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黃金紙上畫《清明上河圖》

2020-12-20 中國臺灣網

24K黃金紙上畫《清明上河圖》

2015年09月28日 09:37:00來源:安徽日報

  「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30周年」已在合肥啟動,記者昨從合肥市政府獲悉,與紀念活動相關的臺博會今天將在安徽國際會展中心揭幕,會展將持續到中秋節當天,除市民喜愛的臺灣水果和美食外,黃金油畫、手工鐘錶等價值不菲的精品也將一齊亮相。展會將有500家臺商、超萬項精品雲集。

  大展廳裡說銘傳

  在會展中心南門入口不遠,就是300多平米的劉銘傳主題展廳,主要通過展板展示了劉銘傳團練起家、抗法保臺、收復基隆、建設臺灣等事跡。

  黃金紙上作名畫

  「創意臺灣」是本屆博覽會的亮點,記者昨在一家企業展廳中看到,掛在牆體的都是黃金底色的彩畫,上面的圖案多為名作或出自名人之手。「我們這叫黃金油畫,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獨家授權,並和歷史博物館和臺北市立美術館合作的,畫作全部來自他們。」展區負責人介紹,畫作的底材是24K金,通過熱烘壓制而成,「就像一張黃金紙,然後在其上用特殊的顏料作畫。」展廳內有郎世寧的《八駿圖》,也有清版的《清明上河圖》,前者售價18800元,後者則要29800元。

  時髦鐘錶也亮相

  黃金鐘、老爺鐘……德國原裝、臺灣工藝的各式鐘錶也是本屆臺博會的亮點,「這是臺灣鐘錶第一品牌。」組委會介紹說。記者看到,四臺黃金色的桌鍾用金屬玻璃殼罩住、極其富貴,「這是德國原裝的八音簧、細馬擺輪機芯。」展區負責人介紹,可選擇三首曲目用作報時音樂,價格五六萬元一臺。更貴的是高2.2米的老爺鐘,花梨木純手工打造,「配件都是德國原裝,但由臺灣師傅手工打造,可傳世四五代不壞。」

  記者張沛文/攝鐘錶黃金畫

[責任編輯:李瑞豔]

相關焦點

  • 合肥臺博會今天開幕 《清明上河圖》黃金畫售價上萬元
    點擊查看組圖》》》「探營」2015海峽兩岸臺商名品博覽會 黃金金箔畫售價上萬元臺灣老師傅純手工製作老爺鐘,可家族相傳4、5代9月23日下午,本網編輯來到2015海峽兩岸(合肥)臺商名品博覽會現場「探營」。走進安徽國際會展中心展館,一家鐘錶店發出悅耳的鐘聲,引人前往。
  • 孝義:田海奎用鋼筆畫出《清明上河圖》(圖)
    田海奎先生的鋼筆畫《清明上河圖》據悉,《清明上河圖》原畫長5.287米,寬0.248米,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該畫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繁華熱鬧的景象及汴河兩岸優美的自然風光。畫面以出郊、上河、趕集、掃墓為主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
  • 《清明上河圖》題跋驚現天機
    李祁將《清明上河圖》與《無逸圖》都視為勸誡一類的圖畫,至少看出了該卷對朝廷社稷有著特殊的警示作用,這是元人看待《清明上河圖》卷的一大轉折,這越來越接近張擇端的作畫目的了。他在侍奉 萬曆皇帝的空暇時,讀到了御藏的《清明上河圖》卷,他看到的是「人物界畫之精,樹木舟船之妙」,給他帶來的僅僅是十分膚淺的「心思爽然」而已。     被裁剪掉的邵寶跋文道出天機     常常有人問起《清明上河圖》是不是完整,總覺得後面還應該有一些更熱鬧的場景,那是在欣賞時產生出的意猶未盡之感所造成的錯覺。
  • 撕紙「畫」出11米長《清明上河圖》 1釐米人物樹葉橋和船都是撕...
    他用時1年時間,手撕成一幅11米長作品《清明上河圖》。前不久這幅作品被世界技能博物館正式收藏,一雙巧手終於撕出了一片新天地。  他叫劉傑,今年63歲,小時候是由奶奶帶大的。「那時,我奶奶經常手撕些小動物逗我玩。她把手放被窩裡偷偷撕畫,不一會兒手裡就變出個蝴蝶放到窗戶上。那時我覺得奶奶就像魔法師一樣。」這些溫馨回憶讓劉傑來對手撕畫情有獨鍾。
  • 故宮本《清明上河圖》是殘卷?那被割走的小半截,畫的是什麼?
    故宮本《清明上河圖》是殘卷?那被割走的小半截,畫的是什麼?《清明上河圖》流行於世的版本多達幾十種,其中公認的真品是藏於故宮的版本。但是看過《古董局中局》的朋友們可能都知道,該系列第二部鑑別真贗《清明上河圖》的核心就是被割走的那小半截。
  •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小時候曾讀過一個叫《一幅壯錦》的民間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老奶奶把在集市上買回來的田園畫,一針一線的織成了一幅壯錦。故事的最後,這幅壯錦裡的花草、房屋、山水全部變成了現實,從此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 他們用了6年,把《清明上河圖》做成了一本立體書
    套裝:立體書+拼圖+《<清明上河圖>面面觀》值得擁有這套書的理由:1. 5米長卷再現《清明上河圖》高清原作,近距離觀賞名畫,100多個畫中細節全解析;2.不僅將高清還原《清明上河圖》原作,還將汴京中繁華精彩的市井風貌,用立體場景重現給你看!《清明上河圖》原畫中精彩的虹橋、市井、城門樓三大主場景,在保留全部細節的基礎上,用數以千計的小零件組裝還原。精緻亭臺樓閣、人物車馬層次分明地躍然於紙上,讀者仿佛走進了畫中,親自感受宋朝的人間百態。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描繪了當時都城東京的自然風光和繁華景象,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人物至少超過500人,還有房屋樓閣三十多棟,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車轎有二十多件,內容極其豐富。
  • 《清明上河圖》至今仍留下多個謎團
    清院本 清明上河圖 局部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古畫。迄今為止,研究《清明上河圖》的論文有400多篇,為研究這幅畫開了三次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出了三本論文集。 楊準得畫後藉故還鄉,重新裝裱此畫,並且在畫後續寫跋文,記載了得畫的經過。由此,元代宮廷裡的那位裝裱師傅,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 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圖》有近兩百年的時間在民間收藏,人們對這幅名作有所耳聞又難得一見,所以揣測摹仿的就更多了起來。在雍正年間,和碩寶親王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曾經得到過與《清明上河圖》原作接近的仿品。
  •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節的景象嗎?宋人曰:錯!孟元老如此說
    《清明上河圖》是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傳世名畫,瓷器上、屏風上、木雕上、扇子上都有它的身影,它在國畫中的地位不亞於《紅樓夢》在古典文學中的地位。特別是近些年,不少學者、名家,甚至普通人都開始了《清明上河圖》的探究,使它在我們的視野裡更加生動、更加有味道。
  • 初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福建省林潤生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中想像,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內容、特點。3、學習專題研究,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教學重點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
  • 《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故宮給孩子的國家寶藏
    在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5周年之際,由鳳凰數字科技旗下國潮IP品牌鳳凰吉象聯手故宮出版社,為中國家庭誠摯獻上《清明上河圖》兒童立體書。劇場版立體閱讀,《清明上河圖》幾百個人物「活」起來,就像觀看一場沉浸式紙上3D電影,不經意間讓孩子走進一段美的歷程。
  • 獻完《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去哪兒了?
    他畫「清明」,「清明」的意思,一般認為是清明時節,也有人解讀為政治清明的理想時代。清明,這個約定俗成的日子,成為連接不同時代人們情感的導體,從未謀面的張擇端和孟元老,在這一天靈犀相通,一幅《清明上河圖》、一卷《東京夢華錄》,是他們跨越時空的對白。「上河」的意思,就是到汴河上去,跨出深深的庭院,穿過重重的街巷,人們相攜相依來到河邊,才能目睹完整的春色。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整個活動從人物形態、畫面的點、線、造型及中國畫的色彩入手,把重點放在整幅畫的高潮部分「虹橋"。在活動中,採用了讓幼兒學一學、做一做等教學方法體會古代人的生活情境,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在欣賞動感的《清明上河圖》這一環節中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欣賞《清明上河圖》,提高幼兒對名清明上河圖畫的欣賞能力,感知熱鬧的宋代首都景色。
  • 他用原子筆畫300個小時還原7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同學:張擇端
    文:鐵匠論書畫他用原子筆畫300個小時還原7米長的《清明上河圖》,同學: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品,全畫長5米多,在巨大的尺幅上,張擇端巧妙構思,表現了北宋都城東京的繁華景象,這幅畫是世界級的風俗畫代表,現在是國寶級的文物,藏於北京博物館。《清明上河圖》自問世以來,就有無數人想通過各種方式再現它的藝術形象,有雕刻的,有十字繡的,還有3D模型的。
  • 遇見你丨劉傑:「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近日,世界技能博物館收藏了一幅《清明上河圖》手撕畫,11米長的畫卷上各色人物、大小船隻、門樓、拱橋……惟妙惟肖,很難想像這是用手一點一點撕出來的。 撕出這幅清明上河圖的是一位六旬老人,他叫劉傑。劉傑老人歷時近一年創作了這幅令人嘆為觀止的手撕畫。今天的遇見你,我們就走進他的故事。
  • [分享]清明上河圖su資料下載
    &nbs 查看詳情 完整版的『清明上河圖』如果在手機上看太不可思議了!
  • 程民生談《清明上河圖》的文化效應
    現今在世界各地大博物館所藏各種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多達30餘種,僅2000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清明上河圖》特展」上,就有7件藏品呈現在觀眾面前。該題材的繪畫在社會上產生的持久效應可見一斑。   風俗長卷的代名詞和市井繁華的形容詞   《清明上河圖》熱不僅表現在模仿畫作,更成為風俗長卷的代表和代名詞。清人阮元在欣賞王振鵬《江山勝覽圖》時寫到:「山峰多用雲頭細皴,墨色淡冶,鉤畫精細。山水雲樹極多,其中又多人物布景,仿佛《清明上河圖》,而山水多耳。」明明看的是《江山勝覽圖》,偏要用《清明上河圖》這一代表來衡量。
  • 實拍: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圖》石雕
    眾所周知,《清明上河圖》,是中國著名的傳世古畫,相傳,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存的絕世精品,屬於國寶級文物,目前,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價值連城!能親眼見到這幅畫的人,很少很少!但是,沒關係,如果想看《清明上河圖》,可以來清明上河園看看,原因有兩個,且應我細細給你道來。
  • 《清明上河圖》上黑板:一份準備了三個月的開學禮物
    新華社記者徐偉攝新華社太原4月10日電(記者王學濤、徐偉)山西省繁峙縣濱河小學一間教室內,八塊黑板繞教室一周,圖畫緊密相連,青山碧水、小橋人家,河面上帆船點點,河兩岸綠樹成蔭,一幅秀麗壯美的粉筆畫版《清明上河圖》呈現在眼前。這是美術老師趙文瑞耗時三個月為孩子們準備的開學禮物。「顏色調了四次,鮮豔一些,孩子們會更喜歡。」