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在相處過程中總是免不了爭吵,有些爭吵可以使關係更加緊密,有些爭吵卻只會使關係惡化,讓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想愛是一回事,愛的能力卻又是另一回事,我們都知道溝通的重要性,但依舊有情侶因為溝通不當而走不下去了。
那麼我們先看看,情侶在溝通時容易犯哪些錯誤有哪些呢?
一、信息傳達的模糊
你會發現情侶之間很多激烈的爭吵都是由雞毛蒜皮的小事引發的,先是口頭上吵兩句嘴,然後兩個人都不肯服軟,互相指責,互相翻舊帳,然後越吵越兇,最後一發不可收拾。事實上,很多的架吵的都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由這件事引發的堆積已久的情緒,一旦雙方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旨在宣洩情緒,而無法理智地思考並解決矛盾,吵架就不可能再輕易結束了。
在吵架時,你會發現類似這樣的情況:你在抱怨某件事時,經常無法做到精確地表達,很容易由一件事扯到其他好幾件事情上面,最後常常忘記你最開始抱怨ta 的那件小事,而陷入到更多更複雜的負面情緒裡。
比如他打遊戲忘記忘記回你消息了,你很容易由這一次行為遷怒到他這一類行為:你又打遊戲,總是打遊戲,到底遊戲重要還是我重要啊?上次你答應我的,你怎麼總是說到做不到?昨天說給我買的東西也沒買!你根本就不關心我,你現在到底還愛不愛我啊?
本來只是一件沒回消息的小事,但是牽扯到情緒和其他的事情後,就變得理不清也說不清了,由於你需要被安撫的情緒並不在這件事本來應該承擔的範圍之內,男生也很容易變得不耐煩,兩個人便避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口舌之爭。
二、信息理解的歧義
在爭吵中你還很容易發現這樣一種情況:有一方的攻擊性很強,在你指出ta的問題時,ta會激烈地通過駁斥、爭辯和轉移話題,試圖通過否認和指出你的問題來推卸自己的責任,從而導致溝通根本無法進行。
這種是很常見,也很容易引發爭吵的一種行為方式,即便你本身只是想要和ta講道理,也會被ta認為是對ta的一種否定和批評,ta會在你一提出ta的不對時就忍不住要反駁和爭論,會打斷你的談話,只注重你表達裡說ta 不好的地方,還容易把你話往傷害ta的方向想,這樣一來,你們的溝通很容易就偏向爭對錯論輸贏上去了,還很容易因為溝通不暢而引發情緒上的衝突。
比如,你問ta:「你今天怎麼不倒垃圾?你偷懶。」
Ta回你:「你上次不也沒倒?說得好像你有多勤快一樣!」
這樣一來,爭吵也很容易就發生了。
三、從事實上升到這個人
這是在爭吵中出現的比較嚴重、傷害也最大的一種行為方式,直接將對某件事的否定等同於對這個人的否定,抓住對方的某個錯處後,站在高處挖苦、諷刺、嘲笑和貶低對方的人格,使整場對話冒著激烈的硝煙味,也會惡化兩個人之間的印象和關係,像這樣的言語攻擊,即便兩個人和好了,也會在對方的心裡留下痕跡,十分不利於感情的維護。
我們常說就事不就人,但在爭吵中因為負面情緒的影響,很容易將這件事直接與這個人掛鈎,從具體的事實上升到這個人,而被攻擊的這個人通常會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而爆發更為激烈的攻擊和反抗,或者是直接封閉自己,拒絕溝通,無論是哪一種,都不利於矛盾的溝通和解決。
事實上,越是與我們親密的人,越容易影響我們的情緒和心情,來自伴侶的否定和攻擊往往會使我們受更多的傷,比如你可能常聽到這樣的話:「你怎麼還沒漲工資?這輩子你也就這樣了!」,「你怎麼還喝酒?你就是跟你爸一樣的酒鬼!」,「你就是個好吃懶做的人,這輩子也不會有出息!」
這樣的攻擊通常帶來的要麼是不計後果的人身攻擊,要麼就是封閉自己後的拒絕回應,都是對親密關係的一種傷害。
那麼,情侶間正確的溝通時什麼樣的呢?
一、就事論事,準確地表達
想要溝通順暢地進行,我們第一步就是要準確地傳達使我們產生矛盾的這個行為,將關注點集中在這件事上,而儘量避免代入自己的主觀情緒,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情緒化地表達。
在這裡分享一個實用的溝通技巧:
1、陳述事實:儘量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去簡單描述引起矛盾的這件事,不對這件事做出評價,也不對對方做出指責,例如:你今天一直沒有回我消息。
2、表達感受:儘量用第一人稱表達自己的感受,用詞要準確而合適,能夠讓對方理解你現在的情緒和心情,例如:我覺得自己被忽視了,我挺難受的。
3、表達需要:直接表達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讓對方猜來猜去,我們並沒有想像之中地了解對方,例如:我希望你能夠給我多一點的安全感,多在意我一些。
4、提出要求:直接告訴ta你下次希望ta怎麼做 ,今後朝哪個方向改進,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溝通的目的,例如:你以後能告訴我一聲你要做什麼再去忙嗎?我不是要你秒回我,但是長時間沒有你的消息,我會很擔心。
儘可能直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傳達出能夠讓對方接受的信息,這在溝通中是很重要的,以上這種溝通模板是我們認為的理想狀態,但我們在日常相處中很可能會因為一時之氣而放棄理性溝通,選擇將情緒宣洩出去,這在小摩擦的吵鬧中是可以接受的,但涉及到影響感情的矛盾和問題,還是要多採取這樣的方式。
二、換位思考,學會傾聽
感情中的「透明度錯覺」告訴我們,我們並沒有想像中的了解對方,我們不是對方肚子裡的蛔蟲,即使不溝通也能直接猜到對方的想法和需求,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我們只有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只有及時溝通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才能知道對方缺乏什麼,想要什麼。
其次,學會傾聽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在傾聽時,不僅要儘量做到準確地接受對方在言語和情緒包裹之下的真正含義,還要向對方傳達一種我們願意積極溝通的態度,這樣才能讓這場談話在良好地氛圍裡進行下去。
我們之所以會爭吵,有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我們只注重表達和宣洩,卻不注重對方的想法和情緒,如果每個人都只覺得自己委屈,只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根本不能好好傾聽對方的心聲和想法,就只能沉浸在各自的世界裡無法聯結,溝通是一場流動性很強的深層次互動,只憑情緒是無法達到的,需要我們帶著理智和耐心。
愛是一種學習的能力。
無方法,不成功。
無技巧,不成事。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