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做事的時候都出現過工作推進不下去的情況,一般遇到這種情況,要麼自己想其他辦法解決,如果自己無力解決的就要向上反饋,尋求上司的幫助。
「遇到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向他人尋求幫助」明明是積極的表現,可是很多人會把這種「尋求幫助」變成所謂的吐槽。
上司聽了之後不僅不能幫你解決問題,反而認為你遇到問題只會一味的抱怨,不會思考也不會變通。
如果上司是你目前唯一的「通路」,那你等於自己親手把路堵死了。
從你的角度來看,你吐槽完是爽了,可事情還是無法推進啊!那還要不要繼續做?
如果你想繼續做的話那就不該純粹吐槽和抱怨,掌握正確的方法,讓上司助你一臂之力吧。
本文會針對「如何向上尋求資源幫助解決業務推進問題」提出一些小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六步溝通法
你可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有個項目需要跨部門協作,可對方就是不願意給予你支持,還給了一堆不具備說服力的理由,在你一一反駁之後仍然堅持「不積極配合」的態度。
對你來說,這個工作必須要做;對對方來說,接了你的需求就等於增加了工作量,不接也不會有任何影響。
於是,你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局面。這也就意味著,除非這件事能給對方利好並且說服對方的老大,否則對方主觀意願的不合作,你是沒辦法控制的。
你開始向上尋求幫助,告訴你的上司對方是如何的不配合,導致的結果就是現在的項目沒辦法推進。
這時候上司反問你:你怎麼看?你準備怎麼做?你會告訴他:需要你出馬幫我去說一下。
結果就是:這樣的溝通結果,並不能讓上司get到事情的嚴重性,還會讓他覺得你的協作能力不足。所以,「讓上司開個口」並沒有表明清楚你對上司的「期望」,那什麼是明確的「期望」呢?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老大,我現在在做xx,和xx談xxx,他說因為xx所以不可以。我認為他的想法是不合理的,原因有二,一是xx,二是xx。
現在對方以這個項目不重要為新的理由,繼續拒絕合作。我已將公司的郵件轉發至他,但他現在已有溝通情緒並且採用了暴力溝通辦法,我擔心我們繼續溝通下去會升級他的情緒。
我希望你能支持我一下,幫我回復一下我的郵件,說明這件事的重要性,可以嗎?
還可以這樣:
我們這邊經過多次努力,結果是什麼,目前影響多大。
還望老大出面協調一下。要麼就是說:這個事情還是需要x哥和x哥溝通下,幫忙推進~然後我們會給予到什麼什麼支持,減少(合作方)的工作量。
老大不笨,很快秒懂。如果不妥,他會說:你先嘗試溝通下,如果還不Ok,我再去說。
上面的案例都是我身邊成功的溝通案例,它們的共性可以作為我們日後溝通的參考:
我們需要向上尋求幫助的時候,可以用六步溝通法表明自己的目的,這樣既可以讓上司明白你的困境,也可以快速有效的解決問題。
千萬不要只是純粹的抱怨,抱怨只能向你的上司傳達一個信息:你無法和同事很好的溝通協作,並且無法推進問題。
前面我們講了如何在暴露問題的同時讓上司協助你把問題解決了,這不僅是一種高效的溝通方式,也能展現你的解決問題思路。
什麼是解決問題思路?舉個例子。
公司做了一個40分的產品讓你去賣。你把產品拿出去之後,別人都說這做的是什麼啊,用起來一點都不方便,看著也很醜,而且商品售賣規則也有問題,誰會買啊。
一般遇到這種問題有兩種處理辦法:
第一種是回去把產品罵一頓,讓產品趕緊改。
第二種是去想想,如果產品本身只有40分,如何通過其他增值服務將產品提至60分,然後通過溝通技巧和誠意讓用戶感覺買到了70分的商品,與此同時讓產品快速迭代。
很明顯,後者就是解決問題思路。
這裡說的點對點,指的是你在向上司反映問題的時候,不要只是拿一個個案來推翻一個大的流程或模式。
比如你是賣燒餅的,來了一個客人說你這燒餅看著太黑了,是壞的。你跟老闆說:燒餅師傅的水平有問題,應該換掉。
可實際上,你賣了100個燒餅,只有1個燒餅是有點黑的,也只有這一個客人反饋了這個問題。那麼這個問題就不能代表全部燒餅師傅的水平有問題。
在反饋問題時要謹記:問題樣本不代表絕對,更不能代表全部。
找到問題根源。
還拿燒餅舉例,假設廚師真的烤出了好多黑燒餅,我們也要去找到問題的根源:是烤燒餅的方法出了問題,還是廚師本身的問題。
就像我們做了一個項目,結果不盡人意,我們也要思考:是一開始的思路就偏了,還是實施的手段不好。
和老闆溝通、向老闆尋求幫助是職場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如何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得到支持、快速解決問題是一門手藝,也是我們職業能力的必修課:如何說服他人、藉助他人力量達到目的(正向)。
一個完美的"向上求助",不止能幫你解決當下問題,還能展現你的解決問題能力,而且也讓你的老大感覺到你需要他。
信任是相互的,信任也是會反彈的。
本文為LinkedIn經授權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LinkedIn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Pexels。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進行刪除,並就版權問題聯繫相關內容來源。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lmschina-sales@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20 領英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