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的毀滅與重生:曾因生活不自理被中科院勸退,如今很顧家

2020-12-16 尚書談

六年級學生5天完成基因論文?14歲少女一天作詩2000首?

現在的神童,好像就路邊的野草一樣,比比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同時,不禁想問,如此大張旗鼓的「造神」,意欲何為?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太過違背常理,自然引來滔天質疑,難道就以這樣的神童,能在大庭廣眾面前矇混過關?

當然,神童一定存在的,真正意義上的神童,除了帶點迷幻色彩外,大部分的事跡,其實可以理解。

比如曾經的天才少年魏永康!

神童魏永康兩三個月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讀書識字,儘管年紀小啥也不知道,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早教。

不知道是早教真有效果,還是魏永康本身資質過人,兩歲時,他就認識1000個漢字。

接著,魏永康逐漸展露出讀書的天賦:小學只上了二年級和六年級;8歲跳級進入縣重點中學;13歲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成為當年湖南年紀最小的大學生;17歲進入中科院,成為碩博連讀的碩士生。

光看魏永康的這一串學歷履歷,無人不為之折服,所以引起廣泛關注,他的家庭及教育方式,也慢慢浮出水面。

魏永康83年出生,他的父親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受傷癱瘓在家,母親只是一名普通工人。

因此,魏永康承載著家庭的全部希望。

無論在哪個年代,讀書都是成功的捷徑,為了讓孩子能夠專心致志的讀書,魏母大包大攬,從不讓魏永康做家務活。

大家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用來形容懶惰成性,魏母就把魏永康「培養」成了這樣,就連高中時期,魏母都給魏永康餵飯。

但要說魏永康懶惰吧,他的學習成績確實有目共睹。不過,隨著魏永康去北京中科院求學,魏母陪讀結束,一切的弊端開始顯現。

生活不能自理的魏永康,北京生活非常不適應,據說有一年冬天,竟然穿著單衣踩著拖鞋跑天安門逛了一圈。

在北京讀了三年研究生,20歲的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

一時間,輿論譁然!

魏母的認知裡,孩子的學習能力這麼強,真當一個人的時候,生活技巧肯定會快速學會、掌握,所以得知這個消息的魏母,氣衝衝的趕到北京,然後破口大罵:

「我恨不得你去死!」

事已至此,無以彌補。

魏永康回到了老家,內心裡也有一點憎恨母親。

但終究血濃於水,母子二人開始互相反思。

魏母改變自己的教育方法,教魏永康做家務,讓魏永康多與他人交流;輟學後的魏永康,仍舊堅持讀書,畢竟他是真的神童,讀書學習從來都是一學就會。

適應了新生活,魏永康再次坐在考場裡面,如願考上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生,畢業後軟體開發,夢想仍是當科學家。

如今的魏永康,已經結婚生子,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以前書不離手,現在能做一手好飯菜。

神童的毀滅,魏永康的重生。

這裡面,又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呢?

相關焦點

  • 「湖南神童」魏永康:曾17歲進中科院碩博連讀,無自理能力被勸退
    家長們總是希望,自家孩子可以非常優秀,成為一名神童。可以過目不忘,學什麼東西都特別快。但做一個神童,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實際上,神童雖然被我們很多人羨慕,但其背後,往往也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心酸。今天我們要來談的這位神童,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
  • 他13歲上大學,17歲去中科院碩博連讀,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勸退
    如今的曹原是世界物理學界無人不曉的青年科學家,他還被稱為「中國潛在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與曹原成功有鮮明對比的是國內另一位天才,被譽為東方神童的魏永康。東方神童:魏永康曾學梅是魏永康的母親,曾雪梅和丈夫是從農村遷入到城裡的,因丈夫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殘疾軍人,才有了從農村遷到城市的機會,當時有關規定
  • 13歲上大學,17歲考進中科院的神童,卻因「無自理能力」而遭勸退
    從古至今,中國一直不缺「神童」,但真正能被人們一直稱為身體並不多。要知道大部分的神童在長大後,都面臨著傷仲永式的結局,就比如咱們今天要說的這個神童,魏永康。「神童」17歲碩博連讀,卻因無自理能力遭中科院勸退相信應該還有人對他留有印象吧,魏永康在1歲的時候,學會寫字;2歲時掌握了一千多個漢字;4歲便學完初中的課程;8歲進入重點中學學習;13歲的他就考入了湘潭大學的物理系;17歲憑藉中分第二的成績考進中科院的高能物理所,成為一名碩博連讀的研究生,可以說是前程似錦了。
  • 「神童」17歲碩博連讀,卻因無自理能力被勸退,如今怎麼樣了?
    雖然說每個孩子在出生時的起點是相同的,但是也確實存在著一些神童,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學完別人要學十幾年的東西。這樣的孩子在大人眼中前途是無量的,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神童」17歲碩博連讀,卻因無自理能力遭中科院勸退這個孩子叫做魏永康,是被大家公認的神童。
  • 17年前,那個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怒斥去死的神童,現狀如何?
    20歲那年,他被中科院強行勸退,母親崩潰怒斥,不惜惡語相向,現如今,17年光陰已過,這位神童怎麼樣了?父親魏炳南,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傷殘軍人,因打仗負傷一直癱瘓在床;母親曾學梅,是縣裡一家百貨店的普通工人。一家人生活拮据,但魏永康自小表現出來的天賦,令曾學梅心裡大喜。
  • 他13歲上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被勸退,消沉之後再次涅槃重新。
    父親魏炳南是一名抗美援朝的傷殘軍人,因打仗負傷一直癱瘓在床無法自理,母親曾學梅在縣裡百貨公司上班。魏永康自幼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資,也成了這個艱苦的家庭唯一希望。在魏永康兩三個月時,母親就開始教兒子識字,雖然魏永康還不會牙牙學語,但這種早期教育卻真的取得了很不錯效果。在魏永康2歲的時候,就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
  • 17歲少年進中科院讀研,因生活難自理被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你死
    故事的主人公從小就被稱為「神童」,在母親盡心盡力的「伺候」之下13歲就考上了名牌大學,17歲考上中科院研究生,最終卻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學校勸退。主人公是一個叫魏永康的湖南孩子,他1983年出生在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庭,而且父親還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負傷的退伍軍人,由於父親重傷所以其一直無法下地工作,一家的重擔就全壓在了身為百貨公司工人的母親曾學梅身上。
  • 他是天才神童,17歲成中科院碩士,後來卻因為這個原因被勸退
    我們聽聞過很多神童的故事,他們天資聰穎,從小成績優異,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不凡之處。在驚嘆智力和天賦之餘,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些神童身上有著比較特殊的個性和經歷。今天就來講一位特殊的「神童」,他13歲就考上重點大學,17歲還成功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但因為一個特殊原因被勸退。
  • 還記得「東方神童」魏永康嗎?2003年被中科院勸退後,如今怎樣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曾寫過一篇散文《傷仲永》,人們對這篇文章一定是耳熟能詳,它是被列入學生課本學習,來告誡後人在孩子教育方面要科學對待。文章中的方仲永天賦異稟,是一個小神童,但卻被父親當成賺錢工具到處撈金,忽略了他的後天成長,導致他長大後淪為一個普通人。
  • 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天才神童」被中科院勸退後涅槃重生
    文|紅青說教育(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北宋詩人王安石曾創作過一篇文章,《傷仲永》,指的是一個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為天賦異稟,小小年紀就揚名四方可以賺錢補貼家用,可是,父親卻是一個目光短淺狹隘之人,將兒子當做一個賺錢的工具,本來好好培養一定可以有更好的成績
  • 17歲進入中科院的神童,因生活不能自理退學,愛情讓他的人生逆襲
    最讓我們熟悉的一個應該就是一個叫做魏永康的神童了。神童魏永康魏永康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父親臥病在床,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百貨工人。母親從小就對魏永康的教育非常看重,她將魏永康成了家裡唯一的希望。所以,在莫永康還沒有學會說話的時候,母親就天天教他識字、背誦古詩。
  • 17歲的中科院神童,天賦異稟卻被學校勸退,其母因溺愛成了罪
    本文所描述的就是這麼一個因現代溺愛而釀成的反面教材。「神童」魏永康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魏炳南是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傷殘軍人,因打仗負傷一直癱瘓在床。母親曾學梅是縣百貨公司的一名工人。自小天資過人的魏永康,成了這個家庭的全部希望。
  • 17歲考入中科院,因生活不能自理被勸退,教育孩子不能只看成績
    哪知道事情的發展卻讓所有人感到意外:2003年,在中科院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竟然被勸退了。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原來,在去中科院讀書前,魏永康身邊一直有魏母陪伴,就連上大學的時候,魏母也親自前往陪讀,解決了孩子在生活方面的問題,使孩子能夠專心投入地讀書。
  • 神童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才好!幸虧及時醒悟
    然而,美好終究會被打破,被中科院勸退之後,無數人為他遺憾。母親甚至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究竟是為什麼會讓母親說出這般絕情的話?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被中科院勸退,跌落神壇從小,魏永康只需要做3
  • 國內最牛神童,13讀大學17進中科院碩博連讀,如今卻活成這樣
    不過,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清華大學還有一個未滿15周歲的新生名叫鹿澤宇,從小學開始一路跳級,成為不少人眼中不折不扣的「神童」,將在清華大學就讀化學生物大類專業,未來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國內曾經有一個「神童」,絲毫不亞於鹿澤宇,但如今現狀卻讓人唏噓不已。
  • 17歲進中科院的魏永康,因不能生活自理,母親曾恨不得他死了
    母親也將家搬到學校附近,曾學梅希望兒子將全身心都傾注在學業當中,不要被任何事情打擾。家中只要接到女生的電話,曾學梅不是直接掛斷就是說魏永康不在家,並警告魏永康:"女人都是蛇,少接觸為好。"養成了魏永康不愛與人交流,只是停留在自己的世界的性格。魏永康對於物理有一種"他人不能企及"的天賦。1996年,13歲的魏永康以高分進入湘潭大學物理系讀書。
  • 湖南一神童13歲考入重點大學,生活無法自理學校勸退「跌落神壇」
    湖南一神童13歲考入重點大學,生活無法自理學校勸退「跌落神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之下,蔡某也獲得了回報,他的成績很優異,進入小學之後就跳了很多級,只上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在8歲的時候就上了中學,是當地眾所周知的神童,母親看到兒子這麼爭氣,對兒子的關心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蔡某上了中學之後,,由於知識點相比小學要複雜得多,所以他利用一切時間學習,這個時候母親表示很支持,會幫助蔡某穿衣服、梳頭髮、為他吃飯等等。
  • 神童13歲上大學,17歲中科院碩博連讀,卻因生活小事慘遭退學!
    但是呢,生活卻在他十六歲時迎來了巨大的轉折,他被中科院勸退,人生發生了重要的挫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呢在神童小時候雖然他的智力超群,但是他有一個十分能幹的母親,母親心裡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只要自己兒子讀書好一切都不重要,所以她從小就包攬兒子的一切大事小事,不讓他自己洗衣洗臉甚至是吃飯,在兒子讀高中的時候甚至還在給他餵飯。
  • 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可在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捧上神壇,又猛然跌落,從天才到凡人,這位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經歷了什麼,17年後的他,現在怎樣了?
  • 曾經的「神童」!17歲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後被退學!今如何了?
    而「神童」一直都是父母們羨慕的對象!也經常以這些「神童」為榜樣,來教導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學習!因為父母們也深知「知識改變命運」這個道理!在進入中科院三年後,魏永康卻意外的被中科院退學了?原來魏永康的母親曾學梅在小時候就非常重視他的學習,教導他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別的都不用去想!就這樣扭曲的教育方式,讓魏永康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都不具備!但自認為已經長大的魏永康,堅持不要母親陪讀!離開了母親的魏永康,大家也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