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發布指導性案例 絕不允許在耕地上建「大棚房」「休閒農莊」

2020-12-1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開發布以涉農檢察工作為主題的第十六批四件指導性案例。非法佔用農用地,建廠、採礦、建「大棚房」「生態園」「休閒農莊」要承擔什麼樣的刑事責任?如何敦促行政機關履行職責保護生態環境?最高檢有關負責人一一作出回應。

最高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顯示,2016年,劉強以1000萬元的價格受讓北京春傑種植專業合作社位於北京延慶區延慶鎮廣積屯村東北蔬菜大棚377畝集體土地使用權。未經國土資源部門批准,對蔬菜大棚園區進行非農建設改造,命名為「紫薇莊園」,「大棚房」內有休閒、娛樂、居住等生活設施,對外出租。此項目佔用耕地28.75畝,其中含永久基本農田22.84畝,造成耕地種植條件被破壞。2017年5月,違法建設被強制拆除。經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檢察院追訴,2018年10月16日,劉強被以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分析:「這就是要嚴正宣示,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假借發展設施農業之名,擅自或者變相改變農業用途,在耕地甚至基本農田上建設所謂『大棚房』『生態園』『休閒農莊』等,國家的法律絕不允許。對觸犯刑律構成犯罪的,檢察機關要依法追訴,嚴厲打擊懲治該類犯罪。」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檢察機關對非法佔用農用地罪提起公訴10897件13824人。最高檢檢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萬春提示,資金在流向設施農業時,一定要繃緊法律的紅線,切不可在進行農業建設、非農改造時,觸碰耕地保護的雷區。萬春表示:「劉強案也警示人們,一些城市居民出於享受田園生活的目的,低價購買所謂『大棚溫室房』,存在巨大的法律風險,切不可貪一時小便宜,既助長了違法行為,又使自己的資金有去無回。」

檢察機關還注重運用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加強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指導性案例顯示,2017年,湖北省天門市人民檢察院發現拖市鎮政府在沒有申報審批獲得合法手續的情況下,未建設必要配套環境保護設施,以「以租代徵」的形式,違法建設、運行生活垃圾填埋場,在運行過程中存在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汙染、損害公益,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後,鎮政府整改不徹底。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分析:「整改不僅要看承諾,更要看實際效果。對鎮政府針對訴前檢察建議作出的整改回復,檢察機關應當密切跟進調查。對無正當理由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檢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後,法院確認拖市鎮政府行政行為違法,責令其對垃圾填埋場採取補救措施,繼續進行綜合整治。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介紹,此案取得「雙贏多贏共贏」的良好法律監督效果。高景峰表示:「案件辦理後,天門市人民檢察院向天門市委、市政府報送《關於建議進一步加強對全市鄉鎮垃圾填埋場進行整治的報告》,天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相關職能部門迅速組織力量,對全市鄉鎮27個非正規垃圾填埋場、堆放點進行了專項重點督查,整治恢復土地近8.5萬平方米。」

萬春介紹,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辦理行政公益訴訟生態環境領域案件50263件,辦理民事公益訴訟生態環境領域案件2870件,挽回、復墾被非法改變用途和佔用的耕地2.98萬餘畝,挽回各級集體林地中生態公益林1.35萬餘畝,督促恢復被非法開墾和佔用的草原9300餘畝。

相關焦點

  • 最高檢:絕不允許在耕地上建所謂大棚房、生態園
    中新網3月5日電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3月5日指出,假借發展設施農業之名,擅自或者變相改變農業用途,在耕地甚至基本農田上建設所謂
  • 最高檢:絕不允許在耕地上建「生態園」「休閒農莊」等
    中國網財經3月5日訊 據最高檢網站消息,2020年3月5日最高檢召開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開展涉農檢察工作的主要情況,發布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並回答記者提問。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對此如何回應?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非法佔用農用地案是近年來涉農領域常見多發案件。該類案件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地域特徵明顯。城鄉接合部,城市周邊、淺山地區等,非法佔用農用地開發大棚房等案件往往多發。二是非法佔用方式多樣。
  • 三皮說文旅:非法佔用農用地屢發,最高檢:絕不允許耕地建大棚房
    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開展涉農檢察工作的主要情況,發布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會上有記者問:近年來,非法佔用農用地案件屢有發生,非法佔用農用地類案件有哪些特點?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對此如何回應?
  • 以「生態園」「休閒農莊」等名義佔用耕地,不批且要嚴懲!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受到經濟利益驅動,農村等城鄉結合部的很多耕地被以「生態園」「休閒農莊」等各種名義佔用,突破了耕地保護的紅線,不僅破壞了生態,還威脅到國家糧食安全。
  • 耕地上可以建大棚房、生態園嗎?建了合法嗎?
    現在農村大多耕地都包給別人種了,由於面積大,很多人為了管理,就開始建起所謂的大棚房、生態園,那耕地上可以建大棚房、生態園嗎?最高檢全面回應!
  • 允道刑辯團隊:在耕地上建生態園、休閒農莊有刑事風險嗎?
    【導讀】近年來,隨著傳統農業向產業化、規模化的現代農業轉變,企業和個人開始對土地進行大量開發利用,在耕地、林地上建大棚房、生態園、休閒農莊。但是,土地開發利用不當會觸犯刑事犯罪的紅線,你知道嗎?同年10月21日,劉某未經國土資源部門批准,在該蔬菜大棚園區進行非農建設改造,在園區內建設魚池、假山、規劃外道路等設施,同時將原有蔬菜大棚加高、改裝鋼架,鋪設透水磚路面,共建設「大棚房」260餘套,佔用耕地28.75畝,其中含永久基本農田22.84畝。
  • 重磅| 最高檢第1-24批93例指導性案例分類彙編
    最高人民檢察院12月22日以「涉非公經濟立案監督」為主題發布第二十四批指導性案例,分別為許某某、包某某串通投標立案監督案,溫某某合同詐騙立案監督案,上海甲建築裝飾有限公司、呂某拒不執行判決立案監督案,丁某某、林某某等人假冒註冊商標立案監督案。至此,最高人民檢察院共發布了二十四批(93例)指導性案例。
  • 最高檢發布指導性案例 此類犯罪必須嚴懲!
    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發布第十一批指導性案例,對檢察機關辦理性侵、虐待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進行辦案指導。
  • 最高檢第二十一批指導性案例出爐記
    這也是最高檢首次圍繞民營經濟司法保護髮布指導性案例。▶ 2019年初,最高檢第六檢察廳下發通知,向全國各級檢察院收集近五年來民事檢察部門辦理的涉民營企業典型案例。截至2019年4月底,共收到96件。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加強民事檢察監督 精準服務民企發展」為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第二十一批指導性案例,社會反響強烈。這也是最高檢首次圍繞民營經濟司法保護髮布指導性案例。第二十一批指導性案例經歷了怎樣的篩選和討論過程?承辦檢察官又是如何將案件辦成了「經典」推送至最高檢的?記者日前探尋了第二十一批指導性案例出爐的「秘密」。
  • 最高檢發布指導性案例 促進社會治理
    央廣網北京12月14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進行時》報導, 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天(14日)以「檢察機關依法履職促進社會治理」為主題發布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其中包括「李衛俊等『套路貸』虛假訴訟案」。最高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顯示,2018年3月,被害人吳某向公安機關報警,稱其在李衛俊等人開辦的小額貸款公司借款被騙。
  • 最高檢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分類整理(2020年12月22日更新)
    最高檢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分類整理(2020年12月22日更新)法官隔壁截至2020年12月22日,最高檢共發布24批93件指導性案例。為便於大家學習查閱,「法官隔壁」對所有指導性案例進行了重新分類整理(包括關鍵詞、要旨、來源),並對原來整理版本的筆誤進行了修正。
  • 最高檢:各級檢察院應當參照指導性案例辦理類似案件
    新華社北京4月12日電(記者陳菲)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印發了修訂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要求各級檢察院應當參照指導性案例辦理類似案件,可以引述相關指導性案例進行釋法說理,但不得代替法律或者司法解釋作為案件處理決定的直接依據。
  • 【1488期】最高檢第二十一批指導性案例出爐記
    這也是最高檢首次圍繞民營經濟司法保護髮布指導性案例。▶ 2019年初,最高檢第六檢察廳下發通知,向全國各級檢察院收集近五年來民事檢察部門辦理的涉民營企業典型案例。截至2019年4月底,共收到96件。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加強民事檢察監督 精準服務民企發展」為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第二十一批指導性案例,社會反響強烈。這也是最高檢首次圍繞民營經濟司法保護髮布指導性案例。第二十一批指導性案例經歷了怎樣的篩選和討論過程?承辦檢察官又是如何將案件辦成了「經典」推送至最高檢的?記者日前探尋了第二十一批指導性案例出爐的「秘密」。
  • 最高法發布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哪些佔用耕地的行為不被允許?
    ■本文作者:王小明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日前,最高人民法院發布8件涉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在展現法院對耕地違法行為「零容忍」態度的同時也彰顯了「依法定性、處罰」的原則。而在這兩起典型案例中,當事農民一個是未經批准在其所租賃的承包地上建造用於苗木花卉種植的鋼構大棚及其輔助設施,一個是未經批准佔用永久基本農田修建房屋用於黑豚養殖,最終都被行政機關依法給予了行政處罰
  • 湖北這個案例入選最高檢發布的助力耕地保護行政非訴執行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檢發布了《發揮行政非訴執行檢察監督職能助力耕地保護六件典型案例》,湖北某房地產開發公司非法佔用耕地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入選。據悉,湖北行政檢察部門積極貫徹落實最高檢關於做實行政檢察工作和加強案例指導工作的指示,注重典型案例的挖掘、總結和編寫工作,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領和指導作用。
  • 最高檢有關部門負責人剖析第七批指導性案例價值所在
    □ 本報記者  周斌  文/圖  6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第七批指導性案例,包括馬樂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於英生申訴案,陳滿申訴案,王玉雷不批准逮捕案。  《法制日報》記者就發布第七批指導性案例的意義以及這些指導性案例的具體價值等問題,採訪了最高檢法律政策研究室負責人。  統一司法標準提高辦案質量  記者:請介紹一下最高檢第七批指導性案例的主要特點和發布本批指導性案例的意義。
  • 法律解釋方法在指導性案例中的運用
    指導性案例的本質是「以案釋法」,而非「判例法」。相較於司法解釋立法化、規範化、抽象化的特點,指導性案例更具有及時性、靈活性、針對性的優勢,發揮著連接事實與規範的橋梁紐帶作用。法律解釋方法的核心是法律思維,是法律適用過程中經常用到的重要方法。筆者以法律解釋方法在指導性案例中的運用為視角,探討案例背後的思維和技巧,以期為有效識別和準確應用指導性案例提供一種思路。
  • 最高檢發布第二十二批指導性案例
    為主題發布第二十二批指導性案例,這4件指導性案例分別為無錫F警用器材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錢某故意傷害案,琚某忠盜竊案,林某彬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介紹,這批指導性案例以問題為導向,重在彰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某一或某幾方面的制度價值,體現對不同類型認罪認罰案件的指導,側重闡述檢察機關辦理認罪認罰案件的履職情況,對普遍性、爭議性問題進行適當延伸,增強了指導性和普適性。
  • 永康「健走跑步機」案入選最高檢發布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
    最高檢發布5件 依法履職促進社會治理指導性案例 助力國家治理體系 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12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以「檢察機關依法履職促進社會治理」為主題發布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指導全國各級檢察機關通過依法履行檢察職能,促進社會治理創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最高檢發布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 明確正當防衛界限標準
    最高檢發布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 明確正當防衛界限標準發布時間:2018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12月19日印發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涉及的四個案例均為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的案件,社會普遍關注的於海明正當防衛案入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