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兩會隆重召開,在北京代表團分組審議時,全國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小學教研室主任吳正憲透露,教育部已經啟動實施了第二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審查工作。2013年秋季新學期開學時,孩子們就有望使用上新修訂的教材。
新版小學教材將啟用,為的就是給孩子們減負,追憶似水年華,你的英語課本還記得嗎?本文獻給70後,80後,90後和00後的朋友們。
80年代英語課本
80年代開始,英語已經成為中小學必修課,作為1981年編輯出版的這本英語教材,採用句型操練和語法知識歸納相結合的方法,結合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特點,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但由於是中國人所撰寫,所以在語言用法上稍顯「地道」,但做為文革之後的第一套中學英語教材,它在普及和提高全國外語教學水平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90年代英語課本
整整一代「80後」都熟悉的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Junior English for China),書中的韓梅梅,李雷,Jim, Lily, Lucy 等變成了80後這一代人的共同回憶。該教材編寫堅持「以我為主,洋為中用,中外互補」的原則,首次引入了當時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交際教學思想,對我國的外語教學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教材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比較好地處理了語言結構、語言功能以及語言技能培養之間的關係。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明顯提高,改變了過去「聾啞英語」的局面。
2000年以後教材
2000年以後,外研社開始推出《英語》(新標準)「一條龍」系列教材,該教材採用任務型教學理念,通過語言實踐來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材編寫以話題為主線,採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兼顧交際功能和語言知識結構的學習,以一種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英語有目的地做事情。從而使學習者通過進階式的學習,將語法、詞彙、句子融會貫通。
新版小學英語「點讀版」教材
如今全國00後中小學生所使用的(新標準)小學英語教材已經升級為「點讀版」,點讀版教材在傳統紙質教材基礎上,將聲音編碼以細微小點印在書頁上,通過教材唯一指定用筆——外研通點讀筆識別編碼,將聲音清晰讀出,方便中小學生隨時隨地學習。
新教材不但可以在課上點讀,下課還會由老師布置可用點讀筆完成的作業,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使用教材配套的外研通點讀筆,可以達到課前預習、課後複習、隨時隨地學外語的效果。相信這本教材中的人物和畫圖也將成為他們未來的記憶。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在發展道路上的改革,讓我們既看到了30年來我國中小學英語教材建設的艱難與坎坷,又看到了我們英語教材建設所取得的矚目成就。
在英語課程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我們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其實是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迎來明天,用歷史的經驗和智慧來指導我們當今的英語教材編寫和修訂,這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