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喜寶》拜金女的悲哀:得到了全世界,卻失去了自己

2020-12-20 顏舍女神說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樣都沒有,我還有健康。」——喜寶

這段話出自亦舒小說《喜寶》女主人公姜喜寶口中,曾被許多人奉為金句,甚至影響了一代人的愛情觀。

然而我卻覺得喜寶說出這句話是違心的,從小物質匱乏的她其實並不如她所說的將愛情放在第一位,如果沒有很多的錢,很多的愛對她來說是一文不值的,我認為這是喜寶為了徵服她想要徵服的男人的手段罷了。

從小被浪子父親拋棄的喜寶和母親相依為命,13歲的她就已經懂得如何通過討好男人來追求自己想要的物質,當物質尚未得到滿足的喜寶,如果這時有很多很多的愛,她也是不要的,愛對於貧困的她來說沒有任何意義,錢才是最迫切的需求。

不得不說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決定了她的三觀走向,世上不是只有喜寶和媽媽這一對單親母女家庭,離異女人帶著一個孩子確實不容易,但不至於非要靠男人來打救,幸福生活有許多種,只是喜寶從小受母親的價值觀影響,非得選擇靠男人這一種方式來獲得幸福。

喜寶的母親是空姐出身,年輕時也是貌美如花,因為愛情選擇了英俊浪子,所以母親的結局慘澹,浪遍香港中環的父親將母女拋棄,甚至還在離婚後多次上門向她們要錢,這就是母親嫁給愛情的反面教材。

從未懂事起就被父親拋棄的喜寶幾乎連父親長什麼樣都不記得,只知道好賭又浪蕩的父親隔三差五來叨擾她們,年紀小小的喜寶早就不相信愛情了,母親寧願冒著切煤氣的危險,也要給喜寶買紗裙打扮得漂亮,送她進貴族學校,就為了她能遇到有錢人一朝飛上枝頭變鳳凰。

「如果有人用鈔票扔你,跪下來,一張張拾起,不要緊,與你溫飽有關的時候,一點點自尊不算什麼。」

深受母親的觀念影響,喜寶很早就認為錢比自尊重要,13歲開始就學會了讓男人為自己花錢,21歲之前已經談過幾撥男朋友,無一例外都是她的踏腳石,每一段感情她說不上有多喜歡這些男人,但她懂得說他們喜歡聽的話,懂得在當即的MOMENT討好他們,使他們相信她愛他們,從而讓他們乖乖為她付錢,實質上她內心冷漠得如冰山,再多的愛也無法融化她,只有錢才能給她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這麼多年,我早已學會了不輕易相信別人的話。如果有一個人說愛我,並不會使我多一分歡欣,除非這份愛可以折現。」這就是喜寶的愛情觀,她壓根從骨子裡就不相信愛情,或者說,愛情對於她來說是最奢侈的東西,她只能退而求其次,有錢就好了。

然而命運總是公平的,它早已暗中標好了價碼,你得到了某些東西,必然要失去某些東西才能獲得對等。

當好朋友的父親對她拋出金絲雀的橄欖枝時,她沒有過多思想掙扎就同意了,此時的她正為了下學期劍橋高昂的學費而愁,母親即將遠嫁到澳洲,對她的學費愛莫能助,她只好靠自己來解決學費,她也只能靠男人了。

此前的學費是由英國的男朋友為她承擔,但顯然這男朋友自身能力不足,花錢要處處受限於自己的父親,喜寶早就嫌棄他了,這一期的學費急需解決,這就是喜寶答應做勖存姿的情婦的初衷。

為了學費她就把自己賣了,賣給了自己好朋友的父親,一個大自己四十多歲的老男人,她不在乎好友如何看待自己,甚至大方承認自己就是「妓女」,她也不在乎身邊的人如何議論自己,她內心強大,生命力超強,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為了那些目標,她從不管別人的死活,她將利己主義發揮得淋漓盡致。

做了勖存姿的情婦,喜寶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成了名符其實的公主,勖存姿把她照顧得非常好,滿足了喜寶多年來對物質的自卑,從此揚眉吐氣。

但是人心啊,永遠都無法滿足,缺什麼求什麼,有了很多很多錢的喜寶極度空虛,她失去了自由和快樂,她開始想要很多很多的愛,通過愛情來獲得快樂,畢竟她還年輕,她的青春不該在一堆充斥著銅臭的金子裡發臭腐爛,但她忘記了,在她選擇在物質這條道上得到更多的同時她也失去了更多精神上的愉悅。

直到勖存姿殺了她心儀的男人,勖家因為她的存在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勖家所有男人都為了搶奪她造成家庭破碎,勖存姿唯一的兒子勖聰恕為了她發瘋了,女婿移情別戀愛上了她,小女兒勖聰慧離家出走從此杳無音信,勖存姿大受打擊多次心臟病復發老態龍鍾,母親的離奇自殺,姜喜寶再也找不回那個快樂的自己了。

她只有通過對勖家人的愛來彌補她的愧疚感以及找回付出愛的快樂,於是她天天去精神病院陪伴毫無認知和意識還時不時地發瘋的勖聰恕,耐心地和他講她過去的事情、講笑話,雖然是對牛彈琴,但她樂此不疲,不為什麼,只為了彌補他對她的愛,因為她,他才變成了這樣,也因為她對勖存姿的愛,她才要決心救治他唯一的兒子,終於她的恆心換來了奇蹟,勖聰恕突然之間就好了。

其實這時候的喜寶已經完全擺脫了原生家庭給她的陰影,她懂得付出愛了,並從中獲得快樂,她徹底愛上了勖存姿這個風燭殘年的老頭子,只可惜勖存姿還是走了,在她救回了勖聰恕她最開心的那天離她而去,留給她幾輩子都花不完的大筆財富。

當她好不容易學會了愛人,愛人卻走了,命運還是用實實在在的不如意來告訴她現實有多殘酷,她成了最富有的年輕名媛,可再也找不到真心愛她的男人了,她終於得償所願得到了很多很多的錢,可是再也不會有男人因為她是姜喜寶才愛她,姜喜寶的另一個人生才剛剛開始,真正的寂寞也才剛剛開始……

~END~

相關焦點

  • 《喜寶》上映爭議不斷,霸道爺爺愛上灰姑娘的橋段讓亦舒經典變味
    「顧裡式」歇斯底裡其實,所有看過亦舒原著的人都知道主人公喜寶是個標準的拜金女,但神奇的是,無論你是不是金錢至上主義者,從喜寶的身上你都會感受到複雜的味道,我們無法愛她,卻也無法恨她這也是亦舒的功力所在,她所要討論的是人生的選擇,是人性。喜寶跨越式的人生軌跡讓她得到了許多,但這樣的日子到底正確嗎?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提供的就是標準答案。姜喜寶想要愛,更想要錢,因為在她心中若是沒有錢,愛就成了虛無縹緲的奢侈品。但電影裡的喜寶卻說,錢夠用就行。
  • 亦舒《喜寶》:「頂級撈女」喜寶,最後得到她想要的了嗎?
    這兩天,電影《喜寶》上映,讓我想要再次重溫亦舒這本書,以前讀過一遍,那時還小,沒讀出其中的味道,現在越看到後面,越覺得悲涼。一個本來能靠自己過上幸福生活的女孩子,就這樣一步步淪落了,可說到底,這都是她自己的選擇,就像她說的:「事到如今,後悔也沒有用了。」
  • 亦舒與她的《喜寶》
    然而,比起瓊瑤筆下為了愛而呼天喊地的女性,亦舒筆下的女性愛的更加慘烈決絕。口頭說著不愛的人,往往期待著愛。而口頭說著愛的人,往往並不了解愛。亦舒的人生,可以說的上是愛情的某種隱喻。前兩段婚姻,為了愛而愛,結果當愛不是那麼回事時,她自然也對愛情失去了誠意。
  • 亦舒的喜寶,如何從貧家女到頂級情婦
    #首屆書評創作大賽# 《喜寶》亦舒筆下的姜喜寶,說實話令我心疼,每次讀完喜寶讓我很難受,心裡總有一股悲涼。喜寶說:「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我其實並不貧乏。」是的,愛,金錢,健康我們必勝都在追求,貪婪的我們都渴望得到愛的同時還希望得到金錢和健康,可是人無完人,上天是公平的,給予的同時會收走其中的一部分,沒有人能同時得到它。
  • 拜金女Plus版本,白蓮花Max版本,郭採潔的「喜寶」夠綠茶
    亦舒筆下的《喜寶》 小說《喜寶》在文壇可謂是香餑餑一般的存在。作為當代女作家 亦舒的代表作,在亦舒筆下的「姜喜寶」是一個複雜又矛盾的個體: 姜喜寶,一個出身貧寒的灰姑娘,一個缺失父愛的小女孩,一個英國劍橋的高材生,一個美麗動人的拜金女,一個渴望愛情的小女人…… 姜喜寶的座右銘:如果沒有愛,很多很多的錢也是好的。
  • 拜金女Plus版本,白蓮花Max版本,郭採潔的「喜寶」夠綠茶
    亦舒筆下的《喜寶》小說《喜寶》在文壇可謂是香餑餑一般的存在。作為當代女作家 亦舒的代表作,在亦舒筆下的「姜喜寶」是一個複雜又矛盾的個體:姜喜寶,一個出身貧寒的灰姑娘,一個缺失父愛的小女孩,一個英國劍橋的高材生,一個美麗動人的拜金女,一個渴望愛情的小女人……姜喜寶的座右銘:如果沒有愛,很多很多的錢也是好的。
  • 閱讀亦舒的《喜寶》:如果沒有這兩樣,婚姻就沒有希望了
    這句話出自亦舒的小說《喜寶》中,小說中也是藉由女主姜喜寶說出來的話。亦舒是一個多產作家,寫出了很多作品,之前頗受追捧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也出自這位作家之手。《喜寶》這本小說中的女主人公為了金錢出賣了自己的靈魂和肉體,她自以為聰明地脫離出了貧民群,搭上了有錢人。
  • 亦舒《喜寶》:精明清醒的女主,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墮落和毀滅的
    即便是沒有讀過小說的人,很可能也會看到過作品中女主喜寶的名言:「我一直想要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其實我並不貧乏」。喜寶也因此,被一度視作「撈女」、「拜金女」的代名詞。
  • 《喜寶》是亦舒的小說 喜寶擁有了花不完的錢卻並不幸福
    《喜寶》是亦舒的小說《喜寶》是作家亦舒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如果說華語小說裡有一個和《飄》的女主角斯佳麗一樣鮮活的角色,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姜喜寶。喜寶其實是三十年前的人物,然而。放到今天,她頑強的生命力、古靈精怪的性格,以及對金錢、愛情、人生的許多思考,卻仍然超前而不過時。
  • 《喜寶》:亦舒筆下的喜寶,才不是一個拜金女這麼簡單
    或許你沒有聽過亦舒,也沒有聽過《喜寶》,但一定聽說過這段話:「最希望要的是愛,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錢也是好的。如果沒有錢,至少我還有健康。」《喜寶》被翻拍為電影,請來郭採潔、張國柱等一眾大咖出演,於10月16日內地公映。
  • 亦舒《喜寶》:「頂級撈女」喜寶,是如何一步一步套牢男人心的?
    毫無疑問,是亦舒筆下的姜喜寶。亦舒的《喜寶》裡,女主角喜寶就是這樣一個充滿魅力的女人,她有著卓爾不群的才華,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她在世界上最好的學校——劍橋,就讀法律專業。但這種「資助」是因為男女朋友的關係,喜寶或許也曾喜歡過韓國泰,她也曾想將自己的一生交付給他。但當她問他是否結婚時,得到的答案讓喜寶明白自己是多麼天真。很快,恢復了理智的喜寶,明白錢對於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 去電影院看《喜寶》之前,一起來重溫亦舒那些經典的臺詞語句
    此時喜寶才發現,她已深陷絕望的泥沼無法掙脫,原本她曾想靠勖存姿的供養修完劍橋大學的學業,達到自立的目的,但卻因為這段畸形的關係而徹底放棄了學業。幾年後,勖存姿去世,喜寶得到他留下的巨大遺產,卻已青春不再,她失去了愛的勇氣和力量。
  • 郭採潔找了Sugar Daddy,卻並非拜金女
    亦舒的小說《喜寶》講述的正是中國版糖寶和糖爸的故事。 由於偏離了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喜寶的人設一直飽受爭議。拜金女和小三的標籤,也將喜寶推向了被批判的一端。
  • 《喜寶》上映豆瓣評分3.4,看完才知道這不是亦舒筆下的喜寶了
    創作過《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等現象級作品的亦舒女士,絕非單純寫些追求噱頭的言情故事而已,因此且不提影版《喜寶》將原著改得面目全非吧,我們來著重看看亦舒創作《喜寶》的初衷。 《喜寶》初版於1979年,正是改革開放初期,香港經濟快速發展然而拜金主義盛行的時期。
  • 亦舒IP加持難挽頹勢 電影《喜寶》口碑遇冷
    《喜寶》海報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的影片《喜寶》上周末公映。在國慶檔後缺少新片、《喜寶》幾近一枝獨秀的情況下,該片上映一周,票房仍未衝破1億元大關。亦舒作品讀者眾多,代表作之一的《喜寶》受到不少書迷的喜愛。電影版的「翻車」將名作如何影視化的話題再次擺上檯面。電影《喜寶》在10月16日公映,當日票房2002萬元,僅次於穩居冠軍寶座的《我和我的家鄉》。但這樣的好勢頭並未保持,從上映第二天起,《喜寶》便在排片率不低的同時,上座率一路下跌,當天票房便被國慶檔的「老片」《姜子牙》《一點就到家》《奪冠》超越。
  • 「顧裡」上身的《喜寶》,為什麼不像亦舒女郎?
    姜喜寶是亦舒筆下最紅的「撈女」沒有之一,她聰明、世故,集貧家女、劍橋高材生、富豪情婦於一體,是一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清楚會付出什麼代價,情緒管理也比較到位的狠人。才不是電影裡「魔改」的那樣,像霸總一般為喜寶帶上戒指,然後在8位店員的恭送下離開。總的來說,「顧喜寶」的穿著,還是尊重了一部分原著,可惜只是還原了皮毛,沒有亦舒女郎的精氣神兒。
  • 《喜寶》:拆解拜金女的戀愛套路,為什麼姜喜寶有人愛,而你沒有
    ◇ 01 ◆想做合格的拜金女,記得好好收拾你自己喜寶雖然窮,但無疑是精緻的。這一點要歸功於她媽媽。◇ 02 ◆拜金女的價值觀:要「老」的,還是要「 小」的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喜寶的時候,也跟鹿君有相同的疑惑。為什麼喜寶就選擇勖存姿,而沒有選擇勖聰恕呢?
  • 沒有一種獲得不需要付出,喜寶——非斯讀亦舒
    我不喜歡亦舒的喜寶。也許是亦舒通篇都在標榜現實,卻始終透露著狹隘和天真;也許是喜寶所代表的群體太極致,很難讓人產生共鳴;也許是整部小說裡,沒有一種感情是正常的,讓人無法呼吸。總之我不喜歡喜寶。但我又希望可以成為家庭正常可以認真在劍橋上完學的喜寶。足夠聰明足夠漂亮足夠刻苦,或許是不一定有富足的人生,但至少擁有機會,選擇未來的機會。不過亦舒不會那麼設定。亦舒的人生,不夠平凡,她的小說她的喜寶們,都是在一個非正常的邏輯環境裡當著現代女性。
  • 《喜寶》開啟2020年無解命題
    根據「言情教母」亦舒的同名小說改編電影《喜寶》在今日上映。面對愛情和金錢,夾在豪門恩怨與愛情糾葛中的喜寶失去了幻想,「我還不如離開你,離開勖家,遠走高飛」。由王丹陽指導,郭採潔、張國柱主演,講述了名校生薑喜寶與富豪勖存姿之間的一段傳奇又悲涼的愛情故事。
  • 電影的這3處改編,讓《喜寶》失去了原來的魅力
    文/小婷半清亦舒走紅的時候瓊瑤也在走紅,於是人家說;「香港有亦舒,臺灣有瓊瑤」,她卻說「那個瓊瑤,提了都多餘」。但她承認瓊瑤有瓊瑤的本事,把「那一路」小說寫到了盡乎頂點。和瓊瑤愛得死去活來的愛情故事不一樣,亦舒的小說要清醒得多,她筆下的女主一般都自愛獨立,頭腦清醒,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哪怕是《喜寶》中這樣年輕女子傍年老富豪的俗套故事,在她筆下都有著不一樣的韻味。看完電影《喜寶》後,我又看了原著,發現其實原著很精彩,電影拍的太過於表面了,失去了原著的魅力和味道。那麼,到底是哪些改編讓電影評分如此之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