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合同解除制度的10大變化

2020-10-03 濟南市商河縣人民法院


來源:民事法律參考


備受法律人關注的《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其合同解除制度有十大變化,今天小編轉載此文,供大家學習參考。

1、增加了合同僵局中的解除制度

第五百八十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請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於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請求履行。

有前款規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終止合同權利義務關係,但是不影響違約責任的承擔。

2、增加了不定期合同的解除制度(第563條第2款)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3、增加了解除權行使的除斥期間(第564條第2款)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自解除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或者經對方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4、增加了解除通知中的自動解除內容(第565條第1款第2句)

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

5、增加了對方有異議時啟動公力救濟程序的主體(第565條第1款第3句)

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

6、增加了直接以公力救濟方式請求解除合同的制度(第565條第2款)

當事人一方未通知對方,直接以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張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該主張的,合同自起訴狀副本或者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對方時解除。

7、增加了公力救濟時合同解除時間節點的規則(第565條第2款)

當事人一方未通知對方,直接以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張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該主張的,合同自起訴狀副本或者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對方時解除。

8、增加了違約解除時的違約責任承擔規則(第566條第2款)

合同因違約解除的,解除權人可以請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9、增加了合同解除對擔保責任的影響(第566條第3款)

主合同解除後,擔保人對債務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仍應當承擔擔保責任,但是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10、對典型合同中解除規則的修改(如:第933條)

委託人或者受託人可以隨時解除委託合同。因解除合同造成對方損失的,除不可歸責於該當事人的事由外,無償委託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因解除時間不當造成的直接損失,有償委託合同的解除方應當賠償對方的直接損失和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

相關焦點

  • 民法典中合同解除的10大變化
    合同解除: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後尚未開始履行或者尚未全部履行之前,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提前終止合同效力的行為。我國《民法典》規定:合同解除的方式分為單方解除和合意解除。當事人解除合同的方式不同,需要滿足的解除條件也不同。
  • 《民法典》下合同解除制度淺述
    合同解除制度作為合同法中的一項基本制度則在調整平衡市場交易主體各方利益方面功不可沒,《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頒布積極回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本文擬對《民法典》下合同解除制度進行研究,淺述與原《合同法》相比合同解除制度的變更。《民法典》中第562條至566條是有關合同解除的規定。其中第562、563條規定了合同解除的不同類型,第564、565條規定了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與行使期間以及異議權的行使方式,第566條規定了合同解除後的法律效果。
  • 《民法典》關於合同解除規範的主要變化及影響
    合同嚴守為合同法的基本原則,要求當事人均應依約履行合同債務,但有時因為主觀或者客觀情況的變化,使固守合同對合同一方甚至雙方存在不利,為使雙方當事人能夠提前擺脫合同的束縛,因而法律創設了合同解除制度。現有法律框架下合同解除的類型分為,合意解除、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合意解除是指,合同當事人就解除合同協商一致,進而解除合同的行為,合意解除並不涉及解除權的產生和行使。
  • 一「典」就通03:《民法典》合同解除制度的10大變化【總第987期】
    點擊「賓陽法院」關注我們,與法同行轉自廣西高院微信公眾號備受法律人關注的《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其合同解除制度有十大變化,今天小編轉載此文,供大家學習參考。2、增加了不定期合同的解除制度(第563條第2款)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 京都論典 | 民法典對合同解除規制的因襲與調整
    《民法典》是對私法權利及運行而編纂制定,是私法規範規則最為系統的立法文件彙編、整理和完善,是私法基本法。將立法以及司法實踐中龐大繁雜的民商事規範、規則予以整合,形成完整統一邏輯體系,是為民法典編撰。其中,法典對合同法的編撰是商事主體最為關注的內容之一,而合同解除規範作為合同法領域的一項重要制度,在《民法典》中的制度創設與承襲則更為引人矚目。
  • 綺惠說法 | 淺析民法典中的五大合同解除規則
    ,主要包括解除類型、解除情形、解除方式、行使期間以及法律後果幾大內容。在民法典頒布之前,我國關於合同解除規則的制度設計主要集中體現在《合同法》總則部分,並散見於各特別法以及司法解釋中,如《海商法》第八十九條、第九十條、《保險法》第十六條、《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商品房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十五條、《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等。
  • 民法典房屋租賃合同怎樣解除合同
    在租賃期限內,租賃雙方都要履行合同的義務,那麼民法典房屋租賃合同如何解除合同?下面由劉安藝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民法典房屋租賃合同怎樣解除合同房屋租賃合同解散的方式有法定解除和協商解除兩種,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解除
  • 《民法典》買賣合同的10大內容變化&合同編通則12處修改要點匯覽
    》系全新的,但新內容在10萬字的《民法典》中所佔比例並不大。因此,認為隨著民法典的出臺「平生所學,俱付東流」「九部所學,付之壹典」的表述其實是一種不恰當的認識,也系對《民法典》出臺的一種誤讀。今天的推文旨在就《民法典》合同編相關新增內容作出梳理,包括10大變化和合同編通則部分12大修改要點匯覽兩個板塊。透過對上述新內容的梳理匯覽,希望能引起諸位師友對《民法典》合同編部分細微差別的注意,捕捉到源自《民法典》的立法變化。亦歡迎屏幕前的你能轉需分享之。
  • 《民法典》時代,合同解除有這些新變化
    摘要:距離《民法典》的實施僅剩三個月了,企業老闆小心錢沒賺到,合同卻被解除了。《民法典》對於合同解除的新規,企業老闆都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合同難以履行情況下可請求解除4、合同自動解除第五百六十五條第1款 通知載明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不履行債務則合同自動解除,債務人在該期限內未履行債務的,合同自通知載明的期限屆滿時解除。
  • 合同解除制度,民法典有五項修訂
    趙啟瑞攝 (人民圖片)雷律師、李律師:我很關注民法典中關於合同解除制度的規定,請您解釋一下,較之民法典頒布前,相關規定有哪些不同?河北讀者汪堅石汪堅石讀者:民法典對合同法的修訂是民商事主體重點關注的內容。合同解除,作為合同法領域的一項重要制度,在民法典的修訂中頗具亮點。
  • 適用《民法典》判決解除合同 成都有了首例
    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已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近日,成都法院首例適用《民法典》判決解除合同案件開庭審理。據悉,成都某某置業有限公司與成都某某教育諮詢有限公司籤訂《商鋪租賃合同》,因教育公司未按約繳納房租,置業公司起訴主張解除合同,並主張其承擔違約責任。
  • 適用《民法典》「合同解除時間」條款,重慶首案宣判!
    1月4日上午,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法院在一起合同糾紛案件審理中,依照《民法典》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認定了合同解除時間,並判令被告承擔違約責任。據悉,該案系重慶首例適用《民法典》「合同解除時間」條款的案件。2013年3月,重慶某物流公司與楊某籤訂《營運貨車合作協議》。
  • 民法典:合同解除制度有哪些改變嗎?
    民法典:合同解除制度有哪些改變嗎?民法典中關於合同解除制度的規定,與民法典頒布前的相關規定,有哪些不同呢?民法典合同編的修訂是民商事主體重點關注的內容。合同解除,作為合同法領域的一項重要制度,在民法典的修訂中具有很大的亮點。
  • 民法典房屋租賃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出去外面工作的時候一般會選擇租房子,租房子的時候一般是需要籤訂租房合同,但是很多時候人們因為個人原因想要解除合同。那麼民法典房屋租賃合同是否可以單方面解除?下面由劉安藝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民法典房屋租賃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租賃合同依法成立的,無論是承租人還是出租人都不能單方面解除合同
  • 《民法典》新增典型合同與準合同亮點解讀與風險提示
    江西康潤律師事務所 楊 西 《民法典》中合同編佔據了近「半壁江山」,可見合同編的體系龐大和重要。 此次《民法典》在原來合同法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方位吸收和修訂,新增的幾大典型合同,更是 《民法典》合同編編纂的一大亮點。
  • 觀·瀾|《民法典》合同編違約責任制度對審判實踐的影響
    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各方均具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力。通過設置違約責任規則,明確合同各方違約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為切實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合同糾紛提供了裁判依據並有利於督促各方當事人嚴守合同。在《民法典》實施後,面對現實中大量因違約行為產生的民事糾紛,法院如何適應和適用《民法典》尤其是違約責任部分的新變化是司法實踐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 《民法典》合同編九大亮點全面梳理
    而且,《民法典》新增了第三分編準合同,將原本不屬於合同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制度收歸合同編名下。為何如此?蓋因《民法典》將合同編從部門法升級為債法總則了。其實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關於是否設置債法總則的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 民法典合同解除制度評析與完善建議
    應當規定解除異議權的行使期間,以3個月為妥當。非 解除權方沒有在約定或者法定的異議期間內以裁判方式提出異議的,即喪失異議權。合同解除的效果以直接效果說為上,其與間接效果說及折衷說之間的差異並不像想像的大。規定嚴格的違約方解除權 制度有現實需要。
  • 崔建遠:民法典合同解除的制度革新
    582條第二款在全世界來講也是嶄新的制度,有一年在義大利羅馬大學召開民法研討會,在會上就報告了民法典草案,引起了與會者廣泛的興趣。我以實際案例作為開場,休息的時候他們紛紛來索要講稿,聽了之後說,你們中國這個符合實際的需要,很創新。但也命運多舛,還好,最後還是出來了。但還是有很大變化。看看有沒有時間,可以講講這個問題。
  • 文物藝術品視域中民法典合同編主要變化內容(下)
    《民法典》第七百二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非因承租人原因致使租賃物無法使用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一)租賃物被司法機關或者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二)租賃物權屬有爭議;(三)租賃物具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關於使用條件的強制性規定情形。」7.完善了「買賣不破租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