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標著475ml一瓶酒,倒出來連100ml的杯都沒裝滿,這不禁讓張先生發問:我的酒去哪兒了?在青花汾酒京東旗艦店買酒至今已經快兩個月了,他仍沒有找到答案。
5月14日,張先生買了一箱共6瓶53度的紫砂汾酒,價值1369元。隔天,他帶著這箱沒拆封的酒到朋友家,作為見面禮。誰想吃飯時尷尬的事發生了。「這就見底了?二兩杯都沒倒滿呢?」眼看著酒瓶已經完全倒立,瓶口最後滴答兩滴入杯。張先生接過酒瓶晃了晃,又將其倒過來甩了兩下,果然沒酒了。
「這瓶沒漏啊,蓋子也是密封的,擰開還咔咔響呢!」朋友十分疑惑。張先生又檢查其他5瓶酒,都好好地密封在長方體外包裝裡,擱手裡掂量下確實有點輕,不過紙殼箱中也沒有絲毫洩漏的痕跡。
「會不會就這麼多?」朋友猜道。「不可能,這寫著475ml呢!」張先生看到,無論是酒瓶獨立包裝還是外紙箱上都清楚的標註著酒的容積,難道只是個例?張先生又拆開一瓶,用有刻度的瓶子測量:430ml,還是不夠,他的第一反應是被坑了。
張先生立即向京東客服投訴。過了10天,一名北京中恆實信貿易有限公司的人加了張先生微信,自稱是京東供貨商,稱可以安排人上門,如果新酒確實缺少分量,售後可進行產品更換。可張先生認為,酒沒拆封就少了,難到不是缺斤短兩欺詐消費者嗎?
6月26日,張先生接到京東客服的電話,表示沒有拆封的酒可以退,另補償300元現金。「我不接受!我就想知道酒是怎麼沒的,如果是質量問題,可不是退換能解決的,必須退一賠三!」張先生說。
張先生如此堅持,有何依據嗎?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閆創表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退一賠三的條件有明確規定,即「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如果新開封的酒確實不夠重量,商家就涉嫌欺詐,不過消費者需提供證據。
「不管是廠家、供貨商還是經銷商,都有義務向消費者提供產品質量是否存在問題的依據和說明,密封狀態下不管酒為何少了,消費者認為是酒質量存在問題,主張退一賠三沒毛病。」閆創建議,張先生應繼續尋求廠家鑑定,必要時申請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調解,實在不行可走法律程序維權。
圖片為訂單詳情及供貨商的回覆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曲經緯
編輯:胡德成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