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信證券
中國是全球汽車銷售最大單一市場,國內汽車零部件供應鏈是全球最成熟的汽車產業集群。隨著大眾集團等全球主流整車廠的生產、銷售進一步全球化,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鏈迎來二次滲透的長期成長機會。我們估計大眾產業鏈全球規模在2600億歐元以上,國內規模在400億歐元以上;且大眾集團電動化轉型堅定,產業鏈「中國製造」份額不斷提升。我們綜合梳理了兩條投資主線:一、受益大眾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三電系統具有增量投資機會;二、受益於大眾平臺化戰略,中國供應商市場份額不斷提升,重點推薦德賽西威、華域汽車、福耀玻璃和寧德時代等。
為什麼關注大眾供應鏈?
首先,大眾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全球乘用車市場份額穩定在10%以上,國內份額穩定在15%以上,是零部件供應鏈最重要的下遊客戶之一;大眾集團汽車零部件供應體系開放程度高,管理層變革意願強烈。其次,大眾集團等頭部車企引領著電動化、智能化升級的行業趨勢,相關零部件系統單車價值量全面提升,是行業的全新增量;新技術升級的研發投入壓力下,配套性價比高的中國零部件供應商全球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這一趨勢在疫情衝擊下還將加速。
大眾汽車產業鏈規模超過2600億歐元,中國供應商份額提升空間大。
大眾汽車產業鏈規模巨大,我們預計2019年超過2600億歐元,2012-2019年7年CAGR約為5.2%,且未來還將保持穩步增長。2016年6月大眾汽車集團布「TOGETHER Strategy 2025」,計劃2023年前投資300億歐元用於汽車電動化,2028年前推出70款純電動車,生產電動車2,200萬輛。我們預計,在電動化和智能化升級研發投入的壓力下,大眾集團需要在全球範圍尋找更具性價比的供應商夥伴,中國供應商的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大眾汽車產業鏈競爭格局差異較大,中國供應商地位不斷提升。
由於汽車零部件種類繁多,每一細分領域的市場競爭格局均有所不同,因此我們根據中國零部件供應商所處不同的市場地位,分類說明不同零部件的競爭格局差異:
1)外資供應商主導,國內供應商幾無參與:發動機總成、變速器總成等;
2)外資供應商主導,國內供應商開始突破大眾合資品牌:內飾件、非輪橡膠等;
3)國內供應商國內大眾市場份額穩定,開始滲透大眾全球:車燈及車燈控制器等;
4)國內供應商深度綁定大眾全球,格局穩定:汽車玻璃、遮陽板等。
大眾汽車產業鏈兩條投資主線:平臺化升級和電動、智能化升級。
我們從大眾集團供應鏈兩大發展趨勢梳理了投資主線:
1)受益於大眾平臺化戰略,中國供應商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包括配套大眾國內市場的供應商德賽西威、寧波華翔、一汽富維;穩定配套大眾國內市場,開始滲透大眾全球的供應商華域汽車、星宇股份、繼峰股份、精鍛科技、新坐標;大眾全球核心供應商,能力開始往外複製,如福耀玻璃、科博達、岱美股份。
2)受益大眾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升級,核心是三電系統,包括寧德時代、華域汽車、三花智控、恩捷股份、璞泰來、科達利、敏實集團,關注國軒高科、富奧股份。
風險因素:
全球宏觀經濟恢復不及預期;全球汽車行業景氣度不及預期;大眾汽車集團電動化進展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
大眾汽車產業鏈規模巨大,標的眾多,我們綜合梳理兩條投資主線:一、受益大眾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三電系統具有增量投資機會;二、受益於大眾平臺化戰略,中國供應商市場份額不斷提升,重點推薦德賽西威、華域汽車、福耀玻璃和寧德時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