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鄉愁》之114
現在很多人,會羨慕古人的清雅生活,希望有個幽致的小院,有幾棵湘妃竹,樹影斜斜的映在紗窗上。於陰陰夏木中,聽黃鸝啁啾,觀修竹數竿,暫消暑意。
春日吐新詩,夏光撥修竹,秋風聽落木,冬雪壓枝頭。
有屋一間,無論大小,一桌一椅一卷書,一燈一人一茶杯;便有了於日常中沉思靜悟、安頓心靈的所在。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以素為絢,得溫潤與靜觀,小築四目見古湛;以真為本,得平淡與明道,鬥室隨處滿幽曠。
1
生如夏花之絢爛,去如秋葉之靜美。
2015年,攜母親到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時,在那位山東大哥耕種的田園後面,就是無數青碧的竹林。在福建,很多當地人靠種竹謀生。
本來,羅源多竹多石,這裡的石頭很有名,很細膩。可以剖開山體表層,將下面的石頭像切豆腐一樣大方大方地開採。一輛拖車,往往只能拖著兩大方這樣的巨石下來。
山下到處是各種各樣的石材加工廠,大石頭卸下來,可以根據用戶的各種要求,切割成各種各樣的石板、石條、石片……之後,打包裝車,發往全國各地。
所以,這裡的實質細膩,確實罕見。
除了石材細膩,這裡也多竹多筍,竹筍價格也是不菲。
每年初冬時節,竹筍就開始在巖石縫中萌生。
這時候,採挖到的筍子個頭小,但價格很高。但是,一般的人卻很難挖到多少冬筍。
2
因為,竹林後面的山上,有很多野豬。
初冬季節,福建的稻田裡,也只剩下一層的稻茬,野豬能下山吃的東西很少了。
這時候,成群的野豬,就開始和人們爭搶冬筍果腹。
於是,就常想起那句老話:好吃變成豬,好色害死人!
於是,就常琢磨:這些貪吃的野豬,前世是不是一個個只顧口腹之慾的吃貨?
清晨,陽光灑滿竹林,斑斑點點。
穿上預防毒蛇的靴子和預防蚊子的長衣服,連袖口都要扎住,才拎著頭上山了。
「俺的娘哎,這一片的冬筍,都被野豬拱沒了。」
隨著大哥的驚叫聲,才看到周邊巖石邊的土層,被拱起來了一個個的土包。
「這些野豬的嗅覺太靈敏了,平時我們看著不會有冬筍的地方,都被它們拱出來了筍子。」
大哥感嘆著,凡是被野豬拱到的地方,就再也找不到筍子了,只好到其他地方碰運氣。
確實,在野豬活動過的範圍內,很難再找到大點的筍子。我們能攀巖,野豬攀巖的本事比我們還好,很多陡峭的地方,都有野豬拱出來的土堆。
那一個上午,被衣服捂出來一身的汗,卻只挖到兩個比大拇指大一點的小筍。
等回去削去外面的葉子,最後剩下一個小指頭那麼大。
看著這個小指頭大的筍子,除了苦笑,連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3
在福建當地,有些老人是挖筍高手。
凡是他們走過的地方,連野豬都再也拱不出來一個筍子。
關於這些老人,有很多近似傳奇的故事。
據說,這些「找筍高手」大多都是一輩子和竹子打交道的人。
年輕時,他們靠種竹、編竹、挖筍謀生;到老年後,就不再自己動身挖筍子,而是指點出筍子的位置,由其他人來幫著挖。
有時候,會有朋友或者子孫輩的人,請老人去「看筍」。
老人叼著眼袋,啥也不帶,就背著手,跟子孫輩走了。
到了山上,老人隨手採一把草梗抓在手裡,其他人不知什麼意思,老人也不說。
一旦進入竹林,不管這個地方是不是老人之前來過的地方,都不影響他「看筍」。
4
此時,老人昏黃的眼睛裡迸射出光芒,拍一下身邊的老竹,在周圍轉一圈,順手將一個草梗插在老竹附近的土層中,然後繼續往前走。
「在地上插個草梗,幾個意思啊?」
年輕人不明白,老人也不答;一彎腰,又將一根草梗插在不遠處。
「你從插草梗的地方往下挖就行,保準有筍子,你個憨包!」
年輕人還愣怔著,後腦勺就被隨來的長輩拍了一巴掌。
「這看見啥了,插根草梗就會有筍子,嘁——」
年輕人一臉得不相信。
「讓你挖你就挖,挖不出來,老子賠給你筍子。」
長輩又順手在年輕人後腦勺上拍了一巴掌。然後,優哉遊哉地蹲在一邊,督促著年輕人挖筍子。
「挖就挖,挖不出來,我一撅頭把你刨下山去。」
年輕人乜了長輩一眼,揮動頭往下挖。
還沒挖幾下,長輩嘴裡喊著:「慢點,下面到了。」
年輕人扒拉開土層,果然,一個碩大的冬筍露出筍尖來。
5
「這老人太神了——」
到了此時,年輕人才相信了。趕緊刨出這個大筍子,裝在袋子裡,去追前面的老人。
這時候,老人手裡的一把草梗已經用完。
他身後走過的地方,密密麻麻地插滿了草梗。
隨來的一群人,都在草梗下面挖出了筍子。
再採了一把草梗在手裡,老人說:「這一片的筍子不多了,別浪費時間,往前面去吧,那片的筍子要多。」
於是,一群人跟著老人過去,按照老人的指點,一個個都挖滿了袋子。
「老人家,你『看筍』太神了,教教我唄——」
背著半袋子冬筍,年輕人嬉皮笑臉地蹭在老人身邊討教。
「年輕人啊,你到了我這個歲數,可能看得比我還準。」
老人淡淡地說著。
6
「看山勢走向和竹子主根生長方向,是最重要的。因為,筍子都是長在竹子遠遠近近的根上。另外,筍子要出土時,會將地面上拱出來一條細細的裂縫,下面肯定有筍子。即便山上的表土層沒有裂縫,只要有稍微拱起的地方,下面就可能有筍子。不過,這份眼力見,也是要幾十年才能練出來的,非一日之功。」
年輕人再來糾纏著,說願意交學費也要學「看筍」的絕招時,老人淡淡地丟下一句:「我有老酒,你有故事嗎?你的錢我不要,等你有故事了,我們喝著老酒聊天吧。」
一句話,讓年輕人語塞當場。
這也印證了一句話:一個人最大的財富,不是擁有多少錢,而是擁有一個不被金錢支配的靈魂。
其實,在福建種竹子的地方,不管是老爺爺或者老奶奶,「看筍」都有一絕。
終生和竹子打交道,讓他們練出了一雙「火眼金睛」,能看到埋在地下的筍子。
「這個地方有點空檔,有些筍子不能挖絕,留下兩個等著長成竹子吧。這樣,來年這裡的竹林就不會有空隙了。」
向大自然合理索取,同時也照顧著大自然的平衡,是這些種竹人的信條。
故事易寫,歲月難唱。
男人一生三塊田,你不耕別人替你耕……那就是:事業和工作,家庭和婚姻,還有孩子。
男人,就要有男人的樣子,養得起家人,擔得起責任,吃得下苦楚,頂得住壓力;為家庭遮風擋雨,給家人安穩生活。
如果挑不起事業的大梁,擔不起家庭的重任,做不好孩子的榜樣,就不算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只有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才算是一個真正的男人,值得女人託付終生,會讓孩子崇拜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