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維教育資源教室方案,落地上海市長寧區市三女中、玉屏南路小學、安順路小學、省吾中學、愚園路第一小學、長寧路小學、天山第二中學、婁山中學、威寧路小學、瀘定中學、仙霞高中、虹古路第三幼兒園、長寧區初職校、適存小學、長寧區輔讀學校、法三小學、幸福小學、開元小學、天二小學、哈密路小學、復旦初中、延安實驗初級中學、新涇中學、世界小學等學校,助力長寧區隨班就讀資源教室的發展。
隨班就讀是融合教育和全納教育思想在中國的本土化實踐,做好隨班就讀,不僅僅只是讓隨班就讀學生進得來,更要學得好。做好隨班就讀,需要區域性的支持保障。從國家、市隨班就讀的發展歷程,立足長寧區隨班就讀工作實踐,探索一套適合區域發展的隨班就讀支持保障,讓隨班就讀學生有效發展成為可能。
上海隨班就讀工作回顧
1994年,上海市在各區縣開始推進隨班就讀試點工作。
1997年,上海市教委頒發了《關於在本市普通中小學開展隨班就讀工作的暫行規定》(滬教委基[1997]59號)。
1999年開始,上海市各區縣陸續成立機制性的特殊教育康復指導中心和學前特教點。
2006年,上海市教委頒發了《關於加強隨班就讀工作管理若干意見》(滬教委基[2006]29號)。
2011年,於素紅對上海市300所開展隨班就讀工作的普通學校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部分普通學校存在突出問題;資源缺乏特別是教師資源缺乏是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初中隨班就讀工作的開展情況落後於小學。
長寧區隨班就讀工作回顧
1994年,長寧區開始推進小學隨班就讀工作。
1999年,區成立特殊教育康復指導中心,由一名老師負責全區隨班就讀學生的學籍管理工作,形成「一室一人一章」的運作模式。
2006年,長寧區啟動了初中隨班就讀工作。分別在東、中、西三片選擇了三所普通初中,集中安置隨班就讀學生。區康復指導中心藉助特教學校的師資力量,開展面向隨班就讀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各項支持與服務(比如巡迴指導、教研培訓、康復訓練等),協助教育局立項課題《區域推動隨班就讀學生走向有效學習的研究》,通過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了區域隨班就讀各項工作機制與支持保障。
2011年,成立實體性質的特殊教育指導中心,長寧區再一次完成了隨班就讀工作的大調整。逐步形成「多樣化安置與支持促進隨班就讀學生有效學習」的長寧核心經驗。
2015年,長寧區以《生涯發展視野下區域隨班就讀實驗》成功申報了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