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戲劇節·對話|從戲劇到美的跨越,從美到戲劇的返歸

2020-12-20 澎湃新聞

戲劇節是戲劇藝術的盛宴。從10月25日開始的第七屆烏鎮戲劇節正在烏鎮舉行,141場特邀劇目演出、18出青年競演、1800餘場古鎮嘉年華爭相閃光。狂歡後渴望沉思?就來「小鎮對話」單元吧,戲劇愛好者可以與戲劇大師、藝術家及嘉賓共聚一堂,暢談戲劇、藝術、人生、世界。本屆烏鎮戲劇節的「小鎮對話」配合邀請劇目,從各個角度探討了各種迷人的戲劇風格。戲劇是綜合藝術,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同理,我們的生活中也充滿了戲劇和美。

10月27日上午,以「美的跨越」為主題的「小鎮對話」在烏鎮西柵評書場舉辦。主持人黃磊圍繞對美的理解,與以「笑臉人」聞名的畫家嶽敏君、收藏家馬未都展開了一場深入人心的對話,兩位大師都從自己的藝術視角,分享了他們創造美、發現美的寶貴經驗。隨後,在接受澎湃新聞的採訪中,馬未都回歸到戲劇本身,發表了對戲劇前景的看法。

烏鎮戲劇節古鎮嘉年華

在戲劇節邂逅美、追求美

懷著對戲劇的熱愛,抱著對青年的關心,收藏家馬未都和畫家嶽敏君都是第二次來到烏鎮戲劇節。在馬未都對現場觀眾男女比例的調侃中,這場以戲劇為橋梁的對話在輕鬆的氣氛中展開了對美的探討。

戲劇為引,馬未都首先談了自己兩年來對烏鎮戲劇節的感受,他最直觀的感覺是烏鎮戲劇節容量巨大、戲劇的劇目多,沒有人能夠全部看完。即使無法看完全部的戲劇,戲劇節也是寄託了很多人美好感受的地方,「到小鎮來看戲劇節的人不管是奔著戲劇節來的還是偶爾趕上的,都會感受另一種人生的一個狀態——戲劇人生。」

戲劇人生,聽起來很飄渺,很虛無,但正是這份虛無使人們天南地北地聚在這個小鎮。嶽敏君更是認為,戲劇節的魅力正是最好地呈現出務虛的效果,「平常務實的東西太多了,這幾天務虛一下。在這個時代裡面,這幾天想想天空和星空,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看看所謂的人生喜劇。」

在戲劇節的這幾天裡,從劇場出來還沉浸在劇中的觀眾不必被趕著回家的焦急脅迫,在周圍都是「戲痴」的環境裡,觀眾和戲劇的關係不會因為外界的紛擾而隔斷。於是熱愛戲劇的人有了一個最好的環境和狀態,也就有了最好的環境去得到一些對美、對自我的審美的改變和發現。在對美的理解上,嶽敏君分享了自己的理解:「某一些對美的觀察和思考不應該掉到一個點上,而是應該以遠一點的方式,就如看畫的時候應該是從一個整體,然後不斷深入一個一個解答問題,最後到每一個局部和整體之間的關係。」

馬未都理解的美,則有四個層次:豔俗、含蓄、矯情、病態。馬未都隨後強調所有的詞不帶貶義,都是中性詞,「這四個詞可以對應著流行歌曲、唐詩宋詞、燒腦文學、古代纏足等美學現象。從學問的角度,知識、文學、哲學和玄學的劃分就跟美學的層次不謀而合。豔俗的審美沒有負面的意思,甚至生活中最快樂的。」

美沒有三六九等,但是評價美的標準卻難以窮舉,在觀眾提問環節,就有人指出現在標準最廣泛的就是價值,如何才能拋開價值來審美?「衡量藝術的多個標準本身沒有高低,評論家有評論家的審美、評判,公眾有公眾的,我們無非是接受這個世界對所有事物的基礎判斷。從金錢衡量只不過是一個公眾最容易理解的標準,不過如此。」馬未都回答道。

左起:黃磊、嶽敏君、馬未都

從美返回至戲劇

烏鎮戲劇節是一個藝術家的專業戲劇節,更是一個代表戲劇未來的戲劇節。從戲劇跨越到美學,在對「美」進行了一場深擊心靈的剖析後,馬未都又從美學跨回戲劇,對戲劇的專屬領域知無不言。在談及對戲劇的前景時,馬未都說:「對戲劇的前景沒有態度。戲劇自身有它的態度,戲劇自身的態度,就是戲劇作為最古老的一種表現藝術,它還會持續走下去,不管形式發生怎麼樣的變化,它也需要人站在你跟前,需要有臺詞,有表演。」

馬未都強調,戲劇是現代視覺藝術的鼻祖,「現代媒體把現在的視覺藝術,如電視劇、電影變成了最普遍的藝術。但是沒有戲劇就沒有電影。當下的電影市場已經走入了另途,今天世界級的大片已經不大熱衷於講故事了,而熱衷於炫技。電影的趨同化非常明顯,都會朝著一個方向去努力,比如都朝著特技方向去努力,所以對人的表演是否真實已經不大在意。」

作為收藏夾的馬未都還跨界了戲劇製作,今年,馬未都的觀復博物館還與北京兒童劇院合作了一部兒童劇《觀復貓之喵》,這部兒童劇用貓的視野講述了親子間超級現實的「家長裡短」。在劇中,觀復貓收養了一個人類小孩喵喵,喵喵的父母和把喵喵一手帶大的觀復貓家長相遇,一場以「愛」的名義、打著「文化」的旗號的辯論開始了……該家養還是野生?該牽手還是放手?人類的育兒方法一定比貓族的辦法更先進嗎?

聊到做這部劇的初衷,馬未都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因為博物館無意之中養了一群貓,後來這些貓也被大家富裕了文化形象,說成是博物館裡的貓館長,我們自認為這是歷史上最有文化的一群貓。這部劇講了很多現在社會的育兒焦慮和人生焦慮問題,社會擴張太快而我們的靈魂沒有跟上,所以每個人的內心相對比較脆弱需要治癒,因而就創作了這樣一部戲。」

「看戲對孩子未來的心智成長是有極大好處的。戲你只要看得多,跟文學書讀得多一樣,都會滋養人的內心。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審美也很難提高,有很多東西看得出說不出是吧?審美提高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美盲比文盲還可怕,很難教育。但其實審美這件事最簡單的,就是從小要看,不僅要看博物館,還要看戲,還要讀文學書,那孩子長大了,就跟別人不一樣。」

在烏鎮戲劇節這樣一個專注「人的表演」的勝地,馬未都表達了對未來烏鎮戲劇節中加強傳統劇目的希望。對大部分表現形式比較前衛,比較現代化的劇目,馬未都認為形式不必過多在意,關鍵是最終的結果,「我們不停地出難題,讓它在錯誤中前行,但是達到一個正確的目標就可以了。」

這個正確的目標,或許也指向通過烏鎮戲劇節促進戲劇藝術的延續和交流,正如美國戲劇教育家麗莎·泰勒·勒諾所言,「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戲劇節可以像烏鎮戲劇節一樣,結合自身獨一無二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不遺餘力的推動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烏鎮戲劇節:文化古鎮的戲劇夢
    原標題:文化古鎮的戲劇夢  最近,烏鎮好戲連臺。在國際網際網路大會之前,第二屆烏鎮戲劇節剛剛降下帷幕。如果說,去年的首屆烏鎮戲劇節用賴聲川的開幕大戲《如夢之夢》詮釋其戲劇理想,那麼今年的烏鎮戲劇節已然成為現實版的「夢工廠」。眼下的這座江南小鎮,竟然以17臺國際知名大戲、12組青年競演、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組嘉年華表演團隊和1500場演出的規模,共同編織戲劇之夢。
  • 魯迅故鄉的戲劇節,在烏託邦裡與戲劇獨處
    2013年5月9日,是首屆烏鎮戲劇節開幕的日子。當時,整個戲劇節除了青年競演、小鎮對話,嘉年華節目外,一共只有六部戲,卻似一石激起千層浪般聲震戲劇界。如今,五年多過去了,越來越多的人在這個時候來到烏鎮西柵,共賞戲劇之宴。今年,以「容」為主題的烏鎮戲劇節,再一次匯百家之戲、邀四方來賓。
  • 第七屆烏鎮戲劇節特邀劇目公布,世界戲劇大師「一網打盡」
    8月2日下午,第七屆烏鎮戲劇節新聞發布會在烏鎮大劇院·序廳舉行。第七屆烏鎮戲劇節將於2019年10月25日至11月3日在烏鎮舉辦。本屆戲劇節承接去年之「容」,以「湧」為主題——百川赴海,以滔滔之勢湧流。 舉辦至第七年,烏鎮戲劇節的國際影響日益深廣。
  • 2018烏鎮戲劇節舉辦時間 烏鎮戲劇節出席明星名人嘉賓名單
    烏鎮戲劇節是什麼節日?一起來了解一下!烏鎮戲劇節是什麼節日  烏鎮戲劇節由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孟京輝共同發起,文化烏鎮股份有限公司主辦。  戲劇節由特邀劇目、青年競演、古鎮嘉年華、小鎮對話(論壇、峰會、工作坊、朗讀會、展覽)等單元組成。
  • 烏鎮戲劇節給烏鎮帶來了什麼?
    從2013年第一屆烏鎮戲劇節僅有6部參演劇目開始,發展到今年能聚齊來自五大洲17個國家和地區的表演團體在此上演百餘場演出,烏鎮戲劇節已成為推動中西戲劇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是亞洲最具影響力的戲劇節之一。曾經一方江南觀光型水鄉古鎮,在這個文化項目的開啟後逐年豐富成長,轉身成為一個文化小鎮。新一屆烏鎮戲劇節開幕之際,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烏鎮戲劇節給烏鎮帶來了什麼?
  • 黃磊賴聲川喬杉首次合體 《戲劇新生活》陣容打造綜藝版「烏鎮戲劇...
    國際在線消息:21日,由愛奇藝出品的戲劇綜藝《戲劇新生活》正式公布嘉賓陣容,黃磊、賴聲川、喬杉化身「戲劇委員會主任」,集結劉曉曄、修睿、吳彼、趙曉蘇、劉曉邑、丁一滕、劉添祺、吳昊宸八位「無名」戲劇人齊聚烏鎮戲劇公社,開啟生活、創作、演出三位一體的「戲劇新生活」。
  • 烏鎮戲劇節的「七年之癢」:愈發高冷,卻也溫暖依舊
    這是一個運營七年走向成熟的國際戲劇節的必然發展趨勢,但同時也是值得敲響的警鐘:一方面,長期保持穩定的選戲風格和觀眾群體,甚至成為國內熱愛當代戲劇、熱愛非傳統演出形式的觀眾的精神圖騰,是一個壯舉;但這也同時宣告著,烏鎮戲劇節作為一個面向普羅大眾普及戲劇藝術,甚至在公眾視野中代表「戲劇」面貌的重要戲劇節,所可能遭遇到的公眾關注度、多元性和活力的缺失。
  • 五部大戲揭幕烏鎮戲劇節,孟京輝導的《茶館》怎麼樣
    說到這裡,孟京輝頓了頓,接著朗聲道,「好!」回應他的是開幕式現場如雷的掌聲。由戲劇節藝術總監孟京輝導演的開幕大戲《茶館》無疑是本屆烏鎮戲劇節的焦點。據孟京輝現場介紹,這齣戲長達3個半小時,並且沒有中場休息時間。這桌長達11天的戲劇盛宴,頭道菜就非常豪華。對於這道「大菜」,劇迷們也給予了熱烈的回應,《茶館》首演一票難求,場內也是座無虛席。
  • 黃磊:烏鎮戲劇節的前世今生
    江南水鄉,世外桃源,打卡名地,戲劇盛典。對於不同的人,烏鎮有不同的意義,也有不同的玩法。有來看戲的,有來會友的,有來參賽的,有來喝酒的。我們戲劇節特邀觀察團已經來了三年,該玩的都玩了三遍,每樣著名小吃都嘗了不下十回,熟到閉著眼睛在烏鎮都走不丟的程度。如今唯一還沒搞懂的問題就是:烏鎮戲劇節到底是怎麼來的?
  • 第八屆烏鎮戲劇節延至2021年舉行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烏鎮戲劇節於7月8日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通知稱,組委會經過綜合考量,遺憾地決定將第八屆烏鎮戲劇節延至2021年舉行。烏鎮戲劇節組委會方面表示,戲劇節慶集聚的巨大能量,以及其呈現的多元、包容、團結的精神是美好且無與倫比的,但面對疫情及諸多不確定性可能引發的公共安全風險,烏鎮戲劇節決定延期。
  • 「戲劇精神永不停息」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讓世界看見涼山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演藝行業遭受衝擊,戲劇消費市場按下暫停鍵。2020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以下簡稱「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如期舉辦的國際戲劇節。「大涼山此刻正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戲劇節發起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王曉鷹說道。
  • 黃磊:烏鎮戲劇節的一切,從青年競演開始
    又一年烏鎮戲劇節落幕了。在這個特殊的舞臺上,觀眾一年比一年多,氛圍一年比一年熱烈。而在烏鎮戲劇節特有的青年競演的平臺上,對青年戲劇人也越來越具有吸引力。今年,青年競演單元尤其受到關注。黃磊、賴聲川、孟京輝、史航、周黎明等共同為今年青年競演剪彩但這並不妨礙青年競演是烏鎮戲劇節最具活力和青春氣息的板塊。今年,戲劇節甚至特地舉辦了一次小鎮對話,烏鎮戲劇節的發起人黃磊和6位參與者一起,談了一談「青年競演的意義」。 「烏鎮戲劇節的一切起源,都是從青年競演開始的。」
  • 烏鎮戲劇節迎來濮存昕:年輕人應該從走路開始學
    五年一夢,今年以著名導演田沁鑫為藝術總監的第五屆烏鎮戲劇節夢想再續,並帶來了交口稱讚的開幕大戲《葉普蓋尼·奧涅金》。除此之外,百部特邀劇目將在烏鎮的11個劇場呈現一道道精彩的戲劇大餐,18部青賽入圍作品活力飛揚;24場「小鎮對話」文學界藝術界大咖同臺交流,放眼國內外發展與未來;上百組古鎮嘉年華作品隨處可見,異彩紛呈,驚喜不斷。烏鎮戲劇節第一天,就迎來了中國劇協主席、著名演員濮存昕的講座。
  • 烏鎮戲劇節·對話|賴聲川:青年應注重基本功,簡單是最難的
    從10月25日開始的第七屆烏鎮戲劇節正在烏鎮舉行,百餘場特邀劇目演出、千餘場古鎮嘉年華爭相閃光。烏鎮戲劇節是戲迷們的狂歡節,在這裡不僅能看戲,還有不可多得的與戲劇大師、藝術家、各行業嘉賓交流對談的機會。
  • 官宣:2020烏鎮戲劇節延期
    今日,烏鎮戲劇節官方正式宣布:今年的第八屆烏鎮戲劇節延期至2021年舉行受全球疫情影響,烏鎮戲劇節組委會經過綜合考量,宣布第八屆烏鎮戲劇節將延至2021年舉行。2013年至今,烏鎮戲劇節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以擁有 1300 年歷史的烏鎮為舞臺,上演世界級精品劇目以及年輕戲劇人的原創作品。
  • 第二屆烏鎮戲劇節即將舉辦
    烏鎮2014年9月5日電 /美通社/ -- 翹首以盼,2014年第二屆烏鎮戲劇節 (www.wuzhenfestival.com) 將於10月30日--11月9日與全世界各地的戲劇愛好者相約如夢似幻的江南水鄉烏鎮,共享為期11天的戲劇饕餮盛宴。
  • 田沁鑫編導《青蛇》水劇場上演 揭幕烏鎮戲劇節
    昨晚,田沁鑫編導的《青蛇》作為開幕大戲,在烏鎮水劇場正式揭幕第二屆烏鎮戲劇節。田沁鑫此次結合水劇場露天環境特別定製此版《青蛇》,將烏鎮情景再現到西湖橋邊,《青蛇》以全新而壯觀的場面伴隨著青白二蛇出世人間,震撼呈獻給觀眾。
  • 烏鎮戲劇節七年不癢,大師和新銳作品展演都一票難求
    11月3日,第七屆烏鎮戲劇節在歡呼聲中落幕,又一次歡樂的聚會要散場了,但他們已約好了明年相聚。婚姻生活中有所謂「七年之癢」,但連續舉辦了七年的烏鎮戲劇節,不但不癢還漸入佳境。古鎮嘉年華為烏鎮戲劇節製造了濃濃的戲劇氛圍在烏鎮的劇場裡,中國觀眾與國際戲劇大師、中堅力量,甚至各國新銳零距離接觸。彼得·布魯克、西奧多羅斯·特佐普洛斯、尤金尼奧·巴爾巴的作品陸續上演。
  • 沉浸體驗+英語教學,首期烏鎮戲劇夏令營口碑爆棚!
    每年的烏鎮戲劇節,國內外名導名團攜著自己的代表劇目來到江南小鎮烏鎮,給全球劇迷們帶來了饕餮盛宴。沉浸在戲劇的海洋中自然無比歡樂,那麼大家還想不想親自在戲劇節的主舞臺過把癮?這不機會來了烏鎮給大家準備了大驚喜!
  • 51天戲劇狂歡,長沙首屆嶽麓山青年戲劇節12月4日開幕
    作為長沙「規模最大,歷時最長,內容最豐富」的青年戲劇節,嶽麓山青年戲劇節從12月4日持續舉辦至2021年1月23日,將通過5大活動版塊,建構起「狂歡——論壇——看戲——交流——表演」的文化展示鏈,讓大眾從各個角度感受「戲劇」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