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時代飛速發展進步,皮影戲已經漸漸淡出了大眾視野。而今,人們也只在一些懷舊電影裡看到它的身影。今天唄唄要帶大家認識一位八旬老者張坤榮先生,他為皮影戲付出了60年光陰,至今仍然為皮影戲的傳承四處奔走。
」
▲張坤榮
國家級非遺項目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
-----
-----
張坤榮1940年1月生於周王廟鎮,1958年進入浙江皮影劇團,師從皮影大師魏柏榮,1963年起成為劇團主力。此後與同行一起致力於皮影藝術改革,執導排演了《半夜雞叫》、《沙家浜》、《椰林戰歌》等節目。張坤榮六十載「皮影人生」。如今78歲的他,仍然精神矍鑠,說話聲音洪亮。
皮影戲表演是一項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它需要表演者控制三四個影人的動作,還要配合音樂,兼顧旁白和唱腔。「最重要的就是這手上功夫,皮影演得好不好,影人演得活不活,就全在這兩手之間。」
▲皮影戲
-----
-----
「功夫深不深,從你影人的動作上可以知道。」張坤榮1958年進入浙江皮影劇團,跟隨皮影戲資深藝人魏柏榮等前輩學習皮影藝術。
為了學好這項傳統技藝,張坤榮每天5點就起床練習。「我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才有機會可以給師傅當助手,上臺表演。」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讓張坤榮有了這一身的好手藝。
▲張坤榮後臺工作照
-----
-----
1969年,張坤榮所在的劇團解散,他離開了皮影戲舞臺。但是,他特別懷念在劇團的生活。每晚睡覺的時候,總感覺耳邊仍能聽到那「咚隆隆」的點鼓聲和表演者咿呀的古腔。
2004年,退休後的張坤榮復出,開始教學、演出、編寫新劇。皮影戲要想更好走下去,讓更多人喜愛,就要緊跟潮流。」
為此,張坤榮在新增表演劇目上下足功夫。他根據民間口口相傳的故事,創作了《過猴林》,還在童話書裡找靈感,創作了《漁夫與金魚》。
▲皮影戲《西遊記》
-----
-----
張坤榮雖然現在年事已高,但仍活躍在皮影戲表演一線,曾為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外賓做過皮影戲表演。張坤榮說,「皮影戲『走出去』是好事,多和其它地區的皮影戲藝人多交流,才能賦予海寧皮影戲更強的生命力。」
唄唄:在新的時代文化浪潮中,皮影劇社需要不斷地創新、跨界,與國外藝術進行碰撞,才能煥發新的生機;與此同時,傳統藝術也需要不斷尋找適應市場的方式,由內而外的發展才是持久的發展。張坤榮很好的契合了這個時代觀眾的需求,將膾炙人口的故事用皮影戲來演繹,讓經典更好地傳承、保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