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事沸點:網絡支付網購等致用戶信息洩露或入罪;密碼法表決通過

2020-12-25 騰訊網

政經事、IT圈、身邊事、世界眼……今日哪些網事最熱?網絡傳播雜誌聯合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為你帶來每日最熱的「網事早餐」。

政 經 事

密碼法表決通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10月26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密碼法,將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密碼法旨在規範密碼應用和管理,促進密碼事業發展,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提升密碼管理科學化、規範化、法治化水平,是我國密碼領域的綜合性、基礎性法律。

最高法最高檢:網絡支付、網購等致用戶信息洩露或入罪

2019年10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於辦理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稱《解釋》),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解釋》明確了拒不履行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和有關法律適用問題,對於依法懲治相關網絡違法犯罪活動,保障網絡安全,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建設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將發揮積極作用。

I T 圈

華為獲頒我國首個5G基站設備進網許可證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我國首個5G無線電通信設備進網許可證。華為率先獲得首張5G基站設備的進網許可證,標誌著華為5G基站設備可以支持我國規模部署,正式接入公用電信商用網絡。

網易有道上市首日破發,收盤較發行價下跌26.47%

網易有道近日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為「DAO」,IPO價格定在每股17美元。根據雪球數據,網易有道開盤價13.5美元,較發行價下跌20.6%,截至美股收盤,網易有道報12.5美元,股價較發行價下跌26.47%,市值14億美元。

全球超八成區塊鏈專利在中國

2014年開始,區塊鏈技術應用公司開始增多,到2017年進入創業高峰。如今中國的區塊鏈技術,行業內公司實力已不可小覷,2018年中國區塊鏈專利佔全球的比例為82.1%。

上汽集團:欲打造世界首輛5G汽車,將在明年4月發布

上汽集團副總裁兼總工程師祖似傑近日表示,「網際網路車」概念,是希望把網際網路外部的東西和車聯繫起來,最終目的是把車變成網際網路的一員,或者變成物聯網的一員。祖似傑稱,上汽和華為、中國移動是戰略合作夥伴,正在打造世界首輛5G汽車,這輛汽車將在明年4月份發布。

完美世界發布Q3財報: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增28.47%

10月27日,完美世界披露2019年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主要指標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核心數據均創歷史新高。2019年前三季度完美世界實現營業收入58.12億元,剔除2018年轉讓院線業務收入影響,較上年同比增長16.10%。同時2019年推出的重磅遊戲採用授權代理模式,收入計量方法不同於自營模式,營業收入實際增速大於16.10%。實現歸母淨利潤近14.76億元,同比增長12.00%;扣非歸母淨利潤近14.20億元,同比增長28.47%。

美年健康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和雲鋒基金籤署投資協議

10月27日,美年健康(002044)發布公告稱,美年健康股東合計向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和雲鋒基金轉讓美年健康股份604884840股,約佔美年健康總股本的16.16%。其中,阿里巴巴及其關聯方將受讓約10.82%美年健康股份,交易完成後將成為美年健康的第二大股東。

騰訊安全:首次攻破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在近日召開的GeekPwn2019國際安全極客大賽上,騰訊安全玄武實驗室披露了指紋識別領域的最新研究——自動化破解多種類型指紋識別。騰訊方面表示,該研究通過提取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留存的指紋,自動化進行克隆復原,進而通過各種指紋設備的驗證。這次挑戰也是國際上第一次成功攻破超聲波屏下指紋識別技術。

微信封殺拼團砍價連結

日前,微信官方對《微信外部連結內容管理規範》進行修訂,對違規使用用戶頭像,誘導、誤導下載/跳轉,好友助力、加速、砍價、任務收集等違規活動,以及違規拼團等方面內容作出規範。修訂版規範將於2019年10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

小米集團董事會委任林斌為副董事長,周受資為執行董事

小米集團25日發布公告稱,小米集團聯合創始人、總裁以及執行董事林斌任副董事長,協助董事長雷軍進行公司重大戰略決策。林斌成為副董事長後,繼續擔任小米集團執行董事、聯合創始人及總裁職位。小米集團委任高級副總裁、CFO周受資任執行董事,周受資成為執行董事後將繼續擔任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及財務長職位。

滴滴每天處理超4875TB綜合數據

在近日舉行的2019博世智能出行大會上,滴滴旗下小桔車服車聯網業務負責人黃智信表示,滴滴大概每天處理超過106TB的軌跡數據以及4875TB的綜合數據,通過AI和大數據技術可以進行叫車供給需求15分鐘後的預測,目前準確率達到85%,派單導航ETA誤差率小於15%。

身 邊 事

甘肅夏河縣發生5.7級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8日01時56分在甘肅甘南州夏河縣(北緯35.10度,東經102.69度)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夏河縣19公裡,距合作市23公裡,距臨夏縣52公裡,距碌曲縣60公裡,距和政縣70公裡,距蘭州市148公裡。

新規:地鐵內使用電子設備不得外放聲音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了《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將於2020年4月1日起施行。在乘客行為規範方面,《辦法》規定乘客不得有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在列車內進食(嬰兒、病人除外)等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的行為。

北京明年實現全市5G網絡全覆蓋

近日,記者在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與順義區人民政府舉辦的「5G-50」技術與應用專家論壇上獲悉,預計今年年底,北京全市5G基站將超1.4萬個,實現五環內完成部署,到2020年實現城郊5G網絡全覆蓋。

國家郵政局:今年「雙11」期間行業業務總量將再創歷史新高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郵政局制定《2019年快遞業務旺季服務保障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預計「雙11」「雙12」、西方聖誕節以及2020年元旦和春節前的電商集中促銷將帶動業務量顯著增長。其中,「雙11」期間(11月11日至18日)將出現旺季峰值。《方案》強調,今年「雙11」期間行業日最高處理量和業務總量將再創歷史新高。

世 界 眼

英國首相將授權華為接入英國5G網絡

據《星期日泰晤士報》27日報導,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正準備授予中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訪問英國未來5G電信網絡的權限。(Reuters)

TikTok回應美議員安全質疑:美國用戶數據全部存儲在美國

日前,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Chuck Schumer和共和黨參議員Tom Cotton宣布,已經致信給美國國家情報部門執行責任人Joseph Maguire,要求正式對TikTok進行國家安全風險評估。TikTok稱,TikTok美國用戶數據全部存儲在美國國內,並在新加坡提供備份支持。(澎湃)

Facebook再度推新聞服務,人工甄選而非完全依賴算法

Facebook近日推出了一項新聞服務,內容將包括《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紐約每日新聞報》(New York Daily news)等200多家新聞媒體的策劃報導,其中一些內容將需要付費。該公司表示,這些報導將由Facebook僱傭的一個記者團隊挑選,而不是完全依賴於算法。(新浪財經)

Tips:文中的新聞熱度值由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產生,是在各個網際網路平臺採集海量信息的基礎上,提取指定事件、人物、品牌、地域等相關信息,並對所提取的信息進行標準化計算後得到的。監測時間為:2019年10月27日6:00—2019年10月28日6:00。

相關焦點

  • 京東用戶信息洩露:網購糾紛責任歸屬成糊塗帳
    用戶帳號和訂單信息外洩,到底是電商技術和管理有漏洞,還是消費者自身安全弦繃得不夠緊?雙方各執一詞。現實中,電商追求提供高效的用戶體驗,消費者醉心於付款時的快捷操作,卻不知一些隱患也就此埋下。加上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手段,從安全鏈薄弱處挖掘「商機」,使不少此類網購糾紛的責任歸屬,就成了筆糊塗帳。
  • 12306部分用戶信息洩露 可通過APP更改密碼
    據悉,有部分用戶12306帳號、密碼及信息洩露,而官方聲明,露信息全部含有用戶的明文密碼。12306網站資料庫所有用戶密碼均為多次加密的非明文轉換碼,網上洩露的用戶信息系經其他網站或渠道流出。目前,公安機關已經介入調查。
  • 京東12GB用戶數據包洩露 內含用戶帳號密碼郵箱等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數據的用戶密碼都進行過MD5加密,要通過專業破解軟體,才能得到原密碼。  業內人士稱,一般MD5破解需要一定時間,但有些密碼在資料庫中已被其他人解密過,能瞬間破解,比如123456;如果是一個新密碼,破解時間就較長。可瞬間破解的帳號,一般只佔3-5%。記者嘗試根據部分用戶名和破解的密碼登陸,確實大部分可登陸京東帳戶。
  • 個人信息頻頻洩露,非法倒賣的「毒瓜秧」必須切斷!
    近日,圓通內鬼致40萬條個人信息洩露話題上了微博熱搜一張快遞單能洩露你多少秘密?地址、姓名、電話、手機號綁定的社交網站帳號、具體工作單位和家庭信息,你的網購習慣和經濟能力,甚至通過攬收人籤字一欄得知你的真實姓名和籤字……一時間,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再次引發網友熱議。
  • 支付寶用戶「信息洩露」
    據《時代報》報導,昨日,一則「支付寶鬧內鬼20G用戶信息被盜賣」的新聞在網上流傳,該消息稱,支付寶前員工李某和兩位同夥,將支付寶用戶將近20G的資料有償出售給電商公司、數據公司。消息發布後引發了輿論狂潮。支付寶官方微博昨日發布聲明回應稱,李某洩露的信息不含密碼、核心身份信息,不涉及用戶隱私及安全。
  • 涉嫌竊取並洩露12306網站用戶信息 兩嫌疑人被抓
    12月25日,烏雲平臺發布了一篇題為《大量12306用戶數據在網際網路瘋傳包括用戶帳號、明文密碼、身份證郵箱等(洩露途徑目前未知)》的帖子,稱黑客獲取了12306用戶信息並進行傳播、買賣。此帖一經發出,引發外界高度關注(華商報昨日A02版報導)。
  • 50名小紅書用戶被騙近88萬元 質問:信息是怎麼洩露的
    「除了我自己,誰會掌握我的帳號和密碼?」李女士至今疑惑不解。  4月21日,小紅書通過一家媒體回應稱,公司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進行了內部驗證與技術排查,並未發現近期有批量帳號敏感數據洩露現象。  據介紹,小紅書已經制訂了一系列風險規則、安全驗證方式和登錄限制,以防範用戶敏感信息在其他渠道洩露導致的相應風險。未來,小紅書還將採取一些特別的措施,防止詐騙團夥冒充公司客服。
  • 12306用戶信息洩露?鐵路總公司回應,網警建議改密碼
    據說是鐵路12306網站用戶信息被洩露這引發了網友的恐慌其實,這不是12306第一次被傳信息洩露2014年,12306購票網站用戶數據外洩,有人還被惡作劇退票鐵路公安機關於2014年12月25日將涉嫌竊取並洩露他人電子信息的犯罪嫌疑人抓獲。經查,嫌疑人蔣某某、施某某通過收集網際網路某遊戲網站以及其他多個網站洩露的用戶名加密碼信息,嘗試登陸其他網站進行「撞庫」,非法獲取用戶的其他信息,並謀取非法利益。
  • 400000條用戶個人信息被洩露,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要小心了
    如果以上六個維度的信息共同組成一條信息,此次被洩露的信息數量實際超過40萬條。隨著網絡科技及信息交互的迅猛發展,信息資料的記錄方式花樣翻新,獲取、保存、使用、流轉變得更為方便快捷。,就可以通過讀票儀器竊取車票中的個人信息;刷卡購物的紙質對帳單上,記錄了持卡人的姓名、銀行卡號、消費記錄等信息,隨意丟棄同樣會造成個人信息洩露。
  • 2014年網上信息洩露事件:百萬考研用戶信息被賤賣
    這意味著,一旦這些信息被黑客竊取,在網絡上盜刷銀行卡消費都將易如反掌。  作為國內在線旅遊市場份額最大的服務商,攜程的日均酒店預訂、票務預訂等業務量以十萬計。像攜程一樣愈發融入公眾生活的電商網站越來越多。有過網購經歷者知道,使用這些網站的前提是「註冊」,而註冊用戶一定要填寫諸多個人信息,支付也多半是刷卡完成的。出現在攜程上的漏洞,很容易讓人們對所有的電商網站的安全性產生懷疑。
  • 12306用戶密碼遭洩露?販賣信息的嫌疑人被抓!官方曾闢謠
    昨日,@首都網警發布消息稱,經查,一網絡用戶在網上販賣疑似12306鐵路訂票網站的用戶數據,包含60餘萬條用戶註冊信息和410餘萬條鐵路乘客信息,2018年12月29日犯罪嫌疑人陳某被抓獲歸案。經訊問,陳某供述60餘萬條用戶註冊信息,系其前期在網上非法購買所得,並非通過對12306官方網站技術入侵獲取。其餘410餘萬條鐵路乘客信息,系其利用上述用戶註冊信息,通過第三方網絡訂票平臺非法獲取。
  • 聚焦網絡個人信息洩露:經營者責無旁貸 消費者不可任性
    讓我們回顧一下2014年發生的重大網絡安全事件:12306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被黑客「撞庫」,13萬條個人信息被洩露;支付寶前員工被曝販賣20G用戶資料;攜程網出現安全漏洞,導致大量用戶銀行卡信息洩露;130萬考研考生報名信息洩漏,數據被多次轉賣……據調查,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在過去的一年內個人信息曾被洩露或竊取。
  • 洩露事件屢見不鮮 應嚴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
    刑法嚴懲「內鬼」  近年來,大面積的用戶個人信息洩露事件屢見不鮮,其黑手除了網絡「黑客」,還有不少源於企業的「內鬼」。  某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徐某就是這樣的「內鬼」之一。此前,歐陽某為了獲得北京市某小區的業主信息,多次與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徐某接觸,商談購買事項。
  • 網購狂歡暗藏支付風險 SOTP保障資金安全
    在這個購物高峰期,一些不法分子伺機利用便捷支付中的漏洞非法斂財,網絡購物詐騙猖獗,這也是當下影響消費者放心、舒心、安心網購的重度陰霾。《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指出,中國網際網路用戶近一年來因個人信息洩露、詐騙信息等問題,導致總體損失約805億元。「由於方便快捷,當前越來越多的人在網購時傾向於第三方支付。然而從網絡支付安全角度,安全性和便捷性是非常矛盾的兩個方面。
  • 行動支付中哪種技術最容易洩露隱私
    10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該法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這是我國密碼領域的第一部法律,涉及「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商用密碼」「法律責任」等重要章節。可以說,對國家、企業,乃至個人信息的密碼保護,做出了從明確權利,到規範責任的全方位規制。 密碼保護「野蠻生長」的時代要結束了。
  • 可能相當於洩露你的支付密碼
    分發自拍照,相當於散播不可更改的支付密碼  拿到照片就真的能跳過用戶本人,騙過人臉識別系統完成支付嗎?對於目前有些人臉識別系統,是確實可以的。  原理也很簡單:通過3D建模,在照片上便可以做出眨眼、動嘴等動作,通過部分人臉識別系統。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下今年央視315晚會。
  • 家長支付密碼洩露 小孩大額充值遊戲
    針對未成年人過度充值消費情況,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家長支付密碼保護不當、孩子借用父母身份證繞開監管、部分遊戲未實行嚴格實名制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社科院專家向南都記者表示,目前,家長、學校和企業在未成年人網絡防沉迷上都做了一些努力,「但這些努力是沒有形成合力的。」
  • 無銀行卡密碼能盜走支付寶資金
    對此,支付寶方面昨日表示,不少資金被轉走的案例發生是因為消費者在使用的過程中感染了手機木馬病毒造成的,個人信息遭到洩露才會引發盜刷現象。  此類案件頻繁發生,記者了解到,支付寶快捷支付打著雙密碼驗證、網購有優惠的旗號,稱其具有「網上開通不用跑銀行、無需網銀不用隨身攜帶U盾、購物享受擔保交易保障、支付寶支付密碼+手機驗證碼雙重保障」等功能,且支持手機、iPad等各種終端,覆蓋淘寶、天貓、凡客、噹噹等上萬商家為噱頭,吸引消費者。
  • 5億微博用戶數據洩露?暗網無人交易,專家建議用戶勤改密碼
    3月24日,工信部網站發布消息,3月21日,因新浪微博被爆出用戶查詢接口被惡意調用導致App數據洩露問題,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對新浪微博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問詢約談,要求其進一步採取有效措施,消除數據安全隱患。
  • ...拿什麼保護你,我的個人信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實務...
    儘量不要在網上發布個人敏感信息;2. 在網購時要設定支付密碼和手機簡訊驗證,以防網絡信息被盜取;3. 在陌生的場所,儘量不要去連接自己不熟悉的WiFi,以防止木馬植入手機獲取手機裡的內容;4.夏拂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案例來源:2017年最高法發布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要旨】非法買賣網購訂單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基本案情】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被告人夏拂曉買賣大量含有公民姓名、收貨地址、手機號碼等內容的網購訂單信息,非法獲利約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