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家裡看小康」第三期
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腳步
來到思禮澗南莊
一探老鄉家裡的幸福生活
思禮澗南莊:改革改出新容顏
2009年,思禮鎮澗南莊村註冊成立了全省首家「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如今,十多年過去了,開創了濟源農村創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先河的澗南莊村,究竟發展得怎麼樣了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思禮澗南,近距離感受村莊、村民的變化。
在窗明几淨的廚房裡做做家務,在花園般的庭院裡打理打理花草,澗南莊村村民宋小玲說,自己現在過的日子,真正算得上是幸福的小康生活。
2009年,宋小玲和其他群眾一樣,將家裡的土地全部流轉到合作社,每人每年可得700元左右的分紅。說起土地流轉的前後變化,打開話匣子的宋小玲侃侃而談。宋小玲告訴我們,過去生活條件差,自從加入了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讓他們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她說:「土地流轉後,我愛人在承留那裡三八制上班,孩子在富士康工作,我是在村裡的磚廠打工。」
澗南莊村村民趙加銘對此也是深有感受。趙加銘說:「過去村裡面的村民收入低,土地流轉以後生活也改善了,人們現在吃穿都不發愁,收入也高了。」
土地的流轉,不僅提高了村民收入,也大大增加了村集體的收入。到了2019年,澗南莊村人均收入達29465元,村集體收入達100萬元。集體有了收入,澗南莊村的村支兩委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方面下足了功夫。
思禮鎮澗南莊村村民王戰東告訴我們和過去相比,現在村裡的道路平了,用氣用水更加方便,整個村的環境和城裡都沒什麼區別。
近年來,澗南莊支村「兩委」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突出黨建引領,強化村級治理, 加快推進村內硬化、綠化、美化、亮化工程,村容戶貌煥然一新。
思禮鎮澗南莊村村民 趙加銘說:「又規劃小公園,遊樂園……加上現在環境優美,村裡有花池花帶,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所以說,現在人們越來越幸福。」
思禮鎮澗南莊村黨支部書記王信普說:「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幾個方面,使村民的各項基礎設施都得到了改善,使村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記者手記
思禮鎮澗南莊村通過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帶動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群眾收入穩定增長,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村民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已經基本形成。
創新發展的思路不能改變,持續奮鬥的步伐不能停歇。如今,澗南莊村的幹部群眾正擰成一股繩,奮力朝著「全國文明村」的目標穩步邁進,實現更高質量小康的恢弘畫卷正在徐徐展現。
本欄目在
濟源傳媒旗下
濟源廣播電臺、濟源日報、濟源電視臺
濟源晨報、濟源網、在濟源新聞客戶端
同步播發
敬請關注
來源 | 濟源新聞
記者 | 宋明潔 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