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可能會考與新冠肺炎有關的內容

2020-12-15 大海老師講作文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可能會考與新冠肺炎有關的內容。

很多人很關心今年中高考是否考與有關新冠肺炎有關的內容。

我在這裡提醒大家,比如中考語文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考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考生如何複習?

關注、了解有關新冠肺炎的科普知識,比如有關名稱的由來、發病的症狀、易感染人群、傳播的途徑、防控的措施、治療的原則、治癒出院的標準等等,這樣的文章網上很多,但要查看權威機構、權威人士發布的,比如國家疾控中心等。還比如最新版的診療方案,都可以看看,了解相關知識,增進對新冠肺炎知識的了解,如果考到了不至於對文本感到非常陌生。

會怎麼考?通常可能有以下幾種形式

1、運用所學知識,給新冠肺炎下定義。

2、下列選項中哪一項符合(不符合)文意,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嚴謹性。

如「不會人傳人」、「有限人傳人」、「肯定人傳人」的含義是不同的。

再如「所有人群易感」與「大部分人群易感」顯然也是不同的。

這就要注意文本所給的信息和題幹的信息是否一致然後做出正確的選擇。

3、結合文本談對新冠肺炎的認識。

當然還可以有其它不同的考法,可根據各省往年試捲來了解會有哪些題型。

相關焦點

  • 中考變化解讀之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
    【中考變化解讀】1.「非連續性文本」的文本構成主要是說明性文本、新媒體和新聞等實用類文本,因此,「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實質上是「非文學文本閱讀」的特殊類型。2.主要考查獲取信息、分析解釋信息、評價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靈活運用文本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2019年有四個地市的「非文學作品閱讀」以「非連續性文本」的方式考察。預測2020年「非連續性文本」將成為熱點。5.
  • 全國中考「非連續性文本」成主流考法,與高考接軌?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文簡稱「課標」)學段目標與內容中明確提出:「第四學段(7~9年級):閱讀由多種材料組合的、較為複雜的非連續性文本,能領會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論」。第二部分 非連續性文本特徵 非連續性文本能夠簡潔系統地呈現文本的關鍵信息,內容上直觀形象、精煉準確,具有客觀性和實用性、跳躍性和非連續性的特點;閱讀上呈現「短、簡、快」,能夠大大縮減讀者的時間,提高閱讀效率。
  • 以北京市中考真題為例,說說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上)
    也就是閱讀完一篇文章之後,試題中又給了一段新的材料。這個材料和原文有一定的關係,比如原文的一個印證、或者是原文的運用,或者是原文的拓展等等。 到2015年,說明類文體的考查又發生了變化,不再是考一篇完整的文章,其後有連結材料,而是考查多個內容相關的片段。從試題類型命名上來說,也由原來的說明文閱讀,變為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 以北京市中考真題為例,說說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下)
    本系列的「上」,參見:今天這部分涉及到對2019年北京市中考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分析當然,除此之外,在本文的結尾也有一些關於「非連續性文本」在教學以及命題上的思考。 下面是對北京市2019年中考原題的分析: (一)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6-18題。
  • 重慶2018中考語文解析:新增文學名著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考查
    在此次語文考試中,新增文學名著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考查,《駱駝祥子》和《水滸傳》入題。  重慶八中語文教師竇亞新稱,語文試卷體現對學生思維深度的考查,這是語文考查的新方向。試卷還注重考查學生傳統文化的積累,新增了對文學名著的考查,例如《駱駝祥子》和《水滸傳》,「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實用活教材,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通過題海戰術應對中考的辦法不可取。」
  •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理解的解題思路與技巧。
    關於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理解解題思路與解決技巧一、了解文章類型「非連續性文本」,是相對於由句子和段落組成的「連續性文本」而言的閱讀材料,多以統計圖表、圖畫等形式呈現。二、抓住閱讀關鍵第一,抓取關鍵,獲取信息。「非連續性文本」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在獲取信息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看標題。標題往往會最精準地概括文本內容,先看圖標題,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文本內容。
  • 閱讀專項: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對比閱讀、小古文閱讀、名著閱讀
    從三年級開始,語文開始接觸閱讀理解題,很多孩子在閱讀理解題部分失分。閱讀理解題除了我們常見的閱讀理解題主要有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對比閱讀、小古文閱讀、同步名著閱讀等。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主要以表格和圖形的形式出現,我們在這遇到這種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認真分析表格中的內容,以及圖形中的內容。這種題的答案大部分都隱藏在表格裡面,我們一定要認真分析裡面的內容,注意提取正確的信息。
  • 高中語文,非連續性新聞文本閱讀方法的舉例分析
    今天講非連續性新聞文本的閱讀。非連續性文本,通常以符號、圖畫、數據表格、圖解文字等多種方式呈現,中間往往省略連續性線索,這種省略,是出題者有意為之,也就是考點所在,需要大家思考,認真提煉才能找到內在聯繫補全相關信息的文本形式。如果大家覺得這塊很難理解,直接看下文全國卷三材料2的例子。
  • 新教材、新題型,河南考試該如何應對中考?
    離7月15號,越來越近了,河南的考生將迎來新中考!說它新是因為這是第一屆運用部頒教材的中考,面對新教材,自然會引來題型的新變化,作為河南考生,該如何應對新題型?首先我們要了解,有可新增添哪些新題型。,第二個語段可能會出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人工智慧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題。材料一當前,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推動了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人工智慧成了全球產業界、學術界的高頻詞。有研究者將人工智慧定義為:對一種通過計算機實現人腦思維結果,能從環境中獲取感知並執行行動的智能體的描述和構建。
  • 2020年第143篇:「多重文本」測評及思考
    作者雖然談論的是高考試卷中的「多重文本」,但很多內容同樣也適合於中考試題命制。首先,收穫最大的是作者對「多重文本」的正名。在語文教育教學研究中,有一些概念是我們一直在使用但從未思考過其內涵的,比如「非連續性文本」這個概念。因為2011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了這個概念,因此很多老師都認為只要不是「連續性文本」,那一定就是「非連續性文本」。
  • 中考語文衝刺130之安徽2020年語文中考試卷分析
    下面一起來分析一下安徽省2020年中考語文試卷。給廣大的考生和家長在2021年的備考中指引方向和診斷把脈。第一題還是語文積累與運用總分35分。安徽中考語文積累運用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沒寫十分也就是書本中的古詩文言文默寫。第二部分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 觀點 曹愛衛:第三學段非連續性文本教學的價值取向——以陳俐伶老師《技術與社會》一課教學為例
    第三學段非連續性文本教學的價值取向——以陳俐伶老師《技術與社會》一課教學為例曹愛衛摘 要:學會從非連續文本中獲取所需信息,得出有意義的結論,是現代公民應具有的閱讀能力。第三學段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起步學段,本文以臺灣地區陳俐伶老師的課堂為例,探究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在綜合運用閱讀策略習得新知、尋找有價值的信息進行推論、解決實際問題指導生活等方面獨特的價值取向。
  • 榆林市靖邊縣教研室許建峰:陝西「新中考」語文試題評析丨聚焦中考
    2020年陝西中考語文試題與2019年試題相比,可以用10個字概括:穩中求創新,創新顯素養。比如閱讀板塊的第一題: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8—11題。這是典型的由四則新聞、科普文等材料組成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不但選文內容彰顯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而且題型設計頗有銜接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特點,其中尤其令人稱道的是第9題:長徵五號B這款新型運載火箭有哪些獨特之處?請簡要概括。
  • 2020年高考改革過渡期高考會考哪些內容?
    2020年的高考,註定是不同尋常的一次高考。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化,考試的內容、考察方向可能會一些改變,同時隨著3+3的新高中教育的模式的出現,一些身份今年可能沒有辦法復讀,受疫情影響,高三的同學們也無法正常的返校複習,距離高考只有102天了,那麼2020年高考會考什麼內容呢?
  • 新冠肺炎作文很容易雷同,這幾個角度能寫出與眾不同的文章
    與此同時,參加今年中高考的很多人還在關注另一個話題,那就是今年的中高考會不會考與新冠肺炎有關的問題。應該說語文、政治、生物、地理等學科都有可能會考到。比如:語文最有可能考到的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和作文。對於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考的可能性極大,所以建議多關注一下有關新冠肺炎的科普文章,對新冠肺炎知識有更多的了解,不至於拿到文本感到非常陌生,不知所云。對於作文,考生要多積累一些素材,寫作時根據表現中心的需要對素材加以提煉,從而寫出符合題目要求的好文章。
  • 2020年部編版三年級下《第一單元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及答案
    類文閱讀春詩①如詩的春天到來了!②「赤欄橋外柳千條」,如今的柳樹雖仍未吐芽,但枝條卻異常繁茂。瞧,學校亭中紅橋一帶,有著萬絲千縷垂柳,洋洋灑灑的,像少女靈動飄逸的秀髮。①新燕築巢圖②春水如鏡圖③桃花怒放圖④柳枝鳥鳴圖A.④①②③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6.
  • 解讀|福建新中考方案、高一新會考變化、體育中考新改動
    新會考是為了配合2021年的新高考,它分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考試內容合格性考試範圍為各科目必修學分要求的內容。,新中考方案今年要發布。那麼,應該可以判斷:2018年秋季入學的新生才會受影響,即他們2021年中考,要參加新中考。那麼,新中考有什麼新變化?
  • 2020年高考答題模板之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之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方法非連續性文本通常是以圖畫、數據表格、符號、圖解文字等多種方式呈現,中間缺少明顯的連續性線索,需要經過思考、提煉才能找到相關信息或內在聯繫的文本。全國卷閱讀文字量大,這就要求考生在做閱讀理解類題目時,不僅要快閱讀,更要準閱讀,對於論述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來說,更要提高這兩個板塊的閱讀速度和準度,為解答文學類文本和寫作留足時間。兩道選擇題佔去實用類文本1/2的分值,本專題要想取得理想分數,兩道選擇題不容有失。閱讀非連續性文本,要學會從多元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和組合信息的方法。根據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任務要求,其策略關鍵當抓住三點。
  • 六年級下語文小升初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訓練(含答案)
    一、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練習。材料一: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目前中小學教材中的優秀古詩文比例已經提升了,這很必要。詩歌朗朗上口,又有節律,讀起來能調節身體,還能調節心情,孩子們會很喜歡。」(摘自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網站)材料二:1.閱讀材料二,你可以得出哪些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