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醫得效方》:近50種常見病的艾灸配穴(建議收藏)

2021-02-07 艾生活999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艾生活999」,「關注」後再點擊置頂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收到最優質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危亦林,字達齊,元時(約生於公元1277~1347年)江西南豐人,家世業醫,傳至他已有五代。他將五代累積的經驗,著成《世醫得效方》19卷,50餘萬字,載方2500餘首。針灸內容未單列,而是分散於各科中敘述,有56個病症採用了針灸療法灸法約佔十之八,灸重於針。書中灸法治症廣泛,對陰證傷寒、陰毒、病冷、陰癲等虛寒屬陰之證,大多採用灸法,如「治陰證傷寒……皆可灸」。「陰毒,疾勢困重,面黑,四肢厥冷,則理中湯、四逆湯投之。未效,則灼艾法惟良,復以蔥熨法佐之。陰厥,同此法治之」。倡導「陰毒宜灸」的思想。

通讀全書運用針灸的選穴,涉及56個病症,每一病症大多僅用一至兩穴,選穴配伍尤其精當。

例如諸氣:凡上氣冷發、臍中雷鳴轉叫、嘔逆不食,灸太衝;心腹諸病堅滿煩痛、憂思結氣心痛、吐下食不消,灸太倉;臍下攪痛、流入陰中、發作無時,此冷氣,灸關元、膏肓;短氣不語,灸大椎、肺俞、臍中;乏氣,灸神道。

對於不同病症,危氏對穴位施灸的先後順序也有強調。

如傷寒陰證「若病在三四日以上,宜先灸胸上二十壯……又灸肝腧」;

對五積之奔豚氣則先灸氣海後灸關元;

對於中風失音不能言語者,「先灸天窗二穴五十壯,其穴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穴後動應手陷中,熄火仍移灸百會穴五十壯,其穴在頂正中心,灸畢還灸天窗五十壯,始發先灸百會,則風氣不得洩,內攻五臟」。

晉唐時期灸法的應用多如《千金要方》、《外臺秘要》記錄,均炷大壯多,動輒百壯,甚至記有千壯。而危氏雖宗其法卻不拘泥其數,根據病情輕重以定灸量。

如《卷十三·風科通治》曰:「視病輕重,重者一處三百壯大效,凡中風服藥劇者,但是風穴,悉皆灸三壯,無不愈也。」

《卷三·諸氣》云:「凡上氣冷發,腹中雷鳴轉叫,嘔逆不食……不限壯數」,「短氣不語,灸大椎,隨年壯。又灸肺腧百壯,臍孔中二七壯」。脈脈艾灸提醒您雖均為氣病所致,但根據辨證的不同,前者不限壯數,後者隨年壯、二七壯;

且對於艾炷大小亦因病、因部位有竹筋大、麥粒大、綠豆大、雀糞大等,或「大小以意酌量」靈活擬定。艾護眾生提醒您壯數多用七壯、二七壯、三七壯、三五壯,雖在俞穴、募穴膏、肓穴有灸至百壯,這亦是「三報之」,分次施灸。

亦有對灸量較明確的程度界定,如「卒厥屍厥灸法……覺身體溫暖即止」,「龜背灸法……艾炷如小麥大,但三五壯而止」,「灸便毒法……艾炷如麥大,灸二三壯,腫散痛止即安」,「治白癜風……凡有贅庛諸痣,但將艾炷於上灸之,三壯即除」。

《世醫得效方》中提到的施灸方式除了有艾炷直接灸以外,還有隔鹽灸、隔蒜灸、隔藥灸等,對施灸方法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治陰證傷寒,於臍下一寸半氣海穴二七壯。小作艾炷,於臍心以鹽填實,灸七壯,立效」。

對瘰癧病:「只以蒜片貼有癘上,七壯一易蒜,多灸取效」;

「治產後小便不通,腹脹如鼓,悶亂不醒,緣未產之前,內積冷氣,遂致產時尿胞運動不順,用鹽於產婦臍中填,可與臍平,卻用蔥白剝去粗皮,十餘根作一束,切作一指厚,安鹽上,用大艾炷滿蔥餅子大小,以火灸之,覺熱氣直入腹內,即時便通,神驗不可具述」。

中風失音:灸天窗(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穴後動應手)、百會。喉病:針風府、少商、合谷、上星;如頰腫及纏喉風等症,實熱針足三裡,虛熱灸足三裡;如根腳咽喉常發者,於耳垂珠下半寸近腮骨灸,或灸足三裡。瘰癧:灸肘骨尖,左灸右,右灸左,或蒜片貼癧上灸之。嘔吐:灸尺(在肘約上動脈)、乳根;或灸神光(在兩肋旁二寸),或灸石關。反胃:灸乳根、水分、內踝下三指稍斜向前、中脘、足三裡。脹滿:灸脾俞;或灸肝俞;或灸水分;或灸氣海;或灸大腸俞;或灸承滿;或灸三焦俞。吐血:灸中脘;或灸肺俞;或灸大陵;或灸上星和足大指節橫理三毛。乳癰:以灸炷四枚圍著所作處,同時下火,各灸7壯左右;或隔蒜灸其中心。腳氣:灸風市;或灸三裡;或灸絕骨、犢鼻、肩髃;或灸曲池和氣湍(足十趾端)。疝氣:灸足大指次指下中節橫紋當中;或量口角為一邊成等邊三角形,上角於臍中,兩邊是穴,左偏灸右,右偏灸左;或灸風市、氣海、外陵(臍旁一寸半)。痼冷腎虛:灸腎俞;夢遺灸三陰交;虛極灸膏肓、氣海。心恙(神志病):灸百會;或灸天窗(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後動應手);或灸天樞;或灸手逆注(在左右手腕後六寸);或灸中脘;或灸間使;或灸臣覺(在背上夾內側,反手所不及者,骨芒穴上捻之);或灸上星;艾護眾生提醒您或灸合谷;或灸左右脅下對屈肋頭兩處;或灸人中、少商、隱白;或針足大指爪甲下。腫滿:灸足第二指上一寸半或兩手大指縫頭;或灸太衝、腎俞。崩漏:灸小腹橫紋當臍空直下和三陰交;或灸交儀(在內踝上五寸)。

疔瘡:灸掌後橫紋後五指,男左女右。


© 版權聲明本文重在分享交流學習,如侵立刪,謝謝

© 整理編輯: 明曉艾 丨微信號:mingxiaoai521

© 注意:防病治病仍需謹遵醫囑,如需相關艾灸知識,請文末留言,隔天更新。



點個再看,一起為健康加油吧!

相關焦點

  • 艾灸不配穴 = 關燈走夜路!牢記6點,輕鬆配穴!
    艾灸不配穴 = 關燈走夜路! 俗話說,「藥有藥性,穴有穴性」,穴位是中藥,經絡是藥房,我們一直希望,每個人能藉助艾灸啟動身體自愈力,做自己的醫生。
  • 《小兒推拿》落藏配穴法-治療50多種常見病
    雖繼承了張寄崗派兒推的體系脈絡,作為專業學者也兼收了其他諸如「三字經」、「海派」以及山東諸多流派的精華,其教學特點是:1、注重市場培育方法,提出「不做簡單的推拿匠,建立嬰幼兒保健長流水式的工作方式」的教學思想及理論模式,既能治療小兒常見病又會推廣育兒保健常識以吸引更多幼兒家長的關注,做到已病可治、未病可防,使得收入有保障。
  • 世醫得效方——十怪脈
    首見於元代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即釜沸脈、魚翔脈、彈石脈、解索脈、屋漏脈、蝦遊脈、雀啄脈、偃刀脈、轉豆脈、麻促脈等十種。詳各條。這些脈象多為髒氣將絕、胃氣枯竭之候。
  • 50種常見病的穴敷療法!推薦收藏
    ,受到歷代醫家青睞。本篇是從李今庸先生書中精選的50種常見病的穴敷法,簡單實用開思路,推薦收藏~ 右側病患貼左邊穴。左右穴同時使用,也可交替使用。處方:五倍子、吳茱萸、公丁香、靈磁石、白芥子各等份,冰片或麝香少許;穴位:足三裡、天樞、中脘、關元;配穴
  • 女人產後留病根,艾灸調養有絕招
    採用艾灸調理女人產後身體,宜採用益氣固脫、活血祛瘀的灸法,用艾條懸灸或者用艾灸貼敷貼,都是簡單易行的。 產後腹痛艾灸調理艾灸治療產後腹痛,以溫通經脈,或行氣化瘀為主,多取任脈、足陽明、足太陰經穴為主。《神灸經綸》中說:臍下冷痛灸氣海、膀胱俞、曲泉;《世醫得效方》中有臍下絞痛灸關元和膏盲二穴。
  • 五部配穴法,一點也不難!
    剛開始學習艾灸的人,問題最多的就是不知道什麼病該灸什麼穴位,書本或資料中的介紹,專業性太強、不容易學。為了讓大家在艾灸的過程有跡可循,懂得一些常見病的家庭療法,現將簡單易學的「五步配穴法」,整理推薦給大家,只要大家能按這五個步驟去取穴、配穴,相信在艾灸的過程中會事半功倍。
  • 為什麼學習艾灸?怎麼來學習艾灸?
    而用得較多的,還是針灸方面,把艾葉製成艾絨、艾炷、艾條等點燃後,借灸火的熱力,給人體溫熱性剌激,並能使藥力內透,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等防病治病的目的。  《從零開始學艾灸》重點講解:  了解艾灸、艾灸的功效與作用、艾灸操作、禁忌、鑑別寒、溼、虛,對常見病鼻炎、脂肪肝、胃痛、頸肩腰腿痛、腹瀉、高血壓、頭痛、失眠、便秘等等分型定穴做艾灸
  • 中醫養生常識:艾灸常用穴和精準取穴方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子不太適合艾灸足三裡。俗話說,艾灸足三裡,勝吃老母雞。足三裡這個穴位作為養生名穴,每天艾灸它對人體的作用很大,營養程度就像雞湯一樣滋補。足三裡穴可謂是一個多面手,可以說有通調百病的效果,尤其是治脾胃方面的問題。《四總穴歌》中有這樣一句口訣說得好:「肚腹三裡留。」也就是說,凡是肚腹脾胃方面的問題都可取它來治。
  • 艾灸這幾個要穴讓你馬上好轉
    古醫推崇之術——艾灸明代《醫學入門》上說:「凡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自古醫聖名賢都很重視灸法,並把灸法作為治療的重要手段。堅持艾灸,可以提高免疫力,元氣可以得到修復。艾灸祛風寒就是最好的治療感冒、咳嗽的方法。 咳嗽艾灸這個穴位很有效既然咳嗽的病位在肺,那麼,我們調理普通的咳嗽,肺的背俞穴,即肺俞,是必須灸的。而若是咳嗽久治不愈,那麼我們還有一個穴位是必灸的,它是肺經的墓穴,叫做中府穴。
  • 久治不愈的咳嗽,必灸穴位及配穴
    而若是咳嗽久治不愈,那麼我們還有一個穴位是必灸,它是肺經的墓穴,叫做中府穴。何為肺經墓穴呢?墓、其實有募集的意思,即肺經經脈的氣血物質由中府穴募集並傳輸肺經,可以說是肺經的一個重要中專站,更何況它又位於咳嗽的病灶、肺部,若是咳嗽久治不愈,非灸它不可!
  • 艾灸快速見效的十大原則,值得收藏!
    艾灸的原理,一方面是通過艾條燃燒產生的熱量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驅寒除溼等效果,另一方面是藉助艾草本身能通十二經絡的特性。艾灸在燃燒時產生的近紅外線,可通過神經系統傳遞人體細胞所需的能量,同時為機體細胞的代謝活動,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須的能量,也能給缺乏能量的病態細胞提供活化能。
  • 會陰穴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艾灸會陰穴的神奇功效
    會陰穴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艾灸會陰穴的神奇功效時間:2017-05-29 13:05   來源:中華養生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會陰穴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艾灸會陰穴的神奇功效 會陰穴,為人體長壽要穴。會陰,顧名思義就是陰經脈氣交會之所。
  • 【每日一穴】女人艾灸好處多,對女人最好的艾灸特效穴及其注意事項!
    艾灸與女人天生一對。 用艾灸的純陽之熱,溫潤女性的陰柔之體剛剛好! 女生感性容易接受和嘗試新生事物,但是不能將自己經常艾灸的經絡穴位很好的總結歸納出來。 既然是這樣,我們幫你總結歸納,你只要收藏就好了。
  • 《小兒推拿學》陰陽雙補-八綱辨證-落藏配穴法
    雖繼承了張寄崗派兒推的體系脈絡,作為專業學者也兼收了其他諸如「三字經」、「海派」以及山東諸多流派的精華,其教學特點是:1、注重市場培育方法,提出「不做簡單的推拿匠,建立嬰幼兒保健長流水式的工作方式」的教學思想及理論模式,既能治療小兒常見病又會推廣育兒保健常識以吸引更多幼兒家長的關注,做到已病可治、未病可防,使得收入有保障。
  • 古方艾灸融合現代科技,天才百穴灸讓艾灸重煥生機
    「天才百穴灸」是天才天之源集團推出的全新品牌,「讓艾灸更簡單」是「天才百穴灸」的品牌理念。秉持這一品牌理念,在著力解決現代人方便使用艾灸之路上探索耕耘,先後歷時470天,深入市場一線調研,遍訪名老中醫,集聚30餘名業界精英潛心研究,6位中醫教授及專家悉心指導,比對近百款市場同類產品,攻克多項行業技術難點,申報多項國家專利,終於成功研發一款簡便做艾灸的產品——天才百穴灸。
  • 25種艾灸反應和應對方案大全,艾灸必備的專業知識
    比如說灸的時間過長、灸量過大、配穴不合理、操作手法不合理……從體質上來說,陰虛體質、經絡不痛的人更容易上火。 應對方案:解決的辦法有兩種,第一是要滋陰,第二要引火歸元。可以滋陰,先吃點六味地黃丸,每天早晚吃一顆,然後再配合艾灸,同時晚上用艾葉進行泡腳,加大引火下行的力度。
  • 乳房有腫塊,試試三個穴!
    (倪海廈:研究中醫達30年之久, 被喻為當代少見的【命、相、卜、山、醫】五術兼備之曠世奇人。曾治好許多西醫認為的不治之病。)扎針的話,建議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噢。以針刺配合刺絡拔罐治療急性乳腺炎,取肩井穴位時,常規消毒後快速刺入,得氣後用提插捻轉瀉法,使患者有較強的針感,以患者能忍耐為度,留針30分鐘,每日1次,5次為1個療程。結果:痊癒51例,顯效5例,無效2例。
  • 國醫大師呂景山選用建裡、足三裡對穴針刺並艾灸治療脾虛洩瀉案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呂景山(1934~),男,河南洛陽人。18歲考入山西省太原衛生學校醫士班。學術上繼承發揚「施氏藥對」、創「針灸對穴」之說;臨證上辨證施治,中西結合,針藥並施。著有《實用針灸手冊》、《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針灸對穴臨床經驗集》,發表論文30餘篇。【醫案】呂景山選用建裡、足三裡對穴針刺並艾灸治療脾虛洩瀉案趙某某,男,45歲,工人。
  • 艾灸治療婦科病 艾灸治療婦科病謹記這些
    女性常見病、多發病,但由於是許多人對婦科疾病缺乏應有的認知,缺乏對身體的保健加之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等,使生理健康的每況愈下,導致一些女性疾病纏身,且久治不愈、反覆發作,引起失眠多夢、煩躁不安、性冷淡 、內分泌失調、容顏憔悴,甚至更年期提前等一系列併發症,給正常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 家庭艾灸應用篇 常見三種症狀的艾灸方法
    今天跟朋友們分享三個居家常見病的艾灸方法。一般艾灸選穴有:百會、三陰交、內關、神門、中脘、湧泉、心俞、腎俞、脾俞等穴,根據自身的情況選穴,可找中醫師諮詢辯證後再施灸,如心脾兩虛導致的失眠,可以選穴三陰交、內關、神門、中脘、足三裡、脾俞、胃俞等穴;脾胃不和導致的失眠,可以選穴心俞、脾俞、胃俞、神門、足三裡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