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奇:隨班就讀,需要更仁愛更負責的好老師

2020-12-24 北京師範大學

進入新時代以來,殘疾兒童少年對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需求更加凸顯。讓殘疾兒童少年與普通學生一起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成為推進隨班就讀工作的重要使命。為此,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特殊教育專業素質是決定隨班就讀推進速度與質量的關鍵因素。

造就隨班就讀學生需要選派優秀的好老師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他提出好老師的標準是「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不能因為有的學生不討自己喜歡、不對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對所謂的「差生」甚至問題學生,老師更應該多一些理解和幫助。好老師一定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理解學生的情感,包容學生的缺點和不足,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讓所有學生都成長為有用之才。

相對普通學生而言,普通學校教師面對的隨班就讀學生往往就是「差生」「問題學生」;資源教師或巡迴指導教師面向的更是殘障程度較重的特殊學生。要使這些學生受到教育得到發展,對老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要求更高。一個隨班就讀的特殊學生需要好老師,一所學校的隨班就讀需要一批好老師。為此,教育部出臺的《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各地各校要選派具有一定特殊教育素養、更加富有仁愛之心和責任心的優秀教師,擔任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班級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選派特殊教育專業畢業或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特殊教育專業培訓並考核合格、具有較豐富特殊教育教學和康復訓練經驗的優秀教師,擔任特殊教育資源教師和巡迴指導教師。

這就從品德修養、責任擔當、專業背景、經驗業績等方面細化了擇優選拔從事隨班就讀教育教學教師的標準。同時根據特殊教育自身的特點,提出探索引入社工、康復師等專業人員的機制,發揮其在生活照護、康復訓練、輔助學習的專業化作用。這體現了恰當定崗定責,優化配置資源的精神。

推進隨班就讀工作需要培養大批的好老師

推進隨班就讀工作必須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好老師隊伍。《指導意見》提出致力隨班就讀師資專業化發展的系列舉措。包括要充分依託「國培計劃」和地方各類教師培訓項目,大力開展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培訓,將特殊教育通識內容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和相關培訓中,提升所有普通學校教師的特殊教育專業素養。「充分」「大力」「所有」是特別應該關注或落實的關鍵詞。充分,即抓住和用足各種教師培訓機會和資源。作為培訓的主辦者,腦子裡要想著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作為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眼睛要盯住培訓的信息。大力,則是應傾注各種資源於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培訓,甚至「特教特辦」「開小灶」「吃偏飯」。所有,即義務教育階段每個教師都不能少,無一例外都接受特殊教育專業的培訓,以適應不斷變化著的融合教育形態和日益增長的專業要求。同時,對在職教師還要求通過開展專題教研活動,公開課或優質課評選、優秀成果培育推廣、專題講座等多種方式,不斷提升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專業化能力。

《指導意見》繼續強調,從教師教育的源頭上加強特殊教育專業素養的培養,落實師範院校和綜合性高校的師範專業普遍開設特殊教育課程的要求,優化隨班就讀工作必備的知識和內容,提升師範畢業生勝任隨班就讀工作的能力。在高等院校師範類專業開設不少於3學分的特殊教育必修課程、非師範類專業開設選修課程,義務教育各學科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增加特殊教育方面的考題,通過多種形式普及優化隨班就讀工作必備的知識和內容,有助於師範生在職前形成一定的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能力。

保障隨班就讀工作需要激勵一線的好老師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特殊教育發展的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現在我國一半以上的特殊學生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普通學校教師已是實施特殊學生義務教育的主力軍。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工作任務重,難度大。他們既要面對班內幾十名普通學生,又要面對類型、殘障程度不斷變化的特殊學生,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要大得多。那些專門從事資源教室和巡迴指導工作的教師也都要不辭辛苦默默奉獻。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隨班就讀特殊學生的發展,包括學業成績不能用普通學生的指標來衡量。因此,必須對廣大一線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給予特殊的關愛和專門的評價,使他們的工作得到尊重,使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隊伍穩定和健康發展。

為此,《指導意見》繼續堅持多年來保障特殊教育教師權益的政策,要求各級政府落實提高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資源教師特殊崗位補助津貼,並在職稱評聘、績效考核及評優評先等方面分類評價,向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老師實質性傾斜,使他們有更多的獲得感。這些激勵措施舉措皆為真招實招,對切實解決隨班就讀工作師資短缺和穩定問題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切實加以落實,讓好政策見真效、惠發展。

原文刊載於《光明日報》2020年12月8日14版;作者董奇,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

相關焦點

  • 隨班就讀,需要更仁愛更負責的好老師
    造就隨班就讀學生需要選派優秀的好老師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他提出好老師的標準是「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 隨班就讀,需要更仁愛更負責的好老師-中國教育新聞網
    讓殘疾兒童少年與普通學生一起接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成為推進隨班就讀工作的重要使命。為此,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特殊教育專業素質是決定隨班就讀推進速度與質量的關鍵因素。造就隨班就讀學生需要選派優秀的好老師。好老師的標準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不能因為有的學生不討自己喜歡、不對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
  • 為殘疾兒童隨班就讀開好綠燈
    來源:廣州日報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隨班就讀工作,完善隨班就讀工作機制,提升隨班就讀工作水平作出部署。其中明確指出,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確保隨班就讀學位,同等條件下在招生片區內優先安排殘疾兒童少年入學。
  • 特殊兒童隨班就讀需要「平等和諧」的理念
    1987年我國實施全日制弱智學校教學計劃,隨後又明確指出,隨班就讀就是讓具有一定能力的視障、聽障、弱智等特殊兒童少年就近入普通學校同普通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活動,共同進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特殊教育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隨班就讀己是我國特殊教育重要的教學形式,更是一種最基本的教育安置方式。隨班就讀是我國特殊教育非常重要的政策,目的是為了保證特殊兒童受教育的權利。然而由於特殊兒童種類多,且差異化巨大,造成隨班就讀質量不高,特殊兒童同伴關係發展不良。
  • 隨班就讀支持老師應如何為特殊需要兒童開展正向行為支持
    以正向支持的觀點,心智障礙學生行為問題都是具有一定功能的,隨班就讀支持老師應通過行為功能評量了解行為問題背後的功能,對幹預行為問題所設立的終極目標在於系統地調整環境、改變影響問題行為發生的各種因素以及教導個體適當的行為,進而化解或取代不適當行為。
  • 提升隨班就讀質量 大邑縣紮實開展融合教育師資培訓
    》專題,圍繞課程融合國際走向、隨班就讀課程調整和隨班就讀教學調整三個方面展開講述,幫助融合教育老師們答疑解惑。活動邀請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盛永進教授主講,盛教授提出隨班就讀融合不僅僅是普通班級的物理融合,需要大家的接納帶來的心理融合,更需要課程的融合讓學生學到實際的知識,也是融合教育中最難實現的。針對這個難點,盛教授逐條深入,詳細講述了隨班就讀課程分步調整和教學,讓不同類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普通課堂。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運用所學,繼續實踐,提升隨班就讀課程調整與教學技能。
  • 七維教育資源教室方案,落地上海長寧區24校,助力隨班就讀發展
    隨班就讀是融合教育和全納教育思想在中國的本土化實踐,做好隨班就讀,不僅僅只是讓隨班就讀學生進得來,更要學得好。做好隨班就讀,需要區域性的支持保障。從國家、市隨班就讀的發展歷程,立足長寧區隨班就讀工作實踐,探索一套適合區域發展的隨班就讀支持保障,讓隨班就讀學生有效發展成為可能。
  • 讓殘疾兒童隨班就讀別再那麼難
    邰麗華指出,《隨班就讀辦法》已出臺26年,當時的有些規定和指引,已不符合今天推進融合教育的現實需要;當下,普通學校在接納和支持殘疾兒童就學方面意願和資源均不足,即便能進入普通學校就讀,特殊兒童的受教育品質也令人擔憂。
  • 開學8天被學校「勸退」,特殊兒童隨班就讀難在哪裡?
    事實上,翔恩的遭遇並非偶然,特殊兒童隨班就讀被學校拒絕,甚至遭家長聯合抵制的情況時有發生。融合教育的口號喊了多年,但在執行層面卻依然困難重重。特教老師匱乏則是問題的核心,很多普校因招不到專業師資,多以學科老師兼任,導致學生、家長、校方之間摩擦不斷。
  • 關注隨班就讀課堂教學 提升融合教育教學質量——嘉興市特殊教育...
    為進一步提升嘉興市融合教育隨班就讀教學質量,探索總結隨班就讀個別化教育經驗,11月24日,嘉興市特殊教育專兼職教研員、嘉興市融合教育教學協作組的指導老師們在嘉興市特殊教育教研員鄢麗芳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平湖,開展為期一天的融合教育隨班就讀課堂教學專題調研活動。
  • 寧波市隨班就讀學生有效教學觀摩活動在高橋鎮中心小學舉行
    日,寧波市隨班就讀學生有效教學研討活動在高橋鎮中心小學舉行。寧波市各區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隨班就讀資源教師共200餘人參與了本次研討活動。》高橋鎮中心小學方建君校長《為特殊需要學生撐起一片藍天——高橋鎮中心小學隨班就讀工作匯報
  • 教育部發文,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
    系統謀劃推進新時代隨班就讀工作開啟特殊教育內涵發展新篇章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隨班就讀工作,完善隨班就讀工作機制,提升隨班就讀工作水平作出部署
  • 海南日報數字報-隨班就讀 特殊孩子不「特殊」
    在成長過程中,殘疾兒童、少年需要更多的關愛和呵護。然而,由於專業機構稀缺、基礎設施落後和專業教師缺乏等多重原因,許多身處偏遠鄉鎮的殘疾孩子無法接受教育,只能待在家中日復一日望著窗外發呆。  近年來,定安縣教育局著眼特殊教育,在黃竹鎮中心學校等鄉鎮小學大力推進隨班就讀工作,建立針對特殊教育的資源教室,讓殘疾孩子們在這裡安心學習,進行康復訓練和培養生活技能。
  • 殘疾孩子隨班就讀 重難點問題如何解
    文件包括「健全科學評估認定機制」「健全就近就便安置制度」等七個部分16條,構成了一個可操作、可檢查的保障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的工作機制。例如,提出「鼓勵運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提高服務的精準性」,體現出推進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今後需要及時總結,不斷地將各地隨班就讀的成功實踐上升為國家制度,加緊推進特殊教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麗水市首屆隨班就讀資源教師基本功大賽舉行
    為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及省、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等文件精神,推進資源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做好省首屆隨班就讀資源教師基本功大賽的推薦工作,11月21日-22日,麗水市首屆隨班就讀資源教師基本功大賽在市特殊教育學校舉行。
  • 【師德師風】教育部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安排好隨班就讀殘疾學生與普通學生的交流互動,創設有利於殘疾學生和普通學生共同學習成長的良好課堂環境。六、提升教師特殊教育專業能力11.配齊師資力量。各地各校要選派具有一定特殊教育素養、更加富有仁愛之心和責任心的優秀教師,擔任殘疾學生隨班就讀班級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選派特殊教育專業畢業或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特殊教育專業培訓並考核合格、具有較豐富特殊教育教學和康復訓練經驗的優秀教師,擔任特殊教育資源教師和巡迴指導教師。要加大教師的配備力度,並保持教師隊伍相對穩定,滿足隨班就讀教育教學工作基本需要。
  • 進退兩難——自閉症兒童隨班就讀的尷尬境地
    溝通時大多使用肢體語言,發音只有家人能聽懂,也絕對不會隨你糾正的發音做任何改變,更不要說語言的組織能力和邏輯關係表達了。課堂安坐能力還不錯,但缺乏規則意識,不懂排隊的意義,更不懂遵守課堂秩序以及舉手發言、報告去廁所等基本規則。但奶奶告訴我他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超好,這點我非常相信,因為這也是譜系內孩子的特長,但這些能力在他嚴重低下的社交能力面前顯得格外蒼白。
  • 成都市政協委員楊小卜:啟動「隨班就讀」試點,讓自閉症兒童能在...
    「回歸主流教育,可以讓這些特殊需要的孩子提早適應社會生活。」成都市政協委員、民盟成都市科技工委副主委楊小卜通過調研提出建議,在成都市有條件的學校啟動「隨班就讀」試點,讓較輕症狀的孩子能在普通學校學習,讓他們和社會互相接納和包容。
  • 統籌規劃隨班就讀,以專業推進融合教育——普通學校裡,特殊孩子享...
    本文轉自【中國教育報】;2020年秋季學期,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蓮花學區的4個特殊孩子順利升入初中,並和普通孩子一起參加分班。早在讀小學時,這4個孩子就在普通學校的普通班級就讀。他們能順利完成小學學業,得益於學區建特教資源教室服務特殊學生。這也是廈門統籌規劃特殊學生隨班就讀,以專業支持推進融合教育的一個典型案例。
  • 高曉笛委員:應儘可能在普通學校安排殘疾學生隨班就讀
    持續關注殘疾人今年她的提案聚焦保障殘疾兒童隨班就讀今年,高曉迪帶來了一份《關於儘快出臺隨班就讀保障體系相關文件的提案》,繼續關注殘疾人群體。她希望教育部門儘快出臺相關文件,完善隨班就讀工作行政管理和教學支持保障的兩線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