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盛老太太:愛的太真,傷的太深,一輩子最對不起自己

2021-01-08 王家小山

文/王家小山

01 出身名門,為愛下嫁

《知否》不管是劇裡還是原著裡,盛家老太太都是對明蘭最好的人!

明蘭母親去世,是老太太把她養在跟前。那句「我們明丫頭有人疼」更是讓人淚目。

盛老太太是整個知否裡,最讓人敬佩的老太太,這和她的事跡脫不開關係。

盛老太太,出身名門,乃是開國元勳勇毅侯的嫡出獨生女,金陵徐家的大小姐,是當時靜安皇后的閨蜜,是太醫世家小姐的手帕交。

按盛老太太身邊房媽媽描述:

當年盛老太太在勇毅侯府當大小姐的時候,有自己獨立的院子不說,身邊有管事媽媽三個,一等丫鬟五個,二等丫鬟八個,三等丫鬟八個,還有五六個跑腿使喚的小么兒,其針線漿洗灑掃的使喚婆子若干,若干大約等於十個。

比後來的盛家四個蘭不知道強了多少倍,過世的老侯爺就這麼一個閨女,自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金尊玉貴,老太太當時在整個京城的淑女裡也是數得上的。

生的金貴,自打出生時父母就給她準備了嫁妝,出嫁之時更是十裡紅妝,房產田地,金銀珠寶陪嫁無數。

書裡有這麼一段描述,盛老太太給長棟添聘禮,一副翡翠鐲子,是驍國藏物,後來武皇帝賜給了徐家太公,後來作為陪嫁跟著老太太到了盛家。女方一看這鐲子太過名貴,想著要再添些嫁妝才合適。

盛老太太的金貴,可見一斑!

她本可以嫁個世家公子,做個富貴太太一生無憂。

可是她卻愛上了商賈出身的探花郎盛家二公子,也就是盛紘的爹!

我相信當時的勇毅侯是極為疼愛女兒的,商賈出身的盛二郎竟然能娶了侯門貴女,可見盛老太太當時是為愛衝昏了頭!

正是印證了那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02 生性高傲,目下無塵,愛的太真

盛老太太,嫁到盛家也曾美好幸福一段時間,她懷了孩子,丈夫待她也算溫柔敬愛。

她出身高貴,生性又驕傲,自己為了愛情不顧一切,自然也希望丈夫能那樣待他她。

可是卻敵不過事實的殘酷,婚姻之初的海誓山盟也可以慢慢變淡,尤其那個允許妻妾成群的年代!

書裡明蘭幫助嫣然教訓曼娘,盛老太太卻教訓了明蘭。

明蘭不解,房媽媽說,老太太那是為了她好:

都說咱們老太太厲害,攔著夫婿不許納妾,整日要打要殺地鬧騰,可是……唉,姑娘的爹不是好端端的麼?老太太吃虧就吃在這裡,空擔了個厲害的名聲,其實心腸再好也不過了!她心地光明磊落,只會一味與老太爺爭執,卻不防著小人賤婢的下作手段,夭折了自己的哥兒……這才傷透了心!

在那個女人以夫為綱的時代,她的「厲害」讓丈夫逐漸遠去,她被一個妾室算計,最終失了自己孩兒,從此心灰意冷。直到丈夫突然猝死,她才「轉了性」。

甚至她得到一套理論,真正厲害的人,得厲害在心裡頭,厲害在面上那是要吃虧的,不但叫人詆毀,還不見得頂事!那越是厲害的,越是臉上看不出來!

盛老太太,閨閣時期定是不用理會他人眼光,甚至可以肆意的。

可是婚後,她以為可以得到一生一世一雙人,相愛白頭兩不負!

可是丈夫給她正房之名,給她髮妻之尊,卻給不了她一份完整的愛!

她努力爭取過,卻失去了丈夫的歡心,而沒有丈夫疼愛的她空落了罵名。

她高估了愛情,低估了複雜的人性!

抖音上有個視頻,戰爭時代走失的年輕夫妻,垂暮之年再相見,她終生未嫁,他卻兒孫滿堂!

她拉著他的手,泣不成聲。

她的等待,她的愛情最終等來他的辜負!自己的一生仿佛只是成全了自己,感動了自己!

我相信不少女孩子都希望得到從一而終的愛情,可是真的太少了……

縱觀整個知否裡,也就餘閣老做到了從一而終,一輩子把餘老太太捧在手心裡。

03 對得起所有人,唯獨對不起自己!

盛家大人猝死之後,那時的盛老太太也僅僅是20歲的年紀,當時父母尚在,也給她找了再嫁的人選。

盛老太太好友孔嬤嬤這樣說她:

你那會兒,要錢有錢,年紀還輕,勇毅老侯爺和夫人都健在,再嫁不是難事,縱然金陵和京城不好待了,天高海闊找個遠處過日子就是了。男人一嫁,兒子一生,自己過小日子,豈不美哉?你偏要給你那沒良心的守節,把庶子記到名下,撐起整個盛家,給他找師傅,考功名,娶媳婦,生兒育女,然後呢,你功成身退,縮到一角當活死人了?簡直不知所謂!」

在後來長柏話裡,這才知道當時的勇毅侯為她找了松江世家的閩浙巡撫的唐安年大人。

嫁過去必然會闔家幸福,可是她呢「奮力拼搏卻也不過是人亡情逝,因是涼透了心,也不肯再嫁,只守著盛家過日子。」

受了多大的痛,才能不外相信愛情!

盛老太太,愛得轟轟烈烈,最終傷了自身!

盛老太太對得起盛紘麼?她對得起,丈夫亡故時候,盛紘還是稚子,面對叔叔的爭奪財產她一力擔下保住了丈夫的家業,轉眼全部交給了盛紘。

自己貼補嫁妝給盛紘請名師,一點一點指導他讓他中了功名順利出仕。

到了娶妻的年紀,原來的勇毅侯府送來了人選,盛老太太一看不是嫡出,品貌家底都不如意,拼著和娘家斷了最後情分,硬是給盛紘娶了太師王家的嫡女,為盛紘的仕途增添助力。

一個女人,一個生在古代的女人,徹底得罪娘家,可謂是孤注一擲了,完全不給自己留後路了!

對待幾個孫女孫子輩,就算是墨蘭,她自己做了醜事,也是盛老太太拼著老臉讓她嫁了出去!

更不用提明蘭華蘭長柏幾個,婚姻都是老太太親自過了目的!

盛老太太甚至是對得起盛家整個大家族的,原著裡盛家大老太太,因丈夫寵妾滅妻過悽慘,是盛老太太出手幫她,幫她守了家業,幫她讓孩子讀書經商壯大了家庭!

對得起所有人,唯獨對不起自己

原著裡開篇盛老太太的壽安堂冷清無比,一院子人陪著盛老太太吃齋念佛。

用明蘭的話說:冷門單位,效益不高,福利稀薄,領導沒有進取心,職員缺乏積極性。

以至於後來康姨媽明目張胆的迫害盛老太太,認為非己骨血,養之不熟,就算老太太有個三長兩短,也沒人真正地為這個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討說法!

04 和誰過,其實都是和自己過 。

整個《知否》裡,我最喜歡爽快直接的孔嬤嬤,她勸誡盛老太太的那番話我做了筆記,自己讀了無數遍…

她說: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做女人的一輩子不容易,但凡能做的都做了,後頭如何就看老天爺的意思了。

父母生養不易,咱們如何也不能白白糟蹋了這一世,怎麼好過就怎麼過,有一天日子便要過好一天。

你既然還有口氣在,就得好好過下去,看見不平就說,瞧著不對就罵!

女子這一生,不管和誰過,其實都是和自己過。活著一天,便是要對得起自己一天……

盛老太太,半生都為了盛家,只因對丈夫的那份愛!

她對得起所有人,唯獨沒有好好放過自己……

原著小說裡,盛老太太晚年遊山玩水,明蘭長柏兩個搶著贍養她,她最終得到了福報!

相關焦點

  • 《知否》盛家老太太的5個金句,教會我們,女人終究要自己撐得住
    《知否》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講述了北宋官宦世家之間的是是非非,其中人物眾多,也為我們講述了許許多多的人生哲學。在這部劇中,我特別喜歡盛家老太太這個角色,她是盛家的定海神針,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明蘭的人,也是整部劇的核心所在。
  • 《知否》原著「毒害盛老太太」的康姨母:憑什么妹妹,比我嫁得好
    在《知否》原著裡有句話說得極對:再要強出挑的女兒,若是攤上個賴漢也廢了。而康姨母當時就沒有想過這些,目光短淺,不會識人,當時盛家老太太為了養子盛去王府提親,而康家也一併去了。康姨母作為王家最受寵愛的女兒,怎肯嫁給盛這樣的書生呢?
  • 《知否》原著:明蘭的處事生活哲學,給所有女人都上了一課
    盛老太太說:「明兒你可知,祖母年少時,最喜歡的卻是那首《柏舟》,朝也背,晚也背,可現在想來還不如《桃夭》來得實在,女人這一輩子若真能如桃樹般,明豔地開著桃花,順當地結出累累果實,才是真的服氣。」但是明蘭並不這麼認為,她覺得如果桃樹很好,但是結不出果子,一定是土地不好。
  • 《知否》原著盛家大老太太「至死恨不休」:女人的「恨」,有多長
    我每次都忍不住想,大老太太抱著那個奄奄一息的孩子,直到那個孩子死在了自己的懷裡,她該是多悲,又有多恨。電視劇裡對這段並沒有演繹,可我每次讀原著讀到這裡,就會想起《甄嬛傳》裡的宜修皇后最經典的那段獨白:「皇上,你只顧姐姐有孕之喜,何曾記得臣妾與你的孩子。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到底做錯了啥事,令探花郎含恨而終?
    盛老太太低嫁給當時經商的盛家二少爺,剛嫁過去的盛老太太和探花郎的感情也非常的好,成為一段佳話,但是最後探花郎含恨而終這是為什麼呢?原著中對探花郎含恨而終其實是有原因的第一個原因:私下處置了探花郎一位通房,勇毅候的獨女盛老太太嫁給探花郎,他們也恩愛過也纏綿過,但是盛老太太生完孩子之後,探花郎連續納妾,除了盛紘的母親之外,還有一位探花郎青梅竹馬的女子紅兒,紅兒看上去弱不禁風、人畜無害的樣子,但是成為通房之後,不斷欺負盛紘母子,因此盛紘母子一直受委屈,最令盛老太太無法容忍的是害死了盛老太太的嫡子
  • 《知否知否》原著,王老太太溺愛康姨媽,三觀正才是婚姻的福報!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盛明蘭聰慧又通透,是因為從小是在盛老太太身邊長大的,在耳濡目染下到了一身正氣的三觀,讓她遊刃有餘地處理各種矛盾。而劇中康姨媽又作又惡毒,完全是母親王老太太溺愛的結果,結局得到了反噬,令人唏噓不已。
  • 《知否》:精明狡猾的盛老太太,三大金句勸告明蘭,太有智慧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追下去讓我覺得甚是著迷。裡面有趙麗穎飾演的盛明蘭,聰慧,機靈,處事謹慎小心,在盛家大宅下,陰謀詭計勾心鬥角,卻能夠憑藉自己,不僅在這個大宅裡面生存了下來,更是找到了自己的終身歸屬,有一個圓滿的結局,不得不說,這真的是一手爛牌,打成了王炸。
  • 再看《知否》的盛老太太,才懂得厚道之人,自有福報!
    是不是看起來不愛說話、不善交際,傻傻的,憨憨的人?其實,古人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處處顯擺自己聰明的人未必就真的聰明。你看《知否》的林小娘子,佔著自己的小聰明,以為盛紘是真愛自己,只是迫於她的出身,才被逼娶妻,卻不想男人首先想的是自己的仕途,再談感情。最後落得自己死的悽涼,女兒也過得悽悽慘慘。
  • 讀了《知否》原著才明白,孔嬤嬤教規矩,為的是盛紘一大家子
    在《知否》原著中,華蘭及笄禮後,盛紘便為女兒選了忠勤伯府的二公子袁文紹為女婿。雖然忠勤伯府門庭冷落,已經大不如從前,但對於只有五品官階的盛紘來說,華蘭仍屬於高嫁。盛家老太太擔心孫女禮數上不周全,於是請了幼年好友孔嬤嬤來家中教華蘭規矩。 孔嬤嬤也是可憐人,想當初,孔嬤嬤已經定了親,卻叫後娘拿她冒名代替了妹妹的名字進了宮,耽誤了一輩子。
  • 知否原著:從盛長柏的婚禮過程,看看古代大家族的結婚流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描寫了盛家嫡長子——盛長柏的一系列婚禮流程,今天小編從盛長柏的婚禮流程,來看看古代大家族成親的系列流程。盛長柏是盛家的長子嫡孫,盛老太太和盛紘對長柏的親事,格外重視。長柏科舉之路十分順暢,逢考必中。
  • 劇中作惡多端的康姨母,在《知否》原著中,她的結局更加大快人心
    康姨媽被一劍斃命,真是太便宜她了。但是,康姨媽的死不只沒有給大家帶來一絲愉快,反而被王家老太太拿住把柄。王家,曼娘還有狠毒的小秦氏一起把顧廷燁告到了金殿之上。幸虧皇帝英明,否則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在《知否》原著中,康姨媽可就沒這麼幸運了,在長柏的主導下,她的結局可真是大快人心。在這個世界上,康姨媽最為在乎的無非是她自己的地位,她兒女的幸福,到了最後,這些她最珍視的東西都被剝奪了。
  • 《知否》為何與盛泓一家沒有血親的老太太受到一家人的愛戴和尊敬
    《知否》裡的盛老太太是劇中唯一無差評人物,她通達明理,有智慧,有魄力,遇事不驚,凡事運籌帷幄,簡直就是女神級別。可是就是這麼一位女神,曾經被老公辜負,妾室害死了唯一的兒子,一輩子再無血親。後來盛泓怕母親寂寞,又把自己的嫡女華蘭送到盛老太太膝下撫養,讓老太太享受子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可謂盡心盡責。盛泓從心底是感謝盛老太太的,可以說沒有盛老太太,就沒有他盛泓的成就。他也知道自己的母親當年對盛老太太不恭,可是盛老太太能夠不計前嫌,盡心盡力照顧他,這得有多大的胸懷!
  • 《知否》原著裡沒本事沒脾氣的餘老婦人,卻活成了人人羨慕的對象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的餘老婦人一沒本事,二沒脾氣,卻是人人羨慕的對象。餘老婦人是真沒本事,搏鬥能力基本為零。就拿曼娘到餘府鬧事來說。顧廷燁剛向餘家提親,八字還沒一撇,曼娘便帶著兒女到餘府尋死覓活。
  • 《知否》告訴我們10個人生道理,句句戳心,教我們如何愛與被愛
    《知否》中,我最喜歡明蘭,卻也最心疼明蘭,她是個從小失去母親,也不被父親疼愛的孩子,雖然有祖母庇佑,可還是不得不隱藏自己的能力,才得以平安長大。可是,她雖然表面看起來憨憨的,與世無爭,但其實卻是個最有主意的女人,她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在有能力逆風翻盤的時候,一鳴驚人。
  • 《知否》原著:探花郎至死都恨盛老太太,較真的愛情,太痛了
    導語:盛老太太的人生是十分悲涼的,為別人做了一世的嫁衣,可回顧這一生,與娘家背離,丈夫寵妾滅妻,撫養長大的兒子也是涼薄之人。一切都是源於一個「愛」字,愛情裡最怕太「較真」,有時候,選擇放棄,又何不是另外一種豁達呢?
  • 《知否》:風光如盛家祖母,人生卻道盡心酸
    盛家祖母是嫁給了愛情,可這盛家寵妾滅妻是遺傳。新婚頭幾年,夫妻也是恩愛和美,還生了一個兒子。幾年後卻愛淡情弛,夫婦離心,險些反目。(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房媽媽說到:都說咱們老太太厲害,攔著夫婿不許納妾,整日要打要殺地鬧騰,可是……姑娘的爹不是好端端的嗎
  • 趙麗穎新劇《知否》:盛家四千金結局
    2019年,最值得關注的開年大劇,非趙麗穎和馮紹峰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莫屬了。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改編自知名網絡作家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在原著中,女主盛明蘭本是一個幼年喪母,身體瘦弱且不受寵的庶女,但是姚依依穿越成為明蘭之後,盛明蘭步步為營,憑藉自己的聰慧悟性和祖母盛老太太的悉心栽培,最後成為一個幸福的侯門主婦。最初,作者在網絡上連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時,只是想把它寫成一部甜文作品,但是隨著故事劇情的發展,該書受到了許多網友的熱捧。
  • 《知否》盛老太太曾有一段感人愛情故事,一心嫁給探花郎卻被辜負
    觀眾都知道《知否》中的盛老太太是最慈祥,最明白事理,也是最疼明蘭的,在她的庇護下明蘭才平安無事的長大。其實,年輕時的盛老太太比現在更加招人喜歡,她的愛情背後還有一段不得不說的小故事,盛老太太曾有一段感人愛情故事,一心嫁給探花郎卻被辜負。
  • 《知否》原著:看似慈眉善目的賀老太太,實則是個狠人
    盛老太太氣得,不是明蘭在餘家出頭,而是她在餘家替餘嫣然出頭的方式太過鋒芒畢露。盛老太太自己年輕時就吃過鋒芒畢露的虧。可最終自己的夫妻離心,自己的兒子被人害死,丈夫也死於傷寒,自己的名聲,也因為這些子虛烏有的事情而毀壞。因此,對於明蘭當出頭鳥的這種冒尖行為,盛老太太不甚贊成。顯然,兩相對比,賀家老太太的手段卻遠比盛老太太的手段要高得多。
  • 《知否》原著「一朵奇葩」盛長柏:女人嫁給這種男人,太「舒服」
    因為盛家老太太和王若弗都是一進門就發落了男人全部的通房。既然盛家家風如此,那麼除非你想一輩子做通房,否則就別到我盛長柏這來,因為你們的命運,全憑未來的少奶奶做主。讀原著,每次讀到此處,都禁不住要笑上幾聲。盛長柏這個人真的太妙了。後來因為反覆地讀,才發現盛長柏在這件事藏著的「精明」。第一:男人立身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