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大眾產業鏈面臨萬億市場 「中國製造」將二次滲透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信證券

中國是全球汽車銷售最大單一市場,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鏈是全球最成熟的汽車產業集群。隨著大眾集團等全球主流整車廠的生產、銷售進一步全球化,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鏈迎來二次滲透的長期成長機會。我們估計大眾產業鏈全球規模在2600億歐元以上,國內規模在400億歐元以上;且大眾集團電動化轉型堅定,產業鏈「中國製造」份額不斷提升。我們綜合梳理了兩條投資主線:一、受益大眾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三電系統具有增量投資機會;二、受益於大眾平臺化戰略,中國供應商市場份額不斷提升,重點推薦德賽西威、華域汽車、福耀玻璃和寧德時代等。 

為什麼關注大眾供應鏈?

首先,大眾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全球乘用車市場份額穩定在10%以上,國內份額穩定在15%以上,是零部件供應鏈最重要的下遊客戶之一;大眾集團汽車零部件供應體系開放程度高,管理層變革意願強烈。其次,大眾集團等頭部車企引領著電動化、智能化升級的行業趨勢,相關零部件系統單車價值量全面提升,是行業的全新增量;新技術升級的研發投入壓力下,配套性價比高的中國零部件供應商全球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這一趨勢在疫情衝擊下還將加速。

大眾汽車產業鏈規模超過2600億歐元,中國供應商份額提升空間大。

大眾汽車產業鏈規模巨大,我們預計2019年超過2600億歐元,2012-2019年7年CAGR約為5.2%,且未來還將保持穩步增長。2016年6月大眾汽車集團布「TOGETHER Strategy 2025」,計劃2023年前投資300億歐元用於汽車電動化,2028年前推出70款純電動車,生產電動車2,200萬輛。我們預計,在電動化和智能化升級研發投入的壓力下,大眾集團需要在全球範圍尋找更具性價比的供應商夥伴,中國供應商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大眾汽車產業鏈競爭格局差異較大,中國供應商地位不斷提升

由於汽車零部件種類繁多,每一細分領域的市場競爭格局均有所不同,因此我們根據中國零部件供應商所處不同的市場地位,分類說明不同零部件的競爭格局差異:

1)外資供應商主導,國內供應商幾無參與:發動機總成、變速器總成等;

2)外資供應商主導,國內供應商開始突破大眾合資品牌:內飾件、非輪橡膠等;

3)國內供應商國內大眾市場份額穩定,開始滲透大眾全球:車燈及車燈控制器等;

4)國內供應商深度綁定大眾全球,格局穩定:汽車玻璃、遮陽板等。

大眾汽車產業鏈兩條投資主線:平臺化升級和電動、智能化升級。

我們從大眾集團供應鏈兩大發展趨勢梳理了投資主線:

1)受益於大眾平臺化戰略,中國供應商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包括配套大眾國內市場的供應商德賽西威、寧波華翔、一汽富維;穩定配套大眾國內市場,開始滲透大眾全球的供應商華域汽車、星宇股份、繼峰股份、精鍛科技、新坐標;大眾全球核心供應商,能力開始往外複製,如福耀玻璃、科博達、岱美股份。

2)受益大眾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升級,核心是三電系統,包括寧德時代、華域汽車、三花智控、恩捷股份、璞泰來、科達利、敏實集團,關注國軒高科、富奧股份。

風險因素:

全球宏觀經濟恢復不及預期;全球汽車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大眾汽車集團電動化進展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

大眾汽車產業鏈規模巨大,標的眾多,我們綜合梳理兩條投資主線:一、受益大眾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三電系統具有增量投資機會;二、受益於大眾平臺化戰略,中國供應商市場份額不斷提升,重點推薦德賽西威、華域汽車、福耀玻璃和寧德時代等。

相關焦點

  • 800億公司債獲批:中信證券有新動作?年內面臨近400億到期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800億公司債獲批,中信證券有新動作?年內面臨近400億到期 1月5日晚,券商界「一哥」中信證券宣布其規模達到800億元的公司債獲證監會批准。這是2021年伊始獲批的第一個巨額再融資申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信證券將有15隻公司債到期,涉及金額382億元,其中9隻集中在下半年。
  • 中信證券:中國經濟將現V型走勢,兩新一重、消費回補是擴大內需亮點...
    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雲)訊,「中信證券2020年資本市場論壇」於6月9日至19日線上舉行,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等諸多財經大咖參會。諸建芳發表了《2020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任憑風浪起》主題演講。
  • 2020中國證券公司金牛獎揭曉 中信建投證券斬獲十大證券公司金牛獎...
    中證網訊 (記者 周璐璐)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0證券公司金牛獎榜單評選結果正式出爐,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建投)榮獲十大證券公司金牛獎、證券公司社會責任獎、金牛資產管理團隊、證券行業文化建設獎四個獎項。  中信建投證券總裁李格平表示,「註冊制為券商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戰略機遇。」
  • 中信證券製造業2021年投資策略:從製造到智造 從中國到全球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信證券從需求空間、供給格局兩個維度分析,推薦三類投資機會:1)高成長性,高確定性的領域:光伏、鋰電池、航空發動機等產業鏈;2)新興成長的領域:新能源汽車、服務機器人、軍工電子和新材料等產業鏈
  • 美國要禁中國晶片?傳中信證券澄清又否認,到底發生了什麼?
    據悉,應用材料、泛林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份額分別佔比約17%、13%,為全球第一、第四大設備廠商,在沉積、刻蝕、離子注入、CMP、勻膠顯影等領域技術領先,尤其先進位程設備較難由非美廠商替代。不過總的來看,中信證券電子組表示,美政府近幾個月以來持續對華加大半導體領域相關限制措施。
  • 中信證券: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
    原標題:中信證券: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 摘要 【中信證券: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最好的投資窗口】中信證券5日發布研報指出,預計5月是A股二季度上漲的下半場
  • 中信證券:2021,做好投資這點很關鍵
    3月,疫情引發避險情緒飆升、市場流動性危機,除美元外,股、債、商品、黃金齊跌。之後全球政府和央行推出寬鬆政策,無風險收益率走低、風險偏好上升,風險資產價格全面上漲。4~7月國內經濟領先於海外復甦,7月以後國內政策及市場都開始price in復甦邏輯,9~10月受到海外二次疫情與大選的擾動,避險情緒短暫上升,但隨著年底疫苗順利、大選落地等利好消息,商品與權益再次迎來上漲時刻。
  • 中信證券5G首席分析師梁程加:5G進入行業應用投資新周期 to B藍海...
    業內權威人士曾指出,未來5G 80%的流量都將集中在to B的應用市場,未來5G的市場潛力可想而知。 7月31日,中信證券通信行業分析師、5G首席分析師梁程加做客證券時報·e公司」財經明星會」。在訪談中,梁程加也旗幟鮮明地表示看好5G行業應用的潛力,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等賽道。
  • 中信證券:普華永道對中信證券就反饋意見中提出的需要會計師核查的...
    (四)本次交易對上市公司在華南地區開展證券經紀業務的影響 本次交易完成後,中信證券及廣州證券將依據屬地原則及未來業務發展規劃對下屬分支機構進行整合:中信證券位於廣東省(深圳除外)、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雲南省和貴州省內的分公司及證券營業部將全部劃入華南公司;廣州證券在上述地區以外的分公司及證券營業部將全部劃入中信證券(山東、
  • 鄭重看股:從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合併傳言看國內券商的差距
    他分析,中信建投證券4月23日向證監會遞交了《變更持有5%以上股權的股東審批》的行政許可申請,與合併應該有很大關係。實際上,市場對於這一消息如此「確認」,除了兩家公司的名字頗有淵源外,還有就是中信建投證券本身就是中信證券與中國建銀2005年共同出資成立的公司,而且當時中信證券是控股股東。
  • 國泰君安證券:市場警報還沒有解除 美國將面臨信用風險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美聯儲無限QE,國會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再加上G20的協同宣言,終於讓資本市場迎來了喘息的窗口。本周,全球股市聯袂大漲,但這只會讓投資者更加糾結——這究竟是黎明的第一道曙光,還是日落時分的「迴光返照」?
  • 中信證券:國企信用風波不宜過分悲觀,或是民企債發力契機
    中信證券進一步指出,展望後市,在信用風波平息後,區域以及行業債券估值可能出現明顯分化,部分被市場錯殺的機會將值得關注。本次國企信用風波,有可能成為明年民企債發力的契機。國企信用風波不斷2020年下半年,國企信用事件不斷,近期態勢尤為嚴峻。
  • 中信證券穩坐券商「鐵王座」
    值得注意的是,華泰證券2017年表現突出,從2016年的第五位上升至2017年的第三位。中信證券連續11年龍頭,華泰增長迅速券商「龍頭」依然是中信證券,這已經是中信證券第11個淨利潤冠軍。受益於APP推廣和低佣金的策略,華泰證券的股基交易份額已經連續四年保持行業第一,不過,受制於股票市場整體弱勢,2017年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42.10億元,同比減少22.45%;公司代理股基交易總額19.01萬億,市場份額7.86%,較2016年下降。由於金融行業整體「去槓桿」,受再融資新規的影響,券商投行業務調整壓力加大。
  • 起底中信證券接棒者張佑君
    王東明先生將繼續履行公司董事長的相關職責,直至公司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第六屆董事會成員。公司第一大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擬提名張佑君先生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張佑君先生在獲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選舉通過並正式出任公司董事後,擬參加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的選舉。張佑君,生於北京。1983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1990年獲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碩士學位。
  • 中信建投市值一度超過中信證券,兩家合併機會有多大?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朱燈花 雖然合併傳言再次被澄清,但市場投資者仍有預期。從技術上看,中信建投與中信證券(港股06030)合併不存在問題,A+H上市公司合併方面,已有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重組為中國中車(港股01766)的先例。
  • 首家信託系消費金融公司開業 中信組建產業鏈閉環
    這是中國銀保監會批覆成立的第24家消費金融公司,也是首家信託系消費金融公司,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中信信託、金蝶軟體(中國)有限公司三家股東共同出資,註冊資本金為3億元,三家持股比例分別為35.1%、34.9%、30%。
  • 中信證券:歲末年初「貓冬」禦寒
    來源:國際金融報原標題:萬億級銀行理財資金有望入市?中信證券建議歲末年初「貓冬」禦寒國際金融報記者 朱燈花近日,監管層不斷釋放政策利好消息。如何在眾多MOM機構中實現差異化發展,將考驗機構在研究定價、優質投資顧問客戶資源發掘、IT系統開發、綜合服務等方面的能力。同時,也預期券商IT接口開放政策將有望落地。同日,中國結算修訂《特殊機構及產品證券帳戶業務指南》,針對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相關內容進行修訂。在修訂後,銀行理財子公司可參考商業銀行開立證券帳戶,並開立相關理財產品證券帳戶。
  • 中信證券開出6萬人大會 「小康牛」何時會啟動?
    每年年中、年末時期,中信證券舉辦的策略會都呈現「一票難求」的場面,不過今年受疫情防控影響,中信證券策略會在線上舉行,無形中給了更多投資者創造了「參會」機會。6月9日至19日,為期九天的中信證券2020年中期資本市場論壇在線上舉行,共設1個主論壇和19個分論壇,666家上市公司參會,所有機構和高淨值財富客戶均可參加。
  • 中信證券總經理首度表態!高分紅模式是否可以...
    6月6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20年年會上提及,今年兩市上市公司預計現金分紅1.36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為維護疫情期間的市場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監管層對上市公司以現金分紅方式履行社會責任,給予積極肯定。
  • 中信證券紅利價值C基金最新淨值跌幅達3.10%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機器君金融界基金09月08日訊 中信證券紅利價值一年持有混合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簡稱:中信證券紅利價值C,代碼900089)09月07日淨值下跌3.10%,引起投資者關注。中信證券紅利價值C基金成立以來收益51.12%,今年以來收益45.04%,近一月收益-3.56%,近一年收益,近三年收益。本基金成立以來分紅0次,累計分紅金額0億元。目前該基金開放申購。基金經理為劉琦,自2019年10月22日管理該基金,任職期內收益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