最終為前殖民地國家所面臨的國際形勢所決定。

本文系作者個人觀點,

不代表「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平臺」觀點

(sinozhuge)

平臺編輯:王勇

相關焦點

  • 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儲殷:用新消費剩餘探索中國新經濟突破口
    現場,一帶一路百人論壇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儲殷分享了《後疫情時代的新需求與新經濟》的觀點,他從新經濟背景下需求的實質入手分析了中國社會的新需求的構成,進而指出後疫情時代,新基建與新需求的核心取決於不同的消費模式、精神訴求以及場景能否與技術合理融合,這才是新經濟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人類到現在為止,不缺乏技術,但是所有的技術都應該在具體的社會洪流當中來運用。」
  • 「唯有利益才是永恆和永久的」——英美關係變遷及啟示
    雖然英國面對現實,不再尋求將帝國屬地緊緊抓住不放,但英國作為長期的宗主國,在附屬國、殖民地存在著深厚的經濟、政治、軍事利益,很難一下子捨棄,而在二戰中崛起的美國和蘇聯則對大英帝國的豐饒遺產虎視眈眈。面對這種形勢,在語言、法律、宗教觀念、政治思想、政治體制和價值觀上與英國最為接近的美國也就成為英國託庇其帝國遺產的最佳對象。
  • 儲殷: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國家安全與政府法制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 現代企業治理、法理學、中外政治制度、公共管理 主要學術成果: 累計發表各類學術文章近主要承擔課程:中外政治制度、美國政府政治、國際合作組織、中國政治思想史。 主要學術成就: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多次在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主流媒體發表文章,在各種期刊發表文章近90篇,出版專著兩部,多次主持、參加國家級、部級、全國高校科研項目,並完成建言獻策多篇。
  • 大國興衰:經濟、霸權與國際關係
    這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帝國主義和大國爭霸這兩個現象的出現。事實上,在工業革命甚至更早以前,國際貿易就與暴力徵服分不開。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指出:「佔主要統治地位的商業資本,到處都代表著一種掠奪制度。它在古代和新時代的商業民族中的發展,是和暴力掠奪、海盜行徑、綁架奴隸、徵服殖民地直接結合在一起的;在迦太基、羅馬,後來在威尼斯人、葡萄牙人、荷蘭人等等那裡,情形都是這樣。」
  • 為何英國殖民地大多不恨英國?
    我們總是認為,做英國的殖民地必定是每天水深火熱,英國就如同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樣,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反正是有你沒我、有我沒你。可是,儘管很多殖民地都成為了獨立國家,不再聽英國的號令,但是卻仍然對英國存在一種無形的依賴和好感,雖說小彆扭常有,都沒到深仇大恨的地步。
  • 波士頓慘案和傾茶事件,導致英國與北美殖民地戰爭的爆發!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分享的是英國與殖民地的矛盾的激化,希望你們會喜歡!波士頓慘案和傾茶事件,導致英國與北美殖民地戰爭的爆發!英國對北美的統治與掠奪政治上,英國視北美殖民地為其海外行省,要求人民絕對效忠英王、安於君主制;經濟上,力圖將北美作為其原料供應地和產品市場,極力限制殖民地經濟發展。
  • 加拿大與美國關係如此密切 為什麼不乾脆加入美國?
    今天的加拿大與美國關係非常密切,絕大部分的加拿大人都生活在與美國交界的五大湖地區且兩國邊境完全不設防。加拿大在經濟和軍事上加拿大長期依賴美國,很多加拿大學生畢業後選擇前往美國就業,而國防加拿大乾脆就完全依賴美國所領導的北約,自己也不投資。
  • 英國和美國究竟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核武器都由「山姆大叔」操控?
    不過一般情況下這種武器的控制權可是要牢牢掌握在本國手中,但是英國和美國究竟是什麼關係,為什麼核武器都由「山姆大叔」操控?1、從北美殖民地開始說起我們都知道,美國是一個道道地地的移民國家,因為國家的主體人口幾乎都是外來移民,而作為本地人的印第安人卻遭受了殖民者「血與火」的屠殺與徵服。
  • 美國南方殖民地的環境、文化與教育
    1614年第一 船菸葉被送回倫敦,以農業為基礎的南方經濟開始起步,農業的 生活方式開始成為南方殖民地社會生活的基石。 但是,北美南方的農業生產與宗主國決然不同,這裡地廣人 稀,再加上菸葉的種植每七年就會使土地貧痛,於是需要不斷墾 荒建良田,這樣就更加劇了勞動力的緊缺。種植園主們需要不斷 補充廉價勞動力,以增加利潤,擴大生產。
  • 琉球學者:琉球王國的主權當屬於宗主國的中國
    歷史上琉球王國無論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均無條件服從宗主國的需要,由此得知,琉球主權應當屬於宗主國中國。琉球中山王是誰賜予的?據《清末中琉日關係史研究》(西裡喜行,國家清史編篡委員會·編譯叢刊),維護與琉球王國宗屬關係和冊封關係中有一條極其重要,即,琉球中山王妃均出自閩人三十六姓,史上保持了將近五百年,包括琉球末任中山王尚泰的王妃。琉球中山王等以下高級官員的王子和公子須以「官生」的形式到南京學習文化,如,書法、曲藝、財務、儒學、造船、農耕和水利建設等。
  • 帝國與殖民地的關係,為什麼是現代醫學誕生的源頭?
    美國以及歐洲部分地區在戰後採用了類似 19 世紀末以來在西印度群島、非洲以及亞洲針對黃熱病和瘧疾所施行的衛生措施、檢疫做法和田野研究。戰爭的結束帶來國聯衛生組織(LNHO)在 1921 年成立,伴隨著戰爭出現的醫療與社會危機,促使當局理解到需要新的、更廣泛的國際衛生合作。個別的會議以及零星的衛生措施似乎無法恰當地預防疾病和國際規模的流行病。
  • 中國的中東國際關係研究綜述
    (2) 較大規模發展時期, 出版的學術著作多, 涉及的研究領域寬,一些年輕學人試圖通過學習、 借鑑西方現代國際關係理論, 以新的分析框架和理論方法解析與理解複雜、多變的中東局勢。 面對當今世界的複雜局面,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學習和借鑑西方國際關係理論, 逐步形成中國特色的國際關係學, 依然任重道遠。
  • 一部介紹東亞各國版圖變遷的視頻,引發歐美中日韓網友激辯!
    6、韓國不是中國附屬國,我們和中國的關係是朝貢關係,我們是獨立的國家!7、韓國和中國的關係就像特蘭西瓦尼亞和奧斯曼帝國的關係,如果這不算附屬國,那麼世界的歷史地圖都要被重新繪製了!10、他說的也有一些道理,很難分辨出朝鮮是諸侯國還是獨立王國,這與歐洲宗主和附屬國的關係很不一樣。我認為朝鮮是主動尊重明帝國,但也有自己的主權。11、中國幫助朝鮮抗擊日本並非是因為宗主國,而是因為日本的侵略最終目標是明朝,朝鮮只是日本的跳板。
  • 初中歷史考點:近現代國際關係
    今天螺螄君就跟大家探討五四運動深刻的時代背景,梳理近現代國際關係的線索。【材料題命題特點】由於此類主題線索性較強,題型設置往往體現出一定的層次性。因此,在複習時可提前做好相關主題縱向線索的梳理。在這裡螺螄君還需特別提醒各位考生,根據對近幾年真題分析不難發現,在材料及問題設置方面,近現代國際關係、中外關係兩條線索縱橫交錯命題趨勢愈發明顯。因此,在把握近現代國際關係主題類材料的同時,不應忽視其與中國的聯繫。
  • 【國關思想史筆談】趙思洋:自由主義國際思想-從國際關係理論回到思想史
    歐美三大主流學派(現實主義、自由國際主義、建構主義)各自的源流變遷、彼此之間的分歧與合流,是最近三十年來國際關係思想史研究的主要內容;各類專題著述無不追溯這幾個學派的最初思想來源,它們的代表人物,它們的重要概念、命題、範式,它們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以及它們在各個歷史時期不同代表人物之間在以上幾個方面的傳承性和變化性。
  • 摩洛哥以色列關係正常化,被出賣的除了巴勒斯坦還有西撒哈拉
    12月10日,美國總統川普發表推特稱,「摩洛哥認真、可信和現實的自治方案是為持久和平與繁榮提供持久解決方案的唯一基礎。」12月10日,美國、以色列與摩洛哥三方分別宣布,以色列與摩洛哥同意實現兩國關係的正常化。摩洛哥成為今年繼阿聯、巴林和蘇丹之後,在美國斡旋下第四個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
  • 2021年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考研真題匯總
    《家庭、私有制與國家的起源》二、簡答1.王安石變法內容與評價2.全球化產生的條件3.阿拉伯之春原因、過程、結果4.外交與外交決策的關係三、論述(3、4國際組織專業選做)1.人權觀念的歷史演變2.冷戰後發展中國家未形成大規模合作的原因3.評述科技革命對世界政治的影響4.面對全球性威脅和挑戰,聯合國應該如何發揮作用
  • 英國為什麼不把殖民地變成領土,俄國是怎麼做到的?
    17到18世紀,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殖民地,並擊敗荷蘭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強國。美國獨立後,英國將殖民地的重點改為印度,同時佔領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香港等地。近代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家和地區達到58個,鼎盛時期本土、殖民地、託管地等總陸地面積約3300多萬平方公裡。
  • 本期《奇葩說》儲殷這一行為徹底惹眾怒,網友:太失望請滾出節目
    這個話題的時候,儲殷在節目中的這一系列行為卻惹來眾多網友和粉絲們的不滿,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奇葩說上演的最糟糕最令人憋屈和感到反感的一期節目!說實話在看了新一期《奇葩說》節目眾多選手的激辮後,尤其是儲殷的發言讓小編我看的渾身難受,儲殷上臺後卻往死裡煽著道德綁架,儲殷說自已是離婚律師,拿自已之前接的離婚官司來藉此說明離婚的可怕性,給孩子帶來多的大傷害。
  • 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歷史主義
    首先,歷史主義反對將用理性主義和實證主義用編年史的手法將科學發展描述為積累,而是強調進化與發展的整體進程。庫恩將其劃分為「前科學、常規科學、反常與危機、科學革命、新的常規科學」等階段;而拉卡託斯提出了科學研究綱領「進化和退化」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