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liyue555(答疑) @liyue556 (課程)
新浪微博:@李越越君
知乎:@李越 歡迎互動
歡迎大家參加李越上海《兩性吸引學》線下課,小班教學,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課程時間:6.8-9日端午節兩天
課程介紹:請點擊此處查看
報名方式:聯繫助理Tina諮詢報名,微信:tinana02
大家好,我是Archer。
最近見了個朋友,大學同學,男生。算算畢業到現在,也有快四年沒見了。
一開始我還沒認出來,一來是因為我大學沉迷遊戲,社交方面的精力投入少之又少,對他沒有過多的關注;二來,也是因為,他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他大學的時候,毫不客氣的說,就是個竹竿身材。一米七幾的個子,體重只有堪堪一百斤出頭。
而現在,卻是虎背熊腰,身上的肌肉塊兒壯的好似要將衣服撐破了一般。據他說,他體重現在已經突破一百六十斤的大關了。
然而讓我十分詫異的是,聊天過程中,他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意思是,他還想要繼續增重下去,想將自己的塊頭練的更大,更強壯。
這我就不是很能理解了。一般來說,健身的作用就是強身和塑形,讓身材更加協調,勻稱和健美。而他現在的樣子,上半身的塊頭已經大的有些嚇人了。
一米七幾的個子配上這個塊頭,給人的感覺反而是矮壯矮壯的,只有一米六幾身高的既視感,絲毫沒有健美的感覺。
仗著我倆關係還算不錯,我便順著這個意思將他如此拼命健身的原因都打聽了出來。
他的原生家庭算不上幸福,父母與他之間的交流,基本都是指責與打壓,而他周圍偏偏又有很多「別人家的孩子」,所以無論他怎麼努力,都無法真正得到贊同和任何。
自卑,是他抹不去的烙印。
好不容易上了大學,逃離了家庭的束縛,但從小缺乏的認同感依然沒有得到滿足。
內心的缺失讓他十分執著於談戀愛,而且是主動去追求當時我們班一個性格比較溫婉的女孩子。如果大學能有這個女孩子的陪伴和認可,他自然就不用再去在乎其他人的想法了。
當然現實不是童話,不會認可他這樣天真的想法。所以苦追兩年多,他都沒能如願以償。
據他說,就在他陷入自我懷疑,感到十分絕望的時候,有個人給他指了條明路,告訴他之所以追不到喜歡的人,是因為他身材太瘦弱,不夠健美,沒有男性該有的陽剛之氣。
於是,他的健身之路便開始了。
在這過程中,他也終於遇到了他第一任的女朋友。
這個女生可以說相當的優秀,自我要求很高,對自己也十分嚴格。按照我朋友的說法,他當時其實是根本配不上這個女生的,再加上女生對他也有一些要求,希望他可以變得更好,而其中一條,就是健身。
於是在自我和女朋友的雙重激勵之下,他開始嚴格要求自己執行健身計劃。
有多嚴格呢?
據他說,有一次他做完負重深蹲,站起來想要走到旁邊的椅子上坐著歇會兒,卻因為腿部剛剛練的太猛,有些脫力,整個人一個趔趄就倒了下去。
他先是楞了片刻,然後「哇」的一聲,大哭了起來。
嗯,一個二十來歲,身材在當時已經算健壯的男生,就這麼嚎啕大哭了起來。
雖然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女朋友對他的無理取鬧越來越多,各自的事業又越來越繁忙,兩人的爭吵日漸增多,最終分手。
但健身的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一直到最近與我見面。
作為朋友,我並不想反對他健身的計劃,他作為一個成年人做出的決定,我理應保持尊重和理解。
今天要討論的,是他這些行為背後的深層邏輯,一個關於「自我認同」和「外界認同」的邏輯。
作為人而存在,是一定需要認同感的。只有被認同和認可,才能切切實實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活著才會變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所以的人的求生本能,註定了我們都需要認同感。
但可惜的是,我們這一代的父母輩,大多數都不懂得這一點,所以從小給予的打壓和指責,遠遠多於認可和讚美。
這相當於就切斷了我們「外界認同」的來源。
面對這樣的情況,一部分人會變得自卑,而另一部分人,會產生一種自我防禦機制,從需求「外界認同」演變為自己給予「自我認同」,變得極度自我和偏執,即由自卑演化出極度的自負。
普通人在旁人不給予認同時,通常會思考旁人為何會反對,會有一個自省的過程,然後會將思考的結果表達出來,與人交流,最終互相理解,達成共識。
但陷入自我防禦機制的人就沒有這個過程。
當旁人否定他們,不給予他們認同時,他們會很直接粗暴的認定:「我根本不需要其他人的認同,其他人給不給我認同沒關係,只要我能給自己認同就好」。
從而否定自己對「外界認同」的需要,轉而自己給予「自我認同」。即,陷入自我的世界,覺得全世界都不理解自己。
但其實,當他們在自我的世界裡,做出一些成績之後,依然嘗試性的去尋求旁人的認同。
如果旁人願意給予他們「外界認同」時,他們依然會感到十分開心,認為自己被認可,同時展現出對「外界認同」的渴求性。
這就與他們防禦機制啟動時的狀態,是相互矛盾的。只是,他們大都不會意識到這一點。
能給予自身「自我認同」,本身應該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利用「自我認同」去逃避外界的否定,尤其是本身還需要「外界認同」的情況下,就會讓人顯得十分分裂,在和他人交流的過程中,就會經常的,顯得反覆無常。
一會兒想要儘量符合外界的標準,獲取外界認同;一會兒又拒絕外界標準,陷入自我的世界,靠著給予自身「自我認同」來逃避和外界的交流。
尤其,是在「自我認同」和「外界認同」發生衝突時,盲目的選擇擁抱「自我認同」,陷入自我的世界時,會有一種,全世界都在針對自己的感覺。
舉個慄子,就比如我朋友的情況。
由於當他失意時,有人跟他說過,他需要健身;同時,他當時的女朋友又明確告訴過他,他需要健身。
而後,他在後續的健身過程中,又逐步的感覺到了自己的變化,發現自己做到了很多人沒有做到的事情,自我的堅持與努力帶來的回饋讓他十分愉悅和開心。
於是,「努力健身=自己變得更加優秀」的「自我認同」便就這樣建立了起來。
恰巧這個過程中,外界對他們的努力也作出了十分的認可,認為他身材變得更加健美,十分有型。於是這種「自我認同」便更加的根深蒂固。
但漸漸的,他健身的運動量越來越大,越來越猛,塊頭也漸漸變大,身材慢慢的已經顯現出了不協調的感覺。
此時,外界就會對他給予否定,告訴他,「你可以不用這麼拼命了,你這樣子下去反而不好看了」。
普通人聽到這一條,一般會仔細審視下身材比例,對比下大眾審美,來確認是否如旁人所說,然後做出改變。
但我朋友卻不是這樣做的。
因為外界的這個否定告訴他,「你不用努力健身了,繼續下去你反而會變得不好看」,其一是對我朋友早先建立的「自我認同」的否定,其二是對他目前狀態的一種否定。
面對這樣的否定,他的自我防禦機制啟動,告訴自己和他人,「我根本不需要別人的認可」,「我自己開心就好」,「我就喜歡自己這個樣子」。
從而,完全將自己與外界割裂開來,否定掉客觀存在的標準。
意識到他人意見的合理性,嘗試性的接納和理解外界的否定與反對。或許會慢慢發現,有些時候,並不是全世界的在針對你。而世界,有時候也可以很溫柔。
更多關於自我認知與人性認知的知識,歡迎大家參加李越老師6.22-23日西安《洞悉人性》線下課。
歡迎大家參加李越上海《兩性吸引學》線下課,小班教學,名額有限,報名從速!
課程時間:6.8-9日端午節兩天
課程介紹:請點擊此處查看
報名方式:聯繫助理Tina諮詢報名,掃描下方二維碼或加微信:tinana02
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
「渣男」「女追男」
「兩性吸引學」、 「故事匯」
可查看我寫過的相關文章合集
李越所有服務介紹連結:
所有課程內容不重複,請按需購買
- The End -
李越 / 多年個諮及線上線下培訓經驗
知名兩性情感專家
實操型社交心理諮詢師
知乎情感領域最知名的「大V」之一
✎
說你不敢說的,教你不了解的
在這裡帶你認識自我、認識人性
了解兩性,學會愛與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