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生子,帶娃讀博,24歲單身母親獲得哈佛法學院博士學位

2020-12-15 我愛全人類

今年24歲的布萊恩娜絕對是正常人中的「異類」。

未婚生子,帶娃讀博,成功拿到哈佛法學院博士學位,將這些事跡全部加諸在一個女人身上,不得不讓人好奇她到底是什麼做的?怎麼可以這麼強悍!

布萊恩娜和她的女兒

2017年4月,布萊恩娜未婚生下了她的女兒伊芙琳,關於伊芙琳的父親,布萊恩娜並沒有多言,只是在生下了女兒後,開始獨自帶著孩子,繼續讀博的學業。

這在周圍人眼中,布萊恩娜絕對是個「異類」。

不過,布萊恩娜並不在意周圍人的眼光,因為,帶娃已經讓她無暇顧及周圍人的目光和閒言碎語。

布萊恩娜和她的女兒

尤其是需要上課的時候,布萊恩娜找不到合適的託兒所,不得不將女兒抱進教室「陪讀」。

一邊帶孩子一邊讀博,這樣的過程讓布萊恩娜很痛苦,帶過孩子的都比較能理解帶娃的痛苦,比起累,一天24時無休才是最痛苦的。然而,除了帶娃,布萊恩娜還要擠出時間來學習,這讓她無數次想到了放棄。

不過,每當布萊恩娜看見女兒,她就想到了單身母親的壓力,比起苦,沒有穩定的收入,不能給女兒安穩的生活才是更讓她恐懼的事情,

所以,為了女兒,布萊恩娜在無數次燃起了放棄的念頭後埋頭繼續「拼命」,最終拿到了哈佛法學院的博士學位。

布萊恩娜特地為女兒量身定製了一套縮小版的博士服,抱著女兒參加了畢業典禮。在拿到博士學位的剎那,布萊恩娜激動地流下眼淚,她知道,辛苦的日子即將過去,美好的未來在歡迎著她們母女倆。

布萊恩娜抱著女兒拍下的畢業照,迅速走紅網絡,比起布萊恩娜年輕的傳奇故事,她的母愛更加讓網友動容。

布萊恩娜說,她能堅持讀完哈佛法學院的博士,全都要歸功於她的女兒。

布萊恩娜畢業照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小編一直堅信,你吃過的苦,在將來的某一個時刻,必定數倍以幸運的方式回饋給你。

相關焦點

  • 裸露、抑鬱、未婚生子,30歲的她究竟多硬核?
    但「未婚生子」並不違法,其實已經很普遍了。只是在國內,這一形式暫時還未成為主流。在韓國發展的日本女星小百合,也在未婚的情況下,接受精子捐贈後生下孩子。因為她本人非常想要孩子,但去醫院常規檢查時,卻被告知卵巢已經48歲了,生育可能很小。
  • 她獲得3個學士學位、1個博士學位,還是科學家,卻主演生活大爆炸
    她於1975年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母親是一所託兒所的校長,父親則是高中的喜劇教師,父母的影響對她來說可謂巨大,父親的耳濡目染讓她對演員有了更深的了解,而母親則是她走上演藝之路的重要人物。母親認為她在演藝方面有一定的天賦,因此鼓勵她嘗試這條道路,並幫她聯繫了好萊塢的經紀公司。
  • 美國哈佛法學院華裔博士陳屍宿舍死因未明
    (美國《僑報》圖片)據美國《僑報》報導,當地時間3月23日,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向該學院群發了一封悼念信,信中緬懷了23日在宿舍內去世的法學院中國留學生威爾 張(Will Zhang, 音譯),並表示他的逝世並不涉及公共安全問題。
  • 他小學沉迷大學微積分,12歲考入中科院,22歲獲得哈佛博士學位
    比如12歲便考入中科院的物理神童尹希,但他卻留在了哈佛,成為了哈佛最年輕的教授。現如今走出國門已經成為了當代大學生的一種選擇。出國留學現如今已成為了普遍的事情,然而有很多國家培養的人才,走出國門後卻沒有回到祖國為國效力,尹希也是如此。
  • 28歲未婚單身,我究竟做錯了什麼?
    小編我近年因為「年紀到了」,也面臨身邊人對我施加「 婚戀壓力 」,借著熱搜,我想聊一聊(懟一懟)我聽到那些關於婚戀的「 言論 」以及我作為28歲未婚單身女青年所面臨的「 局面 」。社會對25歲左右的女性太苛刻了,又要工作穩定,又要結婚生子,生子後繼續保持工作穩定哦~~更無奈的是,28歲未婚單身,我其實不覺得有什麼大的問題。我爸媽一直跟我說:「你工資又不是特別高,一個人生活有什麼開心的,什麼高質量單身,有什麼質量,不如找男朋友結婚。」
  • 美國法學院頒發「法律博士」不是「博士」?
    最近教育部下屬留學認證機構的一則消息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大概的意思就是在以後到美國法學院獲得法律博士(Juris Doctor,簡稱JD)的人士回國進行留學認證,將統一被認證為「職業法律文憑」,同時定義為「碩士」,而不是博士。
  • 魯林希的人生:17歲拒上清北,20歲未婚生娃,22歲哈佛畢業後回國
    魯林希的人生:17歲拒上清北,20歲未婚生娃,22歲哈佛畢業後回國相信大家在上學期間都會有一個遙不可及的奮鬥目標,那就是希望自己能考上清華北大。因為清華北大錄取分數較高,多少莘莘學子削尖了腦袋也苦於沒法進入清華北大。
  • 博士讀完30多了,你還考慮讀嗎?讀博後悔四年,不讀後悔一輩子!
    決定讀博士那年我已經27歲了,研究生畢業已經兩年了,這個年紀對一個男生來說應該是結婚成家,步入事業發展的階段,但是我沒有。吳京在《戰狼》中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當兵後悔兩年,不當兵後悔一輩子」,我想說的是讀博後悔四年,不讀博後悔一輩子。
  • 廳長讀博不上課遭質疑 論文博士被指成腐敗通道
    另有聲音質疑,廖瑩在回應中稱,「論文博士入學後會明確論文寫作方向和指導老師,一旦正常畢業則是『雙證齊全』(畢業證和學位證)」,但從培養形式上看,論文博士生跟全日制博士生差異很大,應只能獲得學位證書,不應該獲得學歷證書。
  • 比博士更難讀的學位是:中國女博士
    有學校增加了重審環節,即對已畢業學生的畢業論文進行質量跟蹤監控,一旦被查出高於查重率,將直接取消學位證書與畢業證書。 另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19年部門預算顯示,2019年擬抽檢學位論文約6000篇(不含軍隊系統),抽檢比例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博士學位數的10%左右。 對於讀博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噩耗。
  • 拒絕為單身女性凍卵:不成為妻子,就無權成為母親?
    徐棗棗今年31歲,兩年前她起了凍卵的心思,母親早就主動和她分享過凍卵的新聞,所以不管是家人還是朋友都支持她的想法。2018年11月14日,她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生殖科諮詢凍卵事宜,並通過相關檢查確認身體正常、卵子健康,但她提出的凍卵需求卻遭到了拒絕,原因是無法提供結婚證。醫生當時表示,醫院無法為單身女性提供凍卵服務。
  • 1歲半幼兒撫養權歸父親,母親出撫養費:未婚生子的女子讓人心疼
    一般來說,2歲以下的孩子,法院在判決的時候都會把孩子判給母親,由父親出撫養費。除非母親有特殊的疾病或者是其他因素,無法撫養孩子,才會把孩子給父親。然而,最近在微博上出現的一個事件,卻改變了我們對這件事的認知。在微博中,未婚媽媽魏圓圓說自己1歲半的兒子的撫養權被判給了孩子的爸爸。魏圓圓說,自己是在被騙的情況下才未婚先育的。
  • 她14歲上中科大,18歲讀博,20歲便獲得優秀博士稱號,現在如何?
    十八歲那年,她已經開始了她的博士生涯,她的一生堪稱傳奇。在麻省理工深造一年之後,她又來到了哈佛大學。05二十歲,許多國內的孩子才上大學不久,此時的蔡天西已經成為了哈佛大學的優秀博士生,並且兩年後拿下來國際大獎。
  • 「博士苦,博士累,負擔累累人心碎」 讀博到底值不值?
    開春以來,對於在北京某重點高校攻讀新聞傳播學博士學位的馬廣軍來說,最高興的事就是完成了博士期間最艱難的「指標」任務——發一篇C刊文章。此前他已經發表過兩篇北大核心期刊論文,這意味著,他讀博期間的論文硬指標總數已經實現。「博士苦、博士累,負擔累累人心碎。」
  • 26歲哈佛博士,29歲成LSE終身教授……自律的人生到底能有多成功?
    26歲,獲得牛津文學博士,出版第一本書。同年,考入哈佛法學院攻讀法律。 37歲,成為哈佛法學院終身教授,是亞洲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性。 珍妮·蘇克的成長經歷奪目耀眼,完全是一個女性的勵志傳奇。
  • 14歲上中科大,18歲成為博士,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副教授
    ; 獲得哈佛生物統計系的最高全額獎學金; 20歲時獲得哈佛優秀博士稱號; 同時因為在統計學研究上有特殊進展並獲得極大成就被授於羅伯特·裡得獎,該獎是哈佛大學生物統計專業的最高獎項,專門頒發給學術上有特殊進展並取得極大成就的優秀博士生。
  • 13歲進中科大,17歲讀博,31歲當正教授。尹希:我不是神童
    「智力超常實驗班」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17歲哈佛碩博連讀 31歲當上哈佛正教授 33歲獲物理學新視野獎 1983年,尹希出生於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1977年6月,蔡天西出生於溫州瑞安一個有名的書香世家,父親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雖然父親有名,但是蔡天西依舊和當時的大多數孩子一樣,逃不過貧窮二字。
  • 關於報考清華大學法學院2020年博士生資格審查的通知
    、已修碩士課程的正式成績單;  不能在資格審查前獲得碩士學位的非學歷教育的各類在讀碩士專業學位學生以及在職申請碩士學位人員,按上述第5條要求提供資格審查材料;  外語成績證明  上述需核驗的證件均需備複印件,資格審查時交法學院。
  • 4歲上小學,24歲獲博士學位,26歲成985博導,這位後浪才貌雙全
    4歲開始上小學,24歲獲得博士學位,26歲成為985博導,這是學霸常見的成長曆程,而這位後浪才貌雙全!夏娟94年出生,今年26歲,現在已經是電子科技大學的特聘研究員(等同教授)和博導,可謂年輕有為。殊不知,這麼優秀的女博導,其實在求學之路上也吃了不少苦頭,如今光鮮靚麗的外表下,背後也經歷了心酸苦楚,甚至有過退學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