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已經於2021年1月1日起實行,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涉及到公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各個方面,如果說在2021年還不了解《民法典》是什麼?那真的是太容易吃虧了。
01《民法典》的內涵
《民法典》顧名思義,指的是與公民工作生活關係密切的法律法規,包括了《婚姻法》《合同法》《繼承法》等9部法律的內容,號稱「社會生活百科全書」。
這就意味著以前我們打官司靠的是一本本散裝的單行本法規,而以後維權只需要一本《民法典》就夠了。受到了欺負,直接拿出《民法典》,總能找到維護自己權益的條款,身邊有本《民法典》,底氣十足。
在《民法典》中,夫妻最關注的莫過於「婚姻家庭篇」了,其中增加的「離婚冷靜期」的規定引發關注,也有很多夫妻對離婚後的夫妻共同財產分配有困惑,不清楚在《民法典》的規定下應該如何分配財產,下面我就詳細講一講。
02《民法典》中夫妻共同財產的分配
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民法典》相比於之前的《婚姻法》,將夫妻共同財產的範圍擴大了,在《民法典》規定下,以下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
1.工資、獎金、勞動報酬。
2.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3.智慧財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民法典》第1063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其中標紅的部分為《民法典》新增的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內容。
可以看出,這樣的規定更加符合時代潮流發展,更加符合現實情況。
那麼,夫妻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是平分的嗎?
答案是不一定。按照《民法典》第1087條規定,夫妻離婚時要協商處理共同財產,協商不成功的,由法院來判決。
根據《民法典》相關要求,在法院判決中,具有以下6種情形的夫妻,離婚時可以多分家產:
情形一:夫妻中一方在婚姻存續期間有過錯行為,無過錯方可以多分家產。所以,作為婚姻中的受害方,無過錯方在遇到問題時要保持冷靜克制,在考慮修復婚姻的同時,儘可能多的收集對方婚姻過錯行為的證據,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具體夫妻中一方出現哪些過錯行為,無過錯方可以多分家產,可以查閱《民法典》。
情形二:婚後撫育子女較多的一方,離婚時可以多分家產。《民法典》保護夫妻中在家庭生活中付出較多的一方,尤其是家庭主婦,照顧孩子很不容易,如果要離婚,一定要收集好相關取證材料,離婚時可以獲得經濟補償,以此達到多分家產的目的。
情形三:婚後照料老人較多的一方,可以多分家產。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證明自己照顧老人較多,成了離婚時獲取較多家產的關鍵,相關內容在《民法典》中規定的很清楚。
情形四:夫妻中一方隱匿財產的,另一方可以在離婚時多分家產。在離婚時可以要求對方進行財產申報,如果對方不報或者瞞報,一旦發現對方有隱藏的財產,就可以要求多分夫妻共同財產,這是能夠在司法實踐中得到支持的。
情形五:一方轉移資產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多分夫妻共同財產。這種情況在夫妻關係緊張時容易出現,在這種情況下,進入訴訟程序前,要記得做好財產固定和訴訟保全工作,還可以在訴訟開始後,調查對方的資產情況,一旦發現對方轉移資產,就可以申請多分家產。
情形六:夫妻中一方揮霍財產,或者給第三方贈送財產、購置房屋的,另一方如果掌握證據,就可以申請多分家產。
通過以上6種情形可以看出,隨著《民法典》的實行,夫妻共同財產的分配方式將發生改變,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就可以多分家產。
03後記
《民法典》內容豐富,涵蓋面廣,從滿月到頭七,從戀愛到離婚,幾乎可以指導人生每一步,而且《民法典》有很多規定與之前的法規相比發生了改變,比如:
1.《民法典》規定,忘記繳納物業費時,物業公司不能通過停水停電等方式催交物業費。
2.夫妻中一方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瞞著另一方在外借錢,如果借的錢並沒有用於家庭,那麼就不屬於夫妻共同債務。
可以看出來,《民法典》的規定內容非常細緻,也很容易讀懂,在家裡備上一本《民法典》,隨時翻閱非常有必要。《民法典》大字版28元一本,少喝一杯奶茶就可以收藏一本,既能保護自己,又能保護家人。如果擔心讀不明白,可以搭配《法律常識一本全》一起閱讀,書中有很多貼近生活的事例,非常實用。我已經收藏了一套,感興趣的朋友不要猶豫了,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