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不住本質的人
都被表象蒙蔽了雙眼
也就意味著損失高額的利潤
「為了更好的讓你了解這個命題,我只能和你講道理!」
是的,我必須要用紅字提醒你,因為那些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會抓事物本質的人,往往能迅速洞察到事情的關鍵。他們能在大環境變化之前提前布局,成竹在胸。
如何抓住事情的本質?
四個字:深度挖掘。
也就是俗話說的:打破砂鍋問到底。
直接舉例:
你家是開五金店的,如果今天有個顧客跑過來和你說:我要買一個鑽孔機。那麼...
大多數人就直接拿鑽孔機給這個顧客就結束了。
可有多少會人想到「他為什麼要買鑽孔機?他真的需要一個鑽孔機嗎?」
其實我們可以推算得出,顧客買鑽孔機,目的肯定只是為了在牆上鑽個洞。
那他為什麼需要在牆上鑽個洞?你想要深度挖掘你就必須問清楚這個顧客。沒錯吧?
經過交談他有可能告訴你,因為家裡現在裝修,加裝空調需要在牆壁打孔走線...
那這樣,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顧客買鑽孔機的本質結論:家裡安裝空調需要在牆上走線?
知道了本質需求,對我們的作用可就大了...
站在商家的立場:
鑽孔機打孔是唯一的選擇嗎?如果有一個工具,既能快速地在牆上打好洞,又能輕便攜帶,還不會造成太大的噪音汙染,推薦給客戶會不會更容易接受,價錢貴一點也無所謂?
打洞需要鑽孔機,鑽孔機就一定要買嗎?租借不行嗎?假設一個鑽孔機的利潤就20塊,我能不能租一次5塊錢,客戶更容易接受,而且通過一次租借鎖定客戶終生回頭?這樣一個鑽孔機的價值是不是能產生最大化?
如果有一款不需要打孔就能完成客戶所要的空調功能的替代品,客戶是不是能夠接受,如果客戶還沒買空調我們是不是能夠推銷給他?
客戶需要的只是安裝空調拉線打的孔,我們能不能直接安排工人去打孔,賺取服務費,而客戶也無需購買鑽孔機?
空調走線就一定要穿過這面牆嗎?有沒有不破壞牆壁又能方便走線的方法?
....
這些就是通過深度挖掘而推敲出來的問題。當我們找出深度需求的時候,我們才能讓自己的價值最大化。
最後為你送上一個經典的「深度挖掘」的故事:
一個鄉下的年輕人到一家規模很大的超級商場去應聘。商場老闆問其可有從商的經驗,年輕人說他曾在鄉下做過一段時間的推銷員,商場老闆不以為然,認為在鄉下也推銷不了什麼大價值的東西,但他準備試試這個年輕人,就讓他先試用一段時間。
商場就要下班前,老闆到年輕人工作的地方想了解一下年輕人這一天的工作情況。老闆問道:「今天做成了幾單生意?」
「一單。」
「就一單?你工作了一天就做成一單生意?」老闆說道,「營業額是多少?」
「一千多萬吧。」年輕人答。
「什麼?」老闆不相信地問道,「都賣了什麼?」
「我給一名顧客賣了幾個魚鉤後,又給他推銷了幾根與漁鉤相配的釣魚杆,然後又讓他買了全套的釣魚用具,再後來我告訴他到大海釣魚的樂趣才是最好的享受,所以又給他賣了一艘豪華小遊艇,他的汽車拉不了這個遊艇,我就又動員他買了一臺汽車。」
「就是一個想買幾個魚鉤的顧客你就賣了這麼多的商品?」老闆吃驚地問。
「不,」年輕人說,「其實他是來給他妻子買衛生巾的。我就對他說,老兄,看來你這個周末算是毀了,你為什麼不去釣魚呢?」
你能從這個故事得到什麼啟發呢?
如果你不懂深度挖掘,你永遠不知道....
麥當勞最賺錢的業務並不是開餐廳,而是賣地產;
蘋果並不靠賣手機賺錢,而是靠iTunes 商店裡的App;
王者榮耀是個免費遊戲,但它靠賣皮膚一天能賺1個億......
當你抓住了本質,你才能發現更多創富的玄機...
懂了就懂了...
作者:何啟志 謀局學創始人 謀局系列三部曲《暴富文案》《魔性營銷》《科學創富》,一個立志在新時代幫助千萬中小企業持續良性發展添磚加瓦的85後。
歡迎轉載,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深度好文特別推薦!特別第一篇(點擊標題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