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收到老婆發過來的一個微信截圖,打開一看內容一個媽媽群的聊天截圖,氣氛好像有點緊張。
原來是一個媽媽隨手在群裡一條新聞標題:
教育部:普通高中新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3個課程標準。
這一下群裡就開了鍋了,媽媽們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
有的說:家長是不是的先去學會?
有的表示:壓力好大,一門外語就搞得昏天暗地
更有的大喊:這要讓孩子怎麼活?
還有的不忘打趣的說:這是要徵服世界的節奏嗎?
我第一反應這是個假新聞嗎?
打開電腦一搜,還真是不,6月20日還真有這麼一條新聞,大致內容如下。
新京報快訊 6月20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
為落實中央關於立德樹人要求,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育部組織專家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進行修訂,統編語文、歷史、思想政治三科教材,
修訂了語文等學科17個課程標準,新研製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3個課程標準,共計20個課程標準。
家長們慌什麼?
家長們把高考看太重了,這幾乎是寒門學子鯉魚跳龍門的唯一一次機會。
突然出來這麼一條新聞,增加高考的考試科目,一次還增加三門外語,沒有求證的家長不慌才怪。
真相是什麼呢?
1.這是一條舊聞
在網絡裡一搜就發現早在2017年就有相關新聞出來。
2.並不是所有人都加考這三門外語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湛在介紹新修訂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時表示,新方案進一步優化了課程結構。外語科目方面,在英語、日語、俄語基礎上,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
「當然,這些科目在不同地區的設置需要根據具體條件和學生興趣。」王湛表示。
也就是說,你覺得自己哪門外語有優勢,或者是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你就可以選擇考哪門,不用在英語這棵樹上吊死了。
現在信息發布途徑多,各種信息粗製濫造,看到一條新聞的時候要先求證,別看見三言兩語的信息就信以為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