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結婚的時候因為另一方已經購買了房子,所以自己就沒有買房了,但是有些人在結婚之後就產生了自己去買房的想法,雖然結婚之後自己買房是可以的,但是很多人擔心自己婚後買的房子會被算做夫妻的共同財產,那麼婚後買房怎麼才能算個人財產呢?接下來大家就來看看吧。
1、父母出資
根據新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如果房子是婚後其中一方的父母出錢為自己的子女去購買的,並且父母把房屋的產權也登記在自己子女的名下,那麼這種就視為父母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這也是就是說,如果房子是自己的父母在自己婚後為自己購買的,那麼離婚時這套房子也屬於一方個人財產,離婚時不予分割。
2、個人出資的情況
如果大家的房子是婚後自己去進行購買的,並且自己在購買的時候是全款支付的,那麼房子肯定就算做自己的財產了,但是如果大家在婚後購房的時候只是支付了首付,而貸款部分的房款是有自己和另一方一起償還的,那麼房屋尚未支付的部分以及房屋增值部分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屬於共同共有的。
3、其它情況
婚前訂立財產協議
如果夫妻雙方在自己結婚之前就把財產協議給籤訂好了,並且也經過了正規公證部門的公證,那麼這樣一來婚後財產就按照該財產協議執行,當一方使用財產協議中約定的個人財產買房時,房子就屬於個人財產了。
婚後買房協議
根據《婚姻法》中的規定,夫妻雙方在婚姻期間是可以對財產分配進行約定的,所以如果大家有婚後買房的想法,那麼就可以在購房之前與另一方籤訂婚後買房的協議,但是大家要注意,協議一定要寫清楚一些,當大家籤訂好了婚後買房協議之後,那麼就具有約束力了。
前面的文章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婚後買房怎麼才能算個人財產的相關內容,大家有清楚一些了嗎?如果大家有婚後買房的打算,那麼在準備買房之前就一定要把房子怎麼才算做是自己財產的相關內容多了解一些,當了解清楚了之後,自己再去購房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