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這樣說,主要是想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業,你要為自己的事業而付出努力,可能由於年齡原因,孩子不理解為什麼學習是他們的事業,所以會不明白這句話,明明是你們逼著我去學習的,為什麼說是我的事情。當父母遇到這種情況,不應該簡單粗暴的用一句「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去回應孩子,孩子更多會覺得是一種強迫,想要讓孩子理解學習的目的,還需要去做更多,了解更多,交流更多。比如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學習,學習中遇到哪些困難,是學不會?還是單純的厭學。如果一句話能讓孩子明白學習事業問題,那麼他就不會讓你去說這樣一句話。當然,關於學習的自主性,也是要讓孩子去明白的,學習是自身成長所必須經歷環節,無論是知識還是技能或者品德,都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去鍛鍊培養。
好好學習除了給自己帶來更好的成績外,還可能給老師和家長帶來不錯的心情。學習可以帶來很多,但歸根結底是為了學生自己的未來。你學的知識不一定有用,但學習能給你帶來思維的提升,好的學習成績能給你帶來更多的選擇。
所以這句話的含義是要端正學習態度,告誡自己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未來。
學習分為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被動學習也就是被人督促著、強迫著學習,其學習效果肯定不如主動學習。
從這個角度,「學習是為自己學的」意思是要主動學習,主動掌握自己的學習進度、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畢竟最了解自己的是自己),有不會的問題要及時解決而不要逃避,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習也會更輕鬆高效。
一般這句話都是家長或者老師對孩子說的。這句話確實沒有任何毛病。
讀書都是為了自己而學習的。不是為了他人。因為你學習知識,是你自己掌握。而不是別人。你為別人學習。別人也得不到任何好處。
自己學習半天,學到的東西都是自己可以應用的。無論考學,無論工作。是對自己大有裨益。你的老師教完你,無論你回去看不看老師。都和老師沒關係了。老師有自己的日子。家長亦是如此。你長大了,學習的知識是為了你自己服務。家長的日子再怎麼樣也是家長自己過。你成長了,也是要獨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