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環保示威者「佔領」大英博物館3天 還拉來一匹木馬

2020-12-22 人民日報海外網

示威者在大英博物館內(圖片來源:《晚間標準報》)

海外網2月10日電當地時間9日,英國的環保示威者結束了其於英國首都倫敦大英博物館為期3天的抗議活動。據了解,此次活動舉行的原因是英國石油公司(BP)贊助了大英博物館一場特洛伊主題的展覽,而示威者也在現場放置了一座近4米高的「特洛伊木馬」以表抗議。

據英國《晚間標準報》報導,一家名為「BP Or Not BP?」的環保團體成員於當地時間7日早晨開始在大英博物館門前的廣場聚集,並將一座巨型木馬推入了場地。在8日晚間,還有超過60名示威者聚集在博物館內部的中庭,並將石膏覆蓋在自己身上模仿雕塑進行抗議。據該團體透露,此次抗議活動累計持續時間超過了50個小時,共有約1500人參與。

博物館門口的木馬(圖片來源:《晚間標準報》)

該團體還稱,多名示威者還在博物館不同展廳內就氣候問題進行講話和活動。此外,在與博物館進行「友好交涉」後,有2名示威者被允許在抗議使用的木馬中度過了一個晚上。

據悉,大英博物館近期正在舉辦一場名為「特洛伊:神話與現實」的主題展覽,而該展覽是由英國石油公司贊助。

展覽信息截圖(來源:大英博物館官網)

一位名為德克(Malou den Dekker)的示威者在採訪中表示:「我十分關注博物館展覽贊助的問題,因為在我們面臨嚴重氣候問題的同時,這些石油公司竟可以在文化機構內為自己建立美好形象,這實在是令人氣憤。」

大英博物館館長費舍爾(Hartwig Fischer)對此作出回應:「博物館屬於公共場所,人們可以在此辯論,我們也尊重他人表達觀點的權利。我們與大家一樣,都為正面臨的氣候變化挑戰而感到擔憂,並通過舉辦重要展覽和活動來面對這一問題。」

費舍爾還說道:「大英博物館為無數人提供了接觸人類歷史文化的絕佳機會,但外部的支持和贊助也必不可少。將這一機會從人們手中奪走,並不是解決氣候問題的好辦法。」(海外網 趙健行)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特洛伊展」:跨越三千年的神話與西方文藝
    19世紀70年代,施裡曼本人曾向大英博物館主動提出展示其所發現文物的申請並表示願意以5萬英鎊的價格出售包括"普裡阿摩斯寶藏"的所有發現。但當時博物館方以"空間不足"和"價格太高"為由拒絕了他,這批藏品如今分別位於柏林和莫斯科的博物館內。
  • 英專家:大英博物館應開放「掃貨」,讓各國領回國寶
    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藏品數目有800多萬件之多。高達99%的藏品甚至因為空間限制,不能同參觀者見面。如今,約200件貝寧青銅器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中,其餘分散在歐洲各地。「作為英國人,我們根本想像不到英國的國寶會出現在另一個國家的博物館裡。然而這卻是奈及利亞需要考慮的問題。」他同樣還呼籲英國把著名的埃爾金石雕(The Elgin Marbles)還給希臘。
  • 在大英博物館,思考人類和世界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推薦兩本由大英博物館出品的書: 大英博物館人類簡史+大英博物館動物簡史[英] 克里斯多福·馬斯特斯[英] 黛布拉·曼考夫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年6月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大英博物館還聯合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出版社之一泰晤士&赫德遜(Thames &Hudson),來共同打造這套書。泰晤士&赫德遜成立於英國,出版社的名字取自分別代表倫敦和紐約的河流之名,其宗旨是書既要有趣,又要有知識含量,強調文字和圖片能夠彼此結合,讓藝術成為「沒有牆的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據統計,流失到國外的中國文物達164萬件,被全球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收藏最多的是大英博物館,高達2萬3千多件,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涵蓋了中國各個藝術類別,跨越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藏品包括陶器、青銅器、飾品、玉器書畫、刻本等。
  • 那些來自大英博物館的禮物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從去年開始,居然在中國的網店火爆了。2018年7月1日,大英博物館網上旗艦店正式上線了!打開大英博物館旗艦店首頁,博物館古老莊嚴的建築映入眼帘,立馬給你增添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感,而當你點擊店中產品就又是另一畫風了。
  • 大英博物館掌門人菲舍爾——博物館裡的「世界公民」
    新華社倫敦3月25日電  (天下人物)大英博物館掌門人菲舍爾——博物館裡的「世界公民」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金晶  身為大英博物館最近一個多世紀以來第一位非英國籍掌門人,哈特維希·菲舍爾堅信「博物館裡沒有外國人」。
  • 亂挖草坪還「捆綁」牛頓蘋果樹 英環保示威者在劍橋引眾怒
    示威者在學校內挖草坪(圖片來源:《每日郵報》)海外網2月18日電英國媒體消息稱,一群環保示威者在當地時間17日湧入了英國的劍橋大學,並在校內以挖草坪等極端方式抗議學校與石油行業之間的關聯。據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郵報》報導,該組織名為「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其示威者在當日於劍橋展開了抗議活動,封堵當地交通道路,並闖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破壞植被。示威者挖開了三一學院內的草坪,其中一人還用鐵鏈將自己捆綁在著名的牛頓蘋果樹下表示抗議。
  • 大英博物館還未解封?這些名勝古蹟已經重開啦
    中新社·華輿訊 據英中時報報導 7月4日,除了餐館和酒吧之外英國的博物館、畫廊和名勝古蹟也都獲準重開了。雖然大英博物館、國家美術館等平日最受人們歡迎的大型博物館還需要一些時間準備重啟,但還是有不少值得一去的景點已經重開大門了哦。 在周三宣布了7月4日將重開酒吧、餐館等服務場所後,英國政府又在25日發布了重開博物館、畫廊和文物古蹟等旅遊景點的指南。
  • 巧遊大英博物館 中國遊客的參觀建議
    大英博物館收藏了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眾多文物和圖書珍品,其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目前館內共擁有藏品600多萬件。由於空間的限制,目前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大英博物館展出的藝術珍品,展現了人類從史前時期到現代的發展歷程,其中最著名的藏品包括羅塞塔石、帕特農神廟雕像和波蘭特花瓶。
  • 英國十大最吸引遊客景點:大英博物館名列榜首
    資料圖:大英博物館。   中新網3月17日電 據外媒報導,根據英國主要景點協會(ALVA)的最新排行,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繼續成為英國最吸引遊客的景點。   排行第二的是英國國家美術館。位於倫敦泰晤士河畔的南岸文化中心名列第三。   排行還顯示,蘇格蘭旅遊景點的遊客激增,這部分應歸功於去年在格拉斯哥舉行的大英國協運動會。到蘇格蘭旅遊的人數比前一年增加了10%。
  • 大英博物館兩萬多中國文物中,如何挑選出260件文物
    其中,《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新書發布便是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開幕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該卷收錄中國古代文物260件, 包括陶瓷器、書畫、銅器、漆木器、玉器及其他類別,是從大英博物館2.3萬件中國文物藏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 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竟是一塊兒穿越千年,會說話的石頭
    大英博物館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綜合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共擁有800多萬件藏品,其收藏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1、大英博物館為何館藏豐富?你們知道嗎?我們祖國的故宮博物院才擁有180多萬件藏品,這才佔大英博物館的四分之一呢。說到大英博物館浩如煙海的藏品,就不得不提到18世紀至19世紀中葉,英國對外的殖民擴張,在經濟和文化上的掠奪。
  • 那些流失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實在讓人痛心!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
  • 美國示威者佔領警察局,成立「自治區」
    綜合多家外媒報導,當地時間8日晚,西雅圖市的示威者佔領了位於國會山區、暫時停用的西雅圖警察局東分局,並宣稱成立「國會山自治區」。當天,西雅圖警察局宣布減少在該地區的警力存在,稱允許示威者進行和平的抗議活動。福克斯新聞提到,該地區是警方與示威者衝突爆發的「爆發點」。
  • 大英博物館值得我們去走走
    鼎鼎有名的大英博物館,終於能夠如願成行。入館前排了一會隊,隊伍的速度不慢。安檢是人工的。進入後就直接去了中國館。中國館的展廳不算大,內容以時間表來呈現,展品非常精緻,保存得很好。僅僅參觀中國館就花了挺久的時間,埃及館和其他館都是匆匆逛了一下。
  • 大英博物館裡的「鄉愁」
    大英博物館外景。有人來倫敦是為了西區的戲劇,有人是為了泰特的美術,有人是為了頂尖的科學,有人是為了金融的曲線……  而我們,這一對匆匆路過的旅人,卻想在這短暫的相遇中,能有機會置身人類歷史中,去感受它的空間與流動,在時間之河的「下遊」,遙望前人的背影。只不過,就像不知道會在人海中遇見誰、會發生怎樣的故事一樣,在大英博物館,參觀者的際遇一樣難以預知。
  • 大英博物館的日本春宮圖:藝術與性的結合
    喜多川哥麿作品《枕邊詩》大英博物館10月3日起舉辦創立以來最露骨的展覽「春宮:日本藝術中的性愛與歡愉」,呈現菱川師宣、葛飾北齋、喜多川歌麿等諸多日本浮世繪名家的上百幅作品大英博物館的這一展覽中,16歲以下的青少年需有成年人的陪同才可以入內參觀。這也許是大英博物館自1753年建成以來最露骨的展覽,它的主題是「春宮:日本藝術中的性愛與歡愉」,展覽時間從2013年10月3日至2014年1月5日。「春宮」是日本藝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類型,17世紀至19世紀中葉曾在日本盛極一時。
  • 23天吸粉12.5萬,大英博物館要和故宮搶生意了?
    圖片來源:大英博物館旗艦店3/4產品賣斷貨發貨日期排到了8月中旬雖然大英博物館旗艦店在7月1日就開業了,但真正「火」起來卻是在半個月之後7月16日,眾多自媒體大V在微博陸續發布大英博物館開通旗艦店的消息,迅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注意,16日當天,店鋪粉絲日漲3萬,到7月23日已經達到了12.5萬。許多網友們對此表示欣喜,有網友說,「終於有人來跟故宮搶生意了!」「想要『大英文創』再也不用代購了!」
  •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沃倫杯(Warren Cup)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的布盧姆斯伯裡區,是一家致力於人類歷史,藝術和文化的公共機構。 它永久收藏了大約八百萬件作品,是現存規模最大,功能最全面的作品,在大英帝國時代就已廣泛使用。
  • 純真的兒童視角+大英博物館繪本:特洛伊戰爭,老故事新讀
    女神海倫,一己之力的美貌,竟然可以引發長達十年的戰爭;膠著戰爭的轉折勝利,竟然是一匹巨大的木馬有關。故事生生不息,愛恨情仇從未完結,一次次反轉逆襲,吃人的怪獸、六個腦袋的海妖,不斷湧現的古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就像是一個「特洛伊宇宙」,每個主要角色,還有自己的英雄事跡,經歷漫長的磨難,仿佛單人IP故事的番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