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名小紅書用戶被騙近88萬元 質問:信息是怎麼洩露的

2020-12-19 中國網財經

  50名「小紅書」用戶被騙近88萬元 受騙者質問:我的信息到底是怎麼洩露的

  3月14日,直到銀行卡提示被划走了40087元,26歲的馬琳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2016年12月28日,在北京工作的馬琳在「小紅書」上購買了洗面奶,「小紅書客服」精確地報出了她在小紅書的消費信息,這是她認為自己被騙的主要原因。

  「儘管說洩露信息的渠道很多,但是這麼大面積的小紅書消費者被騙,只能說明是小紅書造成的信息洩露。」馬琳說,騙子掌握了小紅書後臺用戶幾乎所有信息,包括身份證信息,這些都是在小紅書註冊時必填的,「這說明小紅書後臺已沒有保密性」。

  而就在3月13日,西北民族大學研一學生李西(化名)接到「小紅書客服」電話,在理賠過程中,李西根據「客服」指示,最終被騙18100元。

  4月20日,李西的遭遇被本報報導後,截至5月31日,先後有50名受騙者聯繫本報。她們的經歷和遭遇極其相似,都是因為在小紅書上有網購經歷,最後都接到自稱是「小紅書客服」的電話,以購買商品存在質量問題退款為由被騙。據統計,50人受騙總額為879163.58元。

  讓人不敢想像的是,除了這50名受騙者,可能還有更多人受騙,還有更多人接到或者正在接到詐騙電話。

  小紅書用戶信息大面積洩露

  26歲的鄭葉收到了「小紅書客服」發給她的通知書,通知書很正式,左上角還有一個小紅書的標誌。鄭葉信以為真。

  通知書說:「尊敬的用戶,由於您近期在我們店鋪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現需全部退回,請通過我們合作第三方平臺:招聯好期貸、螞蟻借唄、來分期,掃二維碼進行接收賠付款,我們客服人員會及時跟您聯繫,給您造成不便深表歉意,感謝您的支持和信賴。」

  通知書還稱:「重要通知:因為退還款是第三方合作平臺預先把店鋪金額退還到您的支付寶餘額上,您再進行還款,如果您收到款項不配合還款,導致還款通道關閉,您個人帳戶逾期,跟您的個人徵信是關聯的,您到時將被索賠雙倍賠償款,並支付相應的利息。」

  據統計,這50名受騙者都是年輕女性,其中有22名大學生。受騙者年齡在19歲到31歲之間,平均年齡是23歲。她們在小紅書上購買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化妝品。

  受騙時間分布在3月、4月、5月這3個月,其中3月受騙16人,4月受騙23人,5月受騙11人。受騙人數最多的是3月27日,有6人;4月17日有3人受騙;4月19日有4人受騙;就在4月20日本報刊發報導當天,還有4人被騙。

  50名受騙者受騙總金額為879163.58元,受騙1萬元以下的有25人,受騙1萬~2萬元的有11人,受騙2萬~3萬元的有4人,受騙3萬~4萬元的有3人,受騙4萬~5萬元的有4人,5萬元以上的有3人。最多的一人被騙9.13萬元。

  從購買時間來看,2016年12月和2017年1月各有1人被騙,有13人購買時間是在2月,有23人購買時間在3月,有8人購買時間在4月,有4人購買時間是在5月。

  今年5月18日,26歲的網友「木易」在小紅書購買了沐浴乳和潤膚露。6天後,她接到「小紅書客服」電話,最後被騙4.3萬元。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從在小紅書購買商品日期,到被騙日期的間隔時間來統計,最短的只有6天,多數時間間隔是一個月左右。

  根據收貨郵件地址,受騙者遍布全國14省份。其中廣東有9人被騙,江蘇有7人被騙,浙江有6人被騙,北京有5人受騙,武漢有3人受騙,瀋陽、重慶、成都、合肥各有兩人受騙。

  馬琳說,受騙者數量龐大。從最早的3月到現在,人數每天都在上升,這是源頭出了問題,而不是小紅書官方指出「用戶自己的快遞單亂扔」等原因那麼簡單。受騙者遍布全國各地,收貨地址不同,基本排除了消費者洩露信息的可能性。

  被利用的弱點

  26歲的鄭葉在接電話時,發現對方可能是騙子,掛斷電話。沒想到,她還收到了「客服」的「威脅簡訊」:「女士,那我們就取消您的訂單了,月底您就自行承單(簡訊原文——記者注)這個3萬元的賠償以及起訴信!」

  螞蟻金服安全管理部相關人士介紹,事實上,冒充客服進行詐騙,如何給消費者「下套」,這些都是話術,專門針對消費者不同時期的心理,還會有專門的機構培訓做話術。臺灣專門有人賣話術,一套7萬多元。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這種詐騙之所以能夠頻頻順利得手,第一步就是受騙者的交易清單。「這些交易清單能夠清楚地顯示受騙者購物的時間和購買的物品,騙子一旦能夠準確說出這些內容,受騙者一般很難會懷疑小紅書客服的身份。」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現,此次50名受騙者受騙一共涉及21個網絡理財平臺,每個人受騙可能會涉及多個平臺,這些平臺琳琅滿目。

  據統計,通過「來分期」有20人受騙,通過「招聯好期貸」有15人受騙,通過「螞蟻借唄」有14人受騙,有8人通過「支付寶轉帳」被騙,有10人通過「安逸花」被騙,通過「馬上金融」有6人受騙,「微信轉帳」和「親密付」各有4人受騙,「華夏基金」有3人受騙,微信財付通有兩人受騙,另外網商銀行、中銀快付、徽商銀行的徽常有財理財平臺、趣店、現金巴士、微信微粒貸、翼支付、甜橙理財、富國基金、沃百富各有1人受騙。

  「這種騙貸手段是網絡購物詐騙最新類型。」螞蟻金服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騙子主要利用老百姓對網購退款流程以及一些新的網絡消費金融平臺不熟悉的弱點。同時,還利用受騙者對芝麻信用分數似懂非懂,以提高信用分才能退款為名,一步步引誘受騙者上當。」

  騙子口中的「招聯好期貸」「螞蟻借唄」「來分期」都是網際網路金融借貸平臺,均可通過支付寶進行個人消費借貸,無需擔保、抵押。「即便受騙者自己沒有錢,騙子也可以誘騙受騙者在這些平臺上借貸進行詐騙。」

  事實上,這些受騙者大多是信用記錄良好(信用不好的人借不到錢),有穩定收入或家庭條件不錯的年輕女性用戶,有多年網購經歷,金融機構對她們的個人授信實際上是對其信用的肯定。

  有法律人士認為,此種詐騙手段已從騙取個人錢財升級為詐騙金融機構,其中,好期貸的錢源自招商銀行,螞蟻借唄的錢來自網商銀行,均屬於金融機構。此種詐騙屬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且數額較大,屬於金融犯罪的一種。

  小紅書稱未發現近期有批量帳號敏感數據洩露現象

  今年3月29日,27歲的李女士在小紅書購買了防曬霜,4月17日接到「小紅書客服」電話。

  「客服」在支付寶上直接把她的訂單號發給她,裡面有她在蘇州的詳細收貨地址、購買商品信息,甚至包含著她的小紅書登錄帳號和密碼。

  對「客服」的身份確認無疑後,李女士被騙3.8萬元。「除了我自己,誰會掌握我的帳號和密碼?」李女士至今疑惑不解。

  4月21日,小紅書通過一家媒體回應稱,公司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進行了內部驗證與技術排查,並未發現近期有批量帳號敏感數據洩露現象。

  據介紹,小紅書已經制訂了一系列風險規則、安全驗證方式和登錄限制,以防範用戶敏感信息在其他渠道洩露導致的相應風險。未來,小紅書還將採取一些特別的措施,防止詐騙團夥冒充公司客服。

  值得一提的是,在50名受騙者中,還有16人是在小紅書採取「特別措施」之後被騙。

  這家媒體還報導稱,受理此案件的黃浦公安表示,該案件目前正在進一步偵查中。在網購的過程中,所有接觸到用戶信息的環節,從手機軟體、網站、快遞物流到顧客本身,都存在信息洩露的可能性。因此,警方建議消費者在網購時要多提高安全意識,如為不同的網站設置不同的密碼、不以常用密碼作為支付密碼、及時銷毀快遞單據等。

  遊俠安全網創始人張百川分析說,小紅書稱沒有發現「批量帳號敏感數據洩露現象」。這就意味著排除了「掃號撞庫」的可能性。

  「撞庫」和「掃號」都是黑客手段專用術語。跟它相關的,還有「拖庫」。簡單來說,拖庫就是黑客用技術手段入侵一些安全防範不是很高的中小網站,取得大量用戶註冊名和密碼數據,然後再把這些用戶名及密碼跟網絡銀行、支付寶、淘寶等有價值的網站進行匹配登錄,這就是「撞庫」。實際操作中,黑客往往是通過專門的「掃號」軟體,批量驗證帳號密碼是否有價值。

  張百川認為,信息外露的途徑有很多,只要是牽扯到輸入的地方,都有可能產生輸出。眾多消費者集體信息洩露,隨後遭遇詐騙,發生時間集中,基本排除數據傳輸和消費者自身信息洩露的可能。「如果是網購平臺大批量出現問題,第一有可能是他們的系統有漏洞,遭到黑客攻擊,竊取了用戶信息;第二也有可能是內部人員非法兜售用戶的個人信息。」

  「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大幫人做這件事情,是產業化的方式。」螞蟻金服安全管理部相關負責人稱,這些案子背後的黑色產業鏈非常複雜,可以從網上買到相關信息,然後會有專用的作案工具,包括手機、電腦、上網卡、銀行卡,等等,專門有一個卡商回收涉案的卡券,通過發送二維碼的形式銷贓,最後通過其他平臺把這些騙取的資金消掉。

  誰該為消息洩露負責

  李西的遭遇被報導後,也引起小紅書的關注。4月21日,上海一家媒體刊發報導《小紅書愛心款助受騙學生渡難關》。文中提到,小紅書客戶服務部負責人胡先生稱,小紅書客服同事們了解到李西家在農村,家境不好,母親去年因病住院,還有一個妹妹在讀高三,這次受騙給她的家人帶來了不小的經濟壓力。

  「聽完這位用戶的故事,我們都想幫助她和家人渡過難關。因為騙子是打著小紅書客服的名義詐騙,所以我也向李西道歉並取得了她的諒解。我們客服部的同事們還在內部發起了一次募捐,總共湊了2.11萬元,在上海市公安部門確認受騙人帳號後,這筆愛心捐款目前已經轉到了李西的銀行卡上。」胡先生說。

  有律師認為,如果電商平臺提供了保護措施,但還是被黑客入侵,這屬於不可抗力,不用承擔責任。如果因平臺存在漏洞而導致信息洩露,那麼平臺就要負責。電商平臺會獲取個人信息,它們有保護個人信息的義務和責任。

  現實中最尷尬的問題是,信息洩露後,往往很難判斷是哪個環節出問題,對責任的界定和處罰不明確,從取證到用戶的維權成本都很高。

  如今,小紅書把「皮球」推給了警方。

  小紅書相關部門負責人王先生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相信警方可以調查清楚,找到盜取用戶信息的幕後主使。

  現實中,這些受騙者的維權並不順利。受騙者孟浩報警時,警方就直接告訴她,這種案子不容易破案,尤其是全國各地發生,也不容易併案。警察還告訴她,有人被騙幾千萬元都找不回來。

  一位受騙者給「小紅書客服」打了電話,客服只是例行公事地問了情況,重點強調了他們絕對不會洩露個人隱私,也絕對不會給予任何賠償。

  「不是只有我一人發生這種情況,你去微博搜搜,大批量的用戶信息被洩露,這和你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你們是否犯了『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罪』?」受騙者在電話中有點發火。

  對方質問:你有證據嗎?這位受騙者無言以對。

  「的確,我拿不出任何證據,既然無法舉證,也只能任由自己的信息洩露。」這個受騙者說,可她還是迫切想知道,她在小紅書的購物信息、電話、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到底是怎麼洩露出去的?

  聯繫本報的部分受騙者信息

  

姓名年齡何時被騙何時購買物品受騙金額(元)城市
林某253月12日3月初37961天津
陳某233月13日2月12日22600深圳
李某253月13日1月9日18100蘭州
馬某263月14日2016年12月28日40087.93北京
梁某某203月15日3月3日5151江門
陳某某223月18日2月5號13258泉州
溫某某213月19日2月12日5700廣州
鄒某某223月26日3月2日9857茂名
劉某203月26日2月19日5800武漢
鄭某某273月27日2月19日980.98佛山
張某193月27日2月底1000武漢
朱某某243月27日2月20日1960蘇州
彭某某223月27日2月19日4527重慶
潘某某213月27日3月2日4427麗水
鄭某某253月27日3月19日53400西安
馬某某253月28日3月2日4000瀋陽
鍾某某214月2日2月20日7689成都
吳某某304月3日3月13日90000成都
李某194月9日2月14日30000上海
陳某某234月11日2月7日6000重慶
陳某某214月14日4月5日10551合肥
董某某214月17日3月1號13000北京
堵某某234月17日3月18日600無錫
李某274月17日3月29日38000蘇州
楚某某204月18日3月16日8950北京
王某264月18日2月6日25000蕪湖
李某某194月19日3月19日10744上海
佩某234月19日3月7日7572廣東
付某224月19日3月16日4500瀋陽
伏某某224月19日3月8日8226北京
李某某224月20日4月6號980杭州
李某244月20日3月5日1000南通
陳某234月20日3月8日1934蘇州
張某某264月20日3月21日5250深圳
孟某284月23日5月12日19507長春
王某274月23日4月1日2300北京
程某某314月25日3月份3920成都
朱某某204月28日3月2日11662溫州

  截至5月31日的受騙者信息,由李超、蔣豐蔓統計

(責任編輯:馬玉潔)

相關焦點

  • 京東用戶信息洩露:網購糾紛責任歸屬成糊塗帳
    現實中,電商追求提供高效的用戶體驗,消費者醉心於付款時的快捷操作,卻不知一些隱患也就此埋下。加上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手段,從安全鏈薄弱處挖掘「商機」,使不少此類網購糾紛的責任歸屬,就成了筆糊塗帳。同類騙局屢屢發生 網友成立「京東盜刷維權群」楊先生到現在也想不通,他在京東商城的帳號和交易信息是怎麼洩露的。
  • 深度|負面纏身的小紅書到底怎麼了?
    近兩年來,關於小紅書的負面消息接踵而至,虛假廣告、涉黃信息、「種草筆記」造假、炫富風潮盛行等等。每一個或真實,或捕風捉影的信息,都在拉低著它在用戶心中的好感度,即便是未曾使用過小紅書的「路人」,也會從這種風評中形成或好或壞的印象。最近,小紅書又因為沒有通知會員,便自動扣除一年會費而再次進入輿論的旋渦之中,令本就負面纏身的小紅書進退失據。
  • 京東金融「網貸註銷」騙局頻發,是誰洩露了我們的信息?
    當這位"工作人員"聲稱美團等平臺還有款項也需要轉出時,李先生才反應過來被騙了,於是選擇報警。但為時已晚,李先生最終被騙12000元。李先生告訴記者,對方很清楚他的個人信息,開口便能說出其姓名、身份證號、畢業學校信息,甚至消費記錄等個人詳細信息,所以李先生才信任對方。
  • 號稱要上市的小紅書,怎麼就被下架了呢?
    在信息不對稱的前提下,有真實購買用戶背書,使得小紅書逐漸成為了UGC的聚集地。而且其中用戶人物畫像大都是90後—95後的個性消費者。他們對生活精緻、對品質關注、消費力較強、願意曬出自我生活。他們代表了下一代的移動消費主力人群。
  • 雪上加霜:辛選用戶信息再遭洩露,被騙41萬已報警
    話說回來了,騙子怎麼知道劉女士沒有收到貨,而且知道劉女士的詳細信息,才會給劉女士提起退款賠償事宜。再者,怎麼那麼巧合,竟然有人不知道備用金是什麼。接著還會按著騙子的提示把驗證碼和帳戶餘額都轉給騙子。太不可思議了!看完這個報導,我差點都想把手機摔了,世上竟然有這麼好騙的人啊!兩口子還好意思,找媒體報導出來!
  • 原創·盤點|2017年國內外重大數據洩露事件
    ★新加坡國防部850名用戶數據洩露   2017年2月,新加坡國防部的I-net系統遭到網絡攻擊,被盜的數據包括850名受害人的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和出生日期等信息。新加坡國防部要求所有受影響的員工必須更改I-net系統中的密碼。
  • 小紅書粉絲怎麼增加 小紅書怎樣獲得更多粉絲
    小紅書粉絲怎麼增加呢,粉絲數量自然是多多益善,很多做小紅書的小夥伴們都想讓自己的粉絲變多。那麼小紅書怎樣獲得更多粉絲呢?
  • 近20名小紅書博主進博會直播 內容平臺助推國際品牌成長
    近20名小紅書博主進博會直播 內容平臺助推國際品牌成長 根據CIC消費者調查數據顯示,75%的受調查消費者是根據社交媒體的信息做出購買決定。各內容平臺中,生活方式社區小紅書有著較強的「種草轉化率」。貝玲妃旗下一款流光飛舞蜜粉的走紅,讓品牌看到了小紅書對消費群體的影響力。2018年6月,蜜粉整個品類在小紅書社區內熱度一路走高,在幾篇高互動率筆記的推動下,貝玲妃的流光蜜粉隨著這波趨勢走紅。這款單品在各大電商平臺的銷量和搜索都呈直線上升趨勢。
  • 眾多網友訂巧虎被騙 質疑巧虎洩漏用戶信息
    從2009年起,就不斷有用戶因為電話訂購巧虎早教產品被騙,直到現在,仍然有越來越多的人以同樣的方式被騙。巧虎的經銷商倍樂生商貿(中國)有限公司一直對此事沒有正面官方回復和解決辦法。用戶質疑倍樂生公司洩露用戶個人訂購信息、銷售模式漏洞百出、無視客戶利益三宗罪。
  • 小紅書薯條是什麼 小紅書薯條推廣功能怎麼用介紹
    小紅書薯條功能上線了,這是一個推廣功能,用戶了解其功能後選擇購買使用,很多小夥伴有關注這個功能,小紅書薯條是什麼,小紅書薯條功能怎麼用,小編來為大家介紹。小紅書薯條是什麼  此前小紅書在創作者開放日上發布的薯條推廣功能已經正式開始內測了。
  • 小紅書商業化之戰
    記者獲悉,MCN主要生產小紅書App首頁內容。針對小紅書新規,雙方矛盾出現,主要因為在今年年中,平臺對MCN的管理制度迅速落地,但是保證金金額及懲處措施等規定卻令機構認為不那麼人性化。   《細則》顯示,小紅書收取合作機構20萬元保證金,而業內人士對記者說,5萬~10萬元級別,更接近行業真實水平。李一則告訴記者,20萬元系行業最高水平。
  • 瓜子二手車、閃送洩露客戶信息被約談,一條1元,數億用戶受害
    三家公司的用戶規模均過億,意味著數億用戶有私人信息暴露的危險,而前幾天,圓通被爆出,有內鬼洩露40萬用戶的地址、電話等信息,賣給不法商家,一條1元錢。對此,有網友表示,瀏覽瓜子二手車網站後會頻繁接到相關推銷電話,確實應該整改。另有網友表示,雖然可以通過微信快捷登陸,但軟體會要求綁定手機,因此個人電話號碼依然會被暴露。
  • 「投資群」詐騙案頻發 南昌有股民被騙88萬元
    8月17日,記者從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了解到,近段時間網絡電信詐騙案頻發。其中,南昌一男子被詐騙分子誆騙進群,被騙人民幣達88萬元。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李巧案例回放跟隨「老師」炒股損失88萬元短短一個多月,黃某分別投資30萬元、58萬元,在該APP平臺購買了有「內幕消息」的證券。最後,黃某血本無歸,找「金哥」理論時,竟發現已被其拉黑,還被踢出群。此時,損失共計88萬元的黃某才意識到,自己遭遇了網絡詐騙。
  • 眾多網友訂巧虎被騙 質疑巧虎洩漏用戶個人信息
    從2009年起,就不斷有用戶因為電話訂購巧虎早教產品被騙,直到現在,仍然有越來越多的人以同樣的方式被騙。巧虎的經銷商倍樂生商貿(中國)有限公司一直對此事沒有正面官方回復和解決辦法。用戶質疑倍樂生公司洩露用戶個人訂購信息、銷售模式漏洞百出、無視客戶利益三宗罪。
  • 2020年隱私安全&信息洩露大事件回顧
    7000多名武漢返鄉人員信息遭洩露1月25日,微博上出現的#武漢返鄉人員信息被洩漏#的話題閱讀量已經超過2800萬,留言反饋者不少是武漢各大高校的學生,近7000多名武漢返鄉人員的信息被洩露。50億美元Facebook認領天價罰單據外媒報導,美國當地時間4月24日,聯邦法院正式批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Facebook之間的用戶個人隱私問題和解協議,Facebook認罰50億美元。
  • 小紅書求變 內測小程序「小紅店」欲涉足社交電商
    其信息流就如Instagram和微博「合體」,KOL、明星矩陣的「種草」視頻就如抖音,商城板塊就如淘寶;此前的短視頻產品「hey」及其「匿名聊天室」濺起的水花不大。小紅書自創立起,就沒停止過「變」。   近日,其內測了小程序「小紅店」,試圖涉足社交電商。小紅店起初的紅人模式意味著,「紅人」要付出50個粉絲的人際成本才能拿到佣金。
  • 小紅書的「社區引力」
     從今年2月開始運營小紅書帳號的Henry,兩個月在平臺獲得近10萬粉絲,與小紅書過往標籤不同,Henry在小紅書分享的多為解讀商業書籍、諮詢公司經驗,以及關於他創業和生活的vlog等,簡單來說,他產出的內容「產業」多過「時尚」。
  • 質問萬豪:520萬用戶信息洩露 補救措施為何不包括中國會員?
    30秒快讀1、520萬用戶的信息裸奔!萬豪聲明顯示,除了姓名、地址、郵箱、電話、公司、性別、出生年月等信息外,用戶帳戶信息,包括帳號和積分以及個人喜好、航班計劃等均被洩露。2、萬豪會為受到隱私洩露影響的用戶提供一年免費使用個人信息監測服務Identity Works。
  • 做用戶增長測試 小紅書上線社交小程序小紅店
    3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小紅書正在微信上內測一款社交小程序「小紅店」。小紅書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回應稱,小紅店是小紅書在微信和百度生態裡做的測試項目之一。   小紅店中的商品每日更新且數量和品牌均會有所調整。
  • 小紅書的悖論
    MCN機構則被要求籤約滿10名達標的品牌合作人,才能進入小紅書的官方認證機構名單。目前該名單中共有59家MCN機構,其中有48家未達籤約人數標準,尚處在小紅書給出的一個月成長期。「在5月10日之前,沒有任何一家MCN機構知道自己是否被納入這份名單,甚至我們根本完全不知道小紅書要做這件事。」一家處在成長期的MCN機構創始人yoyo告訴《第一財經》Yi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