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9年1月份連續幾個政策對全球教育界又引起了不小的波浪,從結果來看,幾家歡喜幾家愁。綜合分析後發現對小語種高考,尤其是高考選擇德語來說,卻是一針「強心劑」。
先對2020年的《教育部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和《教育部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的文件在外語尤其小語種方面進行對比。
考試方面
2019年第17條
17.全國統考科目中的外語分英語、德語、俄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由考生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
報考外語專業的考生,應參加由省級招辦統一組織的外語口試。
2020年第17條
17.全國統考科目中的外語分英語、德語、俄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等6個語種,由考生任選其中一個語種參加考試。
自2020年起,高考綜合改革省份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試題實施外語「一年兩考」。
第一次考試時間為1月8日
採用整套試題組織考試的(含聽力部分和筆試部分)
考試時間為9:00至11:00
**備註:聽力測試應安排在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採用單獨組織外語聽力考試的(一套聽力試題或兩套不同的聽力試題),考試時間為9:00開始,11:00前結束(考務實施細則另行通知)。
第二次考試時間為6月8日(具體時間安排見第18條)
自命題省份可自行安排除6月8日考試之外的另一次考試時間。
報考外語專業的考生,應參加由省級招辦統一組織的外語口試。
**備註:2020年增加了對外語部分聽力考試的說明。
錄取方面
2019年第44條
44.除軍事、國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專業)外,高校不得規定男女生錄取比例,不得對報考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考生作統考外語語種限制。
2020年第44條
44.除軍事、國防和公共安全等部分特殊院校(專業)外,高校不得規定男女生錄取比例,不得對報考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的考生作統考外語語種限制,不得在國家政策規定外作其他限制。
增加了最後一句「 不得在國家政策規定外作其他限制。」也就是對於外語科目需要按照國家要求進行錄取。很多學校和家長擔心學生選擇了德語高考,會不會對報考大學有影響?答案是當然不會!政策給了強勁的說明,並且在2020年又加強了說明。
從國家戰略,「一帶一路」的方針下,國家希望培養更加多元化的,多語言的人才,「重視培養非通用語人才對於我國推行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起到重要作用。
近幾年的高考情況表明,選擇德語高考不僅可以在高考中迅速提分,並且也為將來自身就業增加了優勢。對於一些英語相對較差的考生來說,由於英語底子差,導致高考拉分,那麼選擇用德語參加高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17年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14門課程標準中,在外語科目方面,在英語、日語、俄語基礎上,增加德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修訂後的課程方案和課標於2018年秋季開學正式投入使用。而之所以選擇這三個語種為新增,最看重的就是,這幾個語種覆蓋性高,在國際場合應用多,更符合國際交流的需要。
■ 試卷的難度首先體現在詞彙要求上,英語高考的詞彙要求在3500左右,而德語高考的詞彙要求僅在2000多,比英語要少得多;
■ 其次體現在語法方面,根據我們老師對德語高考真題的分析來看,絕大部分題目都是A1-A2難度的,還有部分B1難度。A1-A2是一個初級的難度,B1是一個中級的難度,所以說絕大部分題目都是比較簡單的,大家不必擔心試卷的難度。
其實,德語高考從本質上,難度就是低於英語高考的!相較於英語難度要下降20%以上!往年的德語高考試卷的難易度處在「歐標B1」等級。
■ 德語包括6個等級:A1入門級、A2初級、B1中級、B2中高級、C1高級、C2精通級;
■ 而相應的考試則分為4個部分,即閱讀理解、聽力、寫作以及口語表達。
A1就是零基礎,C2則是達到了相當高的語言水平。一般說來,德語專業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之後之後達到A2-B1水平,兩年之後達到B1-B2水平,即參加800-1000學時的德語課程,詞彙量掌握2000左右。
從詞彙量而言,高中德語相當於A2+或B1-的水平。
由此可見,經過2年的德語學習基本就可以達到B1等級,遠沒有想像的那麼難。
「最全解讀」德國新冠警報APP,能否成為打破感染鏈的「法寶」?
美國暫停移民後,新的移民趨勢悄然崛起
留德生回國一律入學藍翔新東方?別慌,這項提案被黑慘了……
除了學習還有這些!揭露PSP學生最真實的德國留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