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變化解讀】
1.「非連續性文本」的文本構成主要是說明性文本、新媒體和新聞等實用類文本,因此,「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實質上是「非文學文本閱讀」的特殊類型。
2.主要考查獲取信息、分析解釋信息、評價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靈活運用文本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2019年有四個地市的「非文學作品閱讀」以「非連續性文本」的方式考察。預測2020年「非連續性文本」將成為熱點。
5.「非連續性文本」是融合了文體閱讀的一種特殊實用閱讀,與實用閱讀有共性,主要考點可以細分為四項(見【重點難點】)。
【2019·浙江紹興卷】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2019年是我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的關鍵之年。日前,一則名為「空間站真的要來了」的話題登上了網絡熱搜,在某網站「千秋論壇」上引發熱烈討論。以下為部分帖子。
帖一 【轉發《中國青年報》張柏楠答記者問(2019—04—15)】(南山)
記者:我國的空間站有什麼作用呢?
張柏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總設計師):空間站的主要定位就是國家未來的空間實驗室。主要是為了解決人類長期在空間飛行的關鍵技術。除此以外,空間站的技術應用還有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要將航天技術服務於經濟社會。依靠新的科學發現,航天技術或許能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另一個方向是通過空間站積累探索太空的經驗。
記者:為什麼現在人類還不能像科幻片中一樣在太空中長期飛行?
張柏楠:這是因為中間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探索。目前人類長期太空飛行的紀錄是俄羅斯人創造的——437天。對一名航天員來說,這個時間比較長。但是,對於去火星來講,400多天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去研究、解決很多科學問題。空間站後續還擔負很多重要的任務。
記者:中國載人航天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張柏楠:人類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載人航天的發展。這是一個充滿夢想、非常偉大的事業。我國載人航天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就是指航天員安全是第一位的。中國航天站不去盲目地比大小、比規模。我們一直堅持目的明確,突出重點,講求實效,實事求是。
【網友跟帖】
千秋客:我覺得中國航天人大概是中國所有科學研究領域裡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了。大家都知道登月探測叫「嫦娥」,月球車叫「月兔」。而且你看,「嫦娥4號」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背順利軟著落的探測器,向全世界傳回了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而那顆起到極其關鍵作用的中繼通信衛星,居然叫「鵲橋」。真是浪漫得不像話啊!
帖二 【原創: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阿餅)
2018年8月,NASA宣稱要用195億美元在2033年將人類送上火星。但這將是一次有去無回的單程之旅——先不說火星上是否存在不明的危險,抵達火星需要200天左右,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提供大規模的物資運輸,也就無法解決人類自身的生存問題。
不只是火星,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也不友好。在月球上,一個穿著太空衣的人只能存活7小時,之後會因氧氣不足而死亡;在溫度介於零下170℃至430℃的水星,人大約只能支撐2分鐘;在超高壓強的其他星球如天王星、海王星和土星,人一秒鐘都活不了。
就算解決了在宇宙中的生存難題,人類也可能最終只得到一個「最糟的宇宙」。《三體》系列的第二部《黑暗森林》認為,如果宇宙中有任何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它將很快被消滅,所以宇宙一片寂靜。這個結論被中國讀者稱為「黑暗森林猜想」。
再退一步說,即使人類順利進入「太空大航海時代」、實現星際開拓大業,也要面對一個大問題:時間。試想,你坐上一艘巨大的宇宙飛船踏上「尋找新家園」的奧德賽之旅,在漆黑寂靜的太空中飛向一個遙遠的目標。出發時,它花了2000年時間加速;路途中,它保持巡航速度行駛了3000年;快到目標星球時,它再用2000年減速。飛船上一代又一代的人出生又死去,地球成為上古時代虛無縹緲的夢幻。
而你——星辰宇宙中的蜉蝣,當年對地球投以最後一瞥時,是否意識到自己並非什麼高維度的造物主?你一輩子80—100年的壽命,還不夠大陸漂移一米。與蜉蝣相比更為不幸的是,你現在就能想像到自己「朝生暮死」的圖景。
那麼,人類為何總想著逃離地球呢?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人們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說的這句話,很適合用來回答這個問題。
最近在國際空間站上執行「遠徵19號」任務的巴拉特稱,俯瞰地球時讓他頗感震撼。他說:「毫無疑問,當你從這裡俯視地球時,你就會被它的美麗所折服。有兩件事你會立刻醒悟,一件是你曾對它有多忽略,另一件是你多麼希望能盡最大努力呵護它。」
現在,請重新認識一下地球給予我們的種種特權——磁場和大氣層對太陽的雙層防禦、適溫氣候、一倍的大氣壓強、重力、食物遍地……這些因素全部都剛剛好,你才能夠不穿太空衣普普通通地過著每一天。
當然,幾分鐘後,我們很快就會將這些恩惠忘得一乾二淨。
【網友跟帖】風行:是啊,地球上有那麼多事情要做,我們的西部要開發,東北要振興,中部要崛起,還有貧困人口問題沒解決……到太空瞎折騰什麼?實際一點好不好。
10. 以上材料均來自某網站「千秋論壇」。根據帖子內容,你覺得最有可能出自哪個版塊?( )
A. 書林一葉 B. 影畫苑 C. 文化茶座 D. 家園
【答案】 D
【解析】 考查根據材料內容判斷材料最有可能出自哪個版塊。 首先要讀懂材料的大意,歸納出材料的中心。 材料是在探究人類在太空(宇宙)生活的可能性,也可提取「試想,你坐上一艘巨大的宇宙飛船踏上『尋找新家園』的奧德賽之旅」等關鍵句分析,即可答出最有可能出自哪個版塊為「家園」,所以選D。
11. 張柏楠在回答記者第二問時提到:「對於去火星來講,400多天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去研究、解決很多科學問題。」根據阿餅的帖子,你認為可能是哪些問題?
【答案】 無法提供大規模的物資運送;地球文明暴露後可能面臨被消滅的危險;極端環境下人類自身的生存問題;人生短暫與旅途漫長之間的矛盾等。
【解析】 考查對材料內容的理解。 要求根據阿餅的帖子,答出張柏楠在回答記者第二問時所提到的問題可能是哪些問題。 首先要根據題幹要求找到答案區域。 可提取關鍵句分析,如可提取「尚無法提供大規模的物資運輸,也就無法解決人類自身的生存問題」 「如果宇宙中有任何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它將很快被消滅」「你一輩子80—100年的壽命,還不夠大陸漂移一米。 與蜉蝣相比更為不幸的是,你現在就能想像到自己『朝生暮死』的圖景」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確答案。
12. 剛到中國的法國留學生蘇菲對網友千秋客所說的「中國航天人的浪漫」不太理解,請你以「中繼通信衛星」的取名為例,向她作出解釋。
【答案】 「鵲橋」出自中國古代的一個神話故事,恩愛夫妻牛郎織女被王母以天河分開,後來成千上萬的喜鵲搭成一座「鵲橋」,使兩人在七夕得以相會。中繼通信衛星引導「嫦娥四號」在月背著陸,它和鵲橋一樣起到了關鍵的聯結作用。所以這個命名貼切而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解析】 題幹要求以「中繼通信衛星」的取名「鵲橋」為例解釋命名的原因。 總的來說,是考慮「中國航天人的浪漫」這一句所反映出的含意。 「鵲橋」其又名烏鵲橋,鵲橋是傳說鳥神受牛郎織女的真摯情感而感動派來的喜鵲搭成的橋。 相傳牛郎和織女被銀河隔開,只允許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相見。 為了讓牛郎和織女相會,各地的喜鵲就會飛過來用身體緊貼著搭成一座橋,此橋就叫做鵲橋。 牛郎和織女便在這鵲橋上相會。 而「中繼通信衛星」的取名「鵲橋」是因為它引導「嫦娥四號」在月背著陸,使「嫦娥四號」和月亮「喜結良緣」,是它起到了關鍵的聯結作用。 此命名符合「中國航天人的浪漫」。
13. 在張柏楠眼裡,太空探索是一項充滿夢想、非常偉大的事業;而在阿餅看來,這是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人類不要總想著逃離地球。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 示例一:我贊同張柏楠對太空探索所持的觀點。 航天技術或許能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而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也許也將推動中國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人類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載人航天的發展;太空探索滿足了自古以來人們對外太空的浪漫幻想。 所以太空探索是一項充滿夢想,非常偉大的事業。
示例二:我贊同阿餅的觀點。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人類進軍宇宙面臨許多無法克服的困難,太空探索顯得虛無縹緲;我們的地球家園那麼美麗,又為我們提供了適合生存的種種條件。 由此可見,宇宙是糟糕的,地球才是我們永遠的家園,我們不要總想著逃離地球。
示例三:我認為我們既要珍惜地球家園,也要發展太空事業。 在目前 科技條件下,尋找新家園困難重重,而地球為我們提供了適合生存的種種條件,所以我們不要總想著逃離地球。 當然,發展太空事業,能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新的增長的可能性,能推動中國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人類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載人航天的發展,同時太空探索還滿足了自古以來人們對外太空的浪漫幻想,所以發展太空事業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解析】 此題是一道開放題,針對張柏楠和阿餅的兩種說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自的觀點定然不會相同,有贊同張柏楠的,也有支持阿餅的,但是無論哪種見解,都要圍繞材料的內容說出相應的理由。 根據自己的太空知識來談依據。 如答贊同張柏楠的觀點,可從航天技術或許能給國家經濟帶來新的增長點,推動中國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和滿足人們對外太空的浪漫幻想等角度作答。 如答贊同阿餅的觀點,可從人類進軍宇宙面臨許多無法克服的困難,地球才是我們永遠的家園等角度作答。 當然,也可辯證地分析,如從既要珍惜地球家園,也要發展太空事業的角度作答。 言之有理即可。
【重點難點】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綜述
一、文本概念
連續性文本是由句子和段落構成的文本,如小說、散文等。所謂「非連續性文本」,是相對於連續性文本而言的閱讀材料,多以文字材料和統計圖表、圖畫等相結合的形式呈現。
二、文本特點
在內容上,非連續性文本大多由多種材料組成,除了文字之外,還有數據表格、圖表和曲線圖、圖解文字、憑證單、說明書、廣告、地圖、清單、時刻表、目錄、索引等,具有直觀、簡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強、易於比較等特點,生活實用性突出,在現代社會中運用廣泛。在文體上,非連續性文本不同於議論文、說明文等一般的文章體裁。它強調各種文體的應用文的綜合應用,把連續的線性思維和零散的點狀、碎片思維有機結合起來,讓我們在眾多跳躍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內容。當今時代已進入讀圖時代、媒體時代,大量信息以碎片狀呈現,如何有效地整合併利用這些信息,無疑將成為網絡時代考生的重要能力之一。
三、閱讀方法
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主要考查獲取信息、分析解釋信息、評價信息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靈活運用文本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查看標題:標題有的提示了文本的線索,有的表明了作者的態度,有的說出了事件的內容,有的提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2. 通讀材料:各則材料是承載文本觀點的重要載體,通讀時不僅要關注文字材料中的觀點,也要注意圖表材料的內容,整體了解文意,勾畫出和主題相關的信息。
3. 提取信息:信息有虛實、隱顯之分,明顯的信息容易獲取,而隱含信息分辨較為困難,要善於從字面看出表達的言外之意;抓住文中負載信息的關鍵詞句,剔除與閱讀目的無關的多餘信息。
4. 讀懂圖表:在非連續性文本中,文字和統計圖表結合是常見的文本形式,閱讀圖表必須注意的事項有:
(1)表頭。表頭是對整個圖表內容的概括,反映了圖表的主題。
(2)分類、圖例。如統計圖表首先要確定統計的類別,閱讀中,首先要看縱軸、橫軸的分類情況。
(3)數據。統計圖表以數據或箭頭反映問題,閱讀時要進行縱向、橫向比較,從中得出結論。
(4)注釋性文字。要重視審讀配合圖表而出現的注釋性文字內容,圖表和文字結合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把握圖表所要傳達的重要信息。
考點一 把握主要內容
【常見問法】
1. 綜合上述文本,簡要概括主要內容。
2. 材料向讀者報導了哪些信息?請簡要概括。
【解題技巧】
首先查看標題,了解文本的闡述方向;其次快速瀏覽全文,概括每則材料和圖表在內容和觀點上的共同點,從而歸納出文本的主要內容。
考點二 提取、整合信息
【常見問法】1. 「××」一詞是什麼意思?
2. 請簡要談談對「××」詞語的理解。
3. 人們對該事件(現象)有哪些觀點?請簡要概括。
4. 請概括某則材料的主要信息。
5. 閱讀文本,選出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錯誤)的一項。
6. 概括(推斷)這種問題(現象)出現的原因。
7. 有關部門在「××」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知識放送】
信息有虛實、隱顯之分,明顯的信息容易獲取,而隱含信息分辨較為困難,要善於從字面看出表達的言外之意。抓住文中承載信息的關鍵詞句,剔除與閱讀目的無關的多餘信息。
【解題技巧】1. 仔細審讀題幹,確定答題範圍,在文本中找到相關信息的確切位置。
2. 在信息區間篩選關鍵詞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條歸納作答。
3. 對於選擇題,要在文本中找到每個選項的出處,仔細比較選項和原文的差別,注意有無偷換概念、以偏概全、混淆時態、答非所問、無中生有、強加因果等問題。
考點三 品味文本語言
【常見問法】1. 文中的加點詞語有什麼含義?
2. 畫線句的作用(表達效果)是什麼?
【解題技巧】非連續性文本裡面包含了若干個連續性文本的閱讀,這些材料多採用記敘、議論、說明等表達方式。賞析文本語言時,可以從表示修飾限制等作用的詞語,從句式特點、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說明方法、論證方法等角度入手。
考點四 結合文本內容解決具體問題
【常見問法】1. 就「××」問題(或現象、事件),談談你的看法。
2. 結合生活體驗,談談材料給你的啟示。
3. 請根據材料,提出幾點建議。
【解題技巧】1. 表達自己的看法、認識或感受,要結合文章相關內容精練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組織答案時可以採用總分結構,即「我認為……,理由是……」。
2. 啟示類答題時要注意聯繫文本的主題思想,看文中堅持什麼、反對什麼、提倡什麼;不能反其道而行之。針對文中出現的問題、現象,著重回答應該怎麼做。
3. 建議類答題時要緊扣閱讀材料,提出的建議要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然後分條組織答案。
【壓軸得分突破】
【2019·台州市真題】
[材料一]
食品安全風險類型
我國食品安全風險中新舊風險交替,主要表現為:一方面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添加劑等傳統的食品安全風險仍然是主要的風險類型;另一方面隨著現代農牧業和食品工業的發展,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以及新的消費方式帶來了新型食品安全風險。
2017年我國食品抽檢總體不合格率為2.4%。其中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佔不合格樣品的23.9%。特別是粉條粉絲、麵製品中鋁超標問題尤其突出。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小食品企業整體素質不高,為了延長食品保存期,強化感官特性,不顧法律法規要求,超限量、超範圍地濫用食品添加劑。
此外,以轉基因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品類風險備受關注。2016年農業部調研發現我國部分省份存在在轉基因作物非法種植現象。轉基因產品的規範化管理與民眾的知情權的保護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摘編自(2019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
[材料二]
(1)
在工業和醫學領域,甲醛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有機物,但在食品行業,它是非法添加物。 因此,不允許將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違法。
儘管有人認為甲醛在食物中的防腐效果並不好。在麵條中添加甲醛沒有意義,但是麵條等食品中檢測出甲醛的案例並不少。比如,2016年陝西榆林一家麵店的老闆為了延長麵條的保質期,從網上購買甲醛,生產麵條時添加其中。警方及時將麵店老闆抓獲,他供認不諱,最後被判刑一年並作罰款處理。
除了直接添加甲醛,食物中的外來甲醛還可能來自甲醛次硫酸氫鈉。甲醛次硫酸氫鈉是一種化工原料,俗稱「吊白塊」。國家已明令禁止將其作為添加劑加入食品,但是由於它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外現,一些不法商販在食物生產過程中將其摻入,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摘編自《科學畫報》2019年第3期)
[材料三]
食品安全問題調查
月食品安全已經越來越成為不同類型消費者共同關注的熱門話題。消費者擔心哪些方麵食品安全問題?相關機構進行了一項關於食品安全的調查。
[材料四]
(2)
近年來,中小學生食物安全引發全社會高度關注。日前,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發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針對學校集中用餐安全問題作出部署,為保障師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堅實基礎。
從目前情況看,我國的「學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進一步完善。首先,應確定校級以上的「學校集中用餐」責任主體,由責任主體負責制定地區餐費標準,設置非營利機構或委託有資質的餐飲企業,以屬地為中心形成統一的採購、製作、運輸系統,改變目前自辦食堂、委託、外包、外購等狀況。其次,進一步健全法規體系。對食堂面積、設施設備條件、人員資質等具體指標應作出明確規定。最後,「學校集中用餐」除「就餐」之外還最具教育教化功能。學生可以在就餐過程中學習食材生長、飯菜烹調、學校餐食製作及運送、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識,為健康人生打下基礎;通過備餐及分餐過程中的小組分工培養合作能力:通過收拾餐具、餐後打掃過程培養責任心。最重要的是,體驗到與同學一起吃飯的樂趣。因此「學校集中用餐」應納入旨在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有目的、有計劃的「食育」範疇,而不是只限於顏及安全與健康的「就餐」行為。
(摘編自《人民教育2019年第8期)
10.請給材料二和材料四各擬一個小標題。(每個標題15字以內)(4分)
(1)(2)
【答案】10. ①[示例]甲醛在食物中的危害
②[示例]完善「學校集中用餐」制。
【解析】10.標題多為語段內容的概括或中心的表現,根據所給的材料一、三的標題,可以看出是從材料的內容來擬寫標題。材料一,主要介紹甲醛在食品行業,它是非法添加物,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據此擬寫標題為:甲醛在食物中的危害。材料四,主要介紹中小學生食物安全引發全社會高度關注,我國的「學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進一步完善,據此可擬寫標題為:完善「學校集中用餐」制。擬寫時一定要注意題幹對字數的要求。
11.下列對材料內容的理解,與原文相符的一項是( )(2分)
A.隨著現代農牧業和食品工業的發展,轉基因產品風險已成為食品安全主要的風險類型。
B.甲醛是種應用廣泛的有機物,但防腐效果並不好,因此不允許在食物中添加甲醛。
C.材料三圖表顯示,只有1%的人擔心注水肉問題,說明注水肉不再成為食品安全問題。
D.「學校集中用餐」不應只顧及安全與健康的「就餐」行為,還應顧及教育教化功能。
【答案】11.D
【解析】11.這是一道選擇題,在理解材料內容的基礎上,從材料中找出各選項相對應的句子,進行仔細的分析比對,即可作出選擇。
A.與原文不符,材料一中表述的是「一方面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添加劑等傳統的食品安全風險仍然是主要的風險類型」,選項的表述前提「隨著現代農牧業和食品工業的發展」有誤;B.與原文不符,材料二中表述的是「但在食品行業,它是非法添加物。 因此,不允許將甲醛添加到食物中,只要添加就是違法」,選項對原因的表述「防腐效果並不好」有誤;C.圖表理解錯誤,材料三是「消費者擔心的食品安全問題統計圖表」,在圖中顯示出來,就表現有這一問題的存在,數值小是相對於其他問題而言的,並不能說明注水肉不再成為食品安全問題;D.與原文相符。故選:D。
12.閱讀材料和材料二,請你結合相關內容分別提條保障食品安 全的建議。(4 分)
【答案】12.根據材料可提的建議①加強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管理。②加大對違法食品企業的處罰力度。③儘早防範以轉基因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品類食品安全風險。④及早解決轉基因產品的規範化管理與民眾的知情權的保護問題。根據材料二可提的建議:①加強對甲醛等有毒有物質的管理,②加大對不法商販在食品中違法添加甲醛行為的處罰力度。
【解析】12.首先根據題意,找出材料一、三中所表現出的食品安全問題,然後有針對性的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比如,材料一給出食品安全風險的類型,可建議加大對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管力度或懲罰力度等;材料二介紹的是食品中甲醛的危害,那麼可以建議對甲醛在市場流通的控制,或是對查出食品中添加甲配合的商販給予嚴厲的處罰等。
13.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任務。(4分)
近期,媒體曝光了個別不合格的牛奶產品.引起了消費者對牛奶安全問題的擔心。重陽節到了,同學們準備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由你負貴到超市買兒箱牛奶,老師提醒你要看一下牛奶包裝盒上的標籤。標籤上的信息包含產品名稱產品類型配料、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地址 、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貯存條件、淨含量等。
購買時你應該關注牛奶包裝盒標籤上的哪些信息?請根據材料三圖表內容簡要說說。
【答案】13.①關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可以知道牛奶有沒有過期變質。②關注配料,可以知道牛奶有沒有違規使用或濫用添加劑。③關注有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可以知道牛奶是不是假冒食材。④關注產品名稱,可以知道牛奶是不是媒體曝光的問題乳製品。
【解析】13.根據材料三圖表中列出的人們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對照題幹所給出的關注物品﹣﹣牛奶,我們不僅要關注其生產日期、保質期,還要關注其成分表,看有沒有添加有害的物質,比如違規使用某些添加劑等;同時還要關注生產廠家,看是否是正規廠家。有關細菌是否超標的問題,則要關注產品的名稱,看是不是媒體曝光過的問題商品等。
【2019·杭州市真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4—16題。
【材料一】
(新華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館看展覽,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一個熱衷於在博物館「打卡」的網友這樣描述自己的休閒時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館」正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時光而來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讓觀眾得以一窺祖先們的生活圖景、悲歡離合。這樣的「精神盛宴」,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眾需求。雖然發展速度令人驚嘆,但中國博物館仍然面臨「成長的煩惱」。
「一個好的博物館,應該在做好保護、研究等本職工作的基礎上,讓身處其中的觀眾在很舒服的狀態下接受教育,潛移默化地樹立文化自信。」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說。這對博物館「講故事」的能力無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調查發現,博物館「講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觀眾對博物館不同方面的評價中,評分最低的三項是「互動體驗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講解體驗」。至今還有很多博物館停留在展示奇珍異寶的階段。
好的展覽,要用古詩打動觀眾。展覽的要義,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講好展品之間的相互關係;展覽的最終目的不是展示罈罈罐罐,而是展示這個區域過去人們的生活。
【材料三】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的成功,正在於它跳出了傳統器物學和考古學的解讀思路,通過透物見史、見人、見精神的方法,解讀國寶背後的文明密碼及傳奇故事。
與傳統展陳方式相比,觀眾更青睞有互動和參與感的展覽。為了滿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館藉助現代技術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肅省博物館推出一組文物表情包,被年輕人大量下載;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清明上河圖3.0》構築出真人與虛擬交織、人在畫中的沉浸體驗;湖北省博物館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動,每場預約名額被一搶而空……
(《人民日報》2019年5月10日)
14.下列對材料一圖表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2018年我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數量和參觀人數,與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新華社記者盧哲編制」,標明了編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體現信息的可靠性。
C.2018年我國登記備案的苗費開放博物館數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D.統計圖配有多個中國傳統風格的建築圖案,可以讓讀者感到形象、親切。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圖文轉換的能力。本題題幹是「圖表的解讀不正確的一項」,從圖表中的▲來看,218 為我國登記備案的博物館增長數,而非登記備案的免費開放博物館數量,登記備案的免費開放博物館數量是4743家,C項解讀不正確,其它三項解讀正確。答案選C。
15.結合材料,談談如何解決目前博物館「成長的煩惱」。(4分)
【答案】轉變博物館傳統思路,關注展品背後的文化;改善博物館展示和講解方式,增加觀 眾的互動和參與感。
【解析】本題考査篩選信息。根據文中相關語句提煉作答即可。從材料中能夠看出,博物館目前的短板在於「講故事」的能力,並且在各方評價中, 「互動體驗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講解體驗」是評分最低的部分。這些都是博物館 「成長的煩惱」,所以要想解決煩惱,最主要的就是改變觀感方式,優化觀眾體驗感。
16.如果選用上述三則材料做一期宣傳專題,下列哪項適合做專題的主標題?請選擇並簡述理由。(4分)
A.博物館「熱」背後的「冷」思考
B.博物館的未來,路在何方?
C.博物館,應講好自己的「故事」
【答案】示例 1:我選擇 A。標題用「冷」「熱」對比,形象生動,表達鮮明,容易吸引讀者。既關注到當今博物館「熱」的現狀,又冷靜思考了博物館存在的短板和未來發展的出路。
示例 2:我選擇 B。標題用設問的形式能吸引讀者,引人思考。暗示了博物館現狀的不足,引發讀者思考博物館未來如何改革發展。
示例 3:我選擇 C。標題用擬人的手法,表明在博物館「熱」的當下,講「故事」 仍是博物館的短板,今後應該在講解方式、互動體驗等方面做出努力。
【解析】開放類題型,本題無固定標準答案,選擇哪一項都可以,注意與文章內容相結合且 言之有理。A 選項注意分析「冷」與「熱」各指的是什麼;B 選項注意探索「路」的定義;C 選項注意分析「故事」與文章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